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东中学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B.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频率越高,响度就越大
2.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
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
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
D.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如图所示,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超发出的是次声波
B.这主要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
C.利用B超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振幅较小
6.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的是()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7.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低
D.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8.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9.学校积极响应各级教育部门的号召,从2月10日起利用网络开展“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各科老师轮番上阵网络直播,下列物理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同学们听出熟悉的老师声音时异常兴奋,同学能区分出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老师们声音音调不同
B.老师在讲到关键点时,通过提高声音频率的方式来达到增大音量,强调重点知识的目的C.同学们听课时会要求正在用手机看视频的爸爸戴上耳机,这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同学们通过听网课获取知识,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0.下列声现象中,主要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超声波清洗机
C.倒车雷达
D. B 超检查身体
11.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
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
A.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
C.两者音色相同D.两者传播速度相同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 m/s
C.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D.“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二、填空题
13.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和20000Hz。
某潜艇的声呐发出的声波频率为15Hz,该声波叫___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
潜艇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发射声波,发出的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经过2s收到海底返回的回声,该处海深为__________m。
14.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声学知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是声音的_____不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________(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
15.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情,利用超声波可以除去人体内结石。
由此可知,声波实际上是通过介质传播声源振动的______和_______。
16.某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了四次实验的波型图,如图A、B、C、D所示。
A. B.
C. D.
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四个波形图中,响度较大的是 ________ 两图,音调较高的是 ___ 两图。
17.在长 1360m 金属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由
_______(选填“金属管”或“空气”)传来的,若两次响声相隔3.5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m/s,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
18.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该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又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图乙所示的实验搬到月球上去做,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19.如图甲,喇叭在“唱歌”,会看到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_.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说明喇叭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而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0.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v/(m·s-1)介质v/(m·s-1)
水(5℃)1450冰3230
水(15℃)1470软橡胶(常
温)
40至50
水(20℃)1480软木500
海水(25℃)1531铁(棒)5200
(1)分析表格的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____m/s;
(3)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____m.
三、解答题
21.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有大山,当汽车经过某处时,司机按响喇叭,经过2s后听到了回声.求:(声音的速度是340m/s)
(1)汽车从按喇叭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了多远?
(2)按喇叭时汽车距离大山多远?
22.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3.一辆汽车在山崖前鸣笛,(汽车静止)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声音的传播速度
v=340m/s)求:
(1))汽车距山崖的距离?
(2)该汽车若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前面的山崖,鸣笛后4s司机听到了回声.求听到回声时汽车距离山崖的距离?
24.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过3s接收到从海底反射回来的信号。
(已知海水中声速是1500m/s)求:(1)则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米?
(2)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25.今年国庆节期间,小云同学随父母去川西旅游,站在风景如画的两山之间的山沟中欣赏美丽风景,情不自禁的大声发出赞叹,随后听到多次回声。
第1次和第2次回声的时间间隔为1s,两山的间距为340m,求:
(1)两山分别距小云同学的距离;
(2)在小云同学听到第4次回声时,距他发出赞美声的时间间隔为多少s。
26.小明站在向悬崖行驶的船上,对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秒听到回声,若船行驶速度为36km/h,空气中声速是340m/s,问小明高喊时,船离悬崖多远?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传声的介质,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
(2)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只有频率在这一范围内,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我们才能听到;
(3)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其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及据声源的距离有关;
A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并且速度不同,故A错误,B 正确;
C.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我们才能听到,故C错误;
D.响度是声音的强弱,其影响因素是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与频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2.B
解析:B
A.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kHz,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kHz或小于20Hz时,我们便听不见了,“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所以听不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超声波属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属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太低,故B 错;敲锣时用力越大,锣的振幅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D错;应选C.
考点:声现象
4.A
解析:A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A正确;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得较快,B错误;
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慢,C错误;
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太空宇航员的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错误。
故选A。
5.B
解析:B
A.B超发出的是超声波,不是次声波,A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在传递信息,B正确;C.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与地球之间是真空,所以利用B超不可以测量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C错误;
D.准妈妈听不到B超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的声音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不是振幅较小,D错误。
故选B。
6.D
解析:D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A.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接收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符合题意。
7.A
解析:A
A.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故A正确;
B.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些,故B错误;
C.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越高,故C错误;
D.物体振动产生超声或次声,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A。
8.C
解析:C
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故C符合题意;
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解析:D
A.每个发声体的音色都不同,同学能区分出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老师们声音音色不同,故A错误;
B.老师在讲到关键点时,通过增大声带振动幅度,从而提高声音响度来达到增大音量的目的,故B错误;
C.要求正在用手机看视频的爸爸戴上耳机,这是在声源处阻值噪声的产生,故C错误;D.同学们通过听网课获取知识,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B
A.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是由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B符合题意;
C.倒车雷达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B超检查身体属于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11.D
解析:D
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人耳能够听到军鼓的声音,而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所以军鼓的声音不属于超声波,故B错误;
C.礼号和军鼓是不同的物体,不同的物体材料不同,音色不同。
故C错误;
D.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都是通过空气传入人的耳朵的,两者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故D 正确。
12.A
解析:A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 错误;A 符合题意;
B .不同的声波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其传播的速度相同,超声波、声音、次声波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都是340m/s ,故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
C .利用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检测出锅炉有没有裂纹,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 正确;C 不符合题意;
D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即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故D 正确;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二、填空题
13.次声波1500
解析:次声波 1500
[1]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 和20000Hz ,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所以某潜艇的声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2]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1212
s s t =⨯=; 则该处海水的深度:
1500m/s 1s 1500m s vt ==⨯=。
14.音色响度大
解析:音色 响度大
[1]由于发声体不同,则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根据音色区分“蝉”和“鸟”的叫声;
[2]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要大声说话,所以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15.信息能量
解析:信息 能量
[1][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信息;超声波有很强的穿透性,能够传递能量,所以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由此可知,声波实际上是通过介质传播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
16.BCBD
解析:BC BD
[1]比较A 、B 、C 、D 四个图可知,B 、C 偏离原平衡位置距离相等,并且最大,所以B 、C 的振动幅度相同,并且大于A 、D ,故B 、C 的响度较大。
[2]比较A 、B 、C 、D 四个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 图物体振动了1次,B 图物体振动了2次,C 图物体振动了1次,D 图物体振动了2次,故B 、D 物体的音调高。
17.金属管2720
解析:金属管 2720
[1]固体的传播速度较大,所以第一次听到的声音应该是金属管传来的;
[2]设声音在该金属中传播的速度为v 金,第一次响声传过来消耗的时间是t ,由题意可知
s v t v t v t ==+∆空空金
即
1360m 340m/s 340m/s 3.5s v t t ==⋅+⨯金
可求得时间0.5s t =,那么2720m/s v =金。
18.振动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分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析:振动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不能
【分析】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的响度大小和物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1]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3] 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9.振动响度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表述符合题意即可)听不到声音左边小球紧靠左边音叉(叉股静止不动表述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振动 响度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以传声,表述符合题意即可) 听不到声音,左边小球紧靠左边音叉(叉股静止不动,表述符合题意即可)
[1]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在振动;引起纸屑的振动而跳舞;
[2]响度与振幅有关,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说明喇叭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3]敲响右边的音叉,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
[4]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左边的音叉,是通过空气传播声音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月球上没有空气等其它物质做介质,无法传播声音,左边的音叉不会振动,小球也不会被弹起.
20.介质种类温度01531
解析:介质种类 温度 0 1531
(1)[1][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同种介质在不同温度下的声速也不同;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故填0;
(3)[4]根据题意可知
1531m/s 2s 1531m 22
vt s ⨯=== 三、解答题
21.(1)40m ;(2)360m
(1)汽车从按了喇叭到听到回声行驶的距离:
s 车=v 车t =20m/s×2s=40m ;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s 声=v 空t =340m/s×2s=680m ;
因声音传播的距离和汽车行驶距离之和等于按喇叭时与前面大山距离的2倍,所以,按喇叭时与前面大山的距离:
s =680m+40m =22
s s +声车=360m . 答:(1)汽车从按喇叭到听到回声行驶的距离为40m ;
(2)按喇叭时汽车距离大山360m .
22.(1)355m ;(2)325m
(1)在t =2s 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 1=v 1t =15m/s×2s=30m ,
声音传播的距离:
s 2=v 2t =340m/s×2s=680m ,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
2s =s 1+s 2,
所以
s =122s s +=30m+680m 2
=355m . (2)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
s ′=s -s 1=355m-30m=325m . 23.(1)680m ;(2)650m .
(1)声音从发出到山崖的时间为:
t =
12×4s=2s , 由v =s t
得,汽车距山崖的距离为: s =v 声t =340m/s ×2s=680m ;
(2)54km/h=15m/s ,汽车行驶的路程:
s 车=v 车t =15m/s ×4s=60m ;
声音传播的距离:
s 声=v 声t =340m/s ×4s=1360m ;
设司机鸣笛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 ,
则:
2s =s 声+s 车=1360m+60m=1420m
s =710m ;
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
s ′=s −s 车=710m−60m=650m.
答:(1)汽车距山崖的距离680m ;
(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650m.
24.(1)2250m ;(2)不能,真空不能传声。
(1)超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
t =12×3s=1.5s , 该处的海深:
s =vt =1500m/s×1.5s=2250m ;
(2)超声波需要在介质中传播,月球附近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利用声呐技术来测量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25.(1) 255m ,85m ;(2)在小云同学听到第4次回声时,距他发出赞美声的时间间隔为2.5s
【分析】
(1)根据v=求出声音到两山所用的时间,然后根据两次回声的时间间隔和人到两山的距离之和求出声音通过的路程,最后分别求出此人距两山的距离。
(2)第1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0.5s ;第2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1.5s ;第3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2s ;第4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2.5s 。
(1)由=s v t
得: 声音传播到一侧山再被反回来用的时间11t v
s =, 声音传到另一侧山再被反回来用的时间22t v s =
, 因为
t 1﹣t 2=1s
即
1212
1s s s v v -= 所以
s 1﹣s 2=340m/s×1s=340m
已知两山相距340m ,则
s 1+s 2=2L=2×340m=680m
所以s 1=510m ;s 2=170m ;
此人距两侧山的距离分别为
1111=510m=255m 22
L s =⨯ L 2=L ﹣L 1=340m ﹣255m=85m
(2)第1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0.5s ;第2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1.5s ;第3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2s ;第4次听到回声是发出赞美后2.5s 。
答:(1)两山分别距小云同学的距离是255m 、85m 。
(2)在小云同学听到第4次回声时,距他发出赞美声的时间间隔为2.5s 。
26.350m
船的速度为
36km/h 10m/s v ==船
设小明高喊时,船离悬崖的距离为s ,由题意可知
2s s s v t v t =+=+声声船船
小明高喊时,船离悬崖距离为
10m/s 2s 340m/s 2s 350m 22
v t v t
s +⨯+⨯===声船 答:小明高喊时,船离悬崖距离为35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