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技术作为其重要应用之一,已经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元件,实现对周边环境变化的实时感知和监测。

它能够对温度、形变、应变、压力等物理量的变化进行精确监测和分析。

本文将对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分析。

1.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势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是利用光纤本身的属性,将其作为传感元件,传输探测信号。

在光纤中引入探测信号光束,通过探测光束中的散射效应,实现对被监测系统中的物理量进行探测。

该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感测范围大以及不受电磁干扰的优点,适用于场强或场分布不平均的环境,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比于传统传感方法,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有以下显著优点:1) 可实现大范围、高精度的实时监测2) 不受被监测系统中的物理量的数量和分布位置的限制3) 实时数字化信号输出,高精度读取数据2. 典型光纤传感技术(1) 光弹效应传感技术利用光纤的弹性特性,设计一定的光栅结构,实现对被测物体的形变和应力进行测量。

(2) 光声效应传感技术通过光纤中的声波成像,可以被视为一个多点的探测器,通过探测声波的传播时间,可以计算得到被测物体的位置信息。

(3) 光纤布里渊散射传感技术利用光纤中的布里渊散射效应,实现对温度、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3.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的研究及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是将多个光纤传感单元(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ors, DFOs)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分布式传感网,来实现对被监测物体的全局监测。

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油田监测光纤传感技术可以用于油田监测中,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监测生产流程中的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并且可以实时监测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保障员工、油田设备的安全。

(2) 铁路监测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对铁路进行全面监测,能够实现实时监测钢轨的热胀冷缩,以及机车疲劳等重要参数。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与研究现状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与研究现状发布时间: 2009-05-11 09:19:44 文章来源:中国机械网收藏&分享打印版推荐给朋友导读: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同时获取在传感光纤区域内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被测量分布信息的能力,其基本特征为[1]:光纤传感分布1、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特点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同时获取在传感光纤区域内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被测量分布信息的能力,其基本特征为[1]:①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的传感元件仅为光纤;②一次测量就可以获取整个光纤区域内被测量的一维分布图,将光纤架设成光栅状,就可测定被测量的二维和三维分布情况;③系统的空间分辨力一般在米的量级,因而对被测量在更窄范围的变化一般只能观测其平均值;④系统的测量精度与空间分辨力一般存在相互制约关系;⑤检测信号一般较微弱,因而要求信号处理系统具有较高的信噪比;⑥由于在检测过程中需进行大量的信号加法平均、频率的扫描、相位的跟踪等处理,因而实现一次完整的测量需较长的时间。

2、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现状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并且在短短的十几年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依据信号的性质,该类传感技术可分为4类:①利用后向瑞利散射的传感技术;②利用喇曼效应的传感技术;③利用布里渊效应的传感技术;④利用前向传输模耦合的传感技术.2.1、利用后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瑞利散射是入射光与介质中的微观粒子发生弹性碰撞所引起的,散射光的频率与入射光的频率相同.在利用后向瑞利散射的光纤传感技术中,一般采用光时域反射(OTDR)结构来实现被测量的空间定位,典型传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依据瑞利散射光在光纤中受到的调制作用,该传感技术可分为强度调制型和偏振态调制型。

图1后向散射型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基本系统框图2.1.1强度调制型[2]当一束脉冲光在光纤中传播时,由于光纤中存在折射率的微观不均匀性,会产生瑞利散射.如果外界物理量的变化能够引起光纤的吸收、损耗特性或瑞利散射系数的变化,那么通过检测后向散射光信号的强度就能够获得外界物理量的大小.目前基于对后向瑞利散射光进行强度调制的传感器有利用微弯损耗构成的分布式光纤力传感器、利用光纤材料在放射线照射下所引起光损耗构成的分布式辐射传感器,利用化学染料对光的吸收特性构成的分布式化学传感器,利用液芯光纤瑞利散射系数与温度的关系构成的分布式温度传感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作者:王冠中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23期摘要:管道运输已经成为继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以后的第五大运输工具,它是石油和天然气最经济的长距离输送方式。

随着长时间的运行磨损、设备的老化、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为损坏等原因,故障经常发生,甚至会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

管道的泄漏不仅给生产、运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建立管道监测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分布式光纤传感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管道泄漏检测;应用管道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天然气供应等工业部门中,工业管道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容易发生腐蚀、疲劳破坏或使管道内部的潜在缺陷扩展为破损而引起泄漏事故。

因此,对管道进行监测和诊断成为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方面。

一、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工作原理1.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主要由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仪、数据处理中心3部分组成。

整个准分布式传感系统中关键技术就是传感器的工程化技术、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仪的解调技术和光纤传感头的制备封装工艺及技术。

把多个不同周期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按一定规则排成阵列,构成准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

从光源发出连续的宽带光,经光缆传输到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光纤光栅对该宽带光有选择地发射回相应的一个窄带光,经同一传输光缆返回到光探测器,通过后续接收系统测定各传感器所返回的不同窄带光的中心波长,利用光纤光栅网络分析仪解析出各被测量的数值。

由于多个传感器所返回的窄带光信号中心波长范围不同,所以可将这些传感器串接组网实现多点同时测量,大大简化了传感器及引出线的布设,避免了以往逐点测量的不便。

二、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1.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性能及应用(1)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场分布的高新技术。

浅谈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

浅谈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管道泄漏检测和定位

在延迟线圈 的作用下 , 2路光波虽 然经过 了相 同长 度的传
图 1 基于 S a g n a c光纤干涉仪 的管道泄漏检测 系统简 图
输路径 , 但 它们 到达管 道泄露 点 的时 间会有所 不 同, 这就 实现 了S a g n a c 干涉仪零光程差特点 , 形成 S a g n a c 干涉仪 。 经过耦合器 3的光被分为以下 2 个路径传输 :
从光源发 出 的低相 干 、 宽 带 光通 过耦 合 器 1后被 分 为 2
束, 分别经过耦 合器 2和 3 。其 中, 经过耦合器 2的光被分为 以
下 2个路径传输 :
( 1 )
( 2 )
B _ _c — FRM 1 一 C— H— p —A ;
G — H— C_ 一F RM 1 一 C—B— A。
G 。 n 9 y i y u 一 s n u 三 茎 量 茎
浅 谈 基 于 分 布 式光 纤 传 感 技术 的管 道 泄 漏检 测 和 定位
杨 杰
( 南通 大学 机械 工程 学 院 , 江苏 南通 2 2 6 0 1 9 ) 摘 要: 介 绍 了一 种新 型 的基 于 S a g n a c 干 涉仪 的分 布式 光纤 管道 泄 露 检测 系 统 , 并对 该 系 统 的构 成 及检 测 、 定 位 的基 本 原理 进 行 了
构的缺陷 , 如图 2所 示 。该 系统 由 2个 分别 和 法拉 第旋 转 镜
可形成 2个独立 的 S a g n a c 干涉仪 。如果把这 2条传输光纤 沿 着管道两侧 敷设 , 则可 以检测的管道长度为 2 条 传感光纤长 度
之和。本系统的原 理为 : 当管 道泄露 , 管 中的流 体从漏 孔 中泄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渗流监测理论研究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渗流监测理论研究

第29卷第10期 岩 土 力 学 V ol.29 No.10 2008年10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Oct. 2008收稿日期:2006-12-13基金项目:国家“948”项目(No. 200109)资助。

作者简介:肖衡林,男,1977年生,博士,主要从事渗漏监测及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地基处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E-mail:bluesilence110@文章编号:1000-7598-(2008) 10-2794-05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渗流监测理论研究肖衡林1, 2,鲍 华3,王翠英2,蔡德所4(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1;2.湖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武汉 430068;3.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 430063;4.武汉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 430072)摘 要:从阐述多孔介质传热过程出发,逐一分析了在非渗流及渗流情况下,光纤与多孔介质之间的传热过程,详细分析了光纤与水流对流的传热过程,推导了多孔介质中渗流水和光纤之间的换热系数计算公式。

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推导了导热系数(渗流流速)、加热功率和温升的非渗流情况与渗流情况监测理论方程,为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监测渗流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 键 词: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渗流监测;监测理论 中图分类号:TV 698.1+2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theory of seepage monitoring based on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XIAO Heng-lin1, 2, BAO Hua 3, WANG Cui-ying 2, CAI De-suo 4(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 2.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 3. The Fourth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ofChina Railway ,Wuhan 430063, China; 4. School of Civil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Abstract: Starting with expatiating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porous medium, heat transfer process between optical fiber and porous medium on non-seepage condition and seepage condition is analyzed one by one. The process of convection heat transfer between optical fiber and seepage is studied detailedly. The formulas of calculating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between optical fiber and seepage in the porous medium are deduced. Based on some hypotheses, the theoretical equation of seepage monitoring about thermal conductivity (seepage velocity), heating power, and temperature rise are deduced, which offers the stead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Key words: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seepage monitoring; monitoring theory1 引 言埋设于多孔介质中的加热光纤通过对本身温度的分布式测量,从而实现对多孔介质中渗流的监测,它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在渗流发生的位置,光纤和多孔介质之间热量的传递项多了与水之间的热传递和热对流项,从而导致与非渗流处的温差的出现。

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测量实验研究

基于BOTDA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测量实验研究

、}

2 0 1 4年 第 3 3卷 第 4期
传感器 与微 系统( T r a n s d u c e r a n d Mi c r o s y s t e m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
3 5
基于 B OT D A 的分 布 式 光 纤 温 度 传 感 测 量 实 验研 究
t h e p r o t e c t i v e l a y e r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me a s u r i n g o p t i c l a ib f e r a f f e c t s p r e c i s i o n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me a s u r e me n t , a n d t h e b a r e i f b e r h a s h i g h e r p r e c i s i o n , b u t a l s o i s a f f e c t e d e a s i l y b y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i s e a s i l y b r o k e n, S O i mp r o v e p r o t e c t i v e l a y e r o f o p t i c a l i f b e r c a n i mp r o v e me su a r e me n t p r e c i s i o n .P r o p o s e a k i n d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me a s u r e me n t me t h o d wh i c h u s e s t h e r ma l g r e a s e a p p l y o n o p t i c l a i f b e r , i mp r o v e s a c c u r a c y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me su a r e me n t . Ke y wo r d s :B OT DA; d i s t i r b u t e d; t e mp e r a t u r e s e n s i n g ; t h e r ma l g r e a s e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拉曼散射光 中, 根据散射光的波长大于或小于入射光 又可分为斯托克斯光 和反斯托克斯 光。其 中反斯 托
分布式光纤测温技 术 , 是利用 在光纤 中传播 就 的某种特定光受温度调 制 的特性 , 光纤 的一端将 在
此携温信 号光解 调 , 而 实现 分 布式 测 温 的技术 。 从 在实现分布式光纤测温 技术 的方案 中 , 受温 度调制 的信号可 以分为散射光和传输 光 , 而前者最 为常用 。
2 11 光纤 中的散射光 .. 发射光入射后 , 从光 纤返 回的散射 光有 三种成 分, 其波长 一光强坐标 上的分 布示意如 图 1 所示 。 ( ) 利散射 ( al g ct r g 。 1瑞 R y i sa e n ) eh t i () 2 拉曼散射 ( a a ctr g 。 R m ns t n ) ae i
光强/
温度分布 , 而提 出了分布式 温度测 量 的概 念 。传 进 统变单点测量为多点 串联测量 的实现方法是一种准 分布式测量方式 , 只能通过 增加测 点来提 高测量 精 度, 存在布线 复杂 、 维护成 本高等 问题 。因此 , 现 实
完全分布式 的温度测量成为测量领域研究的一个 热
2 2 分 布 式 光 纤 测 温 技 术 及 研 究 现 状 .
22 1 基于瑞 利散射 的分布式光纤 测温系统 ..
假定光纤性质均一 , 且忽略吸收 , 温度的变化会 引起瑞利散射系数 的变化 , 而反 映到散 射光强 的 进
点。
光纤传感器分为非 功能 型和功 能型两 大类 , 功 能型光纤传感器集传感 与信号 传输 于一体 , 容易构 成分布式传感测 量。分 布式光纤测温 系统只需要一 根传感光纤 , 布线非 常简单 , 系统成本随着传感距 且 离的增加大幅降低 , 目前一种发 展前景 非 常好 的 是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结合光纤传感技术和分布式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社会提供了更加精准、实时、可靠的信息采集手段。

本文将就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基于光纤的特殊结构和传感机制,能够实现对环境参数(如温度、压力、位移等)和信号(如声音、振动等)的实时监测。

光纤传感器通过光纤中的光信号传输和回波分析,能够对光信号的传播状态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获取所需的参数信息。

相比传统的电子传感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区域内的参数进行连续监测,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监测需求;二是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实现微小变化的检测;三是光纤的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较好,传感器可靠性高。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工业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工业设备的安全监测和故障预警需要对机械振动进行实时监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设备进行连续监测,及时预警故障发生,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其次,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构筑物和桥梁的结构健康监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时监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可以评估结构的健康状况,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还广泛应用于油气管道、电力系统、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这些领域,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参数的变化,提供实时数据以帮助运营和维护。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还有许多发展方向。

首先,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提高传感器的性能和精度。

通过改进传感器的结构和光纤的制备工艺,可以实现更高灵敏度的传感器。

其次,研究人员还在努力提高传感器的空间分辨率。

传统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往往只能实现较低的空间分辨率,限制了其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通过引入新的光纤结构和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实现更高空间分辨率的传感技术。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光纤传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的传感技术,可以将光纤作为一种高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来使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寻求解决光纤通信中光纤的损耗问题,研究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利用光纤传输能量和信号。

这项技术在解决光纤通信问题的同时,发现了其在传感领域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光纤传感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得光纤传感技术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并得以应用。

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及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主要包括传统信息光纤传感、光纤敏感材料传感、基于纤芯模式铺设光纤传感、分布式光纤传感、光时域反射技术(OTDR)和光声效应传感技术(OSET)等。

这些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各不相同,但都以光纤为传感器,并利用光纤传输能量和信号的特性来实现不同场景下的传感需求。

其中,分布式光纤传感是目前光纤传感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该技术以光纤的整个长度为传感器,通过测量光纤中不同位置的光强来实现对光纤周围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相比于传统的点式光纤传感技术,分布式光纤传感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广的测量范围,可以在单个光纤中同时实现多个传感任务。

二、光纤传感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 油气管道和井下监测油气管道和井下的安全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传统的监测方法需要维护大量的传感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而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油气管道和井下环境的监测。

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油井内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并提前预警井下机器产生故障的情况。

同样的,光纤传感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管道外侧的变形和裂纹情况,及时掌握管道的健康状况,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和井下的安全运行有着很大的作用。

2. 建筑结构监测建筑结构的安全监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在能源、环境、交通、通讯等领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该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优势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原理光纤传感器采用光学传感原理,利用材料透过性、反射性、色散等特性,对被测物理量进行监测与检测,并将监测结果用光信号进行传输。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采用光时间域反射技术,通过对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进行测量,可以实现对光纤长度上每个点的温度测量。

具体而言,它是通过控制和分析在光纤内散射回波的强度和时间来得到整个光纤内任意点温度的,从而实现分布式温度传感。

二、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应用场景1.石油炼化和天然气开采方面。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油气管道的温度变化,并及时定位管道存在的故障和安全隐患,避免液体或气体泄漏危及人员和设备安全。

2.环境监测领域。

在水利、气象、海洋等环境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3.农业温控方面。

在大棚温度、农田保温等方面应用广泛。

4.交通安全方面。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能够对桥梁、隧道、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进行温度监测,预测温度变化对交通带来的风险,提前采取措施维护道路安全保障。

5.工业生产方面。

在炉外温度、熔盐温度监测等生产环节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工艺质量和工业效率。

三、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优势1.不易受干扰。

传统的温度传感器通常需要使用电缆进行信号传输,并且传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电磁干扰、电感耦合等问题的影响,而光纤传感器则不会有这些问题。

2.测量精度高。

借助光波在光纤中的传播特性和散射回波的的物理特性,可以实现对光纤长度内任意一点的温度测量,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

3.安装方便。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采用的是单根光纤,安装方便,且传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可以适用于多种场地和工作环境。

四、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发展前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中的应用
光。
分布式光纤传 感系统工作原理 1 .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主要 由光纤光栅传感器 阵列、 光 纤光栅传感 网

络分析仪、 数据处理中心 3部分组成 。整个准分布式传感系统 中关键技术 就是传感器的工程化技术 、 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仪的解调技术和光纤传 感头 的制备封装工艺及技术。 把多个 不同周期 的光纤光栅温度传 感器按 一 定规则排成阵列, 构成准分布式温度传感系统 。从光源发 出连续 的宽带光, 经光缆传输到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 光纤光栅对该宽带光有选择地发射 回 相应 的一个窄带光, 经同一传输光缆返 回到光探测器, 通过后 续接 收系统测 定各传感器所返 回的不同窄带光的中心波长, 利用光纤光栅 网络分析仪解 析 出各被测量的数值。由于多个传 感器所返 回的窄带光信号中心波长范围 不 同’ 所 以可将这些传感器串接组 网实现 多点同时测量 , 大 大简化 了传 感器 及 引出线 的布设, 避免 了以往逐点测量 的不便 。 二、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管道泄漏检测 中的应用 1 . 分 布 式 光 纤 温 度 传感 系 统 的性 能及 应 用 ( 1 ) 分 布 式 光 纤 温 度 传 感 器 是 一种 用于 实 时测 量 空 间 温 场 分 布 的 高 新 技术 。它 能够连续测量光纤沿线处的温度, 测量距 离可达数十公里, 空间分
四、 应 用 示 例
的激光脉冲, 它在光纤 中传输的 同时不断产生后向散射光波, 光波 的状态随 所在光纤散射 点的温度影响 改变, 将散射 回来 的光波经波 分复用 、 检测解 调后, 送入信号处理系统, 将 温度信号实时 显示 出来, 利用光 时域反射, 即光 纤 中光 波 的 传输 速 度 和 背 向光 回波 的 时 间 进 行 定 位 。目前 分布 式 光纤 温 度 传感器系 统主要基于拉曼光反 射、 布里渊光反 射和光纤 光栅原理 , 其 中基 于拉曼光反射的 D T S应用较多。拉曼反射 的原理是: 光通过光纤时, 光子和 光纤中的光声子会 产生非弹性碰撞, 发生喇曼散射, 一部分光能转换成热振 动, 产生 波长大于入射 光的斯托克斯光; 一部分热振动 转换成热 能, 产生波 长小于入射光 的反 斯托 克斯光 。反斯 托克斯光对温度更为敏感, 采用斯托 克斯光与反斯托 克斯光的强度 比可 消除光纤 的固有损耗 和不均匀性所带 来 的影响 。 通常用反斯托克斯光作信号通道, 斯托 克斯光作 比较通道。 基 于 拉曼散射 的分布 式温度传 感技术最为成熟。该方法可实现实时监测, 精确 定位( 0 . 5 — 2 m ) 。 由于分布 式光纤温度传 感系统具有上述特 性。 可广泛用 于 煤矿 、 隧道 , 仓 库, 大型货轮、 油轮, 发电厂各种管网, 各种大 中型输油管道 , 化 工 原料、 摄影材料 、 食品等生产过程, 智能大厦 、 一般 民用建 筑物 内的温 度 检测及火灾报警系统和其他用 于防止火灾的用途。 2 . O T D R技术是实现分布式光 纤传感 的关键技术 。它 的基本 原理 是光 源 发出的光在沿光纤向前传输的过程 中产生后 向散射, 后 向散射光 强在向 后传 播过程 中随着距离增长而按一定规律衰减, 在光速不变 的情况 下距 离 与 时间成 正比。因此, 根据探测器探测到的后向散射光强及其到达探 测器 的时 间, 就可 以知道沿光纤路径上任 一点的初始后向散射光强。 ( 1 ) 光 的后向散射包括瑞利 散射、 喇曼散射和 布里渊散射种 形式。其 中, 瑞利散射是 由光纤材料不均匀导致光纤 的折射率 不均 匀引起 的, 它是光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漏水点在线监测研究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的漏水点在线监测研究
(6) : 788-792.
[2] 余学锋, 张红清, 王柯 . 新型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设计与分析 [ J] . 电子测量技术, 2020, 43 ( 13 ) :
172-176.
[3] 王阳, 陈军宁, 胡江, 等 . 低压低功耗 CMOS 微电
容式传感器数字型接口电路研究 [ J] . 传感技术学
入电源并判断检测电路的通断, 通过检测感应线中电
流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漏水事件。 漏水监测软件的
作用是接收来自检测电路控制器的信息并可视化检测
2023.06∕17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气技术与经济 / 研究与开发
图 6 变漏水区域监测曲线图
结果。 由于漏水绳测量结果为开关量数据, 无法进行
( 下转第 30 页)
18∕2023.06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气技术与经济 / 研究与开发
则会导 致 Sigma-Delta 调 制 器 过 载, 检 测 结 果 出 错。
因此需要使用一个采样保持器将其电容值在一定时间
内稳定为固定值。 未来在应用时同样应当使电容稳定
漏水区域, 对漏水点的位置分辨率为 0. 01m。
2. 3 漏水监测对比实验分析
本文采用漏水绳监测作为对比实验。 漏水绳系统
包括漏水绳传感器、 检测电路和漏水监测软件三部
分。 其中漏水绳由两根检测线和检测线轴组成, 其作
用是检测周围环境是否具有导电性质, 漏水绳结构示
意图如图 7 所示。 检测电路的主要作用是为检测线接
并发出漏水警报, 但无法对漏水位置进行定位。
4 结束语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供热管网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供热管网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2020年第门期Vessel&piping容器与管道〕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供热管网泄漏监测中的应用张全升(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太原030032)摘要:本文阐述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泄漏监测系统”的原理、组成、作用与应用优势,分析比较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泄漏监测系统与电测式泄漏检测系统应用的优劣,并结合工程应用介绍了光纤连接的热熔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要求,为推广应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泄漏监测系统提供参考.关键词:分布式光纤供热管网传感测温泄漏监测系统中图分类号:TK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3607(2020)11-0048-031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泄漏监测系统原理及组成1.1工作原理管道测漏监测系统利用单根光缆实现同时温度监测和信号传输,综合利用光纤拉曼散射效应(Raman scattering)及布里渊散射(Brillouin scattering)和光时域反射测量技术(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简称OTDR)来获取空间分布■息。

将分布式光纤测温仪放置于管道中间段位置,配备工控机、系统监控软件等组成监控终端,最后将监控终端的温度数据通过光纤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形成完整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泄漏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实现30km~75km长距离监测的光纤传感系统,并可实现无中继的连续式泄漏监测和报警,空间定位精度达到米数量级,不间断自动测量,特别适宜于需要长距离、大范围多点测量的场合应用。

1.2系统组成分布式光纤测温泄漏监测系统提供了一个实时、多对象、多监测点、高精度、高可靠性、费用低廉的解决方案。

标准的分布式光纤测温泄漏监测系统由单模/多模测漏光缆、分布式光纤泄漏监测主机、多路转换开关、管道泄漏监测软件、液晶显示器等组件组成。

2分布式光纤传感测温泄漏监测系统的作用与应用优势2.1系统的作用埋地钢质供热管道泄漏管理以预防为主,监测为辅的方针。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中的温度测量方法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中的温度测量方法研究

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中的温度测量方法研究引言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Distributed Fiber Optic Sensing Network,DFOSN)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传感网络系统,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测量。

其中,温度测量是DFOSN的重要应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中的温度测量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其原理、技术和应用。

一、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温度测量原理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温度测量的原理基于拉曼散射效应,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器,在光波传输过程中,通过检测散射光的频移,可以间接测量环境温度。

具体原理是当光波在光纤中传播时与光纤中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光子与振动产生的声子相互耦合,进而造成频移现象。

二、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温度测量技术1. 光时间域反射(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OTDR)技术OTDR技术是一种基于可变光波长的反射光谱技术,利用光纤中的反射信号来判断光线穿过光纤时所遇到的温度变化。

通过监测随着温度变化而发生的衰减和反射光的强度和时间延迟变化,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2. 光频域反射(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OFDR)技术OFDR技术是一种基于光纤中的反射谱特性的温度测量技术。

通过不同频率的光信号与光纤中的温度引起的散射光的频移相互关联,即可获得温度信息。

OFDR 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适用于多种温度范围的测量。

3. 基于布拉格光栅(Bragg Grating)的温度测量技术布拉格光栅是在光纤中通过一定的光束干涉技术制作的一种光波导结构。

通过改变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光谱特性,可以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由于布拉格光栅本身具有高精度和灵敏度的特点,因此在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中广泛应用于温度测量。

三、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温度测量应用1. 冶金工业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可以用于高炉、火炉等冶金设备的温度测量,实现对冶金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实时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原油管道泄漏监测研究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原油管道泄漏监测研究

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原油管道泄漏监测研究摘要:针对原油管道泄漏监测问题,本次研究引入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首先对该种系统的原理及构成进行简单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原油管道泄漏监测研究,为及时发现和处置原油管道泄漏问题奠定基础。

研究表明: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利用光纤中的拉曼散射效应或布拉格光栅效应,将光纤转变为一个连续的温度传感器,在原油管道出现泄漏问题以后,泄漏点位置处的温度场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光纤可以感知管道沿线温度场的变化情况,进而对泄漏问题进行及时的识别以及位置判断,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技术是提高管道风险预警效果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原油管道;泄漏监测;0前言原油管道泄漏是威胁管道运行安全以及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泄漏问题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会对植物、动物和人类产生长期影响,甚至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泄漏的原油中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挥发性有机物和毒性成分,泄漏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对附近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引发急性或慢性疾病,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危及当地居民和设施的安全[1]。

本次研究主要是引入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对原油管道泄漏监测问题进行研究,为及时发现原油管道泄漏问题和对泄漏点进行准确定位奠定基础。

1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的原理及构成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来实现温度监测的系统,通过敷设在管道沿线的光纤感知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及时发现管道的泄漏问题。

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拉曼散射和布拉格光栅效应[2]。

拉曼散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通过介质时,它与分子之间的振动相互作用,导致光子的能量发生微小的改变,这种微小的能量变化会导致光子的频率或波长发生变化,分布式光纤温度监测系统利用这种效应,通过测量光纤中的拉曼散射频移来反映温度的变化,在泄漏监测系统中,激光光源发射激光光束经过光纤,一部分光经过拉曼散射后的频移会在光纤内传输,然后被接收器接收并解析,当温度变化引起光纤的热胀冷缩,会影响拉曼散射的频移,从而通过测量频移的变化来推断温度的变化。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周勇;赵新铭;孙岳阳;吴刚;姚剑;龚荣山【摘要】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technology in leakage monitoring applications,outlined 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temperature sensor leakage monitoring technology,compared the prosand cons of gradient method and heating method,and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s of indoor model tests and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t last,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is field should take deepening the indoor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sensor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test research as basis combining with construction control factors to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optical fiber leakag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介绍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技术在渗漏监测应用方面的优点,概述了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对比了梯度法和加热法的优劣性,综述了国内外在室内模型模拟试验和理论推导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得出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在深化室内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定量监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控制因素开展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研究的进展及趋势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f ully distributed f iber optic sensor f or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GEN G J un - ping , XU J ia - dong , GUO Chen - jiang , WEI Gao ( Dept. of Electronic Engin. ,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 Xi’an 710072 ,China)
L ].
(2)
式 (1) 除以式 (2) ,可得
1 T
=
1 T0
-
K
hΔ v
[
l
n
Νɑ( Νɑ(
T) N s( T0) Tɑ) N s ( T)
],
(3)
由式 (3) 则可得到局域处的温度 T 。
新的解调方法 :
采用光纤的 Rayleigh 散射 O TDR 曲线来解调
反 Stokes Raman O TDR 曲线 ,则反 Stokes Raman 散
率Δυ = 1. 32 ×1 013 Hz 。
在光纤 L 处局域的 Stokes Raman 散射光子数

Ns =
Ks
S
v
4 s
N
cexp
[
-
(α0 + αs) L ] R s ( T) ;
在光纤 L 处局域的反 Stokes Raman 散射光子
数为
Nɑ=
KɑS
V
4 ɑ
N
ce
xp
[
-
(α0 + αɑ) L ] R ɑ( T) ,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在管道泄漏监测中的应用管道泄漏不仅会造成资源损失和环境污染,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品输送管道的泄漏甚至会产生火灾爆炸,因此对管道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泄漏和预报隐患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管道泄漏的监测方法主要有基于管内压力、流量、温度和管壁完好程度检测的管内智能爬行机法;基于泄漏产生的物理现象检测的声波、负压波、应力波检测法;利用热红外成像、气体成像、探地雷达的地面间接检测法[1,2],这些方法存在或者定位难,或者不能提前预报泄漏隐患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输送管道的泄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的技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一种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它具有同时获取在传感光纤区域内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被测量分布信息的能力[3].利用这一特性,在输送管道铺设的同时铺设一条或几条光缆,利用光纤作为传感器,拾取管道周围的压力、温度和振动信号,通过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对输送管道泄漏、附近的机械施工和人为破坏等事件进行迅速判断和准确定位,提高管道的监测水平.1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技术是随着光导纤维和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光为载体、光纤为媒质、感知和传输外界信号的新型传感技术.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对沿光纤分布的被测量(环境参数)进行连续测量,同时获取被测量的空间分布状态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传感器系统.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一次测量就可以获取整个光纤区域内被测量的一维分布,将光纤架设成光栅状可测定被测量的二维和三维分布.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分为反射型和前向传输型.反射型是利用光纤在外部扰动作用下产生的瑞利(Reyleigh)、喇曼(Raman)、布里渊(Brillouin)等效应产生的背向散射光的动态变化进行测量,其特点是在入射端采用光时域反射(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leetometer)技术来进行大小的测量和空间定位.前向型是利用外界物理量的作用,使光纤两传输模之间发生能量耦合,其特点是在输出端对耦合模进行测量,其频谱特性中的频率反映了耦合点的位置,幅值反映了该位置处被测量的大小.由于光纤在拉纤阶段二氧化硅由熔融态变为凝固态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密度和折射率的微观不均匀,当光波在光纤中传输时,导致光纤中的光子与介质分子相互碰撞,弹性碰撞将产生与入射光同频的瑞利散射;非弹性膨胀将使光子的部分能量传递给分子或分子的部分能量传递给光子,产生自发喇曼散射.喇曼散射光在频域可分为波长大于入射光的Stokes光和波长小于入射光的反Stokes 光.Stokes与反Stokes的强度比值的大小与光源强度、光注入光纤的条件、光纤的几何尺寸和结构、光纤材料固有损耗和不均匀性、光路和电路参数无关,只和该点绝对温度有关[4,5].布里渊效应是分别将频率可调的一脉冲光和一连续光在传感光纤的两端注入光纤,当两束光的频差处于光纤的布里渊增益带宽内时,两束光在相遇点就会产生布里渊放大效应.如果脉冲光频率高于连续光的频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作者:彭俊元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年第11期
摘要: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其自身的绝对优势,在渗漏监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出发,对其中包含的两种监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当前国内在该技术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探讨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渗漏监测;进展
中图分类号: TP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5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各种渗漏监测技术不断涌现。

传统的点式监测技术由于无法实现整体性覆盖,在监测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盲区,不利于工程的安全进程,尤其是针对一些线路比较长、分布比较广的工程,如油、气管道和堤坝工程,一旦安全隐患增多,将会出现严重后果。

在这类工程中,如果增加监测点,会增加很多额外的成本,同时施工难度也会加大。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能够完全覆盖所要检测的对象。

该传感器的传感部件和信号传输部件都属于功能性光纤,成本较低。

在实际的工程过程中,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利用光时域技术对渗漏部分进行定位,并能够实现实时监测,而且,该技术施工简单,监测范围广,监测距离长,抗腐蚀、耐高温、抗高压、防雷击、抗电磁辐射能力都比较强,在渗漏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温度示踪原理是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的基础。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渗漏的水流(或者油、气)在与土壤和地下光纤接触时,会出现热传递,在它们进行热量交换的过程中,使得渗漏部位与非渗漏部位的温度产生差异,尤其是渗漏水流(或者油、气)的流速越大,渗漏部位的温度变化就越大。

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渗漏部位与非渗漏部位之间的温度差异实现渗漏监测,即利用温度场反馈渗流场。

这种检测方法的前提是渗漏水流(或者油、气)与土壤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如果温度差异不明显,我们可以对光纤进行加热,人为改变温度差异。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将检测方法进一步分为梯度法和加热法两种方法。

1.1 梯度法
所谓梯度法,就是直接利用渗漏水流(或者油、气)与土壤之间的温度差异进行渗漏监测。

首先对土壤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如果发现土壤局部范围内温度变化比较大,可以利用光纤温度场进行分析,进而确定发生渗漏的部位。

想要确定渗漏
流速,就可以根据已有的温差和渗漏流速关系模型,对监测的温度场进行深度分析,从而确定渗漏的流速。

利用梯度法进行渗漏监测时,必须加深光纤的埋置深度,否则光纤温度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对监测结果影响较大。

此外,渗漏水流(或者油、气)也要和土壤具有明显的温度梯度。

因此,梯度监测方法受到季节变化的影响比较大,进而使得梯度监测法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2 加热法
加热监测法,顾名思义就是人为的对光纤进行加热,从而使渗漏水流(或者油、气)与光纤产生一定的温度差异。

利用加热法进行监测时,需要在光纤周围并行设置特别的导体,测量之前需要首先将导体通电,提升光纤周围的温度,然后再进行光纤温度场的测量。

如果存在渗漏点,该部位的温度会明显低于其他部位,这样就可以很容易的确定渗漏部位。

与梯度法类似,我们也可以通过温度升高与渗漏流速的关系模型,对渗漏流速的大小进行确定。

由于季节的变化不会对加热法造成影响,使得加热监测法比梯度监测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2 国内研究现状
当前,我国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定性监测阶段,也就是说,我们仅仅将其作为确定渗漏部位的一种技术手段,而利用该技术实现渗漏的量化监测,相关研究者仍在模拟和试验,而且该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包含理论推导和有限元模拟等内容。

因此,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技术仍需继续研究。

在理论分析方面,肖衡林等以多孔介质传热理论基本假定为基础,结合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原理推导分析得出计算渗流流速的理论解,该理论解描述了渗流流速与多孔介质导热系数、孔隙率和外加热功率等因素的关系,目前该关系尚未得到验证;陈江等提出以多孔介质-热源-FBG的共轭传热数学模型理论为基础的热脉冲法,采用ADINA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温升与渗流速度及加热功率的关系;陆艳梅等根据热传导方程及系统能量方程提出了大坝渗漏传热模型,并根据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推导出拉氏空间下以Bessel函数表示的无量纲解析解,同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王新建等利用叠加原理推导出堤坝多渗漏通道温度场解析解,并利用BURSA-WOLF模型转化坐标,运用最优化方法迭代出堤坝集中渗漏通道位置的数值解,结合工程实例确定了渗漏通道的位置,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董海洲等利用热平衡理论及坝体周围土体温度变化与集中渗漏流速关系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在层流和紊流2种不同流态下探讨了渗流流速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验证了其正确性。

3 发展趋势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优势明显,例如成本低廉、耐高温、耐腐蚀、稳定性也较强,因此其在渗漏监测领域的发展前景良好。

但是我国对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1 实现定量监测
当前我国还没有实现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对渗漏量进行定量监测,只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积累了部分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不过因为地下土壤成分复杂,加上各种实验条件难以达成,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尚不能统一,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

但是在我国《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土石坝的渗漏量监测方面的规定,对未来实现渗漏量的定量监测具有深刻意义。

3.2 考虑施工控制因素
3.2.1 压实度
压实度在实际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土石坝工程施工中,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指标中就包含土体的压实程度,并且在相关规范中对土壤的压实度也有明确规定。

由此可见,要想将研究成果顺利应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对实际工程的施工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众多周知,土壤的压实度与土壤渗透性关系密切,在土壤相同的条件下,土壤压实度与土壤渗透系数属于反比例关系。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来,压实度对渗透性的影响还不够全面,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重点分析。

3.2.2 现场光纤网络布置方法
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进行渗漏监测的时候,需要在监测范围内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光纤网络布置,即光纤布置应该简洁、经济,最主要的是做到对检测范围的全覆盖。

对于正在建设的工程,在布置光纤时,难免影响施工进度,而且施工和光纤布置同时进行也容易损坏光纤,埋设的传感器成活率无法保证;对于线路比较长的工程,比较适合选择加热监测法,但是需要保证对加热电线的网络设计不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影响;对于已经建设好的工程,则应该注重布置光纤时的打孔尺寸,避免尺寸过大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能。

可见,在不同的工程中,进行光纤布置时需要区别对待,并做好经验积累。

3.3 其他辅助监测手段
在工程监测方面,还包含光纤光栅传感器、测压管等多种手段。

当工程的检查项目比较多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监测手段的优劣势,取长补短,将多种监测手段充分结合在一起,确保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例如,在土石坝工程中,需要监测变形、渗流压力、孔隙水压力以及水位等多个指标,我们就可以利用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对渗流进行定位和定量监测,利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测压管对温度、应力和水压力进行监测。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其覆盖面广泛、成本低廉、定位准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到管道工程、土石坝工程以及堤坝工程等多种工程中,但是对于该技术的研究仍然不够全面,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努力,解决该技术尚不能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勇,赵新铭,孙岳阳,吴刚,姚剑,龚荣山.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渗漏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新技术新工艺,2014(11):119-122.
[2] 周柏兵,徐国龙,赵新铭,周勇.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流监测试验[J].水电能源科学,2015(10):104-107.
[3] 徐翔宇.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漏监测方法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
[4] 邓翔文.基于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渗漏监测模型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
[5] 刘建霞.Φ-OTDR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3(08):199-2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