山东省宁津县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70f8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f.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A. 大脑B. 心脏C. 肺D. 皮肤答案:D2. 下列哪种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A. 血红细胞B. 肌肉细胞C. 肝细胞D. 神经细胞答案:C第二部分:填空题1.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是:\[___________\]。
答案: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是:光能 +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2. 植物根系的功能主要有\[___________\]。
答案:植物根系的功能主要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解释细胞的核与细胞质的关系。
答案:细胞的核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器官,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遗传物质的存储和传递。
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所有细胞内容物,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溶液。
细胞核和细胞质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正常功能。
2.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化学过程。
该过程发生在植物的叶绿体中,在光的作用下进行。
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氧气并释放到空气中,同时也是植物生长和存储能量的重要途径。
第四部分:大题1. 请列举并简要介绍人体消化道中的五个主要器官。
答案: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口腔是食物的入口,通过咀嚼和混合食物,开始消化过程。
食管是将食物从口腔传输到胃的管道。
胃是储存和部分消化食物的器官。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和吸收食物的地方,同时分泌消化液。
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2. 请简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答案:细胞是所有生物的基本单位。
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溶液。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中心,存储并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的功能包括生长、分裂、代谢、响应刺激和遗传传递等。
第五部分:解答题问题:请解释DNA的结构和功能。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考试及完整答案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考试及完整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8abf0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2.png)
2023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考试及完整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材料,能在细胞内看到叶绿体的是()A.成熟的西红柿果肉细胞B.人的肌肉细胞C.洋葱根尖细胞D.菠菜的叶肉细胞2、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C.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3、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呼吸道有骨和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B.鼻腔内的鼻毛和黏液在阻挡灰尘、细菌时形成痰C.吞咽食物时,会厌软骨会遮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4、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5、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6、下列有关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7、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8、“海带炖排骨”和“紫菜蛋花汤”是人们喜爱的佳肴,海带和紫菜都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9、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两者的共同特征是()A.背腹扁平 B.身体辐射对称C.有口无肛门 D.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10、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⑤皮肤裸露A.①②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④11、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A.能合成有机物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C.能控制物质进出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3、下列各项,构成生态系统的是()A.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C.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一个池塘及池塘中的全部生物14、下列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骨骼肌与骨、关节之间关系的是()A .B .C .D .15、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A.液泡叶绿体B.叶绿体液泡C.液泡线粒体D.叶绿体叶绿体16、北极熊皮下有厚厚的脂肪,能起到防寒的作用,这厚厚的脂肪属于()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结缔组织D.营养组织17、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是()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18、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19、在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有时要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时又要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7ce766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9.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膝跳反射和“听到铃声走进教室”两个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大脑皮层脑干B.小脑大脑皮层C.脊髓大脑皮层D.脊髓小脑2、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时,气体经过的途径是()A.外界→咽→食道→肺B.肺→气管→鼻→外界C.外界→鼻→气管→肺D.肺→气管→咽→外3、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4、下列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的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5、在抽血或输液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用胶皮管捆扎起来,下列解释中不恰当的是()A.目的是减缓或暂时阻止血液的向心运动B.动脉中血液向心流动,刺后的伤口出血很少,稍经压迫即可止血C.血管由于血液多而鼓胀起来,从而便于针刺入D.多数静脉分布较浅,壁薄,弹性较小,有利于针的刺入6、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D.线粒体、液泡、叶绿体7、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D.钙8、馒头是我们的主食,其中的淀粉等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人体内参与淀粉消化的消化液有()A.胃液、胆汁、胰液B.唾液、肠液、胰液C.胆汁、肠液、胰液D.唾液、胃液、肠液9、在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的震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下列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是()A.唾液、胆汁、胃液B.胃液、肠液、唾液C.胆汁、肠液、胰液D.胰液、肠液、唾液10、血液属于哪种组织()A.上皮组织B.神经组织C.结缔组织D.肌肉组织11、秋季小麦播种后,接着下了一场大雨,结果小麦出苗很少,其主要原因是()A.土壤中空气不足 B.土壤中养分流失C.土壤的温度过低 D.土壤中水分不足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A.①②B.①③C.③②D.③④13、下列做法未注意到食品安全的是()A.选购绿色食品B.用清水浸泡、冲洗蔬菜及水果C.食用已发芽的马铃薯D.买肉时,验明是否检疫合格14、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训练卷(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训练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a0c2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2.png)
人教版生物(2024)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训练卷一、单选题1.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为使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应调节()A.①B.②C.③D.④2.下面的四个图是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接近装片的四个动作,仔细观察,动作正确的是()A.一B.二C.三D.四3.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B.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C.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4.如图a、b为小明在同一台显微镜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后看到的同一装片的两个不同视野。
下列各种猜测不可能存在的是()A.视野a应是小明在高倍镜下观察到的结果B.视野a的左上方存在一些污点,转动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污点最可能出现在物镜上C.小明发现视野b效果不理想,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D.观察时小明发现b的视野比a要暗一些5.玻片上的字母“b“,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是()A.b B.d C.p D.q6.若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然不动,则污点在()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7.下表所列实验,相关操作与目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A.A B.B C.C D.D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珊瑚C.病毒D.钟乳石9.下列均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太阳、细菌、水绵B.蘑菇、青蛙、钟乳石C.病毒、变形虫、鲸D.珊瑚、河蚌、生石花10.下列不具有生物特征的是()A.孔雀“开屏”B.化石C.生石花D.蘑菇11.大千世界因缤纷的生物而变得多彩,下列描述中属于生物的是()A.在网络上传播的电脑病毒B.海洋中千姿百态的珊瑚C.溶洞中不断生长的钟乳石D.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12.吃西瓜时有很多水流出来,请问这些液体属于下列哪个细胞器中()A.叶绿体B.液泡C.细胞壁D.细胞膜13.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能制造有机物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14.“含羞草的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卷起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A.生物的生长发育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C.生物对刺激的反应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1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A.“上”和“6”B.“下”和“9”C.“”和“9”D.“”和“6”16.制作临时装片时,须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再轻轻地盖上,其主要目的是()A.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B.防止水溢出C.增强透明度D.防止实际材料被损坏17.用下列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哪一台?A.目镜5×、物镜40×的显微镜B.目镜10×、物镜40×的显微镜C.目镜15×、物镜10×的显微镜D.目镜20×、物镜45×的显微镜18.在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下述四个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1、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4、转动反光镜调出一个明亮的视野A.1324B.2134C.3421D.321419.某同学制作了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将撕下的洋葱表皮展平的目的是防止观察标本时出现细胞重叠现象B.制作临时装片时,从水滴正上方快速盖上盖玻片,可以避免产生气泡C.用显微镜寻找物像时先从侧面注视物镜,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下降D.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不清晰,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0.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A.A B.B C.C D.D二、综合题2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中填序号,“ ”上填文字)(1)图中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且有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24)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第1~2章】(人教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2d9706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5.png)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9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第一、二章。
5.难度系数:0.6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短鼻家族象群一路北上又南下牵动着大家的心,科研人员为了更好地劝返大象,使用无人机监测象群行踪。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调查法B.实验法C.比较法D.观察法2.蝴蝶和蜻蜓是两种不同的昆虫,要弄清楚这两者之间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有哪些差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同时积极思考B.只用肉眼观察,不能借助任何观察工具C.要实事求是,全面、仔细观察,无需与他人交流D.观察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好恶进行记录3.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A.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进行呼吸D.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4.以下有关“人”的几种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人的骨头B.粉面佳人C.机器人D.人头马面5.新冠疫情先后肆虐全球三年,在全球范围内至少造成660万人员死亡,新冠病毒由“阿尔法”“贝达”“伽马”“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种组成,变种属于生物的哪种特征()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长和繁殖C.遗传和变异D.需要营养6.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或凹面镜B.物像不够清晰——转动粗准焦螺旋C.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D.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7.小琳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写有字母的玻片时,视野里看到的物像是“bd”,请你判断玻片上写有的字母是()A.bd B.qp C.pq D.qp8.实验课上,赵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形,描述错误的是()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图甲中③与④的放大倍数之和B.在图乙物像清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状态时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图丁中黑色圆圈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9.随着技术的发展,显微镜的功能更加完善、操作更加便捷。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b7e55fb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c.png)
试题第1页(共6页)试题第2页(共6页)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24七上第一单元第一、二章。
5.难度系数:0.8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五爪金龙”是民间的称呼,它的真名是圆鼻巨蜥,属于一种大体格的蜥蜴。
科研人员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发现一只圆鼻巨蜥,并拿出相机对它进行拍摄。
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 .观察法B .实验法C .比较法D .调查法2.多种多样的生物让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 .钟乳石B .“猫女”机器人C .HIVD .珊瑚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春末夏初,青蛙“呱、呱、呱”的叫声此起彼伏,如果寻声找去,你会发现池塘中的青蛙正在抱对,目的是刺激精子和卵细胞的排出,提高受精率。
雌雄蛙抱对行为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A .生物生命生活需要能量B .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生物可以繁殖4.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视野如图所示,为将污点A 移出,应将玻片往____移动。
()A .左方B .右方C .上方D .下方5.下列是显微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办法,正确的是()A .视野较暗——改用大光圈和凹面镜B .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上方移动玻片C .物像模糊——调节粗准焦螺旋D .镜头污染——用干净的纱布擦拭6.蘑菇、油菜、草履虫、大山雀四种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7.如图为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②是细胞壁,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 .③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C .⑤是叶绿体,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D .⑥是液泡,溶解着无机盐、糖类等物质8.我们吃红心火龙果时,手常常被染成红色,这些红色液体主要来自细胞的()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液泡9.小明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用清水代替了生理盐水,观察时发现很多细胞破裂,推测原因之一是口腔上皮细胞缺少()A .细胞膜B .线粒体C .叶绿体D .细胞壁10.小云根据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及所学知识,制作了一个黄瓜表层果肉细胞模型,如图所示。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fd441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c.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如图所示),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A.叶绿素B.光 C.二氧化碳D.水2、下列关于营养成分与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搭配中,你认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A.脂肪——米饭B.糖类——马铃薯C.蛋白质——牛奶D .铁质——瘦肉3、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4、研究发现某工业区附近海域的海蛇蛇皮中砷含量增高,这一结果说明()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5、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皮肤的屏障保护作用B.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C.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D.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6、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生物种类(物种)的多样性B.遗传(基因)的多样性C.生物数量的多少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7、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8、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A.B.C.D.9、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所见到数目最多的细胞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淋巴细胞10、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11、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
下列述正确的是()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D.多利用大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12、以下是对某些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医生为病人抽血时,针头刺入的是动脉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13、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农田生态系统B.城市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荒漠生态系统14、小明这几天刷牙时,牙龈常常出血,你建议他应当多吃一些()A.米饭、馒头B.鱼、肉、奶、蛋C.新鲜蔬菜水果D.奶油、巧克力15、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子种皮的是()A.胚芽B.胚轴C.胚根D.子叶16、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A.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B.小肠长约5~6米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D.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17、下列全部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一组是()A.望梅止渴、嘤嘤求哺、鹦鹉学舌B.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C.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D.猫捉老鼠、闻鸡起舞、老马识途18、小明帮父母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种子,你认为这是因为()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C.传粉不足D.无机盐不足19、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A.分生区B.伸长区C.成熟区D.根冠20、下列人体的生理活动,不属于排泄的是()A.二氧化碳和水经呼吸排出B.汗液的排出C.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的排出D.粪便的排出21、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 99%。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be6a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e.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本文档包含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的试卷及答案。
试卷中包括了各个章节的综合知识及应用题,以检验学生对生物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一部分:选择题1. 生物学的定义是:A. 研究动物的科学B. 研究植物的科学C. 研究生物的科学D. 研究人类的科学正确答案:C2. 植物通过哪个器官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种子C. 叶D. 茎正确答案:C3. 哪个器官负责人体的呼吸作用?A. 心脏B. 肺C. 大脑D. 肝脏正确答案:B...第二部分:填空题1. 在动物呼吸系统中,氧气通过 *肺* 进入人体。
2. 植物通过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由 *叶片* 释放。
3. 在人体消化系统中,食物通过 *食道* 进入胃。
...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吸收光能,在光合素和细胞色素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2. 请解释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人体呼吸系统的功能是进行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它包括鼻腔、喉管、气管、支气管和肺等组织和器官。
氧气从鼻腔进入,经过气管和支气管到达肺部,通过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供给身体各个部分使用。
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经过呼吸过程排出体外。
...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的试卷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a83918b307e87101f696e2.png)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4分)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 生石花B. 奔驰的汽车C. 电脑病D. 恐龙化石2.下列各项中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A. 水B. 温度C. 阳光D. 田鼠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4.青蛙冬眠体现了()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躲避敌害5.下列是生态系统的是()A.水中的鱼B.某班级的男生C.草原上的马D.大丰自然保护区6.当年红军千辛万苦过草地,常有人、马陷入沼泽中,这里的“草地”是()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水域生态系统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光影响桃花开放B. 水影响桃花开放C.温度影响桃花开放D.空气影响桃花开放8.荒漠中动植物稀少,是因为缺少()A.温度B.水C. 阳光D.空气9.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C. 都能生活在水中D.都有细胞结构10.寻找纸蝴蝶的活动中,最容易被找到的蝴蝶是()A.漂亮的蝴蝶B. 大蝴蝶C. 颜色与黑板上的风景画不一致的蝴蝶D. 颜色与黑板上的风景画一致的蝴蝶11.下列叙述中,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一项是()A.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B.竹节虫具有与树(竹)枝相似的体形C. 仙人掌具有叶刺和肉质茎D.睡莲在水下有长长的叶柄伸进泥里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A.捕食关系B. 合作关系C. 寄身关系D.竞争关系13.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其栖息环境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金丝猴——草原B. 袋鼠——森林C. 丹顶鹤——湿地D.华南虎——南极冰原14.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f074efd0a79563d1e7297.png)
A 、B 、 C、 D、 E 五种生物体内 DDT 的
含量,其数据如表.请据表格信息分析回答:
名称
海水
生物 A
生物 B
生物 C
生物 D
生物 E
DDT 含量 0.00005
0.5
0.005
2
(ppm)
0.04
75.5
( 1)写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
.
( 2)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也能够沿着它们
林、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个生态系统,如图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
需要
、水分、空气等部分,以及
。图中有机物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
它是生态系统中的
者。
( 2)在生态系统中,虽然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
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
能力;图中,
)
A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B.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3.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生存的全部环境的总称
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
D .生物圈是指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
。
( 3)制定计划:为证明细菌对植物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确定实验的变量
为
,但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请判断
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A .将甲组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B .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的条件下,乙组暴露在空气中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3fbfb8c850ad02df804195.png)
2021-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分析) 新人教2021版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吻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字母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表现了生物的什么特点?〔〕A.生长和生殖B.变异 C.营养和呼吸D.以上都不是〕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以下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搜寻资料 B .用直尺丈量肾蕨的高度C.进行人口普查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构造3.牵牛花清早开放,夜晚封闭,这类现象说明生物拥有的特点〔〕A.需要营养 B .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D.生长和生殖4.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响了生物根本特点中的〔〕A.营养 B .呼吸 C.遗传 D.变异5.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有关的生态要素中,不属于生物要素的是〔〕A.阳光 B .合作 C.竞争 D.捕食〕6.以下各样状况,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海豹厚厚的皮毛下边是厚达 40 毫米的脂肪层B.荒漠中骆驼刺的根长达20 米C.大熊猫体形宏大蠢笨,只好吃竹子D.蚯蚓能松土和肥土7.在暖和、湿润地域,生物数目比严寒、干旱的地域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要素是〔〕A.植物 B .阳光 C.土壤和空气D.水和温度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造成这一差异的生物要素是〔〕A.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土壤9.某小组在检查过程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把金鱼藻和水藻归为一类;把花朵、小草、蚂蚁归为一类;把蝴蝶、蜜蜂、鸽子归为一类.他们的归类依照是〔〕A.生物的用途B.生物的形态构造C.生物的生活环境D.生物的生活方式10.在一片丛林中,有土壤、阳光、水、空气,还生活着各样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于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来说,以下属于生物要素的是〔〕A.土壤 B .空气 C.植物 D.水11.俗语说“大树底下好纳凉〞、“因小失大〞.这都表现了〔〕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计 B .生物能适应必定的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能够互相影响12.假设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以下设计中错误的选项〕是〔A.设计甲〔润湿土壤〕、乙〔枯燥土壤〕比拟实验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 1 条蚯蚓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同样的蚯蚓各10 条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同样的环境中〕13.假设让你检查一块草原草的密度,你会采纳的检查方法是〔A.一棵一棵的数 B .分格计算再累加C.选点抽样检查D.大概估量14.孙悟同学提出了以下四条原由来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你以为此中哪条原由不建立?〔〕A.机器人不可以生殖B.机器人没居心脏、脑等器官C.机器人没有细胞构造D.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15.以下是研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选项是〔〕A.作出假定→提出问题→拟订方案→实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B.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实行方案→拟订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C.作出假定→提出问题→拟订方案→实行方案→表达沟通→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方案→实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16.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以下属于生物的是〔〕A.不停长高的钟乳石 B .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开的礼花D.生石花17.小蚂蚁老是同心合力把食品搬回家,这是一种反响了生物之间的〔〕关系.A.捕食 B .合作 C.共生 D.竞争〕18.“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类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19.以下选项不可以表现生物要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一山不容二虎C.一山有四时,十里不一样天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20.以下各项属于生物一组的是〔〕①敲击能发作声音的钢琴②玉米③鸡④石头⑤珊瑚虫⑥机器人⑦没有细胞构造的病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⑦二、判断题〔共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21.只假设生物,必定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对错〕22.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计地址..〔判断对错〕23.植物能够汲取氧气,开释出二氧化碳气体..〔判断对错〕24.“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句话说明生物的生计离不开环境..〔判断对错〕25.小明是双眼皮,他的双胞胎弟弟是单眼皮,说明生物都能变异.〔判断对错〕26.杂交水稻是由袁隆平研制出来的..〔判断对错〕27.生物与环境是互相依存,互相限制的.〔判断对错〕.28.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判断对错〕29.进行检查时,不管检查范围大不大,都要对所有对象进行检查..〔判断对错〕30.动植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判断对错〕三、简答题〔共10 空,每空 3 分,共30 分〕31.除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32.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计的各样要素叫.33.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34.在实验中,实验组和比拟组除了实验变量不一样外,其余变量都同样.35.〔 12 分〕〔 2021 秋?红河州校级月考〕某生物兴趣小组捕获了160 只蝗虫,分红两组,每组 80 只,做以下实验:组别第一组第二组实验资料蝗虫 80 只蝗虫 80 只生活环境放在与蝗虫体色一致的草坪中放在与蝗虫体色不一致的草坪中实验办理放入 6 只鸡放入 6 只鸡实验结果 1 分钟吃掉 12 只蝗虫 1 分钟吃掉76 只蝗虫请答复以下问题.〔1〕昆虫的体色与生活环境的色彩大概一致,在生物学上叫做,是对环境的一种.〔2〕上述实验中第一组和第二组是一组比拟实验,其变量是,实验结果说明.云南省红河州鸣鹫中学2021-2021 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吻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并将字母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表现了生物的什么特点?〔〕A.生长和生殖B.变异 C.营养和呼吸D.以上都不是【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生物的共同特点: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身世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⑤生物能生长和生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变异现象.应选: B【评论】解此题的要点是理解生物的特点.2.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以下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搜寻资料 B .用直尺丈量肾蕨的高度C.进行人口普查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构造【考点】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剖析】观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根本方法.科学观察能够直接用肉眼,也能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丈量.【解答】解:A、上网搜寻资料属于资料剖析法, A 错误.B、用直尺丈量肾蕨的高度属于丈量法, B 错误.C、进行人口普查属于检查法, C 错误.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构造属于观察法, D 正确.应选: D【评论】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察观察对象,不可以以局部取代整体,不可以以主观取代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实质特点,不可以被外表现象所诱惑.3.牵牛花清早开放,夜晚封闭,这类现象说明生物拥有的特点〔〕A.需要营养 B .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D.生长和生殖【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此题考察对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的理解.【解答】解:为何牵牛花清早开放,夜晚封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近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经过它能够感觉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且调理自己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应选: C【评论】解此题要点是弄清牵牛花清早开放,夜晚封闭的原由.〕4.古谚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响了生物根本特点中的〔A.营养 B .呼吸 C.遗传 D.变异【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生物的特点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身世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⑤生物能生长和生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说明生物拥有的特点是遗传性.应选: C【评论】解答此题的要点是理解掌握生物的特点.5.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有关的生态要素中,不属于生物要素的是〔〕A.阳光 B .合作 C.竞争 D.捕食【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生物的环境不单是指生活的地址,还包含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叫生态要素,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包含: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生物要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余生物.【解答】解: A、阳光属于非生物要素;B、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如蜜蜂;C、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如草盛豆苗稀;D、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如狼吃兔;应选: A【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理解掌握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6.以下各样状况,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是〔A.海豹厚厚的皮毛下边是厚达 40 毫米的脂肪层B.荒漠中骆驼刺的根长达20 米C.大熊猫体形宏大蠢笨,只好吃竹子D.蚯蚓能松土和肥土【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剖析】生物一定适应环境才能生计,如荒漠上的植物一定耐旱才能生计.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添空气湿度等.【解答】解:蚯蚓能松土和肥土属于生物影响环境,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应选: D【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说.7.在暖和、湿润地域,生物数目比严寒、干旱的地域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要素是〔〕A.植物 B .阳光 C.土壤和空气D.水和温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要素.解答时能够从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对水稻的影响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包含: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要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水稻生活的其余生物.在暖和潮湿的地域,与严寒干旱的地域,不一样的是温度和水分,暖和湿润的地域,温度适合、水分充足,适合生物生殖生殖,因今生物的数目和种类一般比严寒干旱的地域多应选 D.【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熟记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要素.〕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造成这一差异的生物要素是〔A.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土壤【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叫环境要素,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包含: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要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解答】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表示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高升 1 千米气温降落6℃左右,所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绽放〞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要素是温度.应选: A.【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说.9.某小组在检查过程中对生物进行分类,把金鱼藻和水藻归为一类;把花朵、小草、蚂蚁归为一类;把蝴蝶、蜜蜂、鸽子归为一类.他们的归类依照是〔〕A.生物的用途B.生物的形态构造C.生物的生活环境D.生物的生活方式【考点】检查的根本方法.【剖析】生物学家依据生物之间的相像程度,即依据形态构造,把生物区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余生物;依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仍是陆生,能够将生物区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依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能够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赏析生物.据此解答.【解答】解:由题中的表达可知,金鱼藻和水藻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而花朵、小草、蚂蚁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蝴蝶、蜜蜂、鸽子能在空中飞翔,可见它们的分类依照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一样.应选: C.【评论】解答此题的要点是掌握一般的生物分类方法,能灵巧的对生物进行分类.10.在一片丛林中,有土壤、阳光、水、空气,还生活着各样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于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来说,以下属于生物要素的是〔〕A.土壤 B .空气 C.植物 D.水【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散布的各样要素叫做生态要素,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包含: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要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余所有生物,包含同种和不一样种的生物个体.【解答】解: ABD、土壤、空气、水,都是非生物,所以都属于非生物要素;D、植物是生物,所以属于生物要素.所以,“对于生活在丛林中的动物来说〞,属于生物要素的是“植物〞.应选: C.【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理解掌握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11.俗语说“大树底下好纳凉〞、“因小失大〞.这都表现了〔〕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计 B .生物能适应必定的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能够互相影响【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剖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作用密不行分的,环境能够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解答】解:生物经过自己的生命活动,不停地从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所以,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比方,丛林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添空气的湿度,从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表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应选: C【评论】熟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与环境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12.假设设计一个实验研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以下设计中错误的选项是〔〕A.设计甲〔润湿土壤〕、乙〔枯燥土壤〕比拟实验B.在甲、乙两容器中各放入1 条蚯蚓C.甲、乙两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状况均同样的蚯蚓各10 条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同样的环境中【考点】研究影响蚯蚓散布的环境要素.【剖析】主要从比拟试验的设计要求方面来解答.【解答】解: A、 C、D、研究土壤的干湿程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应当除了土壤的干湿度不同,其余条件〔蚯蚓的大小、数目及生活状况、实验环境等〕要都同样,要注意控制变量的独一.不吻合题意. B、一条蚯蚓,数目太少,简单出现有时性,偏差太大,结果没有说服力,吻合题意.应选: B【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熟知比拟实验的设计要求.13.假设让你检查一块草原草的密度,你会采纳的检查方法是〔〕A.一棵一棵的数 B .分格计算再累加C.选点抽样检查D.大概估量【考点】检查的根本方法.【剖析】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检查法、采集和剖析资料法等.【解答】解:检查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丛林资源进行清点、人口普查等都是检查;检查时第一要明确检查的目的和检核对象,拟订合理的检查方案,有时因为检查的范围很大,不行能逐一检查,就要选用一局部检核对象作为样本;检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换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剖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检查时:仔细观察,如实记录;不要伤害动植物和损坏生物的生计环境;注意平安等.检查一块草原上草的密度,能够选点抽样检查,求均匀值.A、一棵一棵的数,一块草原数不完, A 错误;B、分格计算再累加,也是特别的复杂, B 错误;C、因为草的数目特别多,不行能详尽检查,能够选点抽样检查,求均匀值. C 正确;D、大概估量,很不正确, D错误.应选: C.【评论】确立检查的方法要依据的实质和要求确立不一样的检查方法.14.孙悟同学提出了以下四条原由来说明机器人不是生物,你以为此中哪条原由不建立?〔〕A.机器人不可以生殖B.机器人没居心脏、脑等器官C.机器人没有细胞构造D.机器人不存在遗传、变异现象【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判断机器人能否是生物可依据生物的特点来判断,假设不具备以上特点,那么机器人就不是生物.【解答】解:生物拥有以下特点: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 3 、生物体能生长. 4 、生物体拥有应激性. 5 、生物体能生殖和发育. 6 、生物体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7 、生物体能在必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假设不具备以上特点,那么机器人就不是生物.依据以上生物的共同特点可判断,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机器人不是生物.因为机器人需要电能为它的运动供应能量,不拥有营养、呼吸、排泄、生长等生物特点.应选: B【评论】此题考察了学生对生物特点的理解,从而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的特点来差异哪些属于生物.15.以下是研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选项是〔〕A.作出假定→提出问题→拟订方案→实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B.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实行方案→拟订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C.作出假定→提出问题→拟订方案→实行方案→表达沟通→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方案→实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考点】科学研究的根本环节.【剖析】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方案、实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和沟通.研究能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方案能否科学合理.【解答】解: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定.设计研究的方案,包含选择资料、设计方法步骤等.依照研究方案进行研究,获得结果,再剖析所得的结果与假定能否符合,从而得出结论.所以,“研究实验的一般步骤〞,正确的选项是“提出问题→作出假定→拟订方案→实行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应选: D.【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理解掌握研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6.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体,以下属于生物的是〔A.不停长高的钟乳石 B .会踢球的机器人C.焰火绽开的礼花 D.生石花〕【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生物拥有一下特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5、生物能够生长和生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题干中的A、 B、C 都不拥有生物的特点不是生物; D 生石花拥有生物的特点是生物.应选: D【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理解生物的特点.〕关系.17.小蚂蚁老是同心合力把食品搬回家,这是一种反响了生物之间的〔A.捕食 B .合作 C.共生 D.竞争【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亲密的联系.【剖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能够从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要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余所有生物,包含同种和不一样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有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小蚂蚁老是同心合力把食品搬回家,需要很多工蚁相互配合、亲密合作才能达成.所以属于合作关系.应选 B.【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说.〕18.“雨露滋润禾苗壮〞,这类现象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适应生物D.环境能影响生物【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称为环境要素,能够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包含: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要素包含: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相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答】解:水是非生物,“雨露滋润禾苗壮〞,表现了水〔非生物因〕影响了生物禾苗的生活.应选: D【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说.19.以下选项不可以表现生物要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一山不容二虎C.一山有四时,十里不一样天D.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称为生态要素,能够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非生物要素包含: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要素包含: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相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所以,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要素包含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解答】解: A、螳螂捕蝉揭露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品链应为:树→蝉→螳螂;B、“一山不容二虎〞的大概意思是两只老虎为抢夺领地、食品、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C、一山有四时,十里不一样天,是环境要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草和豆苗互相抢夺营养物质和生计空间等,所以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表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应选: C【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说.20.以下各项属于生物一组的是〔〕①敲击能发作声音的钢琴②玉米③鸡④石头⑤珊瑚虫⑥机器人⑦没有细胞构造的病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⑤⑦【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生物的特点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身世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5〕生物能生长和生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等生物的根本特点.【解答】解:题干中的②玉米、③鸡、⑤珊瑚虫、⑦没有细胞构造的病毒都拥有生物的特点,属于生物;①敲击能发作声音的钢琴、④石头、⑥机器人不拥有生物的特点,不属于生物.可见D 正确;应选: D【评论】解答此题的要点是娴熟掌握生物的六大特点.二、判断题〔共10 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21.只假设生物,必定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对错〕【考点】生物的特点.【剖析】生物拥有以下特点: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响.5、生物能够生长和生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构造的简单的特别生物,它们的构造基真相像,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故答案为:×【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理解生物的特点.22.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计地址.×.〔判断对错〕【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剖析】此题考察的知识点是环境的含义、环境与生物的关系,解答时能够从环境的含义、环境影响生物生活环境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样要素叫环境要素,分为非生物要素和生物要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单指生物的生计空间,还包含在于它四周的各样要素.非生物要素如:温度、食品、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合的温度、必定的生计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所以单调说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指生物的生计地址拥有片面性.故答案为:×【评论】解答此类题目的要点是理解环境的含义.23.植物能够汲取氧气,开释出二氧化碳气体.√.〔判断对错〕【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保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均衡.【剖析】此题主要考察的是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据此判断.【解答】解: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的线粒体里,在氧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开释能量的过程.可见题中的表达是正确的.故答案为:√.。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4f18443c77da26924c5b036.png)
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60分.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2.“葵花多多向太阳”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属于同种现象()A.黑豆幼苗不断生长B.猫妈妈生小猫C.“龙生龙,鼠生鼠,看鼠的儿子会打洞”D.飞蛾扑火3.下列哪项能说明牡丹是生物()A.牡丹可供人观赏 B.牡丹花很美C.牡丹能开花结籽 D.牡丹长有绿叶4.寿光大鸡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培育这些优良性状应采取()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5.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正好遇上阴天,应选择()A.小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6.显微镜的目镜是75×,要想物象为物体的900倍,应选用的物镜是()A. 8× B. 10× C. 12× D. 15×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8.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玻片向()方向移动.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减少 B.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减少 D.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增加10.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字,观察的标本实际应是()A. p B. b C. q D. d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D.生理盐水、碘液、凉开水12.切多汁的水果会流出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1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A.目镜10x,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20xC.目镜10x,物镜40x D.目镜10x,物镜4x14.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B.先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滴碘液,再盖盖玻片C.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D.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引15.某某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水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层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1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17.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位置鼠妇泥土光线温度纸盒的左半侧 10只湿土明亮 20℃纸盒的右半侧 10只湿土阴暗 30℃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18.下列成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19.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②④③ D.②①③20.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2)猫生小猫属于;(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22.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和[4].(2)在显微镜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是[]和[].“p”在显微镜下成像是.(3)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移动切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请问黑点在上.(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看到的物像如图2中①所示,若要观察的物像达到图2中②所示效果,他应将装片向移动.当他画出其中的一个细胞,在画细胞核时,不能涂抹或用阴影表示,而应该用疏密不同的表示.(5)在观察中物镜由10×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是.这时,你应该调节和,使视野明暗适宜.(6)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图3所示),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哪一组镜头A.甲和丙B.乙和丁C.乙和丙D.甲和丁.2014-2015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宁津县大曹镇大赵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0分.1.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A.含羞草、真菌、水 B.珊瑚的外骨骼、病毒、小草C.猫、蘑菇、细菌 D.蝴蝶、小鸟、钟乳石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选项A中的水、B中的珊瑚的外骨骼、D中的钟乳石,不具有的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选项C中的猫、蘑菇、细菌具有的上述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故选:C点评: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关键是看有无生物的主要特征.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不特征.2.“葵花多多向太阳”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属于同种现象()A.黑豆幼苗不断生长B.猫妈妈生小猫C.“龙生龙,鼠生鼠,看鼠的儿子会打洞”D.飞蛾扑火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解答: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了植物的向光性.A、黑豆幼苗不断生长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发育,A错误;B、猫妈妈生小猫说明生物能繁殖后代,B错误;C、“龙生龙,鼠生鼠,看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错误;D、飞蛾扑火说明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与“葵花多多向太阳”属于同种现象,D 正确.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下列哪项能说明牡丹是生物()A.牡丹可供人观赏 B.牡丹花很美C.牡丹能开花结籽 D.牡丹长有绿叶考点: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题干中的A、B、D不属于生物的特征,不能说明牡丹是生物,A、B、D错误;C、牡丹能开花结籽,说明生物能繁殖,能说明牡丹是生物,C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生物特征,是判断生物的基本知识.4.寿光大鸡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培育这些优良性状应采取()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模拟法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对实验法、观察法、测量法、调查法的理解和应用.解答: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不符合题意.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不符合题意.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寿光大鸡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培养这些优良性状应采取实验法.也就是用杂交实验的方法.符合实验法的要求,符合题意.D、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注意: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5.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正好遇上阴天,应选择()A.小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解答:解: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遇到阴天,由于光线较暗,则需在对光时应把视野调亮,因此他应选择凹面镜和大光圈.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答的关键是理解反光镜的作用特点.6.显微镜的目镜是75×,要想物象为物体的900倍,应选用的物镜是()A. 8× B. 10× C. 12× D. 15×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显微镜的目镜是75×,要想物象为物体的900倍,应选用的物镜是900÷75=12(倍).故选:C.点评: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7.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低倍镜视野中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 B.目镜上 C.实验材料中 D.反光镜上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使用方法及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基本常识.解答:解: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黑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黑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据此可知,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则此异物可能存在于目镜上.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会判断视野中污点的位置.8.为了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玻片向()方向移动.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的移动.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显微镜呈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细胞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要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物像应向左上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右下方移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9.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减少 B.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减少 D.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增加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解答:解:如果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视野中的物像进一步被放大,进入视野中的光线相应地减少,所以会出现视野亮度变暗,相应的看到的细胞变大,细胞的数目变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越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多、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窄,透光量变少,视野就会变暗,反之,越亮.综上所述,把低倍物镜转化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越暗,越大,越少.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弄清楚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视野变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变大.10.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字,观察的标本实际应是()A. p B. b C. q D. d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这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实物放大的倒像.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b”字样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应是它的放大的倒像.所谓倒像是将“b”上下和左右都翻过来,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应看到的是“q”.故选:C点评: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实物放大的倒像,是显微镜操作的最基本的常识.1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D.生理盐水、碘液、凉开水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是:一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六染.解答: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滴”这一步,因为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和动物细胞液的浓度相差不大,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应向载玻片中滴加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在“刮”这一步,为了不让食物残渣影响观察效果,应在刮之前,先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因为凉开水无菌无杂质;在“染”这一步,因为口腔上皮细胞透光性强,不易观察,需要滴加碘液,使细胞染色减少其透明度,利于观察.故选:C点评:关于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中液体的滴加是考察的重点,应重点记忆.12.切多汁的水果会流出液体,此液体主要来自()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考点:细胞中的物质.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思考解答.解答:解:A、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不符合题意.B、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不符合题意.D、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考试的重点,要熟练掌握此部分内容.此题较简单,只要基础扎实就能轻松作答.13.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若想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择的组合是()A.目镜10x,物镜10x B.目镜10x,物镜20xC.目镜10x,物镜40x D.目镜10x,物镜4x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小,细胞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也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题中要求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该是最小.A中,目镜10x,物镜10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100x;B中,目镜10x,物镜20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200x;C 中,目镜10x,物镜40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400x;D中,目镜10x,物镜4x,物像的放大倍数是40x.故选:D.点评: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14.(3分)(2011秋•嘉祥县期中)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A.将碘液直接滴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B.先在洋葱鳞片叶表皮上滴碘液,再盖盖玻片C.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D.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引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具体考查的是对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可以简单记忆:一侧…另一侧解答:解: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的方法是在载玻片上,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所以要把制成的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进行染色,最准确的方法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故选:C.点评:染色盖片时考试的重点,染色的操作方法要记住,在具体操作时更要有耐心,因为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会长一些.15.某某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水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层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阳光 B.温度 C.气体 D.盐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解答: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光 B.水分 C.温度 D.湿度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7.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位置鼠妇泥土光线温度纸盒的左半侧 10只湿土明亮 20℃纸盒的右半侧 10只湿土阴暗 30℃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考点: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大多为对照实验,这就要某某验中探究条件的变量必须是唯一的,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温度,因此在此题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而表格中温度不同、光线也不同(明亮、阴暗)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应该为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只有变量温度不同.故选C.点评: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必须要保持变量的唯一.18.下列成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影响环境,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可以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A、草木皆兵,是生物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故不符合题意;B、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故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故符合题意.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意思是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19.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②④③ D.②①③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中对光的方法.解答:解: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分为:安放、对光、观察和整理四部.对光时有四转: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二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三转动遮光器,使遮光器上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四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故选:B点评: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时考查的重点内容,平时多使用,多观察,多思考即能做好此类题.20.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A.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B.环境能够影响生物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两地的环境差异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生长现象;(2)猫生小猫属于繁殖现象;(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遗传现象;(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变异现象;(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考点:生物的特征.。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81b0c2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6.png)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大赵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1.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植物,全部属于被子植物的是()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C.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D. 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2.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A. B.C. D.3.细胞分裂前后,细胞核中含有的遗传物质()A. 减少一半B. 保持不变C. 数目加倍D. 成分改变4.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步骤c所滴液体与此实验相同B. 视野中找到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调节图二中的2C. 图一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D. 图中显微镜最小放大倍数是100倍5.如图是动物体结构层次的流程图,其中①、②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使细胞体积增大B. 人体皮肤对应的结构层次是bC. 与动物相比,植物体缺少d这一结构层次D.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6.小明家的狗生了四只小狗,出生几小时后便能吃奶。
两个月后,小狗体重达到了2.5公斤。
以上描述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①能生长发育②能繁殖后代③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④能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体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B.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上皮组织C. 马铃薯和番茄的食用部分都属于生殖器官D. 构成人体皮肤的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8.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
图甲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图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B. 将图乙中的⑦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下方移动装片C. 图甲中通过转动③和⑤来调节视野的亮度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和④放大倍数的乘积9.西西在翻阅《本草纲目》时,了解到无花果具有“止泄痢,治各种痔、咽喉痛”等药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宁津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共60分。
1. 在下列各组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A. 含羞草、真菌、水
B. 珊瑚、病毒、小草
C. 猫、蘑菇、细菌
D. 蝴蝶、小鸟、钟乳石
2.巴斯德认为,肉汤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
他成功的关键是()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容易观察
3.“葵花朵朵向太阳”这种现象,与下列哪项属于同种现象( )
A 黑豆幼苗不断长大
B 猫妈妈生小猫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D“飞蛾扑火”
4.下列哪项能说明牡丹是生物()
A 牡丹花很美 B牡丹能开花结籽 C 牡丹长有绿叶 D牡丹可供人观赏
5.寿光大鸡具有许多优良性状,培养这些优良性状应采取()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模拟法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正好遇上阴天你应该选用()
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凹面镜D.小光圈,平面镜
7、显微镜的目镜是75×,要想物象为物体的900倍,应选用的物镜是()
A.8×B.10×C.12×D.15×
8、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或转换物镜后,异物仍可见,它可能在()
A.物镜上B.目镜上C.实验材料上D.反光镜上
9、为使显微镜视野右下方的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应把装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上方D.左下方
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会发现()
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
C.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1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b”字,观察的标本实际应是()
A.pB.bC.qD.d
1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A.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B.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C.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13、切多汁的水果时,会流出许多液体。
这些液体主要来自()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
14、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
若想在视野中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应该选择的组合是()。
A.目镜10X ,物镜10X B.目镜10X ,物镜20X
C.目镜10X ,物镜40X D.目镜10X ,物镜4X
15.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
海洋植物的这种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影响?
A.温度 B.阳光 C.盐分 D.气体
1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17、荔枝不能在北方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温度较低B.北方降雨量少C.北方光照不足D.北方土壤贫瘠
18.下列成语中,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9、使用显微镜时,对光的正确方法和顺序是
①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③调节反光镜,看到白亮的视野④转动转换器,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A.①②③ B.④②③ C.②④③ D.②①③
20、某同学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个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那么他观察的是
A.活细胞 B.植物细胞 C.死细胞 D.动物细胞
21、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
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
这一现象说明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2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了()。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3,禽流感趁着春寒再度肆虐亚洲,我国也出现了禽流感病例。
下列关于禽流感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微小,结构简单
B.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
C.能使人、禽致病
D.能够利用它来防治禽流感
24.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影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25.在细胞中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保持细胞各种物质的稳定和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26.蒜黄呈黄色,而我们自己种的蒜长出来的苗是绿色的,其原因是()。
A.农民在种植时施肥造成的
B.农民是在无光条件下种植的,而我们是在有光的条件下种植的
C.温度条件不同造成的
D.土壤中所含无机盐成分不同造成的
27.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①对光②观察③整理和存放④安放装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①②③
28.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A.调节光线的强弱
B.调节放大倍数
C.调出更清晰的物像
D.使镜筒快速上升
29.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某同学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最无效的?()。
A.转动目镜 B.转动转换器 C.转动遮光器 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
30.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A.动物个体B.植物个体C.表皮D.细胞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6分)猫和鼠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生物,以下是它们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种现象属于。
( 6)除外,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
32、(11分)请根据你学习的显微镜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显微镜中主要起放大作用的是[ ] 和[ ] 。
(2)在显微镜结构中,能使镜筒升降的是[ ] 和
[ ] 。
(3)某同学在用低倍镜观察切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黑点。
移动切片黑点不动,转换物镜后黑点仍在。
请问黑点在 上。
(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看到的物像如图1中①所示,若要观察的物像达到图1中②所示效果,他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_移动。
当他画出其中的一个细胞,在画细胞核时,不能涂抹或用阴影表示,而应该用疏密不同的_______表示。
(5)在观察中物镜由10×换为40×时,视野的亮度变化 是 。
这时,你应该调节 和 ,使视野明暗 适宜。
(6)在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头盒里有4个镜头(如图所示), 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少应选用哪一组镜头( ) A.甲和丙 B .乙和丁 C .乙和丙 D .甲和丁
33、(7分)下图为制作洋葱鳞片叶临时装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按实验进行的顺序排列各图所示的操作步骤: (2分 )
(2)图中①所示的操作是 ,先将盖玻片一侧接触液体,再慢慢放下,这样操作的
目的是 。
(3)若不像图⑤那样将材料展平,你认为对观察有什么影响?。
(2分)
(4)③、④所示的操作叫。
34、(8分)右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维持细胞形状,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 ] 。
(2)带甜味和带酸味的物质存在于[ ] 中,含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
(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 。
(4)根据液泡的数量可以判断这是一个的细胞。
( 5)家兔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3分)
35.(8分)有一次小强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强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
(1)你的问题: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分,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
B.甲放在下培养,把乙放在处培养。
C.该实验的变量是。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
(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答案:一。
(60分)
二.31,(6分)( 1)生长发育( 2)繁殖( 3)遗传( 4)变异( 5)应激性( 6)病毒
32,(11分)( 1)1 目镜 4 物镜( 2)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3)目镜( 4)右下方点( 5)变暗遮光器(光圈)反光镜(凹面镜)( 6)A
33,(7分)(1)265134(2分) (2)盖避免产生气泡
(3)会出现细胞重叠现象(2分)(4)染色
34,(8分)(1)1 细胞壁(2)5 液泡 3 细胞核(3)2 细胞膜(4)成熟(5)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可颠倒顺序)(3分)
35,(8分)(1)光(2)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3)光阴暗光(4)变不变(5)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