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县第四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3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学案无答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目标】
1、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2、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重点难点】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一碗已经变酸的肉汤、部分豌豆种子。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请想一想,肉汤刚煮出来时是新鲜的,它为什么会变酸呢? 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举手发言。

如果要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应该怎样做?
其实在两个世纪前,人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被困惑了长达20年之久,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简单介绍巴斯德。

二、预习检测
通过预习巴斯德实验,请讨论回答: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和你的假设有何不同之处?你和巴斯德相比,谁的问题更有研究价值?说出理由。

(3)让学生对照巴斯德的实验过程,找出自己在设计中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合作探究
(1)在巴斯德的实验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
(2)在巴斯德的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
(3)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几个步骤?
讨论后交流,各抒己见。

四、精讲点拨
(1)介绍控制变量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
巴斯德发现肉汤变酸→为何变酸→可能是微生物引起→肉汤装瓶、煮、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施实验】→直颈中变酸、曲颈瓶中不酸→打破曲颈瓶口,肉汤接触空气,变酸
→结果证明肉汤变酸是因为空气中微生物导致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五、拓展提升
实验法、观察法的延伸
自学课本“相关链接”有关的探究方法。

知道什么是观察法、实验法。

教材中的“思考与练习”: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在于仔细的观察中。

以及孟德尔对豌豆种子的文字描述:要么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表面即使不光滑,也只有浅浅的凹痕;要么是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而且表面有深深的皱褶。

分发豌豆种子:让学生观察它的形态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

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拓展延伸:你认为科学家要得到一定量的证据,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六、达标测试
1.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2.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
3.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1)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

(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法。

(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法
4.丹丹为了认识桃花的结构,她取了一朵桃花,首先仔细看了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然后用镊子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并用镊子夹开一个花
药,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进而看了里面的结构。

(1)丹丹在认识桃花结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生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我们刚入学,学校将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有无家族遗传病等),请你想一想将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6.请大家阅读课后“病菌被找到了”材料,请分析这个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吗?从中你有什么启发?
7.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

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
七、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参考答案
达标检测:1B 2B 3(1)调查(2)观察(3)实验 4(1)丹丹在认识桃花结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观察法;(2)选好观察的理论,注意影响结果的因素;让被观察者处于自然状态;设置对照,反复观察。

5测量法、观察法、调查法 6略 7略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一.教学目标:
①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②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③运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的结论;④尝试解读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被吸收的曲线图;⑤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说出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②分析小肠的结构和功能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相适应的特点。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一、食物在消化系
统中的变化1、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中腔中的变化
提出问题
制定并实施计划(1)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品表演,引起思索人的胖瘦
与消化吸收的关系。

观看画面、回答问题
(1)思考,结合自己的体验回答
口腔内与消化有关的结构和主要作
用。

(2)细嚼馒头,说出自己尝出什
么味道?并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
(3)根据提示,制定自己的探究计
划。

交流探究计划,实施探究计划
(4)小组交流探究过程、结果和结
论并分析。

(1)设问引起学生疑惑,激
发学习欲望。

(2)教师启发:引入新课
演示消化系统组成的课件、
提问
(1)引出口腔中的消化,让
学生体会进食时牙齿、舌、唾
液的作用。

(2)请学生嚼咀馒头,设
问,引出馒头在口腔中发生的
变化,引起学生进行探究。

(3)媒体演示P30探究提示
及参考方案。

(4)教师巡回指导、答疑。

(5)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探
表达交流、得出结论
3.消化的全过程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资料分析〉
小肠的特点
(2)〈进一步探究〉
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
三、小结、课后练习(5)提出改进意见
(6)全班交流观察的现象、分析其
原因和得出的结论。

(7)概括消化的概念
①仔细观看,为完成“西瓜子历险
记”作准备。

②思考、回答问题。

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加深理解小肠是消化的
主要器官。

④设计表格,归纳总结,消化系统的
结构和功能。

⑤展示自己设计的表格,并相互评
价。

阅读资料,比较:大肠、小肠的特
点,理解小肠的特点与其功能的适
应。

用放大镜观察,加深理解小肠与功
能相适应的特点。

观察、理解小肠内表面的皱壁及绒
毛的作用。

课后完成
究计划。

(6)鼓励、肯定学生的回答
并补充。

(7)引导学生归纳消化的概

①媒体演示消化的全过程
②设问:胃病和肝炎对消化
的影响及其保健。

③演示P33的演示实验,提
问: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什么
作用?
④插入练习P35第2题和P35
技能训练。

布置P35第1题
⑤评价、肯定学生的设计
引导学生分析P33的资料比
较大肠、小肠的特点有何异
同。

指导学生观察猪小肠的特
点。

展示制作的小肠内表面的折
叠模型。

小结: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
要场所。

重庆市秀山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八校联考试题
(满分100分,与地理合堂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列关于生物的基本特征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 机器人
B. 生石花
C. 鹅卵石
D. 电脑病毒
3.在大自然,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森林可保持水土
B. 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 蚯蚓疏松土壤
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 森林中的全部动物
C. 一块农田
D. 一块农田的全部农作物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 生物圈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
6.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室内光线过强,应选用()
A. 较大光圈,平面镜
B. 较大光圈,凹面镜
C. 较小光圈,平面镜
D. 较小光圈,凹面镜
7.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上”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字是()
A. 下
B. 上 C. D.
8.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A.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B. 清洁载玻片和盖玻片
C. 生理盐水容易获得
D. 生理盐水价格比较便宜
9.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先分裂的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10.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是()
A.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个体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 细胞→器官→系统→组织→个体
D. 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个体
11.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下图中那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A. B. C. D.
12.我们吃的苹果,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哪种组织()
A. 保护组织
B. 营养组织
C. 分生组织
D. 输导组织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对春天的描写,这里的“绿”指的是下列哪类植物()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苔藓植物
D. 裸子植物
14.我们常说的“白果”不是果实,而是银杏的种子,无果皮包被,因此银杏属于()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5.植物种子萌发需要具备的环境条件是()
A. 一定的水
B. 充足的空气
C. 适宜的温度
D. 以上三项
16.绿色开花植物的许多花具有花柄、花托、花瓣、雄蕊和雌蕊等结构.从花的主要功能看,花的主要部分是()
A. 花柄
B. 花托
C. 花瓣
D. 花蕊
17.某农民在果树开花时施药杀虫,结果使果树的产量下降,这是因为昆虫有助于植物的()
A. 传粉
B. 光合作用
C. 受精
D. 呼吸作用
18.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一些叶子,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降低呼吸作用
B. 降低光合作用
C. 减少水分蒸腾
D. 操作方便
19.孙中山先生一贯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人们为表达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将他的逝世纪念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是每年的()
A. 1月1日
B. 3月12日
C. 4月5日
D. 8月15日
20.下列对光合作用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并释放氧气
B.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并释放氧气
C. 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并吸收氧气
D.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吸收氧气
21.人们经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下列哪一环境最适合锻炼身体?()
A. 清晨的草地
B. 下午的草地
C. 清晨的树林
D. 下午的树林
22.我们日常食用的花生主要是花生种子结构中的()
A. 胚芽
B. 胚根
C. 子叶
D. 胚乳
23.种子的胚的结构包括()
A. 胚乳、胚芽、胚轴、胚根
B. 种皮、胚芽、胚轴、胚根
C. 种皮、胚乳、胚芽、胚根
D. 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24.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
A. 叶绿体中
B. 水中
C. 氧气中
D. 有机物中
25.一个成熟的大西瓜是()
A. 一个细胞
B. 一种组织
C. 一个器官
D. 一个植物体
26.下列人体结构中,属于组织层次的是()
A. 口腔
B. 心脏
C. 血液
D. 耳
27.小麦收获后,入库保存的最佳环境条件是()
A. 潮湿、低温
B. 干燥、低温
C. 潮湿、高温
D. 干燥、高温
28.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结构中的()
A. 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液泡
D. 细胞膜
29.进行植物调查时不应该()
A. 明确目的
B. 详细计划
C. 凭个人喜好取舍
D. 真实记录
30.如果把绿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那么工厂里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是()
A. 液泡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细胞壁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31.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出),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实验内容: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1)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20只鼠妇,湿润的土壤,纸盒一个,纸板、玻璃板各一块。

实验装置: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样,在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

(4)方法步骤:
①将鼠妇放入纸盒中,两侧的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min)。

②每分钟统计一次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5)实验记录: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目
环境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3 2 2 2 2 3 2 2 1 2 黑暗17 18 18 18 18 17 18 18 19 18 (6)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7)这个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实验结束后,你怎么处理鼠妇呢?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2. (10分,每空2分)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中填序
号,上填名称,
(1)图中植物细胞示意图是 _ 图。

(2)动物和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 _ 、[ ] _ 、
[ ] _ 。

(3)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 _ 。

33. (10分,每空2分)仔细观察下侧菜豆种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对种子起保护作用的的是[ ] _ 。

(2)将来发育成植物茎和叶的结构是图中的[ ] _ ;发育成植物根的结构是
[ ] _ 。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图中[ ] _ ;而在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 ;
34. (10分,每空2分)下图1表示蚕豆植株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某项生理活动简图,其中
A、B、C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

下图2是蚕豆叶不同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⑤表示相应的细胞或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分别表示二氧化碳、有机物(淀粉)和氧气,由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的_ 作用。

(2)若A、C分别表示氧气和二氧化碳,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叶肉细胞
的作用。

(3)若C表示水蒸气,则此生理过程可以表示蚕豆植株的_ 作用。

水蒸气通过叶片上的⑤散发到外界。

(4)蚕豆植株叶片所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图2中的结构③_ 运输而来。

秀山县2017年秋期八校联考七年级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C
2. B
3. B
4. C
5. A
6. C
7. C
8. A
9.
D 10. B
11. B 12. B 13. A 14. C 15. D 16. D 17. A 18. C 19. B 20. B
21. D 22. C 23. D 24. D 25. C 26. C 27. B 28. B 29. C 30. B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31. (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4)阴暗处,明亮处(7)光
(8)放回大自然
三、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2. (10分,每空2分)
(1)甲
(2)②细胞膜④细胞核⑥细胞质
(3)④细胞核
33. (10分,每空2分)
(1) 3 ,种皮
(2) 4 ,胚芽 2 ,胚根
(3) 5,子叶胚乳
34. (10分,每空2分)
(1)光合
(2)呼吸
(3)蒸腾,气孔
(4)叶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