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地段管沟开挖、回填及地貌恢复施工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殊地段管沟开挖、回填及地貌恢复施工技术方案
1.特殊地段概况
1.1 农田、林区
本标段丘陵地段植被覆盖十分茂密,一般由经济林、果园组成,少量地段有少量原生林和次生林。
丘陵谷地丘陵谷地内主要种植水稻,局部为荒地、经济作物和水塘。
剥蚀波状平原地势较高处,主要为残积、坡积土组成,地下水位埋深一般大于管道埋深,主要种植胡椒、槟榔、椰子、香蕉、橡胶等多种经济作物,剥蚀波状平原地势较低处,主要为冲洪积形成的黏性土、砂土(含砾石)组成,地下水位埋深一般较浅,主要种植水稻,局部分布有少量水塘和荒地。
2. 林区、苗圃、农田施工措施
2.1 作业流程
图2.1-1 林区施工流程图
2.2 施工措施
为最大限度降低对林带等环境敏感地区的破坏,我们将严格控制作业带的宽度,主要采取沟下组装顺序施工,即从管沟开挖、沟下组装、无损检测、补口补
伤,土方回填及三桩埋设等作业均需设备依次摆布、工序衔接有序,保证迅速通过此段落;对于距离短、经济价值高的林带、果树地段还可采用管段预制、牵引就位等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2.2.1 征地手续办理
在农田、林区施工前,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与当地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主动办理好各项临时征用手续,待全部手续办理完毕,主管单位同意后,再组织人员进场施工。
2.2.2 测量放线
农田、苗圃、林带地段的施工作业带尽量减少,林区或经济作物区段作业带宽度可根据现场情况尽量减小,按设计线路走向放出管沟中心线和作业带两边的边线,边线上撒白灰线、插红旗、拉醒目的警戒线,以防止施工作业超出作业带,对需要砍伐的林木用红油漆作上醒目的记号。
进行管线测量时,在能安全行走的情况下,尽量不砍伐林木,对遮挡视线的树木,应只砍去遮挡视线的枝桠,不应整棵树砍伐。
图2.2-2 林带作业带示意图
2.2.3 作业带清理平整
地面附着物清点完、征地赔偿完后,经当地政府林业管理同意后,才能进行施工进行作业带的清理平整。
2.2.
3.1 对于作业带内的林木、果树,首先征求农户的意见,可以移植的帮助农户进行果树的移植;无法移植的,采用钢锯砍伐,贴地面将果树伐掉。
2.2.
3.2 对于主干在作业带外,而枝条伸到作业带内的果树,在施工时放慢施工速度,尽量减轻机械设备对这写枝条的损伤,能不砍伐的尽量不去砍伐。
2.2.
3.3 作业带清理平整过程,尽量不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对不影响履带设备行走的土坎、沟渠等尽量不动。
2.2.
3.4 清理掉农作物、树根及其他障碍物保证设备通过,在施工作业带边界设置防火隔离带,严禁任意砍伐作业带以外的树木。
2.2.
3.5 清除掉的农作物、树枝等杂物及时清理出作业带,严禁在作业带内乱摆乱放。
2.2.
3.6农田施工尽量减少对农田防护林及防风林带的损坏,必要时对林木进行移栽或假植。
2.2.
3.7 作业带平整时,要对农田、林区原有的水利设施修建临时疏通设施,保证原有水系畅通,避免对灌溉、泄洪及居民用水产生影响。
2.2.4 运布管
2.2.4.1 修筑便道时,要充分利用当地道路、作业带或附近荒地开辟,尽可能减少对林地的破坏。
2.2.4.2 林区、农田作业带内运布管分段进行,每段不宜超过2km。
采用吊装设备从每段两头分别进行布管,减少车辆进入,避免超占地发生。
2.2.5 管沟开挖
2.2.5.1 作业带平整完后,先进行管沟的开挖,开挖时对熟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回填管沟时拉回,生土在下,熟土在上,以使表层草木植被得以保存。
2.2.5.2 开挖采取人工及机械结合的方法进行开挖。
在林带石方段施工时,采用预裂静态爆破法进行作业,严格控制药量,避免飞石破坏周围植被。
2.2.5.3 将开挖出的生熟土采用临时苫盖、临时拦挡等措施围护,保证地貌恢复顺利进行。
2.2.5.4 对开挖出的弃土要修筑临时的拦挡、排水设施,避免过多占地和水土流失。
2.2.6 管道组焊
管沟开挖宽度尽量减少,沟底宽度控制在2m以内,在这种地段进行开挖管沟时,先对管子进行编号,按编号顺序进行管沟开挖,根据每根管子的长度在焊口位置处加宽,减少管沟开挖的土方,便于沟下的焊接作业,详见图2.2-3。
图2.2-3 林带焊坑布置图
2.2.6.1 施工时要确保安全,认真执行林业防火要求,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严格管理。
严禁在林带作业区内明火。
需气焊作业时,其用具应放在管沟边3m以内,动火应在沟下进行。
2.2.6.2 设备进入施工后,要严格按照要求施工,严禁在作业带以外乱碾乱压。
设备转场时,应将吊臂等伸出收起,避免损坏周围植被。
2.2.6.3 在进行起吊作业时,要先选择合适、宽阔的场地,起吊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周围的植被,避免起吊过程中对其造成损害。
2.2.7 回填
农田、林地带采用机械配和人工回填,注意减少推土机碾压或铲伤其它林木。
2.2.8 恢复地貌
2.2.8.1 坚持“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对作业带内杂物、弃土弃渣清理干净,进行原貌恢复。
2.2.8.2 地貌恢复使用的表层土必须为原地貌表面的熟土,恢复原有生态。
2.2.8.3 农田段恢复后的高度不得高于或低于原地面,以免影响当地的灌溉,产生多余弃土经平整后复垦为草地。
2.2.8.4 根据管道沿线气候与植被特点,选择当地较为适合的草类和灌木进行栽植,减少水土流失。
2.2.8.5 修复地貌原有的各项设施,并将由于施工需要修建的所有临时设施清除。
2.2.8.6施工结束后及时完成村级地貌恢复验收并办理地貌恢复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