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oc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216bc14a76e58fafab003fd.png)
《 械 制造 基 础》 程 改 革 的探 讨 机 课
苏沛 群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 院机电工程系 江苏常州 2 36 ) 1 14
摘
要: 通过 分析 高职院《 机械制 造基础》 课程教学 的现状和传统教 学方法 的不 足 , 从修 改课程 教学 大纲 、 合理筛选 和整合 教
学 内容 、 改革教学实施 过程 、 改革实验 教学环节和尝试实行项 目式教 学等方面 , 《 对 机械制造基础 》 课程 改革进行 了探
时数 压缩 在 8 5~10之 间 。要 想 在学 时数 大 量压 缩 0
各专业的特点 , 明确《 机械制造基础》 课程在该专业
的地 位 、 作用 和基 本要 求 ; 明确 其 与 相关 课 程 ( 修 先 课 程 、 行 课 程 、 续 课 程 ) 间 的 关 系 , 到 教 学 并 后 之 做 内容 分工 明确 、 学安排 衔 接合理 。 教 ( )大 纲 内容力 求 明确 、 体 2 具 大纲 中课 程 章
s o o t eo m r m e iig t e c u s y l u , e c ig a d i tga ig c n e t fc u s ai n U ,p o t g h ws h w o r f r f o rv s h r e s l b s s l t e t t s o r e rt a y r mo i n o a e n n n n o n o s o n
维普资讯
学模 式 。
1 .改革 课 程教 学大 纲
( )根据 各专 业特 点制 定相 应 的教 学大 纲 1 教 学大 纲是 根据 专业 培养 的最 终 目标 和本 门课 程 主要 任务 而制 定 的 , 教 学 活动 中教 师 和 学生 一 切 行 为 是 的 出发点 和准 则 。 以前 机 电 、 数控 、 具三个 专业 用 模 同一 种教 学大 纲 , 针对 性 不强 , 其 各专 业 的学 生 对本 课 程 学 习 的 目的 、 要求 不很 明确 。 因此 , 必要 根据 有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5b0177d37f1922791688e821.png)
第l 2期
李爱海 马乐群 黄长永: 机械制造基础 ” “ 课程教学改革
21
机械 制造 基础 ”课程教 学改革
李爱海 马乐群 黄长永
潍 坊科 技 学 院 山东潍 坊 22 0 6 70
“ 械 制 造 基 础 ”是 一 门 应 用 性 和 实 践 性 极 强 的 科 或 师 范 院校 改办 而 来 。学 校 的 教 学工 作 ,尤 其 是课 堂 机 基础 学 科 。 在 高职 教 育 中 , “ 械制 造 基 础 ”教 育 具 有 教学 方 法 基本 上 延 用 高 校传 统 的教 学方 法 ,而 这种 教 学 机 独特 功 能 和 作用 。一 方面 ,它 为 学生 学 习 相 关专 业 知 识 方法 已不 再适 应 目前 高职 发 展 的需 要 ,应 彻底 改革 。根
到 ) 、快 ( 学 进 度要 快 ) 。因此 ,高 职 “ 械 制 造 基 该 做好 的事情 。 教 机 础 ”教 育应 结 合 自身 的特 点和 教育 教 学 规律 ,加 强 教 学 22 吸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 . 研 究 ,努 力 提 高 教学 质 量 , 以便 发 挥 高职 教 育 特 有 的教 的突 飞猛 进 , “ 械 制 造 基 础 ”课 程 的 有关 领 域无 论 是 机 育 功 能 。特 别 是 随着 市 场经 济 的发 展 、高 职 办 学 体制 的 科 学理 论 研 究 ,还 是 应 用 技术 成 果 ,新技 术 、 新成 果 不 改革 和 高职 自身面 临 的 问题 ,加 强 该 课程 的教 学 研 究显 断 涌现 。大 学 生 更需 要 了解科 学 技 术 发展 的新 动态 和 信
的需 要 。
要 加 强这 方 面 知 识 的教 学 。 “ 械 制 造 基础 ”教 学与 上 机 述 知 识联 系 密 切 ,息 息 相 关 。 因此 ,这 些知 识 的学 习应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03959826529647d2728523e.png)
( e at n c a i l nier gHe a o tcncIs tt, a y g 7 0 9 Hea ) D pr me t f h nc g ei , n nP l eh i ntue N n a 3 0 , n n o Me aE n n y i n 4
Ab t a t T i a e , n ve f h h r ceit so u d me tlC u s f c a i n f cu i g a ay e ep o lmsa d s r c : h s p r i iw o e c a a t r i f n a n a o r eo h n cMa u a trn , l z s r b e p t sc F Me n h t n h c i gst t n o t o r e a l i gt r cp eo c si a u in y ma e o sa t eo m n r c c t eta h n i a o ec u s , d fl w n e p n i l f e e st d s f ce c , k sc n tn fr a dp a t e i e ui fh n oo h i n yn i r i n tr fta h n o tn ,ta h n t o sa d ta hn p r a h s t e o d ta h n f c,p v dn e e n e fr t e e ms o e c i g c n e t e c ig me d h n e c i g a p o c e o g ta g o e c ig e e t r i i g r fr c o e o h ta h n f r o q i t o r e c h r ae oy e c gr o m f x u s ec u s s nma me c t g r . i e e i i y Ke r s F n a e t l o r eo Me h i n u a t r g ta h n t o ta h n p r a h r s a c n rc c y wo d : u d m n a u s f c a cMa f u i ; c ig me d; c i ga p c , e e rh a d p a t e C n c n e h e o i
谈《机械制造基础》教改与实践
![谈《机械制造基础》教改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78f6786cc22bcd126ff0c6a.png)
③ 实 践性 强 。这 是一 门实践 性 很 强 的专业 基 础 课 ,学 生
如 果 缺 乏 预 先 和 事 后 的 感 性 认 识 和 必 要 的 实 践 知 识 ,在
“
一
支粉 笔 、一 块黑板 ”的传 统教学 方 法之 下 ,往 往 普遍
感到 难学 。根据 课程 特 点 和 岗位 能力 培 养 目标 ,针对 学 生 的 具体 情 况 ,靖江 市 职业 教 育 中心 校对 《 械制 造 基 机 础 》 进行 了一 系 列教 改探 索 ,经过 几 年 实践 ,已取 得 了
如此 多 的 知识 点 .从 而使 学 生 产生 了学 习这 门 功课 欲 罢 不能 的感觉 。
必须 一次性 建立 。② 综合性 强 。从整 本教 材 的 内容上看 ,
课 程 包括 了机械 专业 所 涉 及 的好 几 门专 业课 知 识 。从 每
一
章 节 看 ,既有 基 础 理 论 知识 ,又有 理 论 的综 合 应 用 。
,
教 法 宾 践 ・ 学 应 教
_ 胃
谈 械期 机 遣 弛
◇江 苏 靖 江市 职 业教 育中心 校 吴 爱武
藏
【 摘
要 】笔者 针 对 《 械 制造 基础 》教 学过 程 中存 在 的一 些 问题 ,进 行 了教 学改 革的 尝试 ,提 出 了一些 方 法和 机
思 路 .取 得 了 一 定 成 效 。
【 关键词 】激 发 学 习兴趣 调 整教 学 内容 注 重 实践环 节 培 养 自学能 力 校 企 联合 办 学
《 械 制造 基础 》 是机 械 类专 业 的 一 门专 业 基 础课 , 机 是一 门 包括 金属 材 料与 热 处理 、铸造 、锻 压 、焊 接 、有 以下 特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a73fd8ebceb19e8b8f6baab.png)
容 的新 思 路 和 方 法 , 化 实践 性 教 学环 节 , 强 直 观 教 学 , 而扩 大 学 生 的 工 艺知 识 面 , 强 学 生进 行 综 合 工 艺 强 加 从 增
分析和独立解决工艺问题 的能力 , 并对教 学方 法的改革进行 了探 索和总结。 关键 词: 机械制造基础 ; 学; 教 改革
少。 ・
工 为 主 , 以其 它加 工方 法 , 浅 人 深 达 到学 习 目的 。 辅 由
三 、 强直 观 教 学 . 加 多种 教 学 方 法 并 用 1现 场教 学 、
如 何 在 有 限 学 时 内 ,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他 们 充 使 能 尽 快 地 掌 握 实 践 型 高技 能人 才 所 必 备 的 机 械 制 造 基 本
中 图 分类 号 : 6 20 G4.
一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8 7 5 {0 10 — 13-2 10 — 3 4 2 1 )3 0 3 - 0
、
《 械 制造 基 础 > 程 内 容 及 特 点 机 课
< 械 制 造 基 础 = 程 内容 “ 、 ” 就 必 须 有 一 条 红 机 } 课 杂 广 , 线 贯 穿 始 终 。 面 谈 及 数 控 专 业 的学 生 . 践 教 学 以普 通 前 实 车 床 、 控 车 床 为 主 , 削 的 内 容 可 以 减 化 。 车 削 部 分 数 车 但 内 容 并 不 是 不讲 , 是 复 习 强 化 , 为 学 生 太 熟 悉 车 削 加 而 因 工 , 面 的 “ 削 、 削 、 削 、 削 、 削 、 削 ” 内 容都 后 刨 插 钻 镗 铣 磨 等 以 车 削 为 例 , 过 比较 机 床 主 要 结 构 , 析 切 削 运 动 的组 通 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170cf004ba1aa8114431d9e7.png)
本课 程 的 教 学对 象 是 五 年 制 高 职 的 二 年 级 学 生 ,要求 学 生在 《 械 制 图》 》 《 接结 构 生 产》 、焊 等课 程 在学 完本 课 程后 才 能 陆续 展 开 。
《 械 制 造 基 础 》 门课 如 果 采用 传 统 的 教 学 方 法 , 为 机 这 因 既无动人故事 , 又无 感 人 场 而 , 象 知 识 点 却 很 多 , 师 在 课 抽 教 堂 上 无 法 动 手 演 示 , 味地 “ 一 口授 ” 易 导 致 学 生 厌 学 、 师 厌 , 教 教 . 而使 教 与 学 显 得很 乏 味 。孔 子 日 : 知 之 者 不 如 好 之 者 , 从 “ 好 之 者 不 如乐 之 者 。” 见 兴趣 在 学 习 中 的 巨大 作 用 , 极 的 可 积 思维 活 动 是 建 立在 浓 厚 的学 习兴 趣 之 } 。 改 变 课 堂授 课 方 二 的 式 .能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解 决 传 统 教 学 所 带 来 的各 种 问 题 以下 是 我 总结 出的 自己 的经 验 1任 务驱 动 , 生主 体 。 . 学 为 了 充 分 贯 彻 五 年 制 高 职 教 育 以能 力 为 本 位 的 教 育 理 念 ,机 械 制 造 基 础 》 学 转 变 传 统 的 教 学 模 式 , 过 企 业 调 《 教 通 研 、专 家 座谈 等形 式 对 学 生 毕 业 后 对 应 的 工 作 岗 位进 行 了分 析 , T作 岗位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定 了 本 课 程 对应 的典 型工 作 在 确 任务 . 发 了本 课 程 的 学 习 领域 , 终 形 成 了 “ 务 驱 动 , 生 开 最 任 学 主体 ” 的教 学 模 式 传 统 的教 学 模 式 是 以教 师 的 课 堂讲 解 为 主 .学 生 被 动 地 接 受 知 识 , 生 的 学 习 目标 不 明确 , 习 积 极 主动 性 和 学 习 效 学 学 果 差 : 行 新 的教 学模 式后 , 师 和 学 生 在 教学 中 的地 位 发 生 实 教 了改 变 , 生 成 为 了教 学 过 程 的 主体 . 师 的 作用 不再 是 知 识 学 教 灌 输 , 是 转 变 为 提 出任 务 、 行 引 导 、 明 原 理 、 供 示 范 、 而 进 说 提 评 估 结 果 . 生 的 学 习转 变 为在 教 师引 导 下 , 立 进 行 信 息 查 学 独 询、 制定 计 划 、 成 任 务 、 行 评 估 。新 的 教 学 模 式 下 , 生 始 完 进 学 终 处 于 教 学过 程 的 主体 地 位 ,整 个 学 习 过 程 以实 际 的工 作 过 程 为 基 础 ,学 生 在 工 作 任 务 的 驱 动 下 学 习 理论 知 识 和 操 作 技 能 , 习 的主 动 性 积极 性 高 , 习效 果 好 。 学 学 2现 场教 学 , 养学 生 学 习 的兴 趣 . . 培 . 学 生 在过 去 初 中阶 段 的 学 习 中 ,根 本 没有 机 会 接 触 现 代 化 的 T业 生产 , 了解 生 产 中 的机 床 设 备 和 操作 要 点 。 不 如果 按 照过 去 的教 育 模 式 一 张 嘴 、 支 粉 笔 、 本 书 、 块 黑 板 进 行 一 一 一 教 学 . 生 对 所 学 的 知识 无 法 形 成 感 性 认 识 , 渐 就会 对 所 学 学 渐 课 程 失 去兴 趣 , 而形 成 恶 性 循环 。我 的 做 法 如 下 。 ( ) 上 课 前 根据 教 学 内容 领 学 生 到 实 训 基地 观摩 , 过 1在 通 生 产 现 场 的场 景 提 出问 题 , 发 学 生 的 好 奇 心 , 而 培 养 学 生 激 从 学习的兴趣。 () 授 课 过 程 中 , 如 当 讲 到 机 床 结 构 与 刀 具 时 , 学 2在 比 将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改实践与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改实践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53ce7a3af111f18583d05a81.png)
虽然 我们在平 时的教学中 , 融入 了多媒 体、 模 型、 挂 图、 课程 实 方 法 到位 ” 的改 革 思 路 , 着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改 变 传 统 教
习等 多 种 教 学 形 式 , 但 学 生 普 遍 反 应 这 门课 程 难 学 , 概 念难 理 学 思 维 , 优 化课程体系 , 创新教 学方法 , 改 革 填 鸭 式 教 学 形式 。
启示 [ J ]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2 0 1 0 ( 4 )
2 】 黄兆信 , 郭丽莹 .高校创业 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的核心 问题 [ J ] .教育 场所和必 要的办公用品。几年来, 创 业 园 已有 几 十 支 创 业 团 队 [
【 关键词】 教 学方法 ; 创新 ; 改革 ; 教学效果
一
、
教 改 背 景
抱佛脚; 还 有 的 学 生 因跟 不 上 学 习 进 度 , 甚 至 放 弃 பைடு நூலகம் 专 业 课 的
作 为 一 门技 术 性 、 专业 性较 强 的基 础 课 , 其涉 及知识面广 , 学科 跨 度 大 ; 课 程 中 的概 念 抽 象 , 知识点繁多 , 名词术语 枯燥 , 与学 生 的现 实 生 活 关 联 度 小 :对 于 大 多 数 的中 职 学 生 来 说 , 从
学习, 或转专业或退学。老师苦恼着急, 学生焦虑无助 。
二、 教 改 思路
本着教改必须遵循教学客观规律, 在 不 断 吸 取 先 进 教 学 经
初 中毕 业 就 直 接 进 入 职 业 学 校 、 年龄 1 6岁 左 右 、 没 有 社 会 实 践 验 的 基础 上 , 循循渐进, 有条不紊地积极探索实践, 不 断 改 革 创 经历 和 生 活 阅历 : 要想掌握好这门基础课, 有很大的学习难度 。 新。在 《 机 械 制 造 基 础》 教改中, 我 们 围绕 “ 一个 目标 转 移 , 二 个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447203287c24028915fc3ce.png)
24 完善课 程考评体 系 , 励学 生 自主学 习 . 激
为激 励学生 自主学 习 , 提高学 生学 习效率 , 改善学 生作 业 质量 , 正实 现公 平性 原 则 , 真 必须 完善课 程 考评体 系 。 课程考 评体 系可采用 过程评 价与结 果评价相 结合 的方 式 , 全方 位考查 学生 整学期 的表现 情况 , 同时 , 可 引入 激励机 制 , 置学生评 价环 节 。学生 评价环 节是 过程评 价 的一个 重要 组 成环节 , 由学生 还 设 即 考评小组 给予评 分 , 分体 现 了公平 性原则 。 充 学生考评 小组是 由学生 班委及 各小 组组 长组成 的 , 小组 成员 可根据课 堂讨论 时 间内每位 学生 的表现和平 时独立 完成作 业情况 进行 无记 名评 分 , 样 既能调 动优 等生 这
中巩 固、 择 、 选 重组 理论知 识 , 而提高 学生 自主学 习的能力 。这 种 以学 生实 践活 动为 重点 组织 和实施 的 从
教学 , 可使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 打破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局面。 在理论教学中有实践教
学, 在实践 教学 中介 绍 、 用理论 知识 , 步加深学 生对 理论知 识 的理 解 , 断提 高学生 的实践 能力 。 应 逐 不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12f1c14c5da50e2524d7f86.png)
( 尔 滨工 程 大 学 , 龙 江 哈 尔滨 1 0 0 ) 哈 黑 5 0 0
摘 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 学随着 高新技 术的不断发展 , 新材料、 新技术、 新工艺的不 断涌现 , 学内容越来越 多, 学压 力越 来越大 , 教 教 改革该 课程的教学势在必行 。我校对该课程从教 学理念、 学 内容、 学模式、 学方法、 学手段等方 面进行 了不断的教 学改革实践 与探 索 , 教 教 教 教 收到 了 很好 的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机械制造基础 ; 学理念 ; 学模式 ; 教 教 改革与探 索
3 2坚持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机械制 能够通过 自 学学会的内容 ( 包括即使大纲有要求 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I重要的 造基础课程是一门工程性 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的内容) -' ] 留给学生课后学习, 要求学生不能仅满足 技术基础课 , 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的 培养具有其 因此 , 在教学过程 中, 在讲解基础理论的同时, 要 于课堂上讲过的那点内容 , 不讲 的不等于不作要 它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机械制造基础又是 充分结合工程实践 , 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概念 , 提高 求 、 , 不考 强化学生课后 自 主学习。这样减少了教 I综合 陛、 ' q 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 它包括多 学生的工程素质。 师在课堂上 的讲授时间, 增加师生互动时间, 把课 个专业学科的内容, 并且与工程实践紧密相连。 随 3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3 对于—些 程重 、 难点在课堂上解决 ,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 着高新技术 的不断发展 , 新材料 、 新技术 、 新工艺 实践性较强知识的学习 , 依靠纯粹认知型的课堂 果 。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其它不 同版本的参考书、 的不断涌现, 教学内容越来越多, 只靠课堂有限的 理论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必须增加实 中、 外资料 , 果 形成i外读书报告 , 并进行答辩。 通过 学时牧进 行教学 , 很难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 有些 践教学的内容, 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 每位学生不 同的学习报告答辩 , 使师生学到更多 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复杂且涉及实际制造场景 , 仅 3 坚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 于机 知识 , - 4 由 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力。 靠传统的方法教学, 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多年 械制造基础课程覆盖内容比 较广 , 既有抽象的理 4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 3 机械制造基础是一 来, 通过对该课程在教学理念 、 教学内容 、 教学模 论 ,又有具体的实践性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 门实践 l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中既有理论知 生 式、 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 了不断 的教学 里, 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 , 必须建立相关 识 , 又有实践内容 , 是实践与理论综合 比较紧密的 改革、 实践与探索, 取得了 很好的教学效果。 机制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尤其对于一些课本 门课。 在授澡过程中 2机 械制造 基础 课程 教学 背景 上所不具备的前沿胜知识 ,必须通过课外阅读 生接受的。 改进以往‘ 输式” 的教学模式, 在每次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 相关文献和书籍才能够获得。 授课当中, 采取提问 、 探讨等互动的形式 , 在整个 握零件的各种成形方法、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性 3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程授课当中, . 5 增加相当学时数的专题研讨内容, 等基本工艺知识 , 具有选择毛坯 、 零件加工方法及 的结合。 为了促进学生的个 性化发展, 培养学生独 这样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 中解决学生 进行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有 立获取知识和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学 的难题。 每堂课都增加—定的师生互动时间, 通过 关的新材料 、 新工艺、 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 为学 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必 讨论式、 研讨式 、 问题式……等多种教学形式。使 习其它相关课程 , 从事机械设计和制造工作 , 培养 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 , 教师在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尽可能让 学生 自己生成属于 自己的东 复合型人才奠定必 要的基础。 可以说 , 机械制造基 中, 不是 面面具到 , 而是应该起到高屋建瓴、 画龙 西, 避免“ 给学生—些教师的观 。增加相当学 塞” 础课程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其它课程不 点 睛的主导作用 , 为学生指引方 向, 开发其思维 , 时数 的专题研讨内容, 用小组研讨的方式学 习, 可 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 目 由于 前很多院校对机 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和 自主创新的道路。 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 使课堂 E 的问 械制造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仍然沿袭传统的以灌输 4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题在轻松和 自由的环境中得到解决。通过教学模 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使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难以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在教学理念、 式 的改革 , 使学生学会学 习, 学会发问 , 启发学生 实现其应有的培养目 。在传统的单向的 “ 标 灌输 教学内容、教学模 、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全面革 的问题意识、发散思维,注重于激发学生的好奇 式 式” 为主的教学中 , 存在着很大 的缺陷 , 主要表现 新。在保证课程教学 内容、 教学要求的基础上 , 加 心、 激情、 创造欲。 这样的教学 , 必然呈现出 师生思 为课堂需要讲授的内 容较多, 课程学时较少; 讲述 大改革力度 , 逐步实现由单纯讲授的传统模式 , 维交流 、 向 互动, 教学相长, 课堂氛围活跃 、 生动, 大 的理论较多, 实践教学内容较少; 讲授常规工艺较 ‘ 程导论——课堂重点、 锞 难点内容讲授——课后 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多, 现代技术较少; 纵向论述较多 , 横向讲述较少 ; 学生 自 学——课堂专题讨论——课外专题读书报 4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 4 机械制造基础 课堂讲授较多, 课堂讨论较少的现象。 在某种意义 告——课程总结”的教师指导下的探究式 自主学 课程是介绍零件成型 、 加工过程、 零件结构等方面 上说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 习模式转变。 的知识, 这些知识 的学习和理解 , 仅凭传统的教学 呆板, 教学模式落后, 过于重视以面面俱到为主要 4 教学理念的更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 方法和手段, . 1 例如, 、 讲授 板书、 图等等是远远不 挂 特征的知识传输 ,教学过程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为 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改革 的关键所在 。在新 够 的,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讲 , 它是—个动态的学习 中心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中, 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 的教学理念下, 加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 培养 过程。 因而 , 留 在保 —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 中的主体地位, 缺乏师生对知识的探讨和交流 , 导 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础上, 制作适合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 , 用动画演 致教与学是分离的, 学习兴趣没有得到激发。 学生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 的 工程技术素 示来解释原理 , 用图形 、 图像来说 明工艺过程 , 用 对大部分知识的学习不是靠理解 , 而是靠死记硬 质 ,最终达到提高学生 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 视频影像展示生产实况,将一些晦涩难懂的抽象 背, 学生不会学习 , 更不会 自主学 习, 这样的结果 目的。 理论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 , 将复杂零件的加工过 自 然势必导致学生创新意识不强, 素质不高。 为培 4 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 . 2 随着高新技术的不 程展现在面前 , 达到通俗易懂 、 身临其境、 才能使 养出能够面向 2 世纪的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断发展, l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内容不断丰富 , 而教 学生一 目了然。 建立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网站,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打破课内课外的界限, 拓
军队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军队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3d30a14c281e53a5802ff89.png)
习教 学 内容有机 结合 .使 学员 在金 属工艺 学实 习过 程 中增 长指 挥才 干 。 课程 标准是 教 学过程 中指 导 、规范 、监控 日常 教 学 、 价及 管 理工 作 的纲 领 性教 育 文件 , 评 对教 学模 式 、 教学 方法 、 教学 手段 、 教学 组织 、 教材 选择 、 课程 建设 和 教学 管理 等课程 教 学 的各 个 主要方 面 ,做 出了规范 性 或指 导性 的要求 。 为满 足《 机械 制造 基础 》 教学 需要 , 适 应 中央军 委关 于军 校教育 转 型的要 求 ,着 眼部 队工 程 装备 的现状 和 发展 , 基于 制造技 术 的发展方 向 , 订 和 修 完善 了课 程标准 。思 路是 : 构建 “ 模块 化 、 多形式 ” 的课
求 的 课 程 标 准I l I
军 事工 程装备 之母 .制 造工 程素质 是合 训学 员所必 须 具 备 的基本 素质 。面对新 的形 势 、新 的培养 目标 和要 求 、 术 条件 , 技 以往 只是 为 培养 技 术军 官 的 《 制造 基 械 础》 课程 设置 满足不 了当前人 才培 养 的需 要 。为此 , 课
【 章 编 号 】 10 — 7 X(0 9 0 — 16 0 文 0 3 7 3 20 )6 0 5 — 3
《 机械制 造基础 》 一 门研 究有 关制 造金属 机件 工 是 艺方 法和机 械精度 设计 的综合 性技 术学 科 .是基 础课 和专业课 之 间 的桥 梁 , 有很 强 的理 论性 和实 践性 , 具 是 军校 机械 工程 及 其 自动 化等 专业 的核 心 基础 课 程 . 是 机 械类 专业 学员在 院校 教育 阶段必 学课 程 .内容包 括 “ 金属 _ T艺学 实 习” “ 属工 艺学 ” 互 换性 与技 术测 、金 和“ 量” 。院校教 育 阶段 是军 校学 员接受 职业 教育 、 专业 技 术 教 育的黄 金时期 ,军 官 的工 程技 术素 质和领 导 能力 主要是 在该 阶段奠 定基础 的 。这一 时期 的教育 经历 将 直 接影 响学 员在军 队 的任 职 和发展 , 因此 《 机械 制造 基 础 》 为一 门主干课 程 , 作 在学员 接受 军 队院校 的教育 过 程 中具 有独 特的功 能和作 用 。 一方 面 , 为学员 提供 了 它 有 关工 程装 备制造 技术方 面 的专业 知识 : 另一方 面 , 通 过学习 , 培养 了学 员 的动 手 能力 、 维 能力 、 思 沟通 与 协 调能力 、 创新 能力 和工程 意识 。 新 时期科 学技术 的快 速发 展 ,军事 战略 和战术 随 之发生 深刻 的变革 ,军 事组织 形式 和战 争形态 的 巨大 变 化 , 量高精 尖新 武器装 备进 入 战争领 域 , 大 以及信 息 化 条件 下联合 作 战模 式 的 出现 , 对军 官 的军事 技能 、 知 识 结构 和意 志品质提 出了更高 、 更新 的要求 。 新 的形 在 势下 , 为进 一 步发 挥 《 械制 造基 础 》 部 队人 才 建 设 机 在 中的作用 , 必须 加大 课程 改革 的力度 和步 伐 。 教学 内 在 容、 教学 环节 和教学 过程 等多 方面下 功夫 . 满足 新 时期 军 校教育 转 型的需要 。 1 制定 符合 军 队院校 教 育改革 为培 养复 合型 人 才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改革的探索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导向教学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4bfecbb5c77da26925c5b041.png)
性 化 指 导 ;最 后 老 师 拿 出 自己 的 设 计 方
每加 工 一个零 件之 前 , 师带领 学 老 生 检 查 一 下 工 件 装 夹 是 否 正 确 、 位 是 定
机 械制 造 基础 课 程 中应 用。
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油 田抽 油杆装配 图纸
设 计 , 后 进 行 零 部 件 图纸 设 计 。 然 在设 计 图 纸 的 同时 ,还 要 让 学 生 考 虑 到 加 : T [
【 关键 词 】 目导 向 防偏磨 技 术 项
机 械 制 造
杆 圆周 的局部磨损 非常严重 ,这样 一来 就大大缩短 了抽 油杆的寿命 ,不得不更 换新 的抽油杆 。而更换 抽油杆要把抽 油
生根据 自己制定 出的 艺 规程 , 在车床 、 铣床 、 床、 磨 刨床 、 钻床 和线 切割等机 床 上进 行实际操作 , 精丁 细作 、 部就班的 按
加 工 H所 有 的零 部 件 。 {
第 二 步 : 订 方 案 。 据 课 题 的实 际 制 根
需要 , 确定工 作步骤。 在此过程 中老师鼓
升拆卸 , 然后一节一节安装送入 地下 , 每 换一次抽油杆 材料 费 、 人丁费 、 停产损 失
费 等 非 常 昂贵 ,因此 这 一 项 目 的主 要 目 的 就 是 使 得 抽 油 杆 磨 损 均 匀 ,减 少 局 部
边作指导 。学 生充分 利用机械制造基
础 中所 学 到 的知 识 ,先讨 论 制 定 怎 样 的
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 ,学 生能够运用 机 械 制 造 基 础 中 的基 本 知 识 和 理 论 进 行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a2f541c0b4e767f5acfce68.png)
CN 2 .3 2 2 1 2 /C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1 0 0年 第 l 卷 第 2期 1
J C agh nIs T e. Se SiE i) 2 1 , o 1 ,o2 . hne u t eh ( o.e. d. ,0 0 V 1 N . n. .1
础知 识 与综合 应用 能力 , 能将 机械 制造 技术 、 制造过 程 自动化 技术 和计算 机应 用技 术 等相结合 的应 用型 高级 专 门人 才 , 在机 械 工 程 及 自动化 领 域 的生产 一 线, 以从事机 械 制造过 程 中 的工 艺 系统设 计 、 数控 编 程、 自动化技 术 、 生产 现场 管理 和产 品技术 服务等 技 术 和管 理工作 为 培养 目标 。形成 以培 养学 生利用 所
收稿 日期 :0 0—0 2 21 2— 5
例如 : 讲授传统 的 C 64 A 10普通 车床与现代 的 数控 车床 的现 场教学 时 , 用实 验室 的车 床 , 学生 利 让
了解 到 了机床 每个 部分 的 内部 结 构机 床 的布 局 、 传
动、 结构、 操纵 ; 具类型、 Y J 用途、 结构特点、 车削用量 的选择 ; 夹具中选用通用标准夹具与设计非标准夹
( ) 学方 法改革 二 教
关键词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课程 ; 教学改革 中图分 类 号 : G 0; 6 2 T 5 G 4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8 7 (0 0 0 -1 1 ) 1 0 —9 6 2 1 )20 2 43
一
、
问题 的提 出
针对 培养 具有 机械 设计 制造 及其 自动化 技术基
具的目的; 零件加工乃致延伸其零件装 配等内容有 机地融为一体进行讲解 , 及时恰 当地引导学 生将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 , 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解决在课堂
浅谈《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
![浅谈《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26ca3846f7ec4afe04a1df1c.png)
焊接的操作指南 , 并有相配套的视频 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所 占分量约 2 %。 0 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 加强学员基本技能和工艺知识应用能力 的培养 ,充分体现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和高职教育基于工作 岗位的培 养 目的 , 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 。其次 , 按照新的教学模式 和教学方 法编写教材。 目 前采用的教材多数是 由原有的几门课 的教材合并缩编 而成 , 以知识灌输 为主, 内容即使一再删减, 仍显繁冗 。 整个教材仍然是
② 参观法现场教学 。 基于学生对现场加工 的接受情况 , 可安排学生 进行适 时的“ 参观” 教学 , 使学生能够感性上接受新知识 , 直观地学 习各 种机床 的运动 、 切削加 T方法。 比如讲切削运 动和切削加工时, 学生对 机床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 , 不清楚机床的结构 , 也不知道机床是如何工 作的 , 老师如果把课堂搬到实训 中心 , 对着机床讲解 , 这样教学效果将 大大提高 , 也会使枯燥乏味的课 堂变得有声有色 。 参观法不仅使学生比
课的信息量和趣味性 也大大增加 , 课堂上借助现代技术, 融实践教学 于
课堂理论教学 中, 课堂教学内容会变得 丰富多彩, 有利于教 学过程有效
实施。
科技信息
职教 与成教
浅谈《 机赫制造基础》 教学改革
湖 南铁路 科技职业技 术 学院 陈
[ 摘
芳
要 ]机 械 制 造 基 础 》 身就 是 一 门课 改 课 程 , 文 重 点 从 教 学 内容 、 学模 式 、 学手 段 和 考核 方 式 四 方 面 入 手 讨 论教 学 改 《 本 本 教 教 教 学 内容 考核 方 式 教 学改 革 动 , 学 生 在 交 流 中学 习 知 识 , 高 学 习兴 趣 。教 师 在课 堂上 要 营 造一 使 提 个 民主 、 谐 的学 习氛 围 , 学 生 敢 想 、 说 、 问 , 学 生 愿 意 学 习 , 和 让 敢 敢 让 觉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e25aa8661eb91a37f1115c27.png)
Ci d ao Io :n:a ● ha u tnn v: e l靠: n E c i n ao Hrd u t :: i =: = :
高职 院 校 机 械 制 造 基 础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的探 索
王 刚
( 源职业 技术学 院 吉 林辽源 1 6 0 ) 辽 2 1 3
课堂上理论教学 , 还是 在现 场 的 实践 教学 , 通 过 科 学 的 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 教 学 内容 把 较 好 地 用 理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完 整 表 达 出 来 , 终 达 到 理 想 的 教 学 目的 。 最
3 结语
通 过 《 械 制 造 基 础 》 程 教 学 的 探 索 机 课 和 研 究 , 教 学 内 容 充 分 利 用 现 代 化 的 高 对 科 技 产 品和 设 备 , 及 生 产 现场 , 断 的 改 以 不 进 完 善 教 学 方 法 与 手 段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激
文章编 号 : 6 3 9 9 ( 0 ) 3a -O 9 -0 1 7 - 5 2 1 0 ( ) 0 1 7 0 3
练, 重视 了学 生接 受 能 力 的 统 一 性 , 忽 视 生 的 学 习 方 式 和 需 求 。 师 在 课 堂 上 可 以 而 教 了学生的差异性 ; 重视 了课 堂知 识 的 传授 , 实 现 图 、 、 以 及 视 频 并 茂 的 授 课 。 过 声 文 通 专 业 教 学 的 需 要 , 照 “ 而 有 用 , 以 够 轻 视 了课 堂 愉 悦 的 学 习 氛 围 。 些 问 题 都 网 络 教 学 , 按 学 学 这 师生 间 把 内容 的 重 点 、 点 、 难 质 度 ” 精 神 , 课 程 设 置上 选 用 了《 械 制 会 影 响 大 学 生 的 学 习 热 情 , 的 在 机 没有 学 习兴 趣 , 疑 都 可 以 讲 出 来 进 行 讨 论 、 述 、 答 。 阐 解 在 造 基 础 》 本 教 科 书 , 为 我 院 机 械 制 造 、 久 而 久 之 , 大 学 生 的 身 心 健 康 成 长 和 发 这 个 过程 中 , 生 不 仅 学 到 了理 论 知 识 , 这 作 使 学 更 机械 自动化 、 电 、 控 等 专 业 的 一 门 专 业 机 数 基础必修 课 。 《 械 制 造 基 础 》 为 了我 国高 职 院 校 机 是 未 来 发 展 的 需 要 , 国 家 教 育 有 关 部 门 的 在 组织 下 , 据 各 高 职 ( 科 ) 校 课 程 综 合化 根 工 院 教学 改 革 成 功 经验 的基 础 上 编 写 的一 本 教 展 受 到 伤 害 , 接 影 响 对 各 类 专 门 人 才 的 重要 的 是 学 会 与 人 的 交 流 、 作 的 能 力 。 直 合 培 养 , 以 要 改 变 教 师 “ 言 堂 ” 教 学 方 2 4 理论 与实 践 相结 合 。 强 学生 操作 能力 所 一 的 . 加 法 , 生 共 同 构 建 互 动 的教 学 平 台 , 而 达 师 从 《 械 制 造 基 础 》 本 教 材 , 及 的 专 机 这 涉 到 教与学的完 美统一 。 业 知 识 面 广 , 生 见 到 的 、 道 的 寥 寥 无 学 知 2. 2激 发 学生 的 学习 兴趣 。 养 多方 面的 能 几 , 性 认 识 很 少 , 性 认 识 就 更 谈 不 上 培 理 感
基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932bd5ce89eb172ded63b70f.png)
地位 ; 介绍 我 国制造业 现状 , 明确肩 负历 史使 命 。在 这个 环 节辅 助 可 以播 放 国家 目前 制 造业 的 视频 , 《 国制 造 》 像 中 的 系列专 题报 道 。接着 就课 程体 系 、 主要 特点 , 及课 程 的教 学 要求 、 习 及方 法 给学 生作 出简要 讲 解 , 学 生心 中有 底 、 学 使
纯 的课 堂 理论 教学 要 想 完成教 学 目标 是非 常 困难 的 。所 以
教 师进行 组 织 , 让全 班 同学 进行 摸拟 测试 练 习 , 样使 学 生 这 能 主动 积极 地把 握和 学 习专业 知识 。 222 行 为 引导教 学培 养模 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系统 地针 对课 程相 关章 节设 置 实践 、 实训 教 学环 节 , 到 学 达
其 三是学 生 参与 对课 程 知识 固定 和提 升 。为 了学 生 更 好 地 主动地 掌握 教 学课 程 的重难 点 ,鼓 励学 生 以小 组形 式
针 对教 材 出单元 测试 题 ,然 后在 课 堂 的章节 复 习课 堂 中 由
金属 切削 刀具 理论 、 机械 制造 理 论等 理论 部 分 , 仅依 靠单 仅
以教师 为 主导 、 生为 主体 的启 发式 的新型 教学 模 式 , 到 学 达
致 力 于开发 学生 的工 艺思 路 , 养 学生 的 自主 能力 , 培 提高 学 生 的 自觉学 习 的积极性 , 过实 践收效 很好 。 通
内容 , 教学 质量 不佳 。
12 实践教 学 、 . 生产 实训 内容偏 少 。 《 机械制 造基 础》 因包 含材 料及 热处 理 、 金属 切 削机床 、
生在 实践 过程 中熟 悉课 程理 论 知识 , 面掌握 课 程 内容 , 全 同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1a3d3affcfc789eb162dc816.png)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械类、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针对目前在校生的特点和这门课在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改革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出发探讨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在教学上的一些改革,从而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标签:机械制造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汽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性课程。
在教学上,本人从几年的教学经验出发,以必须够用为度,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和工厂的结构化调整,产业的升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技能型、知识型和应用型的人才。
本文从在校学生的特点和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教学的现状出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在教学改革上做一些探讨。
1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主要内容、任务及特点机械制造基础这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先修的课程主要有:高等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汽车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等。
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共有十五章,分别为: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金属与合金的结晶、钢的热处理、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非金属材料、铸造、锻压、焊接与热切割、金属切削加工基础、零件选材与加工工艺分析和特种加工及数控加工。
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有:使学生获得有关金属学、热处理的基本理论、材料强化,宏观力学性能和成分、微观组织关系的知识;掌握常用钢铁材料成分、组织、热处理及主要用途;常用非金属材料特点及应用;学会典型构件选材,使学生能在机械设计中借助手册等资料进行合理选材和正确制定零件的冷、热加工工艺路线,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2 当前在校生的特点因为我院属于高职高专类,所以学生在入校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基础稍差,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有一部分同学是在与本科院校“失之交臂”的情况下无奈选择专科,要求掌握一门技术,即实践性的课程要多。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c594c61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0.png)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现代社会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在介绍了背景信息,研究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传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教学改革的方向。
通过案例分析与比较,探讨了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教学方法创新和教学资源建设的建议。
在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估,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传统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资源建设、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未来研究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作为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加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教学方法单一等。
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难以适应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的需要,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通过研究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和存在的挑战,探讨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方法,以及分析和比较不同案例的教学模式和效果,从而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能力,推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1.2 研究目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深入分析传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探讨教学改革的方向,比较不同的案例经验,创新教学方法,建设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科教育论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学科教育论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9e75ed9ba1aa8114531d90d.png)
学科教育论文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教学目标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笔者多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现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作如下探析。
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该课程主要介绍了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机床夹具等四部分内容,构成了机械制造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基本环节,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目的是围绕被加工零件进行的。
作为一个系统,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如果没有机床,将无法完成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加工不能进行;夹具为零件的切削加工过程提供合理、可靠的定位与夹紧;机械制造工艺中工序、基准、加工质量等内容专门研究切削过程中诸因素的关系与规律,这与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等密切相关。
只有掌握机械制造系统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将其有机、合理地融为一体,用科学、全面的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才能使得加工制造过程经济合理。
学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后,学生应学会综合应用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学、金属切削原理等专业基础知识,因此该课程的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同时,课程内容来源于实践,经归纳、分析,进行系统理论化后又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故其实践性也强。
二、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笔者认为,应紧扣大纲,合理调整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
为了突出机床教学的系统性,笔者把金属切削机床及其运动、各种典型机床简介、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典型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这几章放在一起讲授,这样学生对与机床有关的知识才会有全面系统的了解。
三、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在该课程开讲前,学生进行车、铣、磨、刨、钻等机加工实习,加深对刀具、夹具、机床、定位与夹紧、金属切削、表面质量、加工工艺、工序、工步等概念的感性认识。
学生学习理论后又要重新回到实践中去,用系统的理论来分析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4ba1aef5453610661fd9f45a.png)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摘要: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有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金工实习等方面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是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机械制造常用的加工方法及其机床、零件制造工艺及其夹具等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应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有助于提高机械类学生的全面专业素质,对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过硬技术水平的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制造领域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操控越来越智能化。
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特点和教学存在的问题“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
首先,“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
该课程由“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以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精炼整合而成,知识点多,内容庞杂,课程学习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教学存在较大难度。
其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都是机械制造中应用的成熟技术知识,实践性很强。
由于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学生学习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存在较大难度,这往往导致课程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另外,随着机械工业现代化的发展,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和设备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装备应用越来越多,使传统“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脱钩越来越严重,这进一步增加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
[1]如何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解决课程中传统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比重和关系是该课程面临的新挑战。
二、“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内容改革探讨传统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内容仅限于金属切削原理、各类切削机床及夹具、机械加工工艺学等知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的加工工艺及成形方法、新的加工机床等不断涌现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中涉及的机械制造技术已发展成为集材料科学、机械科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类学生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骑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高校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
因此,探讨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高职院校
1概述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更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机械加工工艺制定能力、设备质量管理与维修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实际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这与高等职业教育侧重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理念不相符合。
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和培养目标,本文将主要论述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改革问题。
2当前高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这主要表现在多数高职院校将该门课程的教学机械的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而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生产实习,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承担教学任务。
由于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就难免导致理论教学和实
践教学在教学进度、课程安排、教学资源等方面协调上缺乏一致性,对某个知识点而言,实践教学很可能在理论教学之前进行,学生在对理论知识不了解和实践目的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下就开展实践,违反了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难免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导致实践教学达不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理想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的理论水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用具体的分数或者成绩等级评价学生的水平。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本来就十分有限的教学课时被进一步的压缩,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教学任务,不少高等院校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与《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课程设计环节合并,通过一次课程设计考核学生对几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由于考核本来就不能覆盖全部的教学要点,虽然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方面针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置了几个得分点,但是这进一步的削弱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针对性。
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改革的措施
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由一个教师任课的教学模式,合理划分教学工作量,多个教师配合完成《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任务。
在制定学生的培养方案时,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比如让三个老师分别负责机械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块教学、铸造等热加工和车削等金属切削加工模块教学、机械加工工艺模块教学,每个教师分别承担相应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给每个模块分配相应的教学课时和任课周次,通过三个老师协同配合同样能完成《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由于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每名教师不必承担整门课程的
授课任务,还样有利于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的解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联系不紧密的问题。
制定更加合理的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将课程设计放在教学任务的后半部分,在每门课程的最后安排时间完成该门课程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验、巩固和提高,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
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其它课程的课程设计合并,应对教学课时不足的情况是不可取得,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感到枯燥,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任课教师应该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阶段性的教学任务都应该安排相应的小型考核,并将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期末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效果。
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学时压缩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时间。
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各学科课时都被极大的压缩了,任课老师的授课时间少了,向学生传授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一点减少,教师不得不加大单位时间内专业知识的传授量,这直接导致教师不得不面对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事实。
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重点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多的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学生把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在课上反映给任课老师,这样老师就能集中讲解学生不懂的问题,提高理论课程的课上授课效率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效率。
4结论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课上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本文在介绍《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性质、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概括性的指出了当今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措施,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1]孙健峰,杨洲,王慰祖.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4):78-80.
[2]苗雅丽,崔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建设研究与实践——高职机电类“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改革[J].新乡学院学报,2014(2):85-87.
[3]贾文.对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1(2):115-116.
[4]袁周华,王惠,刘长山.高职院校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