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智慧之火,激情之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学生学习英语的智慧之火,激情之火
发表时间:2011-03-29T14:18:17.170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1年第27期供稿作者:王倩
[导读] 英语作为非母语,它的习得是需要更多的语言环境的。
——信息技术促进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
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王倩
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五年有余,其中的酸甜苦辣真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经常给学生灌输No pains, no gains(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的观点,但是我们教学中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付出远远大于所获。
曾经就这个问题和很多学生进行过交流,学生回答:英语学习没意思;也有的学生回答:英语难,主要是难过单词关。
因此想让学生乐学易学英语,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上多下功夫,突破这个师生眼中共同的难点。
一、PowerPoint为教学增添斑斓色彩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在同一段时间内,人通过感官获得的知识量是不同的,它们的比例分别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视觉和听觉获取的知识达到94%之多。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如果我们能够充分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多种类别的知识,从多种感官上刺激学生,我们的课堂容量和效率不就能大幅度提升了吗?在多媒体为主的课堂教学中,快捷便利的Powerpoint课件集中整合了大量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在同等时间里通过更多形式接受更多的知识,进行更多的自主活动,从而加强知识的操练强度和内化速度。
英语作为非母语,它的习得是需要更多的语言环境的。
而根据我们的课程设置安排,仅凭每天一节课,很难像母语那样做到无时无刻的渗透。
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的集中,更不用说是长期的精力集中了。
而且在我的求学路上以及现在的工作中,目睹了很多因为对英语毫无兴趣最终束手无策的学生。
我的感触是如何激发并且长期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重中之重。
如果不能使学生有充足的兴趣,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教师都应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情感,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最感兴趣的学科,他们就象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
因此,如何在一节课这个有限的时间段里激发并保持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挑战。
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我们大量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播放优美的英文歌曲,节奏明快的诗歌,简单易懂的flash,经典电影片段……丰富的资源与话题性极强的教学内容一结合,学生兴奋起来,气氛形成了,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自然出现了,后面的教学环节自然水到渠成。
以刚刚讲完的初三下学期Unit 6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on vacation?为例。
其中的一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巴黎的文章,事先我从网上搜罗了很多关于法国的资料:美食,美景,香水,浪漫氛围,精致生活……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了解了文化背景,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高涨。
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与学科完美结合,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了英语。
二、借助多媒体,整合单词,激活词汇
2004年我工作伊始,正在流行的是集中识词,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把三个单元甚至六个单元的单词集中在一起进行密集的集中识词(2-3周)。
每节课都要制作课件把词汇按课本顺序集中起来进行拼读。
词汇大约8-10个为一组,利用大屏进行展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音节划分尝试拼读,先让他们走近词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有得有失:通过自主互助学习,大多数单词的拼读都可以完成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词汇的技巧和能力,甚至部分学生可以进行单词的记忆了。
但是,也有部分的学生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无论教师如何调动都无力回天的后果,这和我的初衷完完全全背道而驰了。
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改进,对于词汇的学习我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开始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既保留了原有的密集“轰炸”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增强了词汇学习趣味性和情景化,使之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单词的学习同样需要情境,完全脱离情境语境的学习效率往往不高,而且容易与所学文本知识脱节。
更何况单词的学习如果不进行精心的设计很难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解决这一问题上,我把多媒体在学习词汇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升了。
我尝试不按照课本的顺序进行单词的处理,而是根据每个单元每节课的授课内容进行单词模块的划分。
这样方便学生处理词汇,甚至能够通过词汇大致把握各个模块的内容。
比如说,如果第一课时讲授的内容关系到如何制作奶昔,那我就把相关原材料的词汇挑出来先进行处理,并且给学生一篇简短的如何制作奶昔的文章进行诵读。
并尝试运用新词汇描述某种食物的制作过程,把新词汇放在文段中,通过多种方式方法进行反复大量的诵读练习,让学生形成规范的读音。
在具体的情境中有目的地进行词汇的学习,效果会比机械的诵读加记忆好很多。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对于词汇学习,应该重诵读,轻拼写,让学生先会读,后拼写。
我曾经尝试把单词的背诵检查放到整个单元教学内容快要结束的时候,因为之前大量的诵读,记忆效果也不错,当然对于非常重点的词汇可以提前进行渗透。
我在处理这些词汇时,一般让学生“指手画脚”在空中拼写一下,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方式。
再利用课结束前的几分钟出几道首字母填空的小题强化重难点词汇。
结合新课标,四会单词的处理一定要扎实。
但是我们课本中出现的单词并非都需要熟读记忆,可能仅限于“寒暄”即可。
这个时候,大胆地进行取舍,把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减到最小。
剩余的单词会以零打碎敲的方式来呈现:哪节课出现就在哪节课处理。
三、信息技术为师生共同进步提供契机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为教师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如何在其中进行取舍、筛选、加工、演绎?这就为教师创造了非常好的展现个性,创新发展的机会。
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适合自己以及学生的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加入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或感悟,使自己独特的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真正上教师自己喜欢的课,相信只有自己喜欢,自己觉得舒服,才能打动学生,带动学生,让课堂变得生气勃勃。
这样就很容易改变英语课堂机械枯燥乏味操练的弊端,使语言教学过程变得富有情景,富有个性,自然,生动。
信息技术参与下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自主性、探索性,而不是一味被动地接受。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和谐、开放的氛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指导学习,参与讨论,实现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意味着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
英语学科中,经常会有预习的作业,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查找相关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任务和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自己的思考及在网上寻找信息,寻求答案,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框架,变过去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探寻求知,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素质的养成。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
迅速实现了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
这是对学生多种能力的考察和提升。
而我的学生也确实有让我惊喜的表现。
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巨大帮助,它让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中有了充分发挥才能展示自我的空间,体验着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活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多媒体的便捷丰富,点燃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智慧、激情之火,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学生逐步养成乐观主动的学习习惯;借助多媒体的功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攻克英语单词难关,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的个性充分发挥,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极大提升,实现了师生的“共进共赢”。
我坚信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将会更好地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权利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