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狼》课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狼》课文
《狼》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要求
在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理解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语,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二、主要内容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

描绘了屠夫与两只狼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

三、重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分析屠夫和狼的形象。

难点:理解文中狼的象征意义以及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材分析
本文情节紧张曲折,生动有趣,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通过对屠夫与狼的描写,展现了人性与兽性的冲突,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教育价值。

五、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准确朗读课文,积累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

2. 通过探究性学习,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和狼的形象。

3. 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六、教学过程
采用问题引导式的探究性学习。

1. 导入:展示一些与狼有关的图片或故事,引出课题。

2. 初读: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字音问题。

3. 再读:提出问题,如“屠夫遇到了几只狼?”“狼有怎样的表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5. 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 探究道理: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七、课堂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表演屠夫与狼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八、课后作业
让学生以“如果我是屠夫(或狼)”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发挥想象,体现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综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