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贾湖骨笛”,距今7800—90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吹奏时,悠扬的笛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通过按压不同的孔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使笛声的________发生变化。

2.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__产生,蝙蝠发出的是人耳听不到的________,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这是利用________原理。

3.如图1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在月球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被弹起。

图1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图2所示,这是《天工开物》中描述的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割稻、脱粒的情景。

夏天的清晨,稻叶上的露珠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脱粒后摊开稻草晾晒是为了加快水的________,此过程中水需要_________热量。

图2
5.如图3甲所示,圆柱形物体的直径是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

图3
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4所示,则甲、乙两同学在l min后相距_________m,甲同学比丙同学运动得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图4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第7-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小题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得0分)
7.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 cm、4.83 cm、4.95 cm、4.81 cm、4.83 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 mm
B.错误数据是4.95 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物体的长度应取4.8225 cm
8.“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
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9.小壮同学在一根足够长、装满水的笔直自来水管的一端用铁锤敲打一下,小勇同学在另一端将耳朵贴在水管
上听,则小勇同学能听到响声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10.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创造性地选用乙醚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利用乙醚具有()
A.较小的密度
B.较高的凝固点
C.较低的熔点
D.较低的沸点
11.在学习声音的特性时,同学们利用尺子进行探究实验。

把尺子紧按在桌面上,使尺子的一端伸出桌面,用
手指拨动尺子的一端使其振动发声,如图5所示。

列表述正确的是()
图5
A.该探究实验中应用到的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转换法
B.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时,可以改变拨动尺子的力的大小
C.研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可以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
D.研究声音的音色的影响因素时,可以换用不同材质的尺子做实验
12.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③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实像
④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对于这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6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夏天,小明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甲、乙两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如图7所示,一会儿发现两杯壁上都有小水珠。

出现水珠的地方及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图7
A.甲杯的外壁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壁液化形成的
B.甲杯的内壁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壁液化形成的
C.乙杯的内壁上;是热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壁液化形成的
D.乙杯的外壁上;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壁液化形成的
14.有关冰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炎热的夏天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这些“白气”来自冰箱内部
B.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有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雪糕,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形成一层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将一瓶饮料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一会儿瓶壁会出现水珠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15题2分,第16题2分,共4分)
15.如图8所示,“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吧?你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画图来解释为什么“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吗?
图8
16.如图9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

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图9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第17题6分,第18题7分,第19题6分,共19分)
17.图10甲是小赵同学在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

图10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小球从A 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______(选填“变速”或“匀速”)运动,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补充完整。

路程/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 (4)小球在AD 段运动过程中,经过时间中点时的速度为,经过路程中点时的速度为,则_________(选填“>”“<”或“=”)。

18.图11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图11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选填“A ”“B ”或“C ”)。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__℃。


3)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石蜡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_________min 。

(5)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利用如图12甲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t/min 8910111213
AB s 0.3m
=AB t 0.5s =AB v 0.6m /s =B v 1.2m /s =BC s 0.9m
=BC t 0.5s =BC v =C v 2.4m /s =CD s =CD t 0.5s =CD v 3m /s =D v 3.6m /s
=AD t 1v AD S 2v 1v 2v

图12
(1)实验中除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3)按照实验规范要求,调整铁圈B ,B 确定其高度时,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4)如果将酒精灯移走,很快水就停止了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5)图乙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则该地水的沸点为98℃,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6)如图丙所示,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20题8分,第21题9分,共17分)
20.周末小明乘车从家去少林寺游玩,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运动,出发40min 后到达少林寺景区;游玩结束,小明乘车回家,返程车速是108km/h ,行驶至一半路程时刚好下雨,驾驶员将车速降至54 km/h ,并以此车速行驶到小明家。

(1)小明家到少林寺的距离是多少?
(2)游玩结束后,小明返程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1.一辆汽车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2s 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 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题:
(1)若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2)若汽车是以20m/s 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行驶距离。

(3)若汽车是以20m/s 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司机鸣笛时到峭壁的距离。

物理期中试卷答案
1.空气柱 音调
2.次声波 超声波 回声定位
3.能量 不能
4.液化 蒸发 吸收
5.1.20 140
6.180 快
7.D
8.C
9.C 10.D 11.D 12.D 13.AC 14.AD 17.(1) (2)变速 小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3)1.8 1.5 (4)<18.(1)C (2)38
(3)使海波受热均匀 (4)非晶体 6 (5)持续吸热,温度不变19.(1)停表/秒表 (2)液体的热胀冷缩 (3)需要 (4)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5)小于 (6)小
华20.(1)48km (2)72km/h
21.(1)340m (2)40m (3)
360m
/℃9697989898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