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中药学理气药和消食药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中药学理气药和消食药讲义
陈皮
【药性】辛、苦,温。
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2.呕吐、呃逆证。
3.湿痰、寒痰咳嗽。
为治痰之要药。
4.胸痹。
【用法用量】煎服,3~9g。
青皮
【药性】苦、辛,温。
归肝、胆、胃经。
【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应用】
1.肝郁气滞证。
2.气滞脘腹疼痛。
3.食积腹痛。
4.癥瘕积聚、久疟痞块。
【用法用量】煎服,3~9g。
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鉴别用药】
橘皮、青皮功用鉴别
同:陈皮与青皮二药,共同功效:行气消积化滞,同治食积停滞、脘腹胀痛及呕吐食少等证。
异:陈皮质轻力缓,温和不峻,主理脾肺气滞,又燥湿化痰,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及湿浊中阻之胸闷腹胀和肝气乘脾、腹痛泄泻。
青皮质重沉降,下行力猛,主疏肝破气,又善散结止痛,治肝郁胸胁胀痛、乳房胀痛或结块、乳痈、疝气肿痛、癥瘕积聚、久疟癖块。
枳实
【药性】苦、辛、酸,温。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应用】
1.胃肠积滞,湿热泻痢。
2.胸痹结胸。
3.气滞胸胁疼痛。
4.产后腹痛。
5.胃扩张、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病症。
【用法用量】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
炒后性平和。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木香
【药性】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2.泻痢里急后重。
3.腹痛胁痛,黄疸,疝气疼痛。
4.胸痹。
此外,本品气芳香,能醒脾开胃,故在补益方剂中用之,能减轻补益药的腻胃和滞气之弊,有助于消化吸收。
【用法用量】煎服,1.5~6g。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沉香
【药性】辛、苦,微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应用】
1.胸腹胀痛。
2.胃寒呕吐。
3.虚喘证。
【用法用量】
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1g。
川楝子
【药性】苦,寒。
有小毒。
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杀虫。
【应用】
1.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2.虫积腹痛。
3.头癣、秃疮。
【用法用量】煎服,4.5~9g。
外用适量。
炒用寒性减低。
【使用注意】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
脾胃虚寒者慎用。
乌药
【药性】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应用】
1.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证。
2.尿频,遗尿。
【用法用量】煎服,3~9g。
荔枝核
【功效】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应用】
1.疝气痛,睾丸肿痛。
2.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香附
【药性】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应用】
1.肝郁气滞胁痛,腹痛。
2.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为妇科调经之要药。
3.气滞腹痛。
【用法用量】煎服,6~9g。
醋炙止痛力增强。
佛手
【功效】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应用】
1.肝郁胸胁胀痛。
2.气滞脘腹疼痛。
3.久咳痰多,胸闷胁痛。
薤白
【药性】辛、苦,温。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通气散结,行气导滞。
【应用】
1.胸痹证。
为治胸痹之要药。
2.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煎服,5~9g。
理气药的功效和常考要点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治痰的要药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香附理气调中疏肝解郁,调经止痛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寒疝腹痛
薤白行气导滞通气散结治胸痹之要药檀香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荔枝核行气散结散寒止痛寒疝腹痛
佛手理气和中疏肝解郁,燥湿化痰
大腹皮行气宽中利水消肿
柿蒂降气止呃为止呃要药
消食药的功效和常考要点
药名相似功效不同功效常考要点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治油腻肉积之要药
神曲消食和胃善消金石积滞
麦芽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米面薯芋食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