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6: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践踏人权(刘少奇冤案) b. 法律成空文(宪法成一纸空文) c. 造反派夺权,社会秩序遭破坏 d.民主制度中断(人大,政协)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 京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 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武斗中使用的部分器械 1967年,武斗中被烧毁的民房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基层民主体制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农村民主: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2000年1月河北省迁西县 洒河桥镇三村选举现场(外国人为观察家)
知识结构
4.强化措施 (1)分化事权,使机构间互相牵制。 (2)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 (3)加强和完善监察制度。 (4)加强思想控制。 5.演变脉络 形成于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巩固于汉(中外朝制 、“推恩令”、刺史制),完善于隋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加强于宋元(二府三司制、行省制),明清强化并走向顶峰(内阁 、厂卫、军机处)。
2.内容
①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②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3.意义 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1997) 奠定基础。
三、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政协制度 a.重新召开各级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82年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
“中国基层民主选举是中国民主政治最大的火花。”
附:本册总结
附: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
一、全面理解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基本概念 分成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 2.两对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3.三个趋势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宰相制度被废除。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3)日益加强思想控制。
江青
林彪在庆祝文化大革命 大会上发表讲话
红卫兵运动展开 后,毛泽东在天 安门广场8次接 见全国各地来京 “串联”的红卫 兵1000多万人, 天安门广场成了 红色的海洋。
“把毛泽东的讲话谱成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语录歌”
美国《时代杂志》关于“文革”的封面,请思考美 国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
2.表现
唐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由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收归中央,削弱地方行政权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源流分明,脉络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所有的官员都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了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 法治色彩。 4.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严密的统治网络。 5.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宗法观念、宗法关系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 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主权在民;轮流
执政;权力制衡;主制度影响深远;
弊:直接民主成为政
法律至上
治腐败、社会动乱的
隐患
古罗马法 律制度
由习惯法到成 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
文法;由公民 与贵族的斗争;罗马
法到万民法; 帝国时期的扩张及不
由零散到形成 同民族的矛盾斗争 体系
利:稳固了统治,缓
法律面前人人平
解了矛盾,对近代欧
等;保护私有财
明的普遍价值观念
知识结构
线索梳理
一、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 1.初步奠基(1949~1954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 主制度的一大特色,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也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焚烧古籍字画
捣毁名胜古迹
3.影响 使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 4.教训 a.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必须坚持依法治国 c.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二、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1.背景 a.党和人民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建设 b.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 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并着手平反 冤假错案。
知识结构
知识线索
雅典民主制度与古罗马法律制度
雅典民主 制度
形成背景
发展过程
独特地理环境使希腊 梭伦改革:奠
人形成了平等互利的 定基础;克利
意识;希腊的城邦制 斯提尼改革:
度;奴隶制经济的发 基本确立;伯
展;平民与贵族的矛 利克里改革:
盾斗争
“黄金时代”
内涵(特征)
影响
利:缓和矛盾,巩固
统治,对近代西方民
美的立法和司法影响
产;维护奴制
巨大;弊:维护奴隶
度;调节经济生
活纠纷
制度,保护奴隶主对
奴隶的剥削和压迫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与法律制度受特殊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体现了
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与法律制度对近代欧美的民主 启示认识
政治和法律制度影响深远,是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并成为当今人类文
第六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1课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历史背景 a.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的发展 b.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估计 c.林彪、江青集团助长和利用毛泽东的错误 d.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现象严重
毛泽东:以阶级斗争为纲,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时代 周代
秦朝
汉朝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朝
地方管理制度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崩 溃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 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 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