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考试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物理考试总结
一、晶体结构
1.单晶,准晶和非晶结构上的差别:单晶:排列长程有序,具有周期性
准晶:排列短程有序,长程具有取向序,即准周期性非晶:排列短程有序,长程无序。
2.晶格: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
原子、原子间距不同,但有相同排列规则,这些原子构成的晶体具有相同的晶格,如Cu和Ag;Ge和Si等等
3.晶格周期性的描述:原胞和基矢
晶格共同特点:周期性,可以用原胞和基矢来描述。
原胞:一个晶格中最小重复单元,每个元胞中只能包含一个格点基矢:原胞的边矢量
4.单胞:为了反映晶格的对称性,常取最小重复单元
的几倍作为重复单元。
单胞的边在晶轴方向,边长等于该方向上的一个周期代表单胞三个边的矢量称为单胞的基矢 5.可以用l?
1
1。
?l2?2?l3?3表示一个空间格子(点阵)
6.晶格周期性的描述:布拉伐格子
实际晶格可以看成为在上述空间格子的每个格点上放有一组原子,它们的相对位移为r?。
这个空间格子表征了晶格的周期性,称为布拉伐格子。
7. 根据原胞基矢定义三个新的矢量:倒格子基矢量(注意写成矢量形式)
b1?2?
?2??3?3??1?1??2
b2?2?b3?2?
?1[?2??3]?1[?2??3]?1[?2??3]
?n1b1?n2b2?n3b3
倒格子每个格点的位置:G称为倒格子矢量。
2?,i?j
性质:?ibi?2??ij{??0,i?j,
nnn2n3
(i,j?1,2,3),
正格子原胞体积反比于倒格子原胞体积。
8.
?1??
布里渊区边界条件(k?G)G?0
2
满足此边界条件的k的取值范围是在倒格矢-G的垂直平分面上. 9.晶格的对称性
七大晶系的关系:立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立方晶系,三角晶系;
六角晶系,三角晶系、正交晶系。
各晶系的布拉伐格子:
立方晶系: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四方晶系:简四方、体心四方
正交晶系:简单正交、体心正交、面心正交、底心正交单斜晶系:简单单斜、底心单斜三斜晶系:简单三斜
六角晶系:六角三角晶系:三角。
10.布拉伐格子的格点可以看成分列在一系列相互平行的直线系上,这些直线系称为晶列。
同一个格子可以形成方向不同的晶列,每一个晶列定义了一个方向,称为晶向。
沿晶向到最近的一个格点的位矢:l?
1
1
?l2?2?l3?3
[l1l2l3],标志晶向的这组数称为晶向指数。
二、固体结合
1.固体结合的基本类型和基本特点:
2.离子晶体的内能——所有离子相互吸引库仑能和重叠排斥能之和
?q26bABU?N[??n]?N[??n]
4??0rrrr
NA1N?q21
结合能:W??U(r0)?(1?)?(1?)
r0n4??0r0n
马德隆常数:-???’
(n
n1n2n3
(?1)n1?n2?n3
2
1
?n2?n3)
221/2
平衡晶格常数:
3. 共价键结合的两个基本特征——饱和性和方向性
饱和性:共价键形式结合的原子能形成的键的数目有一个最大值,每个键含有2个电子,分别来自两个原子;
方向性:原子只在特定的方向上形成共价键,各个共价键之间有确定的相对取向。
4.范德瓦尔斯结合:非金属气体分子在低温时结合成分子晶体,其结合力称为范德瓦尔斯力。
范德瓦尔斯力——静电力、诱导力、色散力
?
静电力:极性分子具有永久的偶极矩u;偶极子之间产生静电吸引力
诱导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极性分子诱导邻近分子使其发生电荷位移,产生诱导偶极子;偶极子与诱导偶极子间的吸引力。
色散力:诱导偶极子与诱导偶极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色散力。
分子晶体的结合能:
范德瓦尔斯力相关吸引能:-A
r6
分子靠近时的排斥能:
Br12
r
6
一对分子间的作用势能:u(r)??A?L-J势:令4??
?
?
6
Br12
?A,4??12?B则
u(r)?4?[()12?()6]
rr
第二篇:通信原理考试总结2000字
1.模拟调制分线性调制和非线性调制。
通信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信息的时空转移,即把消息从一方传送到另一方。
2.为什么要进行载波调制呢?
第一,通过调制,把基带信号的频谱搬至较高的载波频率上,是已调信号的频谱与信道的带通特性相匹配,这样就可以提高传输特性。
第二,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第三,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可以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
因此,调制对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和作用。
3.门限效应:输出信噪比不是按比例随着输入信噪比下降,而是急剧恶化,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解调器的门限效应。
4.频分复用是一种按频率来划分信道的复用方式。
在FDM中,信道的带宽被分成多个相互不重叠的频段,每路信号占据其中一个子通道,并且各路之间必须留有未被使用的频带进行分割,以防止信号重叠。
在接收端,采用适当的带
通滤波器将多路信号分开,从而恢复出所需要的信号。
时分复用:借助把时间帧分成若干时隙,各路信号占有各自时隙来实现在同一信道上传输多路信号。
1 k=0 5.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h(kTS)= 0 k为其他数
6.无码间串扰的频域条件:∑ H(ω+2πi/Ts)=Ts |ω|≤π/Ts
7.随参信道:特性随机变化的信道称为随机参量信道。
8.信道容量:是指信道能够传输的最大平均信息速率。
9.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
①信息源: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②发送设备:产生适合于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使发送信号的特性和信道特性相匹配,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并且具有足够的功率以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要。
③信道:是一种物理媒质,用来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④接受设备:将信号放大和反变换。
其目的是从受到减损的接受信号中正确恢复出原始信号。
⑤受信者(信宿是传送消息的目的地):功能与信源相反,即把原始电信号还原成相应的消息。
10.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功能:
①信息源编码与译码:一、提高信息传输的有效性。
即
通过某种数据压缩技术设法减少码元数目和码元速率。
二、完成A/D转换。
即当信息源给出的是模拟信号时,信源编码器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②信道编码与译码:信道编码的目的是增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③加密与解密:为了保证所传信息的安全
④数字调制与解调:数字调制就是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带通信号
⑤同步:使收发两端的信号在时间上保持一致,是保证数字通信系统有序、准确、可靠工作的前提条件。
11.眼图,是指通过用示波器观察接收端的基带信号波形,从而估计和调整系统性能的一种方法。
眼图可以定性反映码间串扰的大小和噪声的大小,眼图还可以用来指示接受滤波器的调整,以减小码间串扰,改善系统性能。
同时,通过眼图我们还可以获得有关传输系统性能的许多信息。
12.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即恢复的本地载波与所需的相干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即“1”变“0”,“0”变“1”,判决器输出数字信号全部出错。
这种现象称为2PSK 的“倒π现象”或“反相工作”。
13.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比较:一、误码率:①对同一调制方式,采用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低于采用非相干解调方式的误码率②若采用相同的解调方式,在误码率相同的情况下,所需要的信噪比2ASK比2FSK高3dB,2FSK比2PSK高3dB,2ASK比2PSK高6dB,③若信噪比一定,2PSK 系统的误码率比2FSK的小,2FSK系统的误
码率比2ASK的小。
二、从频带宽度或频带利用率来看,2FSK系统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三、若传输信道是随参信道,2FSK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
14.时分复用的优点:便于实现数字通信、易于制造、适于采用集成电路实现、生产成本较低。
15.伪随机噪声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某些统计特性,同时又能够重复产生
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17.本原多项式:一个n次多项式f(x)满足条件①f(x)为既约的;②f(x)可整除(xm+1),m=2n-1;③f(x)除不尽(xq+1),q18. 简述差错控制编码的基本原理在发送端被传输的信息序列上附加一些监督码元,这些多余的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以某种确定的规则相互关联。
接收端按照既定的规则检验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系,一旦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则信息码元与监督码元之间的关
系将受到破坏,从而发现错误,乃至纠正错误。
19. 2FSK通信系统中若“1”码与“0”码对应的信号幅度不相同,对传输信息有影响吗?为什么?
答:没有影响。
(3分)
因为2FSK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调制在载波的频率当中,频率对应不同的数字信号,和幅度没有关系。
20.脉冲编码调制:通常把从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直到变换成为二进制符号的基本过程。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