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1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东方和西方的科学真理是一样的。
东方和西方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方面。
请仔细阅读本文,想想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查字典,掌握本课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通过汉字的意义和组合关系,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3、联系已学过的词语,会说话造句。
4、掌握词语例释里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1、通过词语学习,掌握重点词语:
极端蔓延憎恨滥用重蹈覆辙骇人听闻盛气凌人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意义,正确区分词语的词性,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现代汉语词典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对话法
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读词语
(个别读、齐读、纠正读音)
2、词语讲解
1、极端
①事物发展所达顶点;例:做事情避免走极端
②达到极点的;例:他家的生活极端贫困
2、迷信
①信仰鬼神等不存在的事物
②也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
3、衰亡(动):衰落以至灭亡
4、衰退(动):(身体、精神、意志、能力等)取向衰弱;(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衰落。
5、灭亡(动):不再存在或使不存在。
6、蔓延(动):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7、憎恨(动):厌恶痛恨。
8、伪装(名):假的装扮。
9、滥用(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
10、恩惠(名):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
11、重蹈覆辙(组):再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往的错误。
12、一落千丈(组):形容状况、地位、声誉等急剧下降。
13、骇人听闻(组):使人听了感到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14、盛气凌人(组):指以骄傲的气势欺负人。
15、进步(动):(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与“退步”相对。
16、辩护(动):提出事实、理由来申辩。
17、净化(动):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
作业
1、抄写所学词语,并造句。
2、预习课文。
板书设计
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1、解释词语
2、词语组词
3、用重点词语造句
课后反思
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2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1、听写所学词语
2、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按照“东方需要西方——不正确对待对东方和西方是无知和不懂科学的表现——东方和西方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能忠于客观真理并富有个性,才能更好地为真理服务”这一顺序来阅读、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探讨,认识文明对话的内涵及其意义。
2、能为较长的学术文章提炼关键词语,写出内容提要。
3、认识各种常见议论文在表达方式、语言使用和整体风格上的不同特点。
4、了解、运用常用的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理解:东方和西方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的两个方面
难点:对本篇文章的理解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谈话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基础知识归纳能力测评内容)
1.作者简介
乔治•萨顿是一位科学史家,在某种意义上讲,他可以说是近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也是一位名的新人文主义的倡导者。
在萨顿之前,科学史自身虽然已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但却还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职业化的学科而为世人所普遍接受。
而萨顿通过一生的努力,以其业绩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他创办了重要的科学史刊物;他确立了这个学术领域的独立性;他建立了以学科为基础的学会;他为科学史领域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一般性的综述、高级的专著以及教学手册,并建立起科学史的教学体系。
总之,人们经常把萨顿看作是当代科学史学科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①文中的“东方”是指:
本文中的东方是指亚洲和非洲一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远东、中东地区和近东地区。
在上古和中古时期,这里曾建立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蒙古文明和华夏文明等等。
②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要正确认识东方和西方的关系。
第二部分:(4-8)不能正确认识东西方科学的原因及其危害。
第三部分:(9-10)总结全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融合,完满地实现人类的使命。
3.中心思想:本文阐述了东方和西方科学的关系,主要是指出东方对于西方科学的重要性,指出西方文明和科学的缺陷,需要借助其他力量来帮助,东方和西方代表着人类经验的基本和互补日两个方面,西方应该采取谦虚的、正确的态度来学习。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思考题: 1.分段学习
2.概括段落大意
3.概括中心思想
课后反思:
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第3课时
前提测评及导入新课
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对东方和西方科学的观点?
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
围绕本课内容,设计具体情景,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
基础题和活题要两手抓
教学手段
教材、教案、黑板、粉笔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练习法、讲解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讲解练习)
一、汉语知识练习。
1.选择带点词语的恰当解释。
B C A D C A B
2.用指定的词语完成下面的句子
1.消除了以往的对立
2.听了他的辩护
3.可以净化空气
4.最近他的进步很大
5.将蔓延的火势控制住了
二、词语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B C A C A
三、交际训练。
四、写作训练。
五、阅读训练。
讨论:
文章从感性与理性的两极和中间地带理论出发,提出了“西方处于感性与理性两极,因此体育与科学特别发达,但处于感性与理性两极的中间地带的艺术与工艺不够发达”。
“中国文化的弱点存在于感性与理性两极,因而其体育与科学均不够发达,但其‘富矿’处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交融地带,因而其艺术与工艺特别发达”。
你同意文章的观点吗?为什么?
作业
熟读课文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第8课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学生将部分习题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教师指导、纠正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