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问
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的建设数量逐步增多,在工程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极为广泛,但同时框架结构施工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本
文针对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为施工问题提供相应对策,本文可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引言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中常用且重要的结构,在使
用该结构时,需严格控制其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出其性能。

针对
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控制对策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对策,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1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优势
简单的说,钢筋混凝土结构就是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其中钢筋
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

与其他结构类型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相对比较坚固,结构耐久性和防火性都比较好,并且与钢结构相比,能够大量节省钢材,有
利于建造成本的控制。

具体的说,该结构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优势主要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结构稳定性较强。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融合既提高了
房屋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还具有一定的结构防爆功能,钢筋材料与混凝土材料
之间的紧密结合、有效互补大大提升了房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

二是结构制作简
单便捷。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材料主要包括了混凝土、钢筋等,这些材料的来
源途径比较广泛,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的获取渠道很多,成本也比较低。

除了构
成原材料比较容易获得之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制作方法也比较简单,通常情况
下只要根据施工设计的标准和要求,规范操作即可,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制作过程。

三是应用成本较低。

材料容易获得、制作方便,能够相应的降低材料成本、制作
成本,整体结构应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造价成本是比较低的,经济效益优势比
较突出。

2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施工材料合理选择
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做好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属于非常基础的工作内容,这也
是确保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保障。

基于以往应用经验,施工材料选择时的注
意事项如下:①水泥材料,常用类型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矿物硅酸盐水泥等,
从综合应用情况来看,目前常用的水泥材料为P.O42.5普通硅酸盐,细度模数、
强度结合世界情况进行选择。

②细集料,使用连续级配细集料,材料粒径不超过4.75mm,含泥量不超过1%,粒径大于3.0mm的材料占比不能超过总量的20%。


钢筋,主要选用螺纹钢筋,钢筋直径根据建筑工程高度、工程施工规范进行选择,以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为确保供给材料的合规性,需选择综合能力较强、信誉
度较高的供应商,同时在材料应用中也需要进行多次质量校核,确保材料质量统
一性,满足相应的使用要求。

2.2混凝土的运输
运输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项重要环节,主要是指从搅拌机出料到浇筑入模
的这个输送过程,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经常被忽视掉,实际上,混凝土运输环节如
果管控不当,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材料的质量。

因此,必须要在运输环节做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考虑混凝土的输送距离和时间,并且结合相关经验
对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虑,做好应对措施。

其次,运
输过程中必须要确保混凝土的均质性,不能出现泌水、分离的问题,应当尽量减
少运输的次数和运输的时间。

最后,不论是地面运输、垂直运输和楼地面运输,
都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因随意运输影响混凝土质量。

2.3混凝土搅拌
有效搅拌混合料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塑化效果。

搅拌操作时可使用
自落式或强制式混凝土搅拌装置,自落式搅拌装置主要用于塑性或流动性混合料
的搅拌施工,多在建筑施工现场使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设备更多用来搅拌处理
轻骨料或干硬性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搅拌站或者预制工厂中较常见。

选择混凝
土搅拌设备时,要结合工程建设规模、混凝土原材料类型及坍落度等因素,严格
控制成本,保证搅拌效果。

另外,还应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搅拌时长不足
会导致结构不够均匀,搅拌时长超标则会造成低硬度骨料破碎,或出现离析等问题。

要结合混凝土坍落度和搅拌设备类型合理设定搅拌时间。

2.4混凝土浇筑作业
(1)根据拌和比例对混凝土进行拌和,拌和时会先添加水泥、集料、粉煤
灰干拌40s,随后再添加拌和水、外加剂拌和2min,拌和料经塌落度校核后转运
到施工现场。

(2)混凝土浇筑时采用连续浇筑作业,若浇筑厚度、体积较大,
那么会选择分层浇筑作业,浇筑间隔不超过60min,浇筑初期注浆管端口需要避
开螺纹管、钢筋结构,匀速浇筑混凝土材料,确保混凝土可以均匀覆盖模板搭设
的浇筑空间。

(3)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使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单次振捣时间控
制在20-30s,等待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后,将振捣棒转移到下一作业区域,转移
距离不超过振捣棒搅拌半径的1.5倍,对于边缘无法触碰的位置,使用人工振捣
的方式进行补充,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结果的合理性。

2.4后浇带施工
为了消除温度应力以及结构收缩造成的应力影响,大型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会
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的留设位置需结合具体的结构布局和施工技术要求合理选择,便于实施操作,且留设区域所受应力要处于均匀分布的状态。

浇筑后浇带部分的
混凝土时,应采用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

2.5混凝土的养护管理
养护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组成,关系到房屋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因此,必须要结合房屋建筑的实际,开展有效的养护管理。

目前在混凝土养护方
面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热养护、自然养护和标准养护等方式,需要结合钢筋混凝土
结构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要求进行选择。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科学的开展混凝土的养护。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一般是采用物料覆盖或者浇水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对于不同的水泥配比的混凝土,养护的具体细节要求是不同的。

如果混凝土材料中使用的是硅酸盐水泥,那么养护的时间至少要7d,而如果混凝土材料中使用的是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养护时间至少要达到14d。

同时,还需要根据房屋建筑工程的外部施工环境要素,如气候、温度、湿度等要素对具体的养护措施和时间进行适当的调整。

需要指出的是,在混凝土拆模之后48h内,必须要对混凝土进行覆盖,但是不能选用草席类的物料进行覆盖,这是因为草席类的物料中含有的草本色素和草本纤维会造成混凝土污染,出现永久性的颜色渲染或者混凝土结构中杂质超标等问题,进而对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项目中的重要技术,若想提升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应找出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实际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后,制定合适、有效的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控制钢筋混凝土建筑框架结构的质量,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忠华.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措施浅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6):1795.
[2]罗成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技术开
发,2019,46(21):60-61.
[3]邓沛东.案例分析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存在的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5):1385.
[4]孔巍.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
构,2022(1):41-43.
[5]徐其军.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J].居业,2021(11):57-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