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高效整合 四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合三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1.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主要表现在 (1)从政治上看,封建制度的腐朽性日益明显。明代的特务统 治及明清两代的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措施,都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 (2)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这说明在新 的社会生产关系面前,封建制度已经走向没落,并且封建制度严重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第四单元 单元高效整合
整合一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1.演变历程 (1)秦朝确立: 秦统一全国后,为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确立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和郡县制等。这使皇帝既加强了对中央百官的控制,又加强了对地 方各级官吏和百姓的控制。
(2)两汉巩固: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 制;重用身边的近臣,使其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隋唐完善: 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这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 变革;创立和完善科举制,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4)北宋强化: 宋初统治者为了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收主要将领兵权 于中央,又从地方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增设参知政事、枢 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派文臣担任地方长 官,又设通判负责监督;地方财政权由中央掌控,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得以强化。 (5)元朝新发展: 中央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 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 证,对后世影响深远。
2.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新趋势和新问题 (1)新趋势: ①中国开始遭到外来侵略,不断进行反侵略斗争。 ②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自守。清政府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 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新问题:由于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妨碍了中外经济文化 交流,使中国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落后于西方而进一步受 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2)明朝 ①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打退了瓦剌的进攻。 ②维持了与鞑靼俺答汗的和平友好关系,在边境开设互市,交 换各自所需的物品。 ③抗击外来侵略,肃清倭寇。 ④郑成功抗击荷兰侵略,收复台湾。
(3)清朝 ①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 ②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分裂势力的叛乱。 ③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委派驻藏大臣参与管理西藏。 ④加强对全国的行政管辖。设置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加 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各部。 设置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两路。设置理藩院,掌管民族事务。 设置办事大臣管理西藏、西宁两个辖区。
(6)明清达到顶峰: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为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君主专制 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等措施的核心就是强化君权。 清朝沿用明制,后增设军机处,使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 顶峰。
2.演变趋势 (1)矛盾: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 (2)趋势:皇权加强,相权削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 弱;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是其基本发展趋势。
整合二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对外关系新趋势、新问题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明清时,我国政府一方面通过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维护 了领土主权的完整;另一方面通过对内加强民族联系和对少数民族 地区的军事行政管理、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款待回归的少数民 族、加强边防建设,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我国辽阔疆 域的基础。
(3)从思想上看,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著 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无情地揭露和抨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 度。
(4)从文学上看,出现了以《红楼梦》为代有跟上世界潮流 (1)明清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 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 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 (2)明清时期的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 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 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 挨打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