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有感(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有感
这个夏天,香气馥郁的栀子花,当空高照的夏日艳阳,伴随着我们一群鲜活的年轻人走出校门,踏入社会。

有一点儿欣喜不已,有一点儿惴惴不安,带着新人的标签,我踏上了工作岗位。

多年以前,我就已暗暗决定将来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而在xx这一年,终于梦想照进现实。

如果说,之前四年的高等教育是在为目前的工作做好理论武装,那么,现在的每一天,都是真枪实弹的实战现场。

而我,也很快地发现了之前象牙塔里学到的本领其实不过是杯水车薪,也正印证了陆游的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因此,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到了这一本由郭元祥教授所着的《教师的20项修炼》,从一名教师的出发点,结合对照自己的现状,仔细地研读了该书,不禁有醍醐灌顶之感。

作者郭元祥系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他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文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先后主持省部级教育科研项目8项,另有学术论文、着作等身,硕果累累。

《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是郭教授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一部着作,他在该书中率先提出了引领教师体悟“教育人生”的主张,从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画了有活力的教育生活方式,被赞誉为是一本从事教育事业的所有教师值得用一
生去“读”的书。

在此,我将从以下若干方面详细阐述本人读完这本书之后的几点感受:
(一)细节决定品质,态度决定一切
中国有句俗话有言:人靠衣装马靠鞍,恰如其分地强调了服饰对人的重要性。

尤其作为女教师,学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议论着我们的衣着与发型。

现在的学生有朝气,有个性,有热情,对老师们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对环境视听各方面的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

其实教师服饰最大的功能不是通过衣着把自己打扮得漂亮,而是提高自身的自信魅力,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的服饰应该简洁而庄重、明快而得体,符合教师的职业规范。

普卢塔克说:“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

”教师服饰的许多细节影响着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

还记得学期初,我一身学生时代的打扮走进教室,在座的学生只当是一个邻家姐姐模样的人,因此,老师的威严感荡然无存。

而后,在诸多老师的建议下,我慢慢改变了穿衣风格,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再次赢得了学生们敬畏的目光。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让外表给自己的教学加分。

(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严师出高徒”几乎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种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

作为新教师的我们,总想靠着自己的怒颜和大嗓门,甚至是一些严厉的批评言语震慑住学生。

但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做法着实是不合理的。

和我们打交道的都是一些只有十几岁左右的“未完成的人”,他们绝大多数心地纯良,天真可爱,生活经验的缺失,调皮活泼的天性,天资能力的差异是他们最显着的特点。

身为老师,如果总
是盯着他们的不足看,不把他们批驳得体无完肤就誓不罢休,那么,失态的,将会是自己的言行。

古话说,厚德载物,为人如此,为人师更应有宽大的胸怀。

对学生的宽容不是让他们自身自灭,而是对他们的身心特点的正视,是对他们偶尔也会像大人一样犯错的正视,是对他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的正视。

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从而督促其改正;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对待挫折,让学生在成长中体味一种人生哲理,这样教师并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相反,这更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与人格感召力。

(三)机遇从来都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自从当老师后,只要跨入学校大门,神经每时每刻都像是拉紧的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备课、上课、改作业、找问题学生谈话等等,往往下班还得继续工作,甚至节假日也无法清闲的脱离工作,好好放松休息。

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日子从指缝间快速地溜走,有时候不免深感迷茫,为什么生活得这般碌碌无为,毫无成就感与幸福感可言。

不仅如此,在这短短的几个月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刺猬”。

面对班级上的一些繁琐的小事,面对一群不懂事的调皮孩子,总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有一些言语脱口而出,而转过身自己又懊悔万分:我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细细反思,不禁感叹,这还是原来的我吗?在读过这本书之后,我豁然开朗,自己之所有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做过好好的规划,没有学会正常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弄得自己既累又没有成就感。

于是明白,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作规划是多么的重要。

在日复一日繁冗琐碎的
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主动学习,形成自己的教育知识;善于思考,成为思考的实践者,实践的思考者;勤于动笔,提高科研能力。

早有谚语告诫我们:机遇从来都只垂青有准备的人,因此,我们亟需拥有一个专业发展规划,不要抱怨自己没机会,往往是我们自己没把握住机会,它只是溜走了而已。

(四)吾日三省吾身
我们青年教师被要求每周撰写一篇教学反思,起初心里是不大情愿的,认为这是给我们的超额任务。

读完这本书,发现反思是教师日常生活中极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十分简洁的归纳出教师的成长规律“经验+反思=成长”。

反思是人自我觉悟的过程,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在当前教师专业研究和教师教育实践中,造就“反思型教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教师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的教育观念,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回答自己是怎样看待学生的,如何设计和分解教学目标、怎样处理知识与能力、知识与品德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反思,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反思贵在坚持,适时总结,时时反思,持之以恒,才能体会到反思的作用。

反思要有深度,要注意把握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突出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反思,有助于反思的深刻性。

连写了几篇下来,我也发现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做及时改进。

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备的一种能力。

通过反思,不断觉醒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方式,锻炼教育教学艺术。

反思,还需要行动,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成长。

作者向每一个读者提出了“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这样的要求,我想,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在反思和实践中思考,在反思和批判中成长,把自己的
每天的教育生活当作一种学术行为——始终以一种研究和探索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获得真正的专业提升。

一个成熟的教师便是在不断的反思种成长起来的。

(五)感动常在心间
现代的社会和教育要求教师不能把教育仅仅作为一门职业、一种手段、一项工作、一件事情来看待与处理。

谨以此言勉励自己:教师人生需要生命的活力,需要生命的激情,需要生命的灵动。

教师人生需要感动,感动自己,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感动社会,感动中国,感动未来。

有句教育谚语:“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

”不能感动学生的教师不是好教师,不能感动学生的学校不是好学校。

只有感动生命,教育才有魅力。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感动自己生命的体验,何来力量去推动、摇动和唤醒学生,诱发他们的生命感动呢?没有生命感动的教育难以走远。

教育者先要感动自己,然后才可施教!“只有先感动自己的生命,才可以谈论和实施教育。

”感动是教育,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节拍,是教育得以发生的精神引线。

只有感动生命,教育才有魅力。

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感动自己生命的体验,何来力量去推动、摇动和唤醒学生,诱发他们的生命感动呢?
作为新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只有把感动自己生命的体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这样才能不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殊荣。

我深爱我的工作,我愿终身在这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无愧于“教师”这个神圣的名字。

结语:
“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神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知思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这句句箴言,对我们来说,不禁有发人深省之能。

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修炼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

我们初出茅庐,冠着“新教师”之名,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它是一柄保护伞,耳边常响着这样的言语:“因为是新老师,难免有瑕疵”;“因为是新老师,经验不足,可以理解”,其实只有我们自身对自己的专业品质注重修炼,我们才能够迅速成长,才能够脱颖而出,为人师的我们才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与感召力。

郭教授的这本着作在细节上对我们教师做了各方各面的详细指导,真不愧是有志于提升品位的教育从业者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书。

读《教师的20项修炼》一书有感(2)《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是我最近读到的一本关于教师修炼的好书。

作者从教育实践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给出了20个对于教师修炼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于教师职业的认知和思考得到了提升,对于自身成长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期许。

首先,我被书中对于教师教育责任的强调深深触动。

教师是育人的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学生的任务。

而育人不能仅仅是传递知识,更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全面的成长。

作者提到了“引导学生发现并关注大世界”的观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这让我深深认识到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并激发了我对于育人事业更加深厚的热爱和使命感。

其次,书中对于教师修炼的专业性要求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作者强调了教师需要具备知识与能力、品格与情感的全面素养。

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深入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还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和品质,成为学生的榜样。

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给学生带来正能量。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修炼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对于自己的职业成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规划。

另外,这本书还强调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书中指出,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教育领域的最新知识和理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激励我要保持对于新知识的求索和对于教学的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阅读《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仅认识到了教师育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感,也对于教师修炼的专业性和全面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是给教师的一本修炼指南,也是给每一个从事育人事业的人的一本启发和鼓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修炼方向。

我要不断提高自己
的专业素养,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知识,以更好地育人。

最后,我也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修养,为育人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更加理解和感激身边的每一位老师,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导者和陪伴者。

让我们一同努力,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