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质量技术保证措施
一、路基、路面工程
(1)严把取土场质量关,一定做好土样的土工试验,特别重视液限、塑限、CBR试验,路基填筑超过5000m3应重新作试验;加强原材料的进场复试检验;
(2)路基填筑前,必须清除表土,保证填前压实度达到90%,严禁将耕植土、表土作为填料;
(3)每层填土碾压厚度按30cm/层,平整度、路拱(1%~2%)、压实度必须符合要求,路基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结构施工;
(4)填料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92区填料粒径不超过15cm;
(5)涵背回填必须在结构物强度达到90%后方能进行,采用小型机械进行夯实;
(6)边坡要超填50cm,压实度检查频率为1000㎡检3个点;
(7)砌筑工程中,砌体材料必须经过试验合格,砂浆必须采用机拌,砌缝要错开,砂浆必须饱满,抹面平整光滑、泄水孔排列整齐,砌体外形顺畅、外观漂亮;
(8)路基结构层的强度、厚度、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观坚固,表面清洁而平整,无松散掉粒等缺陷;
(9)试验检测工作:委托具有相应市政检验资质的试验机构做原材料、配合比等主要试验工作,临时试验室承担一些现场的压实度、灰剂量检测等自检控制工作;
二、人行道工程
(1)人行道工程施工中做分项工程的交接检查;未经检查验收,不得进行
后续施工。
(2)人行道工程施工中,每一层完成后,应由专人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次的施工。
(3)找平层平整度的检验可用2m直尺检查;面层与直尺间最大空隙不应大于5mm,空隙应平缓变化,每米长度内不应多于一处。
(4)检验人行道面有无积水、排水系统是否畅通,可在雨后或持续淋水2h 以后进行。
(5)所有使用的原材料应按材料要求,进行抽样复查。
(6)人行道的基层应符合规定要求,对由于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应进行认真修补,凹凸处也应修理平整。
(7)基层施工完成后,应有自然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d,在养护期间不得上人行走或在其上操作。
(8)施工中注意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1)、检查关键的面层的牢固并且无松动、和空鼓、裂缝。
2)、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成品保护,严禁已完的面层造成人为破坏。
3)、细部处理不当
①原因分析:施工过程操作人员不认真进行细部处理,或不按技术方案交底施工。
②防止措施:施工前要认真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细部处理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三、路缘石工程
(1)开工前编制材料计划,由项目部统一组织各种材料的采购和供应。
对
施工设计图上的每个路口进行编号,要求厂家根据施工图编号生产弧形路缘石,并根据编号发货,以免造成错装的现象。
(2)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
认真检查、填写各工序自检记录,并及时履行各工序报监手续。
(3)安装路缘石的控制桩直线段每10米测设一处线型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曲线段每5米测设一处,路口处每1-5米测设一处线型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4)在安装时对其原材料进行质量外观检查,凡是出现崩边缺角、脱皮、表面蜂窝麻面、颜色不一致现象一律不得使用,安装好后,进行勾缝,勾缝前对安放好的路缘石进行检查,检查其侧面、顶面是否平顺以及缝宽是否达到要求,不合格的重新调整,然后再勾缝。
(5)现浇卧石前先按施工图要求安装模板,模板(钢模)安装完后检查模板的线形,保证直线顺直、曲线圆滑。
浇筑前先将模内润湿,混凝土现浇施工中严格控制标高,并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的现象。
(6)原材料已准备好,并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满足规范要求及施工需要,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分隔存放,水泥搭棚存放,以防雨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