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头模上下颌磨牙II类洞制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离体牙:下颌第一双尖牙。 n 钻针:高低速裂钻、倒锥钻。 n 高低速手机。 n 探针。
下颌第一磨牙解剖特点
颊面观: n 近远中径>牙合龈径。 n 合缘可见近中颊尖,远
中颊尖及部分远中尖。 n 颊沟及远中颊沟。 n 颊颈嵴与颈缘平行。 n 外形高点在颈1/3。
舌面观: n 梯形。较颊面小而
II类洞图示
I.5-2mm。
n 盒状洞形:底平壁直,点线 角清晰稍圆钝。
n 窝洞外形线:圆缓,避开承 受咬合力的尖嵴。
n 双面洞之咬合面洞底与邻面 洞轴壁相交成阶梯。
n 去除无机釉。 n 降低薄壁弱尖的高度。
II类洞的固位形设计
n
n 5条三角嵴:远颊尖的 最长,远中尖的最短
n 2个窝:中央窝位于合 面近中二牙尖三角嵴远 侧及远合边缘嵴近侧。 近中窝。
n 3个点隙。 n 5条发育沟
II类洞定义
n 为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制备成的窝洞。 n 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邻面洞,邻(牙合)面洞,
邻颊面洞,邻舌面洞,邻(牙合)邻面洞。
的区别) n 在颊、舌和(或)龈壁与轴壁相交的线角处作固位沟。防止邻面部分在水
平分力作用下向邻方移位。 n 颊、舌壁略向合方聚合,形成龈方大于合方的梯形。
邻面洞部分要求
n 颊、舌壁:应越过接触 区,达自洁区,扩展程 度与邻面突度有关。
n 龈壁位置:位于接触点 根方的健康牙体组织, 与邻牙至少有0.5mm 宽的间隙,以便于清洁。
n 侧壁固位。 n 倒凹固位。 n 鸠尾固位。防止充填物
水平方向脱位。 n 梯形固位。防止充填物
垂直方向脱位。
II类洞的特点
n 先预备邻面洞,再根据邻 面洞的大小预备合面洞。
n 邻面洞组成。
n 邻面洞深应为1~1.5mm; n 颊、舌和龈壁的釉质壁部分应顺釉柱方向,略向外敞开(注意与短斜面
下前牙支点
一、初步制备邻面洞,从边缘嵴 内侧下钻,注意无伤邻牙
制备合面鸠尾 避让尖嵴 盒装洞形 轴髓线角
n 轴髓线角为弧形
操作步骤
设计外形线 形成邻面梯形箱状洞雏形 形成牙合面鸠尾箱状洞雏形
修整洞形 形成倒凹
注意事项
n 1、高速手机钻磨牙釉质,低速手机钻磨牙本 质。
n 2、勿损伤邻牙及软组织。 n 3、注意洞深勿伤及髓角。 n 4、注意洞的范围勿累及过多健康牙体组织。 n 5、注意医师体位。
圆突。
n 合缘可见近远中舌 尖。舌沟从两舌尖 中间穿过。
n 外形高点在中1/3。
邻面观
远中邻面 颊尖
近中邻面
颊尖
n 四方形。牙冠向舌侧倾斜。颊尖低于舌尖。 近中接触点在近合缘偏颊侧。远中接触点靠 合缘中1/3处。
合面观
n 复杂的长方形 n 4条边缘嵴:颊合边缘
嵴>舌合边缘嵴;近合边 缘嵴长而直,远合边缘 嵴短而突。 n 5个牙尖:颊尖圆钝, 舌尖高锐
仿头模上下颌磨牙 II类洞制备
牙体牙髓病学教研室
目的和要求
n 通过在仿头模上预备洞形,掌握II类洞制备原 则和方法。
n 练习口腔医师的体位、术式、支点及器械的使 用。
实验内容
n 1.复习下颌磨牙解剖要点,II类洞的洞形 特点、固位形和抗力形设计。
n 2.在下颌磨牙上制备II类洞形。
实验用品
鸠尾的预备原则
n 鸠尾的大小与邻面龋损相匹配。 n 鸠尾要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峡
部)。 n 预备鸠尾应顺应咬合面窝沟形态,
避开承力尖嵴。 n 鸠尾峡宽度在后牙一般为颊舌尖
距的1/4-1/3。 n 鸠尾峡的位置位于轴髓线角内侧。
B L
膨大部
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邻合面洞制备
患者体位
下颌平面与地面平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