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教育模式的演进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解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解](https://img.taocdn.com/s3/m/4abfc3fb9e314332396893d9.png)
有班主任请我们心理老师帮忙去班级上堂有关高中 生异性交往主题的活动课。班主任之前在班级明令禁止 异性交往过深,但是没有起到预期效果。所以班主任希 望借心理老师的身份明确告诉学生在高中阶段是不应要求,感觉他似乎把心理健康教育跟 政治思想工作画上了等号。心理健康教育注重的是学生 在体验中有所领悟,并不明确告知学生应该怎么做。我 们只是引导者,心理辅导不是开药方,不是给学生现成 的答案。我们和学生探讨什么方式是合适他的,学生自 己要对行为负起相应的责任。学生是被接纳的、被理解 的、自由的、平等的、安全的。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温 暖氛围中进行的,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 中学生认识、激励自己,让自己不断成长。
目前学生的心理状况大多是良好的, 在中学阶段,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面对的 问题多数是与学生的发展相关的,有的多 是发展性问题,如适应问题、学习问题、 青春期问题等。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 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 质,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让他们更好地 发展和生活。
(栏目编辑 孙 利)
CLASS ADVISER 2011. NO. 03
这绝非偶然现象:有的教师为了贪图省力,发现学生学习不 认真、成绩不好或者违纪时,首先想到的是向班主任告状,把希 望寄托在班主任身上,企图通过班主任的教育,让学生俯首称臣, 服服帖帖,自己则成为教育的“局外人”。
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出现差错,首先应该自己解决,把问题妥 善处理,必要时可以与班主任商量和征求教育方法,或者告知事 情经过和处理情况。教师如果动辄请班主任帮助处理问题,会降 低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请别人帮助教育,学生往往不 会心悦诚服,表面虚心接受,背地里却逆反抵抗,“非暴力不合 作”。更何况问题学生往往具有反复性,如果学生以后再犯错误 又该怎么办?总不至于每次都请班主任帮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误解和正确做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误解和正确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2aa979ca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c.png)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误解和正确做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和解决心理问题,减少心理障碍发生的可能性。
然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存在着很多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见误解。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这些误解并提出正确做法。
误解一:小学生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人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少,因此不需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实际上,小学生也面临着很多的心理问题,比如情绪问题、学习压力、人际交往问题等。
而且,经过科学调查发现,许多心理问题正是在小学时期形成的。
如果小学生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甚至出现精神疾病。
正确做法: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在学校和家庭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特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测试等活动,引导小学生合理处理负面情绪、提高自尊心、增强情感交往能力,使其逐渐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误解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一次性解决有些人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在某一个阶段进行,一旦教育完成,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种做法是片面的,会忽略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连续性和复杂性。
正确做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长期推行和一系列的措施。
教育工作者应长期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同时,家长们也需要协同学校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变化,为孩子提供积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达到心理平衡。
误解三: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传授一些知识和技巧很多人认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传授一些心理知识和技巧来解决心理问题。
然而,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处理心理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正确做法:心理健康教育应多方位进行,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多方面。
心理咨询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心理治疗可以针对心理障碍等严重问题进行治疗,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区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9a4ae4ced5bbfd0a7956739c.png)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误区摘要当今许多中小学都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
但由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有所偏差,同时教育部门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要求,因此有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
关键词心理健康误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许多中小学已经开始重视并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了。
但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新课题,对这项教育内容还缺乏统一、规范的认识,这就导致许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多误区。
因此有必要指出普遍存在的几个误区,用以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开展。
误区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很多学校把开展心理测验作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这种做法在了解孩子发展状况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难以避免的负面影响。
很多家长反映学校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名,一学期交很多钱进行多次心理测验,但从来不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办。
还有的家长提到孩子参加智力测验后,因为没做完测验题目,被很多同学取笑,老师也降低了对他的教育要求。
造成孩子厌学。
这些都反映出,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验,具有片面性,是不可取的。
许多学校在组织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中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正确的处理方法,这些都可能伤害学生和家长,完全违背了教育初衷。
还有的学校积累许多测验问卷,却不去分析或不知如何分析,更难以提出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使心理测验成为赶时髦。
心理测验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现有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信息。
学校在进行心理测验时,应首先明确测验目的,选择好测验项目;其次注重测验实施过程的科学性和测验结果的保密性;最后进行科学地分析,提出有价值的教育建议。
误区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很多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
在他们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
事实上,由于专业能力的限制及时间、精力的局限,很多开展心理咨询的教师承担不了这一责任。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c0b249f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9.png)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当今社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然而,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尽管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一些学校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
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将其视为一种负担,这种观念上的偏差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2、师资队伍建设不足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短缺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学校没有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而是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这些兼任教师往往缺乏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技能,难以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机会也相对较少,导致他们的专业素养无法得到及时提升。
3、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面,一些学校仅仅局限于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际心理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在教育方法上,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体验式学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佳。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也不够合理,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4、家校合作不够紧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一方面,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畅通,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5、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匮乏一些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和资源,如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工具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27775ac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a.png)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高。
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问题一:教育主体的认识不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包括教师、家长和学校。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较强,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不了解,导致其在实践中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
对策一:加强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教师和家长的培训课程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授课,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二:学校教育资源不足在许多中小学校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投入并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对策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投入学校可以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投入,包括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等方面。
学校还可以积极争取政府、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问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都在不断增加,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到如何正确应对各种压力,同时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调节情绪、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问题四:缺乏有效的心理咨询机制在许多中小学校中,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学生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无人可依。
对策四: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机制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制,专门聘请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bf8e1af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e0.png)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现实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资源匮乏、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等。
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当积极探讨相应的对策,实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推进。
一、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单一、缺乏科学性。
有的学校甚至将心理健康教育挤压到课余时间进行,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2. 教育资源匮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种教育资源的支持,但是目前存在着教材、教具、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匮乏现象,这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产生了制约。
3.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很多中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缺乏系统的培训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课程设置。
应当根据学生年龄段和心理发展特点,设计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课程内容既要涵盖心理学基础知识,又要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心理健康保护等方面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层次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2. 优化教育资源。
教育部门应当增加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教具,建设更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积极筹集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资源,比如与企业合作、举办募捐活动等。
3.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学校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师资培训方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学术交流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岗位。
学校可以新增心理健康教育岗位,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可以负责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收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等工作,从而更加专业、系统地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最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其措施剖析 精品
![最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其措施剖析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80f6166e518964bce847c1d.png)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其措施剖析摘要文章重点分析了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有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顺利、有效开展。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防范性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体现滞后性在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标志是是否建有心理咨询室,似乎主体对象就是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工作流程就是发现一起,解决一起,工作面窄。
相比学生整体人群的的心理健康来说,认识是相当片面的。
然而事实上,学生一旦真的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起的负面现象时,学校心理咨询室由于在"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了解甚少。
针对性地辅导并不能起到很好效果。
因而说,不重视心理预防的话,学校心理教育容易走入"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尴尬境地。
二从业人员两极分化当前学校要么非常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缺乏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
要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严格准入,精心打造心理咨询室,购买仪器,添置设施,靠一两个专业心理健康教师打天下,把班主任、任课教师干脆撇开,唯理论、唯技术,孰不知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把班主任、任课教师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外,是本末倒置的。
三学校心理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新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
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
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
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
浅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和对策
![浅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1693a9f6bec0975f465e233.png)
得投 资 , 配有 骨干教 师 , 设心理 咨询室 , 固定时 间安排 教师
值班接待 学生 、 家长面询 。 但是 比较尴尬 , 少有人来。 的学 有 生即使来 了, 一会儿就被 叫走 了 。师生 们认 为 , 有问题 的才
来 心理咨询。学校领导也觉得 . 心理健康教育 就是 帮助有心 理 问题的学生 , 让他们在心理 咨询过程 中, 在心理 老师的个
别 面 询 中 , 新 进 行 人 格 塑 造 , 进 有 心 理 问 题 的 学 生 健 康 重 促
成长 。表面看 , 这是非 常好 的做法 , 让学生 、 别是有心理问 特 题 的学 生得 到了更具 体 、 更专业 、 更直 接 的帮助 , 使这 些学 生也能和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可是 , 这样 的做法却忽视 了一 个 重要 问题 — 全 体学 生 的心理 健 康发 展 和心 理成 长; 混淆 了两个重要概念——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在学校心理健 康教 育领域 内 ,心理健康教 育包含心理 咨询 的部分 内容 。心理健康教 育的对象是 以正常学生为主 更强调和 突出心理 发展的 目标 , 注重 团体教育和训练 , 是一 种积极 的心理 教育和辅导 , 目的是培养 和提 高绝大多数学 生的健康心理 素质 , 开发学 生的心理潜 能 , 对教 育者在心理 咨询技术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 。而心理咨询 l 以有轻度 、 中 度个 人心 理问题的正常学 生为主 ,侧重 于当事人 的情 感活 动和人格 的重 建与发展 , 以个别辅导 和训练为主 , 是一种 消 极 的心理疏 导 , 目的是消除个别学生 的心理问题 , 帮助他们 重塑健康 心理 , 是一种专 门化的技术 , 专业要 求 比较高 。个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7414156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16.png)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一、问题分析1.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往往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导致教育内容不够完整和深入。
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无法有效指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教育内容单一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大多集中在心理问题的认知上,忽视了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策略,导致学生只能接受理论知识,而无法在实际应对问题时得到有效帮助。
3.教育缺乏及时性和灵活性校园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只在特定时间进行,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变化的及时了解和帮助,也缺乏面对具体情况的灵活教学方式。
4.学生参与度不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普遍不高,因为他们往往觉得这种教育内容的枯燥和无趣,无法产生足够的共鸣。
5.缺乏师生互动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基于知识传授,缺乏师生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心理沟通和互动。
二、对策建议1.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教育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可鼓励学校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开设相关课程,提升教师的心理学知识水平。
2. 拓宽教育内容除了心理问题的认知外,还应加入心理问题的解决和预防策略,使学生在了解心理问题的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校园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入更多的实践案例,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3. 设立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由专业人士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测和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
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而灵活的心理健康教育。
4. 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多样化的互动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走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走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9e4adc56e45c3b3567ec8b44.png)
对 学 生 心 理 健康 水 平 的 分 析
扩 大 甚至 把
,
一
把 不 健 康 的 比 例展 健 康 成 长
, ;
。
般 的 心 理 问 题 扩 大 为 心 理 疾 病 将 心 二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学 科 化 倾 向
、
,
“
”
理 健康 教 育 单 纯 理 解 为 心 理 咨 询
,
U
、
海 探 航
责任编 辑
董潇潇
见 习编辑
汤淑蓉
E
-
ma
i
l
:
j
s
j
yx
l
j
k
@2
1
cn co
.
m
走 出 中 小 学 心 理健 康 教 育 的 误 区
李明远
【
摘要 心理健 康教育
】
一
已
经 成 为 学校 课程 的
,
一
部 分 但是仍 未真正渗透 到 学校 教育 中 去
,
,
在 实 际心
和 矫 正 学 生 各 种 不 良 心 理 行 为 其 中 以 预 防 为 主 二三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素 质 教 育 化 倾 向
。
是 要 提 升 心 理 教 师 开 展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素 质 和 技有 些 学 校 和 教 师 认 为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就 是 搞 素 质
或 把 精 力 集 中 在 有 些 学 校 在 对 学 生 进 行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时
,
,
把心
矫 治或 调整 心理 障碍 上
;
把 心 理 健 康 的 主 要 任 务 工 理 健 康 教 育 误 解 为 心 理 学 科 普 知 识 教 育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原因分析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d9b6de16294dd88d0d26b56.png)
(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 既可以提高 , 教师自 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 础。 农村中 小学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 去与请进 走出 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 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 村地区学习、 考察、 培训与研讨, 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开阔教师的视 野, 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 提高心理健康教师
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
下, 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 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
挂在嘴上, 写在墙上, 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 由于许多农村中 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观念陈旧, 心理学知识储备太
心理健康教育停留 在一些表面的、 浮浅的 层次上, 实际上并没有深入 到学生中去, 也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 学生的 心理问 题。
一、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 一)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
表现为 :有些学校虽然名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 开设了心理健康教
少 因 严重制约 ,此 着学校心 理健康教育工 开 作的 展和普 也 及,严重影响 着学校心理健最大障碍。
义不容辞的责任。
理障 ',2.49%的教 构成“ 疾病’ ① 碍’ 师已 心理 , 。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 孤立化倾向。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孤军奋战,
没有形成全体教师全员参与、 全程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②有些 农村中小学教师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职辅导教师的事, 与己无 关, 这是完全错误的。 有的教师仍采用“ 应试教育” 模式进行教学, 通过 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习成绩,通过严厉惩罚来维持课堂教学秩 序, 课堂教学依旧是枯燥无味的说教, 专职心理教育教师的教育成果 也就大打折扣。 只有在全体领导和教师中树立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 观念, 才能避免心理辅导教师“ 唱独角戏” 的局面, 要提高全体教师维 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角色意识, 让每一个教师都认识到他们有责任和义 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任何场合、 任何活动中都可进行心理 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成为一种理念, 融人到整个学校工作中 去, 融人到所有教师的所有行为中去, 而不仅仅是专门人员进行一些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若干误区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若干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3c0f931ebb68a98270fefa0d.png)
掌控 课堂 纪律 的状 况 。这种形 式 过于 形式化 、 表 面化 , 整节课 下来 变成 了体育 课 或纯 粹 的游戏 课 ,没 给 学生 留下什 么 , 不 能深 入地 让学 生体验 其 真实 意义 , 缺 乏对 自身 的思考 。 ( 二) 心 理健 康教 育课 有德 育化倾 向 有些 教师 认 为 , 心理 健康 教育 主要 是 针对 学 生 的不 良行 为、 品 德进 行纠 正 、 辅 导和 教 育 , 促 使 学生拥 有 较 好 的思 想素 质, 使其 树立 正确 的世 界观 、 人 生观 和价 值观 。对于 这些 教师 而言 , 心 理健 康 课 与 思想 品德 课 极 为相 似 , 两 门课 教学 的最 终 目标 都是 让学 生在 成 长发展 过程 中保 持心 理健 康 。但 这种 想 法 并不合 理 , 它严 重扭 曲了心 理健 康 课 与思 想 与品 德课 的 教学 目标 。思想 与 品德课 重在 教 学 生 的德 , 对 学 生进 行道 德 品质 教 育 , 其 目的是 让学 生 养 成 良好 的 品行 , 形成 正 确 的观 念 。然 而 , 心理健 康 教育 课重 在 关注 学 生 的心 理 素质 和完 善 学生 的人 格 , 促进 学 生 身心全 面和 谐 发展 和 素 质提 高 的 自我 教 育活 动 。一 些教 师却 把 两者 混为 一 谈 , 教 师 常常 夸 大学 生
的思 想 品德 问题 , 把 道德 不 良、 品行 恶 劣 视 为心理 问题 , 又 把
、
心理 健 康教 育课 的 概念
心理 健康 教育 课 是为 全 体在 校 学生 所 开 设 的一 门课 程 。 它 以心 理 学 、 教 育学 的有 关 理 论 为指 导 , 以班 级为 单 位 , 以学 生心 理 , 即学 生 成长 需要 为 课 程 目标进 行 教 学 的 团体 辅导 形 式; 它侧 重 于实 现 学 校 心 理健 康 教 育 中的 教 育性 、 发展 性 和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的误区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b90c20a26529647d27285235.png)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作者:于延祥来源:《小学德育》2009年第07期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这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有力的舆论基础。
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一、误区探析1.片面化——重个体轻全体主要体现在有的学校片面地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上,这是不对的。
在中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些心理问题是共同的,有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测查时没被发现,并不证明他们不存在潜在的心理危机。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不是个别或部分学生,而应是全体学生。
2.课程化——重传授轻体验目前,很多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有些学校认为,这样,便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让学生死记一些名词、定义以备考查,重传授轻体验,把活生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肢解成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
其实,心理健康教育应区别于学生的认知学习课程,更要突出其课程的活动性。
3.表面化——重形式轻效果有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甚至有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实现达标,使心理健康教育几乎成为一种摆设,导致教育成效微乎其微。
其实,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等,这些方面缺一不可。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决不能只流于形式,或视为应付考核的手段、途径。
4.德育化——重德育轻心育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交叉之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而道德教育则主要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但目前中小学强调“德育为首”,相对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往往把学生心理问题归咎为品德问题,因此多用德育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其对策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a8c66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f.png)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
本文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对策引言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被纳入了课程体系中。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专业知识,当前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教育效果。
本文将分析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误区一: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来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然而,很多教育工作者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这就需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更新。
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和研讨会,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使教育工作者能够获得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误区二: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小学教育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忽视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同样重要,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和团体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增强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误区三:缺乏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都不同,但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用同一种教育方式。
这种标准化的教育方式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因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育设计和辅导。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fc9f046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1.png)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避免。
首先,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儿童玩乐的时间。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旨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其次,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一次性的宣传。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和实施。
只有通过持续的关注和引导,学生才能逐渐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
再次,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生的事情,与家长无关。
然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影响。
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另外,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教师的责任。
事实上,学校管理层和全体教师都应该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
班主任可以组织教师间的交流和学生间的小组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
最后,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只需要关注问题和风险。
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班主任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7bba0f4af01dc281e53af07a.png)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
但由于受认识水平、实践经验、理论指导以及师资数量和师资水平的限制,目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就施教者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属于德育工作,只是班主任和政教人员、团队工作者的任务。
其实,正是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才会把学生表面的行为“上纲上线”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视了行为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只理解为是班主任和政教、团队工作者的任务。
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所有的任课教师都应当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担负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去寻找科学的途径,并尊重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建立理解、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就受教者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只是个别心理有病或品行不好的学生。
诚然,心理有病或品行不好的学生确实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但是,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诊疗,前者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后者只是对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纠正。
其次,每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生理、心理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挑战,一些“好”学生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或某一方面“好”掩盖了其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一面,以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甚至因为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变得非常脆弱。
所以,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每一颗心灵都需要教育的阳光和雨露。
三、就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形式和内容来说,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单纯地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验。
诚然,设置心理课程可以使时间、阵地有保证,开展咨询可以使个别学生可能得到一些帮助,进行心理测试或许能调查到一些数据。
但是,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身体验的方式才能实现,而且心理课程只能解决一些共性的或一般性的问题,很难能解决个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8cce6f503c1ec5da50e270cf.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更多精彩的文档与您分享,欢迎来我的豆丁网:/penpaint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已呈现出了“教师愿意、学生乐意、家长满意”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商榷。
一、课程意识太强,不利于“健康”的心育由于大部分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上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么像上语文课一样,倾向于心理学概念的记忆与背诵;要么像上思想教育课一样,进行枯燥的说教与灌输。
这样一来,心理“健康教育”不“健康”,甚至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的增加、心理危机的出现。
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8月颁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别于语文、数学等文化知识课的教育,也不同于团、队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我们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克服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烦恼,调整学生不良的情绪反应,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我们不否认心理健康教育包含着心理知识的普及,但它与心理学知识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
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跳出“课程”概念的束缚,其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的知识,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
重在健康教育,而不在知识教学;重在心理活动教学,而不在学科课堂教学。
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自己的“个性和风采”,不应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并逐步建立适合学校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偏重传统课堂教学,不利于“有效”的心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拘泥于单一的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应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渗透。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单凭一节、两节心理健康教育课是远远达不到目的的。
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斯曾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那么小学生的心理则是含苞未放的花蕾,它更幼嫩,更需要多方面的、长期的呵护。
一些从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这样说:“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学生、成人教育比起来更复杂,实施起来难度更大。
浅析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误区及改革策略
![浅析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误区及改革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821ab496edb6f1aff001f6b.png)
浅析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误区及改革策略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深化,随着人们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提高其心理素质逐步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
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形式变化多样。
其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当前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之有效的途径和载体。
1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误区1.1学科化倾向自国家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各级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的正规课程中。
可由于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偏差,很多学校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纯知识学科,向学生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介绍各种提高心理健康的方法。
这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甚至因为考试与其他学科一样仅考理论知识,更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1.2德育化倾向我国德育工作一直是中小学的特色教育,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彰显着它的作用。
经调查发现很多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拓展和延伸。
[1]故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更关注解决问题、矫正问题行为。
[2]这与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挖掘其潜能发挥的目标有所偏差。
1.3活动化倾向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穿插心理活动被广泛采用,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调查发现各级中小学的心理活动开展过于随意化。
心理活动的目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悟。
心理活动的设计要以当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所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活动设计应有所不同,小学可以以心理游戏为主,初高中可以以团辅活动和心理体验为主。
[3]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的新发展2.1学科渗透式教学模式学科渗透是指各教师在自己所从教学科的领域,有意识地把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与所授学科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到学科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知、情、意。
这一模式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心理辅导教师任课,而应该是全校教师全员参与[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建瑛
曹文涛
刘 秀琴
张艳 丽
【 要 】 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实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之问的相互脱节以及不契合的现象 摘
日益严重 , 如何立足现实 , 寻找一种有利于本地现实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成为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关注 的问题 。本研究对我国当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 育的问题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 在此基础上对现实与模式
心
・
2 5・ 9
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认为没有必 要单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还有人把心理问题和思 想品德问题混为一谈 ,用德育 的方法来对待心理问
题圆 。实 际上 , 理 健康 教育 和 德 育 的 目标 、 务 、 心 任 实
施 方 法有 明显 的区别 。
当传授相关知识 的同时要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 的环 境 , 括 宽松 、 谐 的 心理 环 境 和 灵 活 多 样 、 包 和 切 实具体的物质环境。③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坚持 整 体 原则 , 根本 上解 决 问题 。 从 2 心理健康教育 的四结合模式 : . 2 四结合模式认为 心 理 教 育 应 与 心 理 测量 、 理 咨 询 、 理行 为 矫 正 、 心 心 班 主 任管理 工 作相 结 合 同 。其 目标 不 仅在 于治 疗 , 也 注 重 预 防和发 展 。心 理 测量 主 要是 为 学校 开 展心 理 健 康 教育 提供 服 务 ,它 侧 重于 描述 学 生 心理 发 展 的
1 心理 健 康教 育 的形 式化 : . 2 心理 健康 教 育 的形 式
化倾 向是 现 在 我 国 中小 学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普 遍 现 象 , 些学 校虽 然名 义 上设 立 了心理 咨询 室 , 有 开设 了
在 中小学 教育 心理 健康 教 育问题 逐渐 受 到重视
的今 天 , 国中小学 心理 健康 教 育在教 材 、 我 读本 和硬 件建 设方 面都取 了很 大 的进展 ,国 内 目前 己出版 了
健康状况 ,我国已经开展 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有 效地 解决 中小学 生心 理健康 问题 。 反 , 相 由于缺 乏相 关的心理学与教育学知识 ,一些非专业 的心理健康
指导 却得 到 了适 得其反 的 效果 , 不但 不 能解 决 问题 , 还将 问题进 一步激 化 ,对 中小学 生 身心 的发 展 以及
未来的发展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 因此 , 如何构建 有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构建符合学校情
况 的心 理健康 教育模 式 ,结合 教 育教 学活 动开 展心 理健 康教 育 , 心理健 康 教育 的 内容渗 透 、 把 融合 到教 育教 学行 为 中 , 渗透 到学 生 的学 习生活 中 , 使心 理健
健康教育 的主要 目标不是 向学生传授 系统的心理 学 知 识 , 是 要 通 过 多 种 途 径 , 化 与 学 科 教 学 的 而 强
结 合 ,并有 机 地融合 在 班 主任工 作 和学 生思 想 品德 教 育 之 中 , 现在 各 种 丰 富 多 样 的 活 动 训 练 中 , 体 反 映在环 境优 化 和潜 在教 育资 源 的利用 上 。一 味地追
理健康课的考试。 然而 , 心理健康课是为了帮助学生 解 决 在 学 习 、 活 、 际关 系 等方 面 的 烦恼 , 生 人 以及 出
现 的诸 多不适 应 的发 展倾 向 ,帮 助他 们减 轻心 理负 担, 使其 轻松学 习【 l 】 。但是 , 由于考 试 的压力 , 学生 使 的身 心健 康受 到伤 害 , 出现 了适 得 其反 的结果 。 心理
・
2 4・ 9
园心理 2 1 年 1 月 8 00 O 卷箜 塑
盟 . m 鱼 丛 n H : £ ! Q Q J 堂 £ Q! : ! 壁 :
Q !
中小 学 心理 健 康 教 育 的误 区
及 教 育模 式 的演 进
甘 肃 省 张掖 市甘 州 区北 街 小学 (3 0 0 7 40 )
心理健康课 , 配备了教师 , 但是由于教育者 自身教育 观 念 的影 响 ,往 往用 传 统 的教育 思想 和一 般 的思想 政 治工作 方 法来 进行 心 理健 康教 育 ,再加 上宣 传上 的不力 , 心理 咨询 室 、 理健康 课 并没 有真 正发 挥作 心 用 ,心理 咨 询室形 同虚设 ,前 来 咨询 的学 生寥寥 无 几, 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 硬件” 之一 。 有甚者把 心理健 康教 育 和德 育混 为一 谈 。有 人把 心理 健康 教
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深 入发 展 , 实现 心理 健康 教育 的 目标 , 系到 心理健 康 关
教育 工作 的开展 、 深化 、 发展 和完 善 。 1 我 国 中小 学心理 健康 教育存 在 的 问题
求学科化 , 只能是流于形式 , 无法达到心理健康教育
的 目的。
一
激因素的影响。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 信息量的激 增, 特别 是 由于生 活节奏 的加 快 、 际交往 范 围 的拓 人 展 、 习压力 的加 大 , 中小 学生 逐渐 成 为各 种心理 学 使
健 康 问题 的高 发群 体 。面对 日益 突 出的 中小学 心理
下认真 背 书 , 成作 业 , 完 更有 甚者 还 安排学 生 进行心
的脱节问题进行 阐述。
【 关键词 】 心理学 ;健康 教育 ; 现状 ;模式
中小学 生正处 在 身心 发展 的关 键期 ,由于其 生 理上 的成熟 , 社会 经验 的不 足 , 因而 容易 受到 不 良刺 的学科化 : . 1 在我国 , 很多 中小学 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正规课程中,当作 门学科来对待 , 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的概念 、 理论 , 方式单 调 、 味 , 生则 在课 本 上勾勾 划 划 , 乏 学 课
一
批有 关 的教材 或读本 , 外 , 少学校 都设 有 心理 此 不
咨询 室 , 开设 心理健 康 教育 课 。尽 管如此 , 国中小 我
学 心理 健康教 育在 不 同程度 上 存在着 一些 问题 需 要
基金项 目: 甘肃省 20 09年中小学心理健康 教育专项课题 ( J G X— L X 0 9 1— 6 ) Z 20 [2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