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吆喝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老北京的吆喝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更 喜欢哪一种吆喝?为什么?
(1)作者运用北京的方言来写吆喝,这样显得 京味十足,让人回味无穷。(2)“喝了蜜的大柿 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说明柿子的甜。 (3)“萝卜赛过梨”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来突出 萝卜的嫩。(4)有的很简洁地吆喝出要卖的东西, 有的却很复杂。(5)有的告诉制作过程。
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伟人)。 (二)再次谈话:如果你来到邓爷爷的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高 兴、 激动、难忘……)(三)、课文中有一则小故事,题目叫“难忘的 一天”, 讲的就是一位少先队员来到邓爷爷身边表演计算机,他的心 情是不是和我 们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自由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认识 生字。
3、
初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4、
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5、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时,态度自
然、大方、有礼貌。
6、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
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自然、大 方、
有礼貌。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1、
每人准备一本常用的字典。
)兴奋(
)背包(
) 背人( )
) 2 造句:
仔细地—— 四、实践活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拓展活动:回家了解计算机的知识。 六、板书
高兴地——
难忘的一天
教学反思
紧张 ———————— 平静
高兴地 仔细地 亲切地 紧紧地 顺利地 兴奋
地
赞许地
沉着地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
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2、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时,态度自
然、大方、有礼貌。
3、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口语交际
(一)
朗读课文,进入情境
读一读《我选我》这篇课文,提出话题:王宁选自己当劳 动委员,对这件
事你怎么看?各抒己见。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中“倒还剩” 看出吆喝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作者怀念吆喝这 一叫卖艺术,也流露出作者对这些口头文化遗 产的逐渐消失的遗憾的心情。
探究讨论,传承文化
在大众传 媒如此发达 的今天, 吆 喝还有没有 作用?
像吆喝一样已经 消逝或正在消逝的 民俗习惯和风土人 情,从不同角度体 现了老百姓的智慧, 反映了平凡人的生 活,折射出我们中 华民族对待生活的 态度和追求。
(一) (二) (三)
看书观察,分析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示范“及”、身”。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巩固生字
(一) (二)
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 听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订正。 二、朗读感悟
(一)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边听边体会:老师朗读中的语气有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抓住“高兴地 仔细地 亲切地 紧紧地 顺利地 兴奋地
赞许地 沉着
地”等词进行品读。
3、理解句子“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4、朗读比赛。
5、背背自己愿意背的句子和段落。
三、练习
(一) 堂作业
(二)
指导完成课 补充练习:
1 填写拼音:高兴( 首都( ) 都是(
晶莹可人 山楂 戏剧 艺术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在北京城,一年四季从早到 晚的吆喝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
2.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这段与第二、三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句,总领下文。 第二自然段紧扣“从早到晚”写吆喝,第 三自然段紧扣“一年四季”写吆喝。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完成表格的填空。
时间 大清早
白天 夜晚
吆喝的内容 涉及的行业
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 一句来写的?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 四季不同的吆喝内容。
体会作者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的怀念之情。 用“非……不可……”造句。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 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做点 贡献。
2.为家乡的某一特产创作一句“吆喝词”。
板书设计
吆喝
从早到晚
喜爱、怀念
一年四季
8 难忘的一天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等 13 个生字。会写“及、身”等 10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 爷的崇 敬之情。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 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活动: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
品读吆喝,体会情感
2.面对这样的吆喝,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朗读并分析。
(1)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 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2)到了夜晚,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这些语句体现出作者对“吆喝”这一
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喜欢和怀念之情。
品读吆喝,体会情感
3.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法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初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方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一) “读
放手让学生观察、议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通过
——辩——找”的方法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例:熟字加偏 旁、熟字换偏
旁)
(二)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我会认”里的生字,并组词。
(三) 读“我会读”里的词语,说说有什么发现?——归纳汉 字构字特点:
什 么变化?(紧张——平静)
(二)
联系上下文,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理解和感悟。 1、
“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自主探索句子,独立发表意见 ,教师引导: 心怦怦跳——紧张激动——马上要见到——邓爷爷是国 家领导人——原以为
国家领导人是尊严的。
2后来为什么就平静下来,合作探究,引导:心情平静——和蔼 可亲——慈 祥微笑——高兴点头——紧紧握手。
yāo ɡuā zhōu lòu sǎnɡ 吆刮 粥漏嗓 chāi xiāo tānɡ fàn tì shǔ 拆 销 汤 贩涕 薯 tànɡ chuāi xiù lì zhā 烫 揣 袖 栗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刮胡炸货闹商店 拆展汤钱碗袖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吆喝 刮风下雨 胡同 米粥
读 油炸 货品 漏出 热闹 商店 读 拆开 展销 汤圆 铜钱 碗里 认 小贩 卖弄 鼻涕 兜里 白薯 认 烫手 揣着 袖筒 栗子 乙物
2、 说说自己认识其中的哪些姓氏,是怎样认识的? 3、 照样子扩展说几个姓氏。(享耳郭、四头罗、舍予舒……) (三) 学习查字典 1、 出示一些难字,问学生读什么?答不上来时,提示学生 可以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 读读课本上的介绍,说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会的学生 来介 绍经验。
3、 教师引导查字。 4、 学生练习查字。
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说说类似的 词语,如“拔草”、“拍
球”、“打电脑”。
二、 日积月累 (一) 读读比比 1、 自由读词语,想想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和 不同的地方,然后说一说。(读音相同,字形 相近、字义不同)
2、 用带点的字组词。 (二) 读读记记 1、 自渎,引导发现姓氏歌的特点。
(一)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举例:1、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十——计 目——冒 官——馆 平—— 怦
2、组词竞赛识字:紧——紧张 紧急 紧要
普——普通 普及
普通话
3、造句识字:展览馆——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 (三)选择喜欢的一节读一读,重点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导写字
5.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吆喝” 的作用、方式与技巧。
吆喝的作用: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营销手段。 吆喝的技巧:变着法儿吸引顾客,变化多端。
本段中“比如……有的……有简单些的…… 有的……”是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写“吆喝”的 方式: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 ③戏剧性吆喝。
品读吆喝,体会情感
11 吆喝
视频导入,引入课题
点击视频 即可演示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萧乾(1910—1999),原名萧 炳乾,蒙古族,北京人。著名的记 者、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著译 作有《梦之谷》《人生百味》《莎 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 等。本文节选自《北京城杂忆》。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轻声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等 13 个生字。会写“及、身”等 10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一)、出示邓小平同志照片。提问:“你能认出他是谁吗?”课前老 师 让小朋友们搜集了许多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谁 愿意上 来和大家分享这份收集的喜悦呢?(通过展示了解邓小平爷爷
(1)作者运用北京的方言来写吆喝,这样显得 京味十足,让人回味无穷。(2)“喝了蜜的大柿 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为了说明柿子的甜。 (3)“萝卜赛过梨”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来突出 萝卜的嫩。(4)有的很简洁地吆喝出要卖的东西, 有的却很复杂。(5)有的告诉制作过程。
是一个令人尊敬的伟人)。 (二)再次谈话:如果你来到邓爷爷的身边,你的心情会怎样?(高 兴、 激动、难忘……)(三)、课文中有一则小故事,题目叫“难忘的 一天”, 讲的就是一位少先队员来到邓爷爷身边表演计算机,他的心 情是不是和我 们一样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的自由读读这个故事。 二、初读感知,认识 生字。
3、
初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4、
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5、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时,态度自
然、大方、有礼貌。
6、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重难点:1、初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
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自然、大 方、
有礼貌。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准备
1、
每人准备一本常用的字典。
)兴奋(
)背包(
) 背人( )
) 2 造句:
仔细地—— 四、实践活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五、拓展活动:回家了解计算机的知识。 六、板书
高兴地——
难忘的一天
教学反思
紧张 ———————— 平静
高兴地 仔细地 亲切地 紧紧地 顺利地 兴奋
地
赞许地
沉着地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2、
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懂别人的讲话内容。
2、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与人交流时,态度自
然、大方、有礼貌。
3、
积极参与展示活动、 教学过程
一、
口语交际
(一)
朗读课文,进入情境
读一读《我选我》这篇课文,提出话题:王宁选自己当劳 动委员,对这件
事你怎么看?各抒己见。
“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中“倒还剩” 看出吆喝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作者怀念吆喝这 一叫卖艺术,也流露出作者对这些口头文化遗 产的逐渐消失的遗憾的心情。
探究讨论,传承文化
在大众传 媒如此发达 的今天, 吆 喝还有没有 作用?
像吆喝一样已经 消逝或正在消逝的 民俗习惯和风土人 情,从不同角度体 现了老百姓的智慧, 反映了平凡人的生 活,折射出我们中 华民族对待生活的 态度和追求。
(一) (二) (三)
看书观察,分析书写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示范“及”、身”。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巩固生字
(一) (二)
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 听写生字,同桌互相检查,互相订正。 二、朗读感悟
(一)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边听边体会:老师朗读中的语气有
2、文题对照,说说“我”为什么忘不了这一天?
抓住“高兴地 仔细地 亲切地 紧紧地 顺利地 兴奋地
赞许地 沉着
地”等词进行品读。
3、理解句子“天,仿佛格外的蓝;阳光,仿佛更加灿烂。”
4、朗读比赛。
5、背背自己愿意背的句子和段落。
三、练习
(一) 堂作业
(二)
指导完成课 补充练习:
1 填写拼音:高兴( 首都( ) 都是(
晶莹可人 山楂 戏剧 艺术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作者回忆了小时候在北京城,一年四季从早到 晚的吆喝声。按时间的顺序介绍。
2.读第一自然段,讨论:这段你读懂了什么? 这段与第二、三自然段有什么联系?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起句,总领下文。 第二自然段紧扣“从早到晚”写吆喝,第 三自然段紧扣“一年四季”写吆喝。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完成表格的填空。
时间 大清早
白天 夜晚
吆喝的内容 涉及的行业
思考:这一段是围绕哪 一句来写的?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 四季不同的吆喝内容。
体会作者对无忧的童年生活的的怀念之情。 用“非……不可……”造句。
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 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做点 贡献。
2.为家乡的某一特产创作一句“吆喝词”。
板书设计
吆喝
从早到晚
喜爱、怀念
一年四季
8 难忘的一天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等 13 个生字。会写“及、身”等 10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 爷的崇 敬之情。 3、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能想想自己肩负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1、体会小作者激动、紧张的心情和对邓爷爷的崇敬之 情。 2、提高对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时间:二课时 课前活动:搜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
品读吆喝,体会情感
2.面对这样的吆喝,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呢? 找出文中相关语句朗读并分析。
(1)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 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
(2)到了夜晚,叫卖声也十分精彩。 这些语句体现出作者对“吆喝”这一
老北京民俗风情的喜欢和怀念之情。
品读吆喝,体会情感
3.齐读最后一段,说说流露出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2、
3、 法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初步掌握部首查字法的方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一) “读
放手让学生观察、议论,鼓励发表个人见解。(通过
——辩——找”的方法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例:熟字加偏 旁、熟字换偏
旁)
(二)
用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我会认”里的生字,并组词。
(三) 读“我会读”里的词语,说说有什么发现?——归纳汉 字构字特点:
什 么变化?(紧张——平静)
(二)
联系上下文,重点围绕下面问题进行理解和感悟。 1、
“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后来一下子就平静下来?
1“我”为什么一开始比较紧张,自主探索句子,独立发表意见 ,教师引导: 心怦怦跳——紧张激动——马上要见到——邓爷爷是国 家领导人——原以为
国家领导人是尊严的。
2后来为什么就平静下来,合作探究,引导:心情平静——和蔼 可亲——慈 祥微笑——高兴点头——紧紧握手。
yāo ɡuā zhōu lòu sǎnɡ 吆刮 粥漏嗓 chāi xiāo tānɡ fàn tì shǔ 拆 销 汤 贩涕 薯 tànɡ chuāi xiù lì zhā 烫 揣 袖 栗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刮胡炸货闹商店 拆展汤钱碗袖乙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吆喝 刮风下雨 胡同 米粥
读 油炸 货品 漏出 热闹 商店 读 拆开 展销 汤圆 铜钱 碗里 认 小贩 卖弄 鼻涕 兜里 白薯 认 烫手 揣着 袖筒 栗子 乙物
2、 说说自己认识其中的哪些姓氏,是怎样认识的? 3、 照样子扩展说几个姓氏。(享耳郭、四头罗、舍予舒……) (三) 学习查字典 1、 出示一些难字,问学生读什么?答不上来时,提示学生 可以 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 读读课本上的介绍,说说部首查字法的步骤。会的学生 来介 绍经验。
3、 教师引导查字。 4、 学生练习查字。
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说说类似的 词语,如“拔草”、“拍
球”、“打电脑”。
二、 日积月累 (一) 读读比比 1、 自由读词语,想想每一行上下两个词中带点的字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和 不同的地方,然后说一说。(读音相同,字形 相近、字义不同)
2、 用带点的字组词。 (二) 读读记记 1、 自渎,引导发现姓氏歌的特点。
(一)轻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识记字形,鼓励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举例:1、熟字带生字的方法:十——计 目——冒 官——馆 平—— 怦
2、组词竞赛识字:紧——紧张 紧急 紧要
普——普通 普及
普通话
3、造句识字:展览馆——我冒着严寒,快步走到工业展览馆。 (三)选择喜欢的一节读一读,重点指导读正确、读通顺。 三、指导写字
5.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吆喝” 的作用、方式与技巧。
吆喝的作用:就是一种口头广告,营销手段。 吆喝的技巧:变着法儿吸引顾客,变化多端。
本段中“比如……有的……有简单些的…… 有的……”是围绕中心句来具体写“吆喝”的 方式:①吆喝制作的过程;②借甲物形容乙物; ③戏剧性吆喝。
品读吆喝,体会情感
11 吆喝
视频导入,引入课题
点击视频 即可演示
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萧乾(1910—1999),原名萧 炳乾,蒙古族,北京人。著名的记 者、作家、文学翻译家。主要著译 作有《梦之谷》《人生百味》《莎 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 等。本文节选自《北京城杂忆》。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轻声读课文,圈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等 13 个生字。会写“及、身”等 10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一)、出示邓小平同志照片。提问:“你能认出他是谁吗?”课前老 师 让小朋友们搜集了许多关于邓小平爷爷的图片、资料和小故事,谁 愿意上 来和大家分享这份收集的喜悦呢?(通过展示了解邓小平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