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第四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物流的概念

一、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为:“物 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于从生产 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 动。”此概念是在Physical Distribution时代最 具代表型的定义。 日本通产省物流调查会的定义:“物流是制品从 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 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 成。”
一、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美国物流工程师学会(SOLE)1974年的物 流定义是:“物流是与需求、设计、资源 供给与维护有关,以支持目标、计划及运 作的科学、管理、工程及技术活动的艺 术。” 这是从工程的视角对物流审视。
一、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1981年美国空军(USAF)的定义:“物流是计 划、执行军队的调动与维护的科学。按照最全面 的定义,物流与军队活动诸方面有关:①军事物 资的设计、开发、采购、储存、运输、分配、保 养、疏散及废弃处理;②军事人员的运输、疏散 和安置;③军事装备的采购或建设、保养、运营 及废弃处理;④军事服务的采购或提供。” 该概念表现出从军事后勤出发对物流的认识。

物流工程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 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 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 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 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 流效率、好的顾客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和企业经济效益目的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第一章 物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从国外引进物流 的概念。 30年来随着我国理论界对物流理论的深入研究和 企业的大量的物流实践,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断 加深。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对物流 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 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 施有机结合。”
一、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NCPDM)1963年对 物流管理的定义为:“物流管理是为了计 划、执行和控制原材料、在制品库存,及 制成品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 而进行的两种或多种活动的集成。这些活 动可能包括但不仅限于:顾客服务、需求 预测、交通、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 处理,零件及服务支持、工厂及仓库的选 址、采购、包装、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 运输及仓储管理”。
物流学概论(第四版)
北京物资学院 崔介何
绪 论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 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发 〔2009〕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物 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的通知”,这是我 国出台的第一个物流业专项规划,也是第 一次以国务院名义发布有关物流业的专题 文件。



第二章 物流学的理论体系


物流科学的发展无不渗透着现代科学技 术、现代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与物 流实践的结合和应用。在组织物流运行 的过程中,物流涉及到流通领域、生产 领域、交通运输、邮电等服务领域甚至 消费领域。 经济学、管理学和工程学的三个支点, 支撑起物流学科体系。
第一节 物流管理 来自第三节 物流的性质和作用


一、物流的性质 (一)物流的生产性 (二)物流的社会性质 (三)物流的服务性质
二、物流的作用


(一)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 件 (二)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 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二)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 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三)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 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一、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LA):“物流是在一 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 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 目的。”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将物流定义修改为: “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对商品、服务 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 的流动及储存进行的计划、执行与控制的过程, 其目的是满足客户要求。”此次对物流定义的修 订反映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物流认识的又一次升 华,其基点是将物流和供应链的进行了准确定位。
第三章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生产和流通企业围绕其经 营活动所发生的物流活动” (GB/T18354-2006)。 美国后勤管理协会认为企业物流“是研究 对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服务以及相 关信息从供应始点到消费终点的流动与存 储进行有效计划、事实和控制,以满足客 户需要的科学”。
三、物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

(一)物流成本 (二)物流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三)物流成本的控制
四、物流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物流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物流 活动要素构成的具有物流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物流系统的投入与产出分析 (二)物流系统投资的经济效益分析 (三)物流系统运营的经济效益分析
第二节 商流与物流





一、商品流通过程中三流地位的转变 商品交换中必然包含商流、物流和信息流。 在商品流通的原始阶段只能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产品交换,从三流来看主要以物流为主而商流、信息流紧 紧伴随其间。 在商品流通的第二阶段出现了“以钱买物”的方式,但人 们遵守的交货原则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当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交换规模进一步扩大,商业信用 随着发展起来了,商品流通的第三阶段出现了“钱庄”、 “银行”这样专门从事货币中介服务以及货币买卖业务的 行业,使得物流可以与商流分离。 在商品流通的第四阶段,信息流已明显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它对整个商品的流通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四电子商务条件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第三节物流的性质和作用三物流的服务性质二物流的作用二合理的物流对提高全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二物流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三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第二章物流学的理论体系物流科学的发展无不渗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与物流实践的结合和应用
二、物流管理的原则

(一)物流管理的总原则——物流合理化 (二)物流管理经济核算原则 (三)经济、技术、法律相结合的原则
三、物流管理组织


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 置和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一)物流管理组织的分类 (二)物流管理组织的结构形态
第二节 物流工程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活动的两个方面。 它们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互相结合, 又互相分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一)结算程序引起的分流形式 (二)购销方式引起的分流形式 (三)期货市场形成而引起的商物分流 (四)电子商务条件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二、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 (三) 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 (四)物流流系统化理念 (五)精益物流理念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七)联盟与合作理念 (八)绿色物流理念
三、 物流活动的构成


物流活动由: (一)物资包装 (二)装卸、搬运 (三)运输 (四)储存 (五)流通加工 (六)配送 (七)物流信息


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 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GB/T18354-2006)” 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一一实施一一评 价反复进行的。
一、 物流管理的三个阶段





(一)物流计划阶段的管理 计划是作为行动基础的某些事先的考虑。物流计 划是为了实现物流预想达到的目标所做的准备性 工作。 (二)物流的实施阶段管理 物流计划确定以后,为实现物流目标,终将要把 物流计划付诸实施。 (三)物流评价阶段的管理 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 划的物流目标进行对照、分析,这便是物流的评 价。
(二)物流系统的特征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3、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4、物流系统的复杂性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三) 物流系统工程的概念


系统工程不是研究某一种技术,而是为了完成 某项特定任务,使用若干事物组织成一项完整的 过程集合体。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把要研究 和管理的事物用分析、判断、推理等方式,用概 率、统计、运筹、模拟等方法,经过“工程”处 理,给出定量最优化结果。 物流系统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的 整体利益出发,把物流与信息流融为一体,运用 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为物流系统的规则、管 理和控制选择最优方案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技术。
一、物流工程概述



(一)“物流工程”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 的学科 (二)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 物流工程的研究对象是多目标决策的、复 杂的动态物流系统,主要从工程角度研究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三)物流工程的目标
二、物流工程的两大系统


物流工程是支撑物流活动的总体工程系统, 可以分成具体的技术工程系统和总体的网 络工程系统两大类。 (一)物流技术工程 (二)物流网络工程
绪 论




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 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和时间效益的科 学。 物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物流学是一门进行系统分析的科学。 物流学又是一门应用性科学。 物流学是以物的动态流转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 物流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为实现在物流活动中适时地、合 理地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使物流投入与物流期望目标达 到平衡,使物流经济效益得到最大的体现,使物流为生产 建设、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国外经典的物流概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从1985年下半年将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的名称改为 The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 该协会在 1986年为“Logistics Management” 下的经典定义是:“物流是对货物、服务以及相 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 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 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 的移动以及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三、物流系统工程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 移的物资与包装设备、搬运装卸机械、运输工具、 仓储设施、人员和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 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物 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和时间效益,在 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 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一、物流经济的经典理论



(一)“黑大陆”学说 (二)“物流成本冰山”学说 (三)“第三利润源” 学说 (四)物流成本“效益悖反”学说 (五)“成本中心”学说
二、物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经济 学…你只要掌握两件事情,一个叫供给,一个叫 需求”。很明显,对于经济问题,只研究和关注 供给是不行的,同样只研究和关注需求也是不行 的,必须掌握矛盾的双方,对物流研究也是如此。 经济学认为,供给和需求是一对矛盾的双方,是 矛盾的统一体。 (一)物流服务的供给 (二)物流服务的需求
二、商流的概念


商品流通是人类社会出现商品生产和商品 交换的产物。在生产和消费水平规模不太 高、不太大的时候,流通的重要性并不很 明显,商品流通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也不发 生太大的影响。 表现为以产品的所有权转移为前提,通过 买卖活动而发生商品价值形式的变化,叫 作商业流通,简称商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四)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木方法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础就是运用各种数学 方法、计算技术和控制论,实现系统的模 型化和最优化,来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 计。 1、模型化技术 2、最优化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节 物流经济

物流学研究大量的物流资源优化配置、物 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宏观物流产业的发 展与增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靠的是经 济学理论,包括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 理论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