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产妇的病例资料,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所有产妇经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结论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对发生切口
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标签: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
剖腹产是剖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

若病例选择得当,施术及时,不但可挽救母子生命,且能使母親保持正常的生产性能和继续繁殖后代的能力,否则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且可造成远期的不良影响,故施术前必须慎重考虑。

切口感染是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切口感染的发生常延长住院时间,甚至会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2007年3月~200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了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
切口感染的产妇,并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3月~200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了46例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产妇,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25.7±3.6)岁;所有46例中初产妇43例,经产妇3例。

1.2 临床表现所有产妇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平均(38.4±0.5)℃。

产妇剖宫产切口处出现压痛、皮肤红肿、渗液等临床症状,9例患者切口有脓性分泌物。

所有产妇均符合2001年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1.3 实验室检查所有产妇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1.4 方法对所有46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妇的手术时间、生殖道感染、腹部脂肪厚度、年龄、术中出血、切口长度等相关性因素。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AS统计软件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产妇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对所有产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危险因素的OR值大小依次为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术中出血、年龄、切口长度、阴道试产时间。

手术时间、腹部脂肪厚度、生殖道感染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剖宫产可能出现大出血或麻醉的危险,且易产生血栓造成生命危险或术后伤口感染化脓等。

WHO对于剖宫产的比率设置低于15%的警戒线,而我国大多数医院这一比率则非常高,到达40%~60%左右,某些医院甚至达到70%。

自然产与剖宫产这两种生产方式各有其优缺点。

自然生产相对比较安全且伤害性较小,但是在一些特定的适应证之下,如胎儿窘迫、产程迟滞、骨盆狭窄或胎头与骨盆腔不对称、胎位不正、多胞胎、胎儿过大等原因都应选择剖宫产为生产方式[2]。

本组资料显示手术时间的长短对剖宫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手术人员要提高自身技术,尽量地控制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暴露时间及细菌污染,从而有效地降低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

患者的脂肪厚度也会影响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一般认为当腹部脂肪厚度大于4 cm时,皮肤出现皱褶进行消毒会不彻底,切口部位的缝线增多会引起产妇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脂肪液化,这就为细菌提供了繁殖环境,这些因素都会引起产妇发生切口感染。

所以进行手术操作时一定要注意消毒要彻底、缝合时切口对齐、可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等预防方法的使用。

产妇的生殖道感染也可以致使产妇发生切口感染,故在孕前检查时要对产妇进行卫生知识的宣教工作,加强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最好在孕前对生殖道感染
进行彻底的治疗,以降低其发生切口感染的几率。

另外,剖宫产术后对伤口应加强换药,保持伤口和周围清洁干爽。

休息时采取侧卧微屈体位,以减少腹壁张力,避免剧烈运动。

如出现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应采用双氧水冲洗、填塞碘伏纱布引流、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方法进行治疗
[3]。

综上所述,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应对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以降低产妇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

参考文献
[1]刘元娇,曹来英.妇产科疾病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3.
[2]Kettel LM,Murphy AA,Morales AT,et al.Treatmeist to of endometriosis with the amtiproge stereo in mifepristoe(Ru486).Fertil steril,1996,65:23-28.
[3]杨鸿,彭洁,汤晓红.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7,(10):332.
(收稿日期:2010-12-09)
(本文编辑:郎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