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 第一章总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的差异。
总体根据包括的单位是否可数可分为有限总 体和无限总体。
精品文档
二 标志和指标
(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如:若以“人”为单位,标志有:性别、民
族、年龄、政治面貌、身高、体重… 又如:若以“工厂”为总体单位,标志有:
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经济类型、年产值、 劳动生产率… 标志可分为两类: 1. 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的标志; 2.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标志。
精品文档
以上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而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则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精品文档
二 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由此可知统计研究对象的三个特点:总体性、社会性 和数量性。
1. 总体性。统计是认识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统计研究问题不以研究个体为目的,但对个体资料的研 究是必要的。 2. 社会性。统计工作者—人—具有社会性;统计认识 的对象—社会经济现象—也具有社会性。
变量可分为: 1. 自变量和因变量; 2. 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3. 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二)变量值: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精品文档
第三节 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过程
一 统计制度 (一)统计管理体制:我国统计管理体
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二)统计调查制度:我国目前的统计
精品文档
(二)统计认识过程
统计认识事物是遵循以下过程: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更高一级的 认识。
精品文档
第四节 统计学科体系
一 统计学科体系 (一)数理统计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 1.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2. 经济统计学 3. 部门统计学 二 本书的基本内容 (略)
精品文档
统计指标上述两分类的联系:
数量指标=总 ( 绝 量对 指数 标 )指
统计指 质 标量指 平 相 标均 对指 指标 标
3. 统计指标的性质: (1)综合性: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2)数量性:统计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精品文档
(三)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
2. 统计指标的分类
(1)按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指标分为: A. 数量指标:反映总体规模或水平的指标。如国
土面积、商品销售额等。 B.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或总体
单位一般水平的指标。产品合格率、工人平均工 资等。 (2)按表现形式不同,指标分为: A. 总量指标(绝对数指标):反映总体绝对量大 小(或多少)的指标。如全国人口数、原煤产量 等。 B. 相对数指标:反映有联系的现象之间对比关系 的指标。如产品合格率、发展速度等。 C.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单位一般水平的指标。如 学生平均考分、平均年龄等。
说明总体特征的; (2)标志有的可用数值表示,有的则不能用
数值表示;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2. 联系: (1)指标的数值归根到底来源于标志; (2)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相
互转换关系。 问:“职工人数”是标志还是指标?
精品文档
三 变量和变量值
(一)变量:在统计学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可以称为变量。
欢迎学习
欢 «统《迎学计统习学计» 学》
精品文档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统计”一词的含义 (一)统计工作:即人们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和分析 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二)统计资料:以数字为特征的反映社会经济实际 情况的统计工作的成果。 (三)统计学:对统计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阐述 统计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调查制度是:以定期普查和抽样调查为 主,多种统计调查方法结合应用。 (三)统计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统 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公布,1984年1 月1日实施。
精品文档
二 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工作阶段 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四个
阶段: 1. 统计设计; 2. 统计调查; 3. 统计整理; 4. 统计分析。
精品文档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由客观存在的、 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构成
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可见,统计
总体有如下三个特点:
1. 同质性: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应有某方面 共同的性质;
2. 大量性: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应是大量的; 3. 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应存在某方
3. 数量性。统计通过对数量的研究探索社会经济现象的 规律性。
精品文档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
精品文档
三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四)归纳推断法; (五)时间数列分析法; (六)指数分析法; (七)相关分析法。
精品文档
(二)指标:即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数 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1.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5项要素:
(1)指标名称;
(2)时间范围;
(3)空间范围;计量单位
(5)计量单位。如:
1999年 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 为 4576.7 亿元。
时间
空间
精品文档
指标名称
总体根据包括的单位是否可数可分为有限总 体和无限总体。
精品文档
二 标志和指标
(一)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如:若以“人”为单位,标志有:性别、民
族、年龄、政治面貌、身高、体重… 又如:若以“工厂”为总体单位,标志有:
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经济类型、年产值、 劳动生产率… 标志可分为两类: 1. 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的标志; 2.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的标志。
精品文档
以上三种含义之间的关系: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 果,而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则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精品文档
二 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
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由此可知统计研究对象的三个特点:总体性、社会性 和数量性。
1. 总体性。统计是认识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 统计研究问题不以研究个体为目的,但对个体资料的研 究是必要的。 2. 社会性。统计工作者—人—具有社会性;统计认识 的对象—社会经济现象—也具有社会性。
变量可分为: 1. 自变量和因变量; 2. 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3. 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二)变量值: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
精品文档
第三节 统计制度和统计工作过程
一 统计制度 (一)统计管理体制:我国统计管理体
制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二)统计调查制度:我国目前的统计
精品文档
(二)统计认识过程
统计认识事物是遵循以下过程: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更高一级的 认识。
精品文档
第四节 统计学科体系
一 统计学科体系 (一)数理统计学 (二)社会经济统计学 1.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2. 经济统计学 3. 部门统计学 二 本书的基本内容 (略)
精品文档
统计指标上述两分类的联系:
数量指标=总 ( 绝 量对 指数 标 )指
统计指 质 标量指 平 相 标均 对指 指标 标
3. 统计指标的性质: (1)综合性: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2)数量性:统计指标都是能用数值表示的。
精品文档
(三)标志和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1. 区别: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而指标是
2. 统计指标的分类
(1)按说明总体的内容不同,指标分为: A. 数量指标:反映总体规模或水平的指标。如国
土面积、商品销售额等。 B. 质量指标:反映总体内部数量对比关系或总体
单位一般水平的指标。产品合格率、工人平均工 资等。 (2)按表现形式不同,指标分为: A. 总量指标(绝对数指标):反映总体绝对量大 小(或多少)的指标。如全国人口数、原煤产量 等。 B. 相对数指标:反映有联系的现象之间对比关系 的指标。如产品合格率、发展速度等。 C. 平均指标:反映总体单位一般水平的指标。如 学生平均考分、平均年龄等。
说明总体特征的; (2)标志有的可用数值表示,有的则不能用
数值表示;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 2. 联系: (1)指标的数值归根到底来源于标志; (2)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相
互转换关系。 问:“职工人数”是标志还是指标?
精品文档
三 变量和变量值
(一)变量:在统计学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 所有的统计指标都可以称为变量。
欢迎学习
欢 «统《迎学计统习学计» 学》
精品文档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 “统计”一词的含义 (一)统计工作:即人们有目的地搜集、整理和分析 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 (二)统计资料:以数字为特征的反映社会经济实际 情况的统计工作的成果。 (三)统计学:对统计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阐述 统计活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调查制度是:以定期普查和抽样调查为 主,多种统计调查方法结合应用。 (三)统计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统 计法”于1983年12月8日公布,1984年1 月1日实施。
精品文档
二 统计工作过程
(一)统计工作阶段 一项完整的统计工作一般分为以下四个
阶段: 1. 统计设计; 2. 统计调查; 3. 统计整理; 4. 统计分析。
精品文档
第二节 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简称为总体):由客观存在的、 性质相同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构成
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总体单位。可见,统计
总体有如下三个特点:
1. 同质性: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应有某方面 共同的性质;
2. 大量性: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应是大量的; 3. 差异性: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应存在某方
3. 数量性。统计通过对数量的研究探索社会经济现象的 规律性。
精品文档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统计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
精品文档
三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一)大量观察法; (二)统计分组法; (三)综合指标法; (四)归纳推断法; (五)时间数列分析法; (六)指数分析法; (七)相关分析法。
精品文档
(二)指标:即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数 量概念和具体数值。
1. 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5项要素:
(1)指标名称;
(2)时间范围;
(3)空间范围;计量单位
(5)计量单位。如:
1999年 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 为 4576.7 亿元。
时间
空间
精品文档
指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