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诊断及改进措施
一、引言
“数据结构”是研究数据及数据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数据之间的逻辑结构及其基本操作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实现。

该课程不仅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组织数据的能力,掌握编写效率高、结构好的程序的基本技巧。

因此,分析“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性地实施诊改,提高教学效果,既是教授好这门课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时代要求
二、教学现状
“数据结构”课程不仅内容繁多,而且理论性和抽象性还很强,因此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学生通常上课时感觉能听懂,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会做题,但课程学完后,对自己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学了有什么用、怎么用说不清,道不明,感到比较茫然。

归纳一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难以建立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概念,无法将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
2、理论课时减少,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课堂效率不高;
3、与实际应用问题脱节,学生感到枯燥,不知学了有什么有;
4、遇到实际应用问题时,学生往往束手无策,缺乏灵活运用的意识。

三、教学诊改措施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针对以上的教学现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诊改。

1、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
“数据结构”课程内容丰富,要求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帮助学生构建对数据结构整体的理解,避免学生迷失在细枝末节中。

如课程介绍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是讨论非数值计算范畴问题的课程。

数据结构从逻辑关系上分为四类: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状结构和集合结构.整个教学就以为主线展开,随后各章将就这四类结构进行详细讨论,如:线性结构、栈和队列,可看成是限定性的线性结构等;又如:查找和排序实际讨论的就是集合结构,查找就是判定某个数据元素是否属于查找表这个集合,而排序就是寻求集合中记录从无序调整为有序的方法。

在每一章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需对教学内容去粗取精,提炼出各章的框架体系,并按照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运算和运算的实现这四步逐层展开讨论。

要重点突出,简洁明了而不求面面俱到。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那些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
2、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传统的板书教学固然重要,但若能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相结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图文并茂,非常适合“数据结构”课程的教学.教学中通过幻灯片展现知识点,具有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生动的特点,并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通过Flash 动画演示算法的动态执行过程,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比如在讲解排序的时候,单纯讲解算法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如果在讲授的同时配以Flash动画来模拟排序的全过程,就会使得算法描述形象生动,促进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教学效果也不好。

其实学习知识,学生最关心的是学了有什么用,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数据结构的应用性.即:在学习新知识时,先不急于讲授,而是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
思考该怎样解决,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然后将问题抽象成相应的模型,并用数据结构对它进行描述,从而自然过渡到运用新知识对问题的求解。

这样使学生认识到数据结构确实很有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图的最小生成树时,提出一个应用背景:在n个城市之间架设通讯网,由于地理条件不同,在不同城市间架设的费用不等,怎样选择线路能使费用达到最低。

解决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也会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时趁热打铁引入数据结构描述:这个问题就等价于构造连通网的一个最小生成树.即:n个城市表示为连通网中的顶点,各个城市之间可能架设的通讯线路用边表示,且架设每一条线路的经费用每一条边上的权值表示。

所以求得的一个最小的生成树就对应了使总的工程费用最低的线路的选择。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

4、重视实践教学
学以致用是任何课程的最终学习目的,因此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都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中保留一部分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应该增加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编程能力以及调试能力。

四、结束语
由于“数据结构”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基础水平的不同,对教学现状的分析虽然立足于共性基础,但必然也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异.但有理由相信,只要按照教学诊改措施积极大胆实施,这些教学现状的共性问题必然会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自然教学效果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同时,也要积极关注教学中出现的新动向,不断总结,及时对症下药。

为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做出持续地有益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