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氧族元素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族元素
一、考点:
1.以硫元素为代表,了解氧族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及其氧化物的重要性质;理解氧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2.了解硫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意义;
3.掌握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的反应原理及有关的多步反应的计算;
4.了解硫酸的性质、用途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了解几种常见的硫酸盐。
5.掌握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二、知识结构:
一、硫
1、 游离态——自然界存在于火山喷口、地壳岩层。
人类在远古时代发现并使用硫。
存在
化合态——存在形式有:FeS 2(非盐)、CuFeS 2(复盐)、石膏、芒硝、煤和石油 中含少量硫——污染大气物主要来源。
2、物理性质:硫有多种同素异开体。
如单斜硫、斜方硫、弹性硫等。
不同温度硫分子含硫原子数不同、常温是S 8、高温蒸气主要是S 2。
常温为淡黄色晶体(淡黄色固体有:Na 2O 2、AgBr 、黄铁矿、T 、N 、T 等)。
注意:①在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少量硫时,有时称乳白色。
②硫的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 2。
因此用物理方法洗去试管壁上的硫,只能用CS 2作溶剂。
3、化学性质——硫原子最外层6个电子,较易得电子,表现较强的氧化性。
(1)与金属反应 Na+S ——Na 2S (剧烈反应并发生爆炸) (Na+S ——Na 2S x )
Al+S △ Al 2S 2(制取Al 2S 3的唯一途径) Fe+S △ FeS (黑色)
思考:①21g 铁粉跟8g 硫粉混合加热,冷却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盐酸,在标准状况下可得气体多少升?
(据Fe ~FeS ~H 2S ↑可知,不论谁过量,有1molFe ,必须生成1mol 气体,则所得气 Fe ~H 2↑ 体体积为:
L mol L mol
g g
4.8/.4.22/5621=⨯)
②若为21g 硫粉和8g 铁粉混合,在空气中加热,冷却后,所得固体质量为多少克? (解:Fe + S △ FeS
56g 32g 8g 21g
则硫过量,但由于在空气中加热,过量的硫与O 2反应生成了SO 2气体,因此,所得固体只能为FeS 。
其质量为:
g mol g mol g g 7
88
/88/568=⨯)
2Cu + S △ Cu 2S (黑色)
思考:①进行该实验时,将硫固体加热熔化至变成蒸气,再将光亮的铜丝放入硫蒸气中发生反应。
实验时间较长,能否改成将铜丝加热后插入硫粉中?
(不能,若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Cu+O 2 △ CuO (黑色),铜转化为氧化铜,反应将不再发生)
②对铜,铁与硫的反应产物进行分析,硫与Cl 2的氧化性哪个更强?理由是什么? (氯气更强,因为S 只将铜,铁氧化到低价,而氯气则将它们氧化到高价) (2)与非金属的反应 S+O 2 点燃 SO 2
思考:已知2SO 2+O 2 2SO 3+Q (Q>0)反应温度对SO 3的产率影响更大。
硫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燃烧,均能产生少量SO 3,问在空气中或纯氧中燃烧哪个产生更多的SO 3?为什么? (空气中。
因为纯氧中燃烧,尽管O 2浓度大,但产生的热量更多,而在空气中燃烧,速率较小,产生的热量能及时分散到空气中) S+H 2 H 2S (说明硫化氢不稳定) (3)与化合物的反应
S+6HNO 3(浓) △ H 2SO 4+6NO 2↑+2H 2O S+2H 2SO 4(浓) △ 2SO 2↑+2H 2O S+NaOH △ Na 2S+Na 2SO 3+H 2O
思考:由硫能溶于热碱溶液可知,用热碱溶液可洗去试管壁上的硫,实验室为何常用热Ca (OH)2溶液而不用热NaOH 溶液除去试管内的硫?(因NaOH 碱性强,腐蚀玻璃)
S + Na 2S = Na 2S x
S + Na 2SO 3 △ Na 2S 2O 3
例1、硫与热强碱溶液可生成S 2-和SO 32-;生成物继续与硫作用得S z 2-和S 2O 32-。
过滤后除去过量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后,再适入足量的SO 2,SO 2与S z 2-也完全转化为S 2O 32-。
问:
(1) S+SO 2+OH -完全转化为S 2O 3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 amolS 最终转化为Na 2S 2O 3,需SO 2、NaOH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 (3) 若amolS 最终转化为Na 2S z 耗原热碱溶液6molNaOH ,则Na 2S x 中x 值为 _________。
解析:3S+6OH - △ 2S 2-+SO 32-+3H 2O …………① S 2-+(x+1)S S x 2- ………………② SO 32-+S △ S 2O 32- ……………………③
由①②③迭加得:(2x+2)S+6OH - = 2S x 2-+S 2O 32-+3H 2O …………④ SO 2+S x 2-+OH -——S 2O 32-+H 2O ………………⑤ 由④⑤迭加得:S+SO 2+2OH -=S 2O 32-+H 2O …………………………⑥
答:第(1)问时,实质不必要这么繁的过程,因S x 2-、SO 32-均为中间产物,只要抓住反应物为S 和SO 2及OH -,生成物为S 2O 32-和水即可得反应⑥。
由⑥式可知每有1mol 硫需1molSO 2和2molOH -,则SO 2和OH -分别为a 、2amol 。
(2)由④式可知6622=+a x x=12
-a
例2、工业上将硫黄混入Na 2SO 3溶液中共热至沸可制取Na 2S 2O 3。
制备Na 2S 2O 3的另一种方法是把SO 2通入Na 2S 和Na 2CO 3的混合液中,在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黄色沉淀,其量逐渐增多,然后又逐渐减少。
当形成无色透明溶液时,反应完成: (1) 写出用上述反应制备Na 2S 2O 3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 2SO 3+S △ Na 2S 2O 3 (2) 原料中Na 2CO 3、Na 2S 、SO 2的物质的量比最佳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SO 2过量,则又会有黄色沉淀出现,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SO 2溶于水生成H 2SO 3,而H 2SO 3是中强酸,其酸性比H 3PO 4还要强。
则 (1)①SO 2+H 2O+Na 2S= Na 2SO 3+H 2S
②SO 2+Na 2CO 3= Na 2CO 3+CO 2 ③SO 2+2H 2S= 3S ↓+2H 2O
(2)要求三种物质的最佳配比,必须牢牢抓住关键的反应式④,其反应物为S 和
Na 2SO 3,S 由反应③生成,Na 2SO 3由反应①②形成,由反应③可知每生成3molS 需2molH 2S 和1molSO 2,则反应④可改为3Na 2SO 3+3S=3Na 2S 2O 3,而生成2molH 2S 则需2molNa 2S 和2molSO 2,同时生成2mol Na 2SO 3,现还差1mol Na 2SO 3,由反应②提供。
则Na 2CO 3、Na 2S 、SO 2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2:4。
(3)若SO 2过量,又生成3H 2SO 3,H 2SO 3+S 2O 32-⇒H 2S 2O 3+SO 32-,H 2S 2O 3极不稳定,H 2S 2O 3→H 2-O+S+SO 2,SO 2与SO 32-又能继续转化为HSO 3-,因此,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
2+H
2
O+S
2
O
3
2-=S↓+2HSO
3
-
S + 3C +2KNO
3点燃 K
2
S+N
2
↑+3CO
2
(黑火药爆炸)
橡胶的硫化(化学变化,将橡胶从线型结构转化为体型网状结构,增强橡胶的强度和弹性)
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氧族元素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氧、硫、硒、碲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B.H
2SO
4
的酸性比H
2
Te0
4
的强
C.H2S的还原性比HeSe强
D.在OF
2
中,氧元素显-2价,氟元素显+1价
2.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A.HClO
4B.H
2
SO
4
C H
2
TeO
4
D. HeSeO
4
3.不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
A.Cl
2能与H
2
S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受热时H2S能分解,HCl则不能
C.单质硫可在空气中燃烧,C1
2
不能
D.溶于水时HCl是强酸,H
2
S是弱酸
4.能够导电的非金属是()A.铝B.石墨C.金刚石D.碲
5.下列关于臭氧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臭氧比氧气的氧化性更强,常温下能将Ag、Hg等较不活泼的金属氧化
B.臭氧可以杀死许多细菌,是一种良好的消毒剂
C.臭氧和活性炭一样,能够吸附有机色素,是一种很好的脱色剂
D.臭氧和氧气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在氧、硫、硒、碲四种元素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Te还原性最弱D.单质碲的密度最大
C.硒是半导体材料D.H
2SO
4
的酸性最强
7.标准状况下,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mL氧气,最后的体积变为95mL(标准状况)。
则最终状况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是()
A.1.3g/L B.1.5g/L C.1.7g/L D.1.9g/L
二、填空题
8.硫通常是一种淡黄色晶体。
有橙色、无色、红棕色三种颜色的硫蒸气,它们都是硫的单质,但每个分子中硫原子的个数不同,可用Sx表示。
对三种蒸气测定结果是:①橙色蒸气密度折算到标准状况后是11.34g/L,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②红棕色蒸气的质量是相同状况时同体积空气的6.62倍,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③五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64,则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此事实说明,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9.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
大气中的臭氧
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氟利昂(如CCl
2F
2
)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
生Cl原子,口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破坏作用。
有关反应为:
O 3 =O
2
+O
Cl+0
3=C1O+O
2
ClO+O=Cl+O
2
(1)上述变化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述变化中,Cl原子的作用是()
A.反应物B.生成物
C.中间产物D.催化剂
(3)若上述变化过程中,物质得到氧是被氧化,失去氧
是被还原,则O
3、O
2
、ClO、Cl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
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