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_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7f49a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0c.png)
一、教案设计1.1 课程名称:《冬阳·童年·骆驼队》1.2 课程类型:语文阅读理解1.3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4 教学内容: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和理解。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的解析。
课文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的分析。
1.5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分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来理解和应用知识。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产生兴趣。
向学生简单介绍作者和课文背景。
2.2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生阅读后,进行问题解答,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3 重点词汇和语法解析: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进行讲解和解析。
让学生通过例句或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活动3.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和分享。
3.2 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分析能力,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作业布置4.1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理解和感受。
4.2 让学生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反思5.2 思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3 根据反思的结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六、教学评价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提问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完整篇.doc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完整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9ceeb619e8b8f67c1cb97d.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师:是啊,不光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
比如,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可能会怎么说?将作者想说的话写在这一段文字的后面。
生写话,师巡视;交流:生:童年时代的我,竟然是那么傻,那么天真,思想是那么简单,那么幼稚。
现在想起这些往事,还是感到很有趣!生: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要去好好珍惜,它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生:小时候的我真是太稚气了,现在我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它会成为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颗珍珠。
生:虽然童年的往事很有趣,但毕竟已经过去了,我再也不能回到童年,与其一直怀念那段时光,还不如将那段回忆珍藏起来,去迎接将要到来的日子!师:所有从前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现在也不会再问了。
就像那位同学所说的,现在再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心里掠过一种淡淡的感伤。
师板书:淡淡的感伤师:但这种感伤不是痛哭流涕,我们刚才甚至一直在笑着谈、笑着读这些文字,这种感伤是那么淡,那么轻,就像一缕烟,流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在这淡淡的感伤背后,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生: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师:是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师板书:深深的怀念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来感受这一份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师: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了,走来了,响着悦耳的驼铃声,这一切是作者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最为清晰的记忆。
我们还记得课文的题目吗?生齐读:冬阳童年骆驼队.师: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这一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反思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065f4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8a.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在教授《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首诗词时,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反思和改进:
1. 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明确规划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和重点不够清晰。
下次教学时,我需要事先确定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2. 教学方法单一:在诗词教学中,我只采用了讲解和朗读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和参与。
为了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兴趣,我应该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绘画、背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3. 缺乏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引导学生将诗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缺乏对诗词的实际应用。
下次教学时,我需要设计一些与诗词相关的实际活动,如观察自然景物、写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4.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多数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下次教学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交流和表达,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诗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同时,我也需要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引导。
第 1 页共 1 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0d400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7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首诗”,是一首怎样的诗呢?板书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啊,这个诗一般的题目,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透过作者诗一般的语言来体会她诗一样的童年。
二、按要求自主读课文1、幻灯出示自学要求:⑴作者围绕童年生活写了哪几个片段?⑵每个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析童年片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⑴小组交流讨论:四个片段分别用什么感情去读。
提出不明白的地方,并进行讨论解决,互助互学。
⑵全班交流。
⑶重点引导同学讨论、交流、体会四个片段的感情。
(细致、童趣、好奇、温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⑴选择自身喜欢的片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⑵小组内竞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同桌交流: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综合与拓展:⑴教师小结:出示幻灯: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同学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⑵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语句段进行摘抄,养成积累的习惯。
【板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1、冬天骆驼咀嚼、系铃铛,课文是按季节推移的顺序记叙的。
2、冬春之交骆驼脱毛,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夏天不见骆驼影子。
4、童年时代结束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教学准备】电脑。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本文的作者1、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童年生活中,有过难忘或有趣的经历吗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精品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d4df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第1篇】昨天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在教学过程前半段,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他们觉得有趣的片断进行学习,让他们反复去咀嚼课文。
因此当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他们都把各自的体会说出来了,而且有些学生用了很多“现代语”进行陈述,比如“现代”、“粉丝”等等,真的令我感到耳目一新。
后来评课的曾老师说这个环节的成功之处是在于我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进行咀嚼,他们会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也证明了他一定程度上读懂了课文。
因此,在这环节的时候,自己也很兴奋,因为我的兴奋被他们的出色发言激发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反思第2篇】对《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林海音的深刻印象源于《窃读记》里那个傻傻的、读书废寝忘食的形象。
当我捧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进行课文解读时,如见挚友,又唤起了我对童年的美好记忆。
通过作者生动的自述,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浮现于脑海,她依然用轻快的笔触述说着她的经历。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对童年“淡淡的忧伤,深深的怀念”,而我的视角却关注到了她的那几件傻事。
傻傻的事儿,傻傻的童年,是那么的美好!那该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的真挚情感如泉水喷涌而出呢?通过精心思考,我以“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从事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一个问题组织开展小组讨论,进行教学。
接下来,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形式,读自己喜欢的部分,勾画圈点并作批注。
汇报时,真可谓精彩。
在“看驼嚼”片段中,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年的天真与幼稚;在“谈驼铃”片段中,抓住“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来体现作者想象丰富;在“剪驼毛”片段中,学生体会到作者对骆驼的关心;在“问驼踪”片段中体会作者对骆驼的思念。
学生的童真童趣被完全激发出来了,而且有些学生用了很多“现代语”进行陈述,比如“现代”“粉丝”等等,真的令我感到耳目一新。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片段及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教学片段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93adc3b0717fd5360cdcd5.png)
1.琶帅 板 I5课题 《冬懈l1. ·骆 鸵 队 》 M学 牛 “这 恬,能 准 确 、全 面地 r解洲 滑 的 禽 义._ f『助 孩 子的 ‘
题 l1‘J我 仃j l1If j』的垛 殳题 }IfrfIIJ小 州”(题 ¨的 个 积累 1
i,iJi;i-g ̄l' ill仃州 1、M隔符 )
舨以 求 .fIf版尢 数次 ,感动 r一代 义一--f 的读 行 . 期还 被 和 下纠:交错 地 来 孵 去 .大 鼻孔 着热 气 . r{沫 子沾
手n成 r也 影
f-,林海 啬通 过 主角小 共 f曦稚 的双 眼 , 须 我 看得 r. 自已的 牙齿 也动 起来 ”
观 人人 ¨t 的 怂 哀乐 、. 玖 离合 .川一 种说 …米的 火
水疗 . 艾眷址 煎年生 活的 .学 中小难 理解 fU.件栉 从 导孩 f川 喜爱之情 朗滨这 个{ f
-”-
{ 川 f々达 …求埘远 大的 {I天妤时 的 恋 j怀念 的思 想
2.体会 “Jill嚼”, 圯iI:孩 f说说这 个 i41't ̄S意 思 然 笔
感情 , 却 容 踢体会 所 以指 导 牛 通过 父键 酬体 会作 lJili;l “咐嚼 ” 宇 典 巾的意思 ..口Ii嚼 :a Jtt牙齿垮警碎 食物
3.找 艾 lfI照 心 H的 f渎 一i更 }Il爪 句 子 :“我 默 列 小 英 子 的 童 真 童趣 。 好 玩好 笑好 傻 义很 天 真 是 “l JJI5
感情 flJ址 J变 深 ,仪 限 r表 ,需 爱我ff]i ̄义教师 教给 特点 。小英 子…点 也小讨 它 .反 Inf喜 欢它 .这 就 址 洲ilifi' ,J
钟洲 沿的 ,J 法 ,组 {精烁 感 课 艾内 从 本 感情 包 彩 .Jl』 小 M环 境之 I}1.会 有 一样 的 效 } 求 然 指
6《童年·冬阳·骆驼队》 教学反思1
![6《童年·冬阳·骆驼队》 教学反思1](https://img.taocdn.com/s3/m/b8049615f524ccbff12184d5.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写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
文章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和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再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然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最后讲童年时代结束后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这些看似小小的却很有童趣的事,像一面一面的镜头,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感到作者充满了童真的童年生活是那样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一、从题目激趣导入。
教学中,我先播放歌曲《童年》,引导同学们说一说歌曲中都提到了什么。
然后出示本课课题,让学生思考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读题目,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觉得有新意,他们有的说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有的说这是一首诗,有的说想到骆驼,有的说想到冬天的太阳……经过交流总结,我使学生认识到:它以三个不同意象的词语叠加而成,“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骆驼队”则是贯穿课文的一条线索。
三个词语的结合,不仅勾画出了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而且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绪空间。
二、以文中的重点句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
如:抓住“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这句话,使学生又了解了作者所接受的教育──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抓住“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提出问题:作者心头重临了哪些童年生活的片断呢?进而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三、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其中,“看驼嚼”片断,让学生从作者对骆驼样子的描写体会作者观察细致,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年的天真与幼稚;“谈驼铃”片断,抓住“我的幼稚的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来体现作者想象丰富;“剪驼毛”片断,主要让学生体会作者对骆驼的关心;“问驼踪”片断,体会作者对骆驼的思念。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3a6ef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8c.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看题目想画面,整体感知文章的意境。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师:同学们,看着题目中出现的三个词语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动人的画面吧!3.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片头:冬阳下骆驼队缓缓走来,伴着丁零丁零的驼铃声。
4.师:看来只要我们用心思考,边读文字边想象画面,脑海里就会形成一幅优美的图景,这真是个阅读的好方法。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
[意图:看题目,想画面,不仅通过想象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整体感知课文描述的意境,同时总结出“读文章想画面”的学习方法。
因为“场景描写”是本课主要写作特点,也是学习重点之一。
“读文章想画面”的学习方法应贯穿始终。
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播放电影开头里的片段,不但应证了学生自己的想象,也使自己脑海中的图象更见清晰起来。
电影中那低沉,缓慢委委道来的旁白,一下子将学生带入那久远的年代,深深的怀念,淡淡的哀伤之情弥漫于学生心头,为文章学习奠定了感情基调。
]二.概括场景,发现文章线索。
1.师:请大家自渎课文回忆一下课文按季节变化描写了哪几个场景,请速读一次,试着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写在旁边。
2.汇报交流,指名回答板书。
(学骆驼咀嚼,问骆驼铃铛,剪骆驼皮毛,问骆驼去向)3.师:同学们有们有没有发现这四个场景都离不开谁呢?你会产生什么疑问?看来骆驼在在作者心目中地位很重要,也是童年回忆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你会怎么读?“骆驼”在文中贯穿始终,是文章的线索。
4.能看着我们列出的小标题,用串联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吗?[意图:第二环节进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整体梳理。
在复习概括的过程中体会“骆驼”在文中的作用和地位,顺势生发出疑问:作者为什么对骆驼情有独衷呢?为下一步学习骆驼带给自己的童真,童趣和骆驼踏实温和,憨厚可爱的性格奠定基础。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及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9a057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1.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及反思1、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掌握“卸、咀嚼、莫、袄、袍”等生字,注意多音字“嚼”。
2、把握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
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注意积累语言。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领悟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他对童年生活无比留恋的表达方法。
教法、学法:1、采用问题教学法,抓住重点句段品词析句。
2、自读感悟,讨论交流。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揭题。
1、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5课《古诗三首》,感受了古人童年时代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童年有关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板书)2、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a、课文内容涉及的事物;b、课题中的间隔号;c、字有绘画功能)师:同学们,这是一幅多么充满诗意的画面啊!仅仅用了三个词,三个名词叠加在一起便给我们营造了这们一个充满诗意的悠远和恬静的画面。
知道它的是谁吗?设计意图:体会课题中文字营造的意境美,为下面学习和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感奠定基础。
二、学习资料袋::林海音,台湾著名女。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生于日本大板,在北京度过了自己难忘的童年。
代表作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20世纪80年代曾被拍成电影,风靡一时。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主人公英子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小黑板出示)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城南旧事》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感受文章的语言艺术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背景资料的学习,了解及相关作品的艺术风格,激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欲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预习检查1、生字:“卸、咀、嚼、漠、袄、袍、傻、毡”,多音字“嚼”2、知道文章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吗?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同时也为下面的学习节省时间,实现有效教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75fcf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9.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播放歌曲《送别》,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生:我知道,它的名字叫《送别》。
师:对,这就是我国当代作家林海音系列小说《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曲《送别》。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唱出的不仅仅是对离去的朋友的不舍,也唱出了对美好童年的深深依恋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林海音的另一篇作品《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板书课题)师;看到课题,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我脑中出现的是在冬天暖暖的阳光下,一队骆驼缓缓的走过……生:一只只高大的骆驼走在冬天里的阳光下,洒下一路铃声……生:……二、自读自悟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读文),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课文写的是作者的童年生活。
生:我知道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作者童年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师:哪些事情呢?生:看骆驼咀嚼。
看骆驼脱皮毛。
关于铃铛的遐想。
怀念骆驼队。
三、品读感悟。
师:在刚才的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并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品读感悟,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或者看法)师:在刚才的自主合作学习中,同学们都积极参与了。
现在就请大家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我喜欢课文中描写作者看骆驼咀嚼的这个片段,小英子在学骆驼咀嚼时的样子很可笑,写出了小孩子爱模仿的特点,很像我们。
生:我也喜欢这一段,它描写骆驼的样子很细致,使我懂得了写文章要善于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
生:我喜欢的是关于铃铛的联想的这段,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同时也写出了孩子天真烂漫,富于幻想的特点。
师:是呀,大人的总是比较客观,在他们眼里,驼铃响是为了驱赶狼,而小英子却不同,她觉得是拉骆驼的人是因为旅途太寂寞,在漫漫黄沙里摇响铃铛可以增添情趣。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bbbb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f.png)
学生反馈的收集与分析
收集反馈
01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收
集学生的反馈意见。
分析反馈
02
对学生反馈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意见和建议,以
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调整教学计划
03
根据学生反馈的分析结果,我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04
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思
01
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良好,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频繁。
02
学生反馈
大部分学生对本次教学表示满意,认为教学内容丰富有趣,教学方法多
样。
03
反思与改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
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同时,应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
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引导 学生思考和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我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营造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专业成长计划与展望
专业知识的更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发展 需要,我将继续学习专业知识, 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 专业素养。
多媒体资源的利用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度提升的具体措施
1 2
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 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五年级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4a7d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e.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默读、朗读、分角色朗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珍惜童年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珍惜童年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童年生活,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大意,理解生字词。
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精读课文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4.合作讨论课文中的骆驼队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怀念童年生活?你对童年有什么难忘的回忆?5.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6.朗读课文学生分组,进行分角色朗读,感受课文的魅力。
7.小结课文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珍惜。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作文。
2.课后拓展: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回忆童年生活,分享彼此的感受。
五、教学反思1.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现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学生表现: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深刻,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3.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童年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了珍惜童年的情感。
学生掌握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4.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fc1df6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3.png)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经历。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心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
培养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1.2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1.3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情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2.1 课文朗读带2.2 相关资料:关于骆驼队的生活习性、作者的生平介绍等。
2.3 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展示课件,引入话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谈谈自己对童年的印象。
3.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3.3 精讲细读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情的。
以骆驼队为例,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描绘骆驼队的活动来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3.5 朗读感悟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品读。
四、作业布置根据自己的感受,以“我心中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五、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体会。
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掌握和运用。
5.2 教学改进在教学中,是否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是否注重了语气、节奏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心情。
在讲解细节描写时,是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高他们对细节描写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6.1 相关资料展示分享关于骆驼队的生活习性、作者的生平介绍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反思(四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反思(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58f6ddf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e.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后反思(四)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中国著名作家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通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描写,展现了当时一九八零年代中国乡村儿童的成长历程。小说以农村小孩们成立的一个“骆驼队”作为线索,表达了童年时代的欢乐与悲伤,同时也反思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封闭。
其次,小说中揭示了当时乡村社会的困境和封闭。在小说中,小孩子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游戏和冒险的挑战,更有着生活的压力和家庭的困难。他们生活在一个经济贫困、文化闭塞的环境中,缺乏机会和教育资源。小说通过描述这些困境,呼吁社会关注乡村教育的问题,并反思当时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最后,小说中叙述了小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他们在成立骆驼队的过程中彼此帮助,互相关心。这种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并在从小村庄走向城市的旅程中互相扶持。小孩子们通过共同游戏和冒险,学会了团结合作、互相尊重和理解。这种友情和成长,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需要培养的重要品质。
2、学生读得较少,老是担心内容多,怕讲不完。一节课内,我让学生读的有:自由读喜欢的段,指名读“看骆驼”片断,齐读“看骆驼”片断,自由读“谈驼铃、剪驼毛”片断,分角色读“问驼踪”片断,个别读与齐读最后部分。共___次。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够到位,学生齐读较多,学生个别读较少,且忽略对学生读书时的即时评价;让学生自由读书时,没有提高恰当的读书要求,所以,学生不能入情入景地朗读。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思(二)
《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关于童年记事的文章。整个单元的文章都紧紧围绕着童年趣事进行编排,而作家林海音更是以其细腻、童稚的笔触流露着对童年乐趣的无限留恋。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放得开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10篇_1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10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83e4ce5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3.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10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1《冬阳童年骆驼队》其中有一段话: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其实,在语文教学何曾不是这样?文本只有“慢慢地咀嚼”,才能品味出语文的味道出来。
一、应花时间让学生“咀嚼”昨天我开了一节公开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在教学过程前半段,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他们觉得有趣的片断进行学习,让他们反复去咀嚼课文。
因此当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他们都把各自的体会说出来了,而且有些学生用了很多“现代语”进行陈述,比如“现代”、“粉丝”等等,真的令我感到耳目一新。
后来评课的曾老师说这个环节的成功之处是在于我舍得花时间去让学生进行咀嚼,他们会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也证明了他一定程度上读懂了课文。
因此,在这环节的时候,自己也很兴奋,因为我的兴奋被他们的出色发言激发了。
二、应让学生懂得“咀嚼”的方法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发言交流很广泛。
但很多的回答都是表面的东西,并没有直接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
从这节课当中,我发现,课堂是活了,但是,怎样让学生去养成“咀嚼得更有味”的习惯呢?很多学生惯于用自己的话去复述这段话的内容,其实,这只是很初步的一个体会。
那么如何把这样浅的体会上升到比较高的感悟呢?需要我们平时贯彻给学生咀嚼的方法。
“抓关键词体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像”等等理解句子的方法,在课堂中要常期落实,这样学生的咀嚼就不会只停于复述句子意思的层面上。
这样,学生读书才会更加有味道。
三、应在学生“咀嚼”的时候给一定的训练朗读感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我这节课也是充分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感悟,所以课堂活了。
但是,在课堂活了之余,自己想想:这节课语文味是不是淡了一些呢?想到这里,我就会想一个词,就是“训练”。
语言学家张志公提倡语文要多多进行“语文训练”,而且要扎扎实实地训练。
虽然在课堂上,并不是机械地去为了训练而进行训练,毕竟那样是很枯燥。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反思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a89925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d.png)
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1.2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和记忆中的骆驼队,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1.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骆驼队这个形象来表达对童年的怀念。
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1.5 教学准备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及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骆驼队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骆驼队有什么了解?引入今天的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2.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和记忆中的骆驼队。
2.3 课堂讨论(1)课文中的骆驼队给你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作者是如何描述童年时的生活环境的?(3)作者为什么会对骆驼队产生怀念之情?2.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5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对骆驼队和童年的理解。
三、作业布置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也需要注意控制好讨论的时间,确保课堂进度。
六、教学拓展6.1 小组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其他关于骆驼或者童年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是诗歌、故事或者散文,分享给大家,并简要介绍其内容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6.2 学生展示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在听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关于骆驼或者童年的小短文,可以是自己对骆驼或者童年的认识,也可以是描述自己与骆驼或者童年的故事。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拓展教学,发现学生对于骆驼以及童年的认识更加深入,也能够通过其他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反思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cb2d623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3.png)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反思
这次教学我选取了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冬阳童年骆驼队》作为教学素材,主要是想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个文本,了解卡夫卡的写作风格和他对人物心理的独特刻画。
下面是对这次教学的反思。
1. 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够明确。
在本次教学中,我没有明确地告诉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导致学生在阅读和分析文本的过程中缺乏方向感。
下次教学中,我应该在课前就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目标,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文本,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
2. 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合适。
我本次教学采用了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但是讲解的时间过长,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参与到讨论中。
下次教学中,我应该更多地采用讨论和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学生的思维训练不够充分。
在本次教学中,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训练的机会。
我应该设计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
4. 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有待提高。
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卡夫卡的作品和当代文学的了解比较匮乏,对文本中的一些隐喻和象征意义的解读能力较弱。
下次教学中,我应该在导入和讲解中加入相关的文学背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本次教学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是通过这些问题的反思和总结,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改进和提高。
我会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训练,并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片断及反思【教学片断】
师:是啊,不光是“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当作者已是人到中年,当她已是人在台湾,可能会产生更多的人生感触。
比如,当她再一次想起那挂在骆驼脖子上的铃铛,当她再一次想起那垂在骆驼肚皮底下的长长的毛,当她再一次想起童年时那满脑子的问题,她可能会怎么说?将作者想说的话写在这一段文字的后面。
生写话,师巡视;交流:
生:童年时代的我,竟然是那么傻,那么天真,思想是那么简单,那么幼稚。
现在想起这些往事,还是感到很有趣!
生:童年是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要去好好珍惜,它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生:小时候的我真是太稚气了,现在我不会再问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它会成为我童年记忆中的一颗珍珠。
生:虽然童年的往事很有趣,但毕竟已经过去了,我再也不能回到童年,与其一直怀念那段时光,还不如将那段回忆珍藏起来,去迎接将要到来的日子!
师:所有从前做的傻事都不会再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那满脑子的问题现在也不会再问了。
就像那位同学所说的,现在再回想起过去的那些,心里掠过一种淡淡的感伤。
师板书:
淡淡的感伤
师:但这种感伤不是痛哭流涕,我们刚才甚至一直在笑着谈、笑着读这些文字,这种感伤是那么淡,那么轻,就像一缕烟,流动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在这淡淡的感伤背后,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什么?
生: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师:是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师板书:
深深的怀念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段文字,来感受这一份淡淡的感伤和深深的怀念。
生齐读: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
师:冬阳下的骆驼队缓缓地走来了,走来了,响着悦耳的驼铃声,这一切是作者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最为清晰的记忆。
我们还记得课文的题目吗?
生齐读: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的这一份淡淡的感伤、深深的怀念。
生深情地,舒缓地:冬阳·童年·骆驼队。
师:真好。
在作者的记忆当中,这一幅画面已经成为作者童年生活的象征。
品读此文,我们就像是在静静地品尝一杯淡淡的
清茶,又像是在欣赏一朵淡淡的小花。
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如果我们有第二个童年,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也许我们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人生感触。
可是,每个人都要长大。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也许这种感受对作者来说太值得珍惜了,所以被写进了小说里,后来又被拍进了电影里。
这就是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你们想读吗?
推荐:小说《城南旧事》;电影《城南旧事》。
【教学反思】
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平实质朴的言辞下,一种非喜非忧、非伤非怨的情绪萦绕其间,文章虽好,但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得深刻,正如孩子们往往更喜欢碳酸饮料而不是茶一般。
在这一课中,我在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反复朗读品味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写片段练习,让学生充分的交流。
学生站在未来的立场,审视着作者的也是自己的童年,倾吐出一段段对往昔的珍惜和留恋,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为了把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在结尾的时候,用深情的语言向同学们推荐了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
之后几天里,我就发现班里出现了好几本《城南旧事》,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
孩子们,在书的世界里感受生活,认识名人,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