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延河--压力和压强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二、液体的压强》课件_2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二、液体的压强》课件_2
第九章 压强
一、压强
1、压力
1)、定义及单位: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 的力叫压力用F来表示,单位是牛(N)
2)、产生的条件:只有相互接触且发生挤 压的物体之间才有压力。
3)、方向:垂直接触面,且指向被压物体。
4)、作用点:在受压物体接触面上。
完成以下压力的示意图
F 静止于水平桌面F=G
F
压力由于重力产生,但 F≠G
(2)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 图中a、b、c的哪一种?(g=10N/kg,杯壁的厚 度可忽略)
解:由p=ρgh得 水的深度H为 假设杯壁是竖直的,装入1kg的水后杯中水的深 度h为 因为H>h,所以水杯是底小、口大,大致形状 是图a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
F=pS=ρghS=ρgV柱=m柱g=G柱
4、增大压强的方法
(1)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
(2)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
(3)在减小受力面积S的同时增大压 力F。
5、减小压强的方法
(1)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2)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3)在增大受力面积S的同时减小压 力F。
二、液体的压强
1)、产生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
F=G柱<G液 F=G柱=G液 F=G柱>G液
4、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 下端连通的容器。
2)特点:连通器里的 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部 分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连通器的应用
知识总览
压力
作用 效果
压强
方向:垂 直指向受 压物体表 面
单位: 帕斯卡 (Pa)
压强
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
公式 p F S
3、液体压强计算式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知识讲解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 知识讲解

液体对压强的传递责编:冯保国【学习目标】1、知道帕斯卡定律。

2、知道液体能够传递压强,知道液压传动。

3、知道液压传动是液体传递压强规律的重要应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一规律叫做帕斯卡定律。

要点诠释:1、帕斯卡定律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发现的,这一规律同样适用于密闭气体。

2、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就是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要点二、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液压传动1、原理在液压系统的小活塞上施加较小的力,该力对液体产生的压强,由液体大小不变的向各个方向传递,由于大活塞比小活塞的面积大,于是液体就对大活塞产生较大的压力。

(如下图)施加的压力抬升的力2、液压传动的优点:平稳、噪声低、机动灵活、传递动力大。

3、液压传动原理的应用:油压千斤顶、汽车制动系统(如下图)、挖掘机的工作手臂、消防车上的升降云梯。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2016春•卢龙县期中)如图所示的“帕斯卡裂桶实验”,木桶内装满水,桶的顶部竖立着一根细管,一人在三楼的阳台上向细管内只倒入了几杯水,木桶就被水压破了,这一实验表明,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是液体的()A.质量B.深度C.密度D.体积【思路点拨】从桶裂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倒入的几杯水使水桶受到的压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再将倒入这几杯水造成的变化与液体压强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B【解析】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但变化的幅度都很小,不会造成液体对水桶的压强产生这么大的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这一实验表明的是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液体的深度,综上分析,故选B。

【总结升华】液体压强的大小是由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决定的,与液体的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质量大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2、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闭装置中,小陈和小李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别从两端去推动原来静止的光滑活塞,则两活塞将()A.向左运动B.向右运动C.静止不动D.条件不够,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设小陈、小李施加的力都为F ,小陈对大活塞施加力的压强为大S F P ,根据帕斯卡原理知,右边小活塞所受的液体对它的压强为P ,右边小活塞所受的液体对它的压力F ′=PS 小<PS 大=F ,此时右边小活塞所受的液体对它向右的压力小于小李对活塞向左的压力,活塞向左运动【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帕斯卡原理的应用,要求学习物理时,多联系生活、多分析,学以致用。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一讲 大气压强

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一讲  大气压强

第十一讲大气压强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大气压强: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产生原因: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2)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注意:①管内上方是真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变化而变化,和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因素无关,只与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②由于大气压值是变化的,所以只用仪器测定而难以直接用公式进行计算.③测量工具:气压计.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管式弹簧压强计.※水银气压计:准确但携带不方便.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可改装为登山用的高度计.2.大气压强的变化(1)标准大气压:托里拆利实验中规定:760 mm汞柱产生的压强即1个标准大气压=1.01×10⁵Pa.(2)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大气压随高度减小的变化是不均匀的.在海拔2 000 m 以内,每升高12 m,大气压强降低133 Pa(即1毫米汞柱).大气压强随天气的变化规律是冬高夏低,晴高阴低.3.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同种液体的沸点不是固定不变的.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反之,压强越大.5.应用(1)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是产生升力的原因.(2)跑车尾翼、列车安全线等.6.利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装置和现象,如钢笔吸墨水、抽水机抽水、高压锅的设计等.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释许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例如用吸管喝饮料,当用力吸吸管时,吸管内的压强减小,饮料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吸管,从而喝到饮料,而并非我们平常说的吸进吸管.实验一: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两个皮碗对口挤压,然后两手用力往外拉,发现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模拟实验的共同点是:将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的空气抽出或挤出,使金属球内和皮碗内空气压强减小,而外界的大气压强就把它们紧紧地压在一起,要用较大的力才能拉开,这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实验二:“瓶吞蛋”实验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广口瓶口,实验前用手轻轻用力,不能将鸡蛋完整压入瓶内.再将点燃的棉球扔入装有细沙(防止烧裂瓶底)的瓶中,迅速将熟鸡蛋塞住瓶口,待火熄灭后,观察到鸡蛋掉入瓶内.上述实验,由于棉花燃烧使瓶内气压升高,而骤冷又会使气压迅速降低,当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时,鸡蛋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瓶内.实验三:“覆杯”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整杯水被纸片托住,纸片不掉下来.该实验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纸片向下的压强小于大气对纸片向上的压强,因而纸片不掉下来.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不难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问题.因而显示出大气压强的特点: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实验四:“虹吸现象”虹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虹吸原理就是连通器的原理,加在密闭容器里液面上的压强,处处都相等.而虹吸管里灌满水,没有空气,来水端的水位高,出水口用手掌或其他物体封住.此时管内压强处处相等,但是来水端的水位高,压强大,推动来水不断流出出水口.分析上述现象,其原理是由于液态分子间引力与位能差所造成的,即利用水柱压力差,使水上升后再流到低处.由于管口水面承受不同的大气压力,水会由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压力小的一边,直到两边的大气压力相等,容器内水面变成相同的高度,水就会停止流动.利用虹吸现象很快就可以将容器内的水抽出.例题精讲一、理解气体压强【例题1】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 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76 0mm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 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在玻璃管顶穿一个小孔,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例题2】如图是一个饮水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a、b是出水管的两端,壶内水面低于出水管的a 端,活塞与壶口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力F向下按压活塞,在水从a端匀速流出来(壶内水面始终高于b端)的过程中,壶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不变B.壶内气体的体积逐渐变小C.向下按压活塞的力F 逐渐变大D.壶底内表面所受的压力大小不变【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水和酒精,当在A 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体高度上升,设B 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水,C管内酒精产生的压强为p酒精,则p水p酒精(选填“>”“=”或“<”),B、C管中的液体上升的原因是A 处空气流速加快,.【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用截面积相同的粗细均匀玻璃管对三种不同的液体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的情形,玻璃管的顶端为真空,露出液体中的玻璃管内的液体质量分别是m₁、m₂、m₃,则m₁、m₂、m₃的大小关系是( )A.m₁>m₂>m₃B.m₁<m₂<m₃C.m₂>m₃>m₁D.m₁=m₂=m₃【变式训练2】下列情况中,可能会使气压计读数变大的是( )A.把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顶B.季节从夏季变为冬季C.天气由晴变阴D.上述几种情况都不可能【变式训练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小心将封闭顶端打破了一个小洞,这时管内水银将( )A.立即从小洞内外喷出B.保持原状C.落回水银槽中,直到管内外水银面相平为止D.无法确定【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用抽气筒从b管向外抽气,瓶内气球会膨大起来B.用手指盖住上孔,水就停止流出,手指一松开,水又从下孔流出C.将带有玻璃管的空试管加热后,侧插入水中,水会进入试管D.往容器中注入水,水静止时,容器各部分中的水面保持相平二、大气压的变化及测定【例题1】在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中,为消除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某同学采用了图示装置.将注射器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活塞通过水平细线与烧杯相连,向烧杯中缓慢加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左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880 g;然后向外缓慢抽水,当活塞刚开始向右滑动时,测得杯中水的质量为460 g.烧杯质量为100g,活塞面积为7×10⁻⁵m²,g取10N/ kg,轮轴间的摩擦和细线重不计.则所测大气压的值应为多少帕?【例题2】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2)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p= .(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实验室有甲、乙两个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分别为0.5 cm²和2 cm²,若弹簧测力计量程为10 N,实验时应选用(选填“甲”或“乙”)注射器,理由是.【例题3】学习了大气压的知识后,小明对大气压强通常有1.0×10⁵Pa这么大存有疑问,想亲自证实一下.小明买来一个塑料挂钩(质量可忽略不计),把它的吸盘贴在玻璃餐桌的下表面,如图所示,测出塑料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10 cm²,又找来一个轻塑料桶(质量可忽略不计),并在桶中装入8 kg水.(1)小明经过理论计算,认为把塑料桶挂到挂钩上不会把吸盘拉下来,请你帮他写出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g 取10 N/ kg)(2)当小明把水桶挂到挂钩上时,吸盘却被拉下来了,是不是大气压没有那么大呢? 如果不是,你认为可能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例题4】如图所示是自制水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变式训练1】如图所示为覆杯实验.(1)硬纸片不会掉下的事实是存在的证据.(2)有同学认为实验中是水粘住了纸片,老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随着空气被抽出,纸片掉下了,排除了纸片是被水粘住的可能.若换用容积和高度均相同,而杯口更小的杯子进行实验,要使同一硬纸片掉下,相同情况下需要抽气的时间会(选填“变短”“变长”或“不变”).【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A.保持不变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D.稍微下降一些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例题1】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 管右端相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 kPaC.0~4s ,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D.图像③是A 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例题2】把一根长约10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 的管口贴靠在A 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会看到A管中液面,这是因为A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使压强而造成的结果.【变式训练1】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竖直方向伞面可能被“吸”,发生形变.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伞面被向下“吸”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变式训练2】有一种家庭使用的淋浴器,设备很简单,设计却很巧妙,如图甲所示.淋浴器有两个进水口,一个是冷水口,一个是热水口,冷水口直接与自来水管连接,热水口的管道很细,插在热水壶或热水瓶里.使用的时候,拧开自来水龙头,热水会自动向上流,冷水、热水混合后,从喷头里喷出适宜淋浴的温水.其工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冷水和热水是通过混合阀混合后变成温水的.混合阀像个三通管,冷水管比较粗,在汇合点附近突然变细.由于出水口狭窄使水流速度(选填“加快”或“减慢”),出水口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水壶里的热水在的作用下升到三通管中,与冷水混合后,从喷头喷出.【变式训练3】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图为某人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变式训练4】如图所示,跑车尾部安装有气流偏导器,它的底部是弧形,这相当于倒置的飞机机翼.跑车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大B.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大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小C.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小D.流过气流偏导器上方的气流速度小于下方气流速度,偏导器上方压强大四、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例题1】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你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又沸腾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降低B.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C.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水的沸点升高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水的沸点升高【例题2】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孔,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如图所示,某高压锅锅体的内底面积为S,侧壁竖直,出气孔横截面积为S₀,限压阀质量为m₀,限压阀顶部面积为S,.(大气压强p₀)(1)写出液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2)求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3)为保证使用安全,不可随意增加限压阀质量.如果限压阀的质量增加m,请计算锅体与锅盖咬合处锅体对锅盖的最大作用力增大多少.【变式训练】20世纪60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五、玻意耳定律专题【例题1】如图,粗细均匀的弯曲玻璃管A、B两端开口,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右管内气体柱长为39 cm,中管内水银面与管口A 之间气体柱长为40 cm.先将口B封闭,再将左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设整个过程温度不变,稳定后右管内水银面比中管内水银面高2 cm,求:(1)稳定后右管内的气体压强p;(2)左管A 端插入水银槽的深度h.(大气压强p₀=76 cmHg)【例题2】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ABCD 的A 端封闭,D端与大气相通.用水银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U形管的AB一侧,并将两端向下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AB 侧的气体柱长度l₁=25cm.管中AB、CD 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ℎ₁=5cm.现将U 形管缓慢旋转180°,使A、D两端在上,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水银漏出.已知大气压强. p₀=76cmHg.求旋转后,AB、CD 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例题3】左端封闭的“□”形玻璃管,左侧与右侧的竖直玻璃管长度相等,左端封闭,右端开口,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在玻璃管内注入液体A,液体A 的密度为ρA,当平衡时封闭的气体的长度为l₀,玻璃管右侧的液面距离管口的距离为2l。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压力和压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黑龙江省虎林市八五零农场学校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 压力和压强》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1
F
2
F
3
F
4
一、压力的概念:
• 小孩垂直压在地面上的力 • 图钉垂直压在墙面上的力 • 木块垂直压在斜面上的力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 上的力叫压力
5
作用点:所压表面 方向: 垂直于表面指向里面
练习:画出支持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G F
F G FG
6
大小: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 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17
15
练习题1:向墙上按图钉,已知图钉帽 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图钉尖的的面积 是0。05平方毫米,,手指对图钉帽的 压强是2X105帕,求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16
练习题2 :冬天河面上结冰,冰层能 承受的最大压强是2X104帕,一个质 量是40千克的小孩一只脚的面积是 160平方厘米,他能不能步行通过冰 面?
解:6吨=6000千克
F=G=mg=6000 千克10牛/千克=60000牛 S=600 厘米2×4=2400厘米2=0.24米2
P=
F
6000牛 =
=2.5× 105帕
S 0.24米2
答: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2.5× 105帕
14
讨论:自然科学书放在桌面上,如何放对桌面压 强最大?如何放对桌面压强最小?
练习:
1帕=1牛/米2 1帕的意思是什么:
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压力是 1 牛
12
4、压强公式的简单应用: 例题:质量为60千克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 积是196厘米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人对地面的 压强是多少?(自学)
请同学们思考,当人行走时人对地面的压强比站 立时大了,还是小了?
13
练习:
一只大象的质量为6吨,每只脚掌面积为 600厘米2,这头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的 压强是多少帕?(取g=10牛/千克)

[最新优秀课课件]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最新优秀课课件]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
现象表明:
1. 2.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液体压强还与液体深度有关: 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4.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为什么液体会产生压强
1.液体具有流动性 2.液体因具有质量而受 重力作用
盐 水 A 水 B
h
3.某同学测得家用保温瓶深度为30 cm,装满 开水后,水对瓶胆底的最大压强 3000 Pa(g=10N/kg);若将开水全部倒入脸盆后, ___ 小于 水对瓶胆底的最大 则水对盆底的压强______ 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思考:下列物体具有什么相同特点? 1 、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
该实验说明什么?
在同种液体中,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该实验说明什么?
•在酒精中 在水中液体压强还与液体密度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利用压强计U型管的左右两侧液面 高度差来展示液体压强 。
探 究 液 体 内 部 的 压 强
该实验说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 明什么? 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2018年寒假八年级物理学习计划
第九章压强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
天津市静海区团泊镇中学高级物理教师李国海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 1 压强 教案

新疆克拉玛依市第十三中学初中物理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 1 压强 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3)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压强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教具:钉板、砝码、石粉、铅笔、海棉、橡皮泥、铁钉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文76页14.1-1蝉及14.1-2沙漠之舟)引入压力的作用效果,在物理学中用压强来表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大小:有时等于重力(水平放置时)、有时不等于重力2.突破难点的方法:练习:利用如图1几种情况分析压力的作用情况来巩固所学的压力的知识。

(图1)(二)压强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压强的学习1.提出问题2.进行假设和猜想3.设计方案(实验)4.进行实验(学生探究)5.分析现象6.归纳总结得出规律或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P )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朱止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  朱止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第三节 大气压强
新乡县合河三中 朱止全
通常我们用打气 筒把气球吹大,能否 用抽气筒让气球鼓起 来呢?
教学环节
一.探究大气有压强吗? 二.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三.探究大气压大不大?
四.研究大气压到底有多大? 五.大气压的应用:
猜想、实验
1.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放进塑料饮 料瓶中,并迅速地用手捂住瓶口,会怎样? 观察发生的现象. 2.广口瓶中装满水,把硬纸片盖上去,倒 置过来,纸片会掉下来嘛?观察并思考.
3.大试管中装满水,将小试管插入并倒 置过来,会怎样?
1.猜想、实验
把两个胶皮碗紧紧地挤压在 一起,还容易把它们分开吗?
2.马德堡半球实验
q
1.猜想、实验
把量筒中装满水,用手捂住瓶口,并倒 插入水槽中,水会不会流出?
2.猜想、实验
在一根一米长的玻璃管装满水,用手堵 住管口,倒插入水槽中,水会不会流出?
一 大气压强:
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的压强叫做大气 压强,简称大气压。
二 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又具有流动性。
三 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同时说明大气压非常大。
四 托里拆利实验: 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P = 760mmHg =
1.01×105Pa
五.应用:
2、用自来水钢笔吸墨水时,只要把弹簧片按几下松开,
墨水就吸到橡皮管里去了,这是因为(

A 橡皮管有吸力管里真空有吸力
巩固练习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壶里的水不容易倒出来 B 用吸管可是把杯中的果汁吸到口中 C 托里拆利实验

浅谈初中压力压强疑难问题的突破策略

浅谈初中压力压强疑难问题的突破策略

浅谈初中压力压强疑难问题的突破策略孙铁军(浙江省慈溪市逍林初级中学㊀315321)摘㊀要:本文以浅谈初中压力压强疑难问题的突破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ꎬ结合当下初中压力压强基本概念介绍和初中压力压强疑难问题的突破对策为主要依据ꎬ从固体压力知识内容和液体压强知识这两方面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ꎬ其目的在于提升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疑难问题解决效果ꎬ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关键词:初中物理ꎻ压力压强ꎻ固体液体ꎻ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067-02收稿日期:2020-02-15作者简介:孙铁军(1979.7-)ꎬ男ꎬ浙江省慈溪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科学教学研究.㊀㊀压力压强是初中物理知识中重点内容ꎬ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难点内容ꎬ在实际解题期间ꎬ学生经常因为无法确定压力㊁重力和压强概念ꎬ进而对固体液体压力㊁解题方法等掌握不足ꎬ思路不够清晰ꎬ所以在遇到物理压力压强动态化知识时无法无从下手ꎬ导致最终物理成绩不足.为提升学生压力压强解题质量ꎬ需要学生明确固体㊁液体压力压强知识概念和内容等ꎬ尽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ꎬ促进学生未来发展.㊀㊀一㊁初中压力压强基本概念介绍固体知识ꎬ初中物理知识中的考题内容一般都是将其放在物体水平桌面上进行ꎬ可以依据F=G将固体的压力计算出来ꎬ然后在借助公式P=FS计算出固体压强.液体知识ꎬ由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处于的深度存在一定关系ꎬ和容器整体形状大小无关ꎬ所以可以先借助p=ρgh计算出液体压强ꎬ然后使用公式F=ρS计算出容器底部液体压力.从初中物理解题中可以得出具体解题思路ꎬ寻找固体压力和液体压强知识时解题关键内容ꎬ为使得学生更好的解决经典题型知识ꎬ需要对初中物理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㊀㊀二㊁初中压力压强疑难问题的突破对策1.固体压力知识内容图1主要题型如下ꎬ一个重量为2N的物体ꎬ底面积是200平方米的容器ꎬ水平放置在桌面上ꎬ容器中盛有10千克的水ꎬ水的深度是30厘米ꎬ请求出容器对整个桌面的压力大小?解题要点知识: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ꎬ整个桌面受到的压力都是来自于容器的ꎬ还包括容器中的液体ꎬ给予的重力ꎬ所以解决此道初中物理例题可以将容器和液体看作是一个整体ꎬ和容器的形状大小是不相关的.所以可以结合题意列式为F=G总+G器+G液.将物理式子变式为一个重力为2Nꎬ底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容器ꎬ将其放置在水平桌面上ꎬ并且容器注重盛有10千克的水ꎬ加入将一个重力为5N的物体放置到水中ꎬ容器中水不会溢出ꎬ那么请求出对桌面造成的压力?求解要点此道物理题并未告知物体放入水中的状态ꎬ也不知道整个物理容器的形状ꎬ通过以往物理题型可以得到ꎬ容器形状并不会受到桌面固体压力影响ꎬ可以选择简单规则容器对物理条件进行分析ꎬ结合物理状态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漂浮ꎬ第二是悬浮ꎬ第三则是沉底ꎬ(在图2中依次为abc表示)无论什么形式ꎬ都是基于原题基础上ꎬ在水中放入一个物体ꎬ桌面受到的压力都是来自整个容器ꎬ主要是容器中液体和物体的重力ꎬ所以可以将容器中液体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图2图2中ab物体是漂浮和悬浮状态ꎬ这时物体对液体的压力㊁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在物理学角度是一对相对作用力ꎬ液体对于整个容器压力ꎬ以及容器底部对于液体的支持力也是一对相互作用力ꎬ四个力都是整体中出现的内力ꎬ可以完全忽视ꎬ所以ꎬ容器对整个桌面的压力则可以表示为F=G总=G器+G物.图2中c物体是沉底状态ꎬ和容器的底部完全接触ꎬ不过物理对于容器底部的压力以及容器底部对于整个物体的支持力是整体的内力ꎬ所以图3不会影响整个桌面受到的压力ꎬ所以F=G总=G器+G液+G物.所以可以借助物理整体法对题型进行分析ꎬ可以忽视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ꎬ将整个物体看作一个方框作为代替ꎬ此道类型题可以使用图3代替ꎬ所以F=G总.76图4㊀㊀㊀㊀㊀图5变式二ꎬ如图4所示ꎬ一个重力为2N的物体ꎬ底面积是200平方米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ꎬ将一个重力为1N的木块使用细绳系在容器低端ꎬ用3N的力量拉动绳子ꎬ请求出容器对整个桌面产生的压力.此题则是在变式一基础中的a基础上添加了绳子的拉力ꎬ拉力出现在物体和容器之间ꎬ是整体的内力ꎬ可以不做考虑.所以可以从图4转化为图5ꎬ容器对于整个桌面的压力则为F=G总=G器+G液+G物.变式三㊀如下图所示ꎬ一个重力为2N的物体ꎬ底面积是200平方米的容器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ꎬ内部装有10千克的水ꎬ加入一个重为10N的实心铁块使用细线拴住ꎬ并且完全沉浸在水中ꎬ水为没有溢出ꎬ绳子的拉力是3Nꎬ那么请求出容器对整个桌面的压力.㊀㊀图6㊀㊀㊀㊀㊀图7解题主要内容ꎬ将容器和内部东西看作是一个整体ꎬ就是容器㊁液体和物体属于一个整体ꎬ物理被完全浸入水中ꎬ以及部份被浸入液体中ꎬ都不会影响最终结果ꎬ绳子的拉力出现在墙壁和物体之间ꎬ墙壁并不属于这个整体ꎬ所以ꎬ拉力不属于三者的内部ꎬ在对物体受力分析使要充分考虑ꎬ将图6转化为如图7ꎬ容器对于整个桌面的压力则为F=G总-F拉=G器+G液+G物-F拉=G器+G液+F浮.2.液体压强知识图8题型是如图8所示ꎬ一个重力为2N的物体ꎬ底面积为200平方米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ꎬ容器之中盛有10千克水ꎬ水的整体深度是30厘米ꎬ请求出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解题要点结合p=ρgh计算出液体压强ꎬ和容器形状是不存在关系的ꎬ针对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ꎬ在此基础上将物体全部融入到液面深度上ꎬ做出改变工作ꎬ发现影响容器底部的是压强ꎬ是重点知识ꎬ解决此类知识内容关键在于深度Δh的变化ꎬ影响液体面的因素主要是物体在液体之中体积发生变化ꎬ也就是ΔVꎬ所以可以画图寻找Δh和ΔV之间的关系ꎬ那么问题就可以轻松解决了.变式一ꎬ求解液面上升后液体压强ꎬ底面积为200平方米的圆柱容器ꎬ将其放置在桌面上ꎬ内部盛有深度为30厘米的水ꎬ再将一个体积为500立方米物体放入到水中ꎬ那么物体则会浸入到水中ꎬ水不会溢出ꎬ请求出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将物体放入到液体中ꎬ那么容器中液面就会上升ꎬ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会不断提升ꎬ那么此时的液体压强p=ρg(h原+Δh)ꎬ物体侵入的状态ꎬ第一种是悬浮ꎬ第二种是沉底ꎬ第三种是受到压力后处于一种平衡状态ꎬ只有物体浸没其中ꎬ那么V物=V排和状态是不存在关系的.所以可以针对悬浮状态进行分析ꎬ如图9中将物体放入到液面中ꎬ液体面积上升到Δhꎬ此部分水的体积和增加物体体积相等所以:ΔV=V排=S Δhꎬ那么Δh=V排/Sꎬ则容器底部受到得到液体压强是p=ρgh=ρg(h原+Δh)=ρg(h原+V排/S).图9变式二是一个底面积是200平方米的圆柱容器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ꎬ内部专有深度为30厘米的水.将其放置在重为2N㊁底面积为100平方米的目标放入到水中ꎬ那么木块漂浮水没有溢出ꎬ求出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解题要点ꎬ结合生活情境ꎬ引导学生思考ꎬ木块浸入到液体中占得体积是V排ꎬ液体从木块四周上升ꎬ则可以依据变式一基础上进行求解ꎬ那么Δh=V排/(S-S物).这是图10初中物理知识中一个容易出现的难点知识ꎬ可以通过画图形式突破.物体放入水中液面就会上升ꎬ不过水的体积并不会发生变化ꎬ可以借助画图和物体前后体积变化解决问题.如图10ꎬ物体放入前ꎬ整体高度则是hꎬ则容器底面积则是sꎬ所以Sh=V水.放入木块后ꎬ则可以组成一个圆柱体ꎬ那么S(h+Δh)=V水+ΔV排.整理上述两个式子则为Δh=ΔV排/S.其中ΔV排是结合V排=F浮/ρg=ρh(h原+ΔV排/S)总而言之ꎬ只有学生轻松掌握解题思路ꎬ以及正确解题方法ꎬ才能够正确解决初中物理压力压强基础知识ꎬ提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ꎬ所以需要对初中物理题进行分析和解决ꎬ做好总结工作ꎬ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掌握具体知识内容ꎬ对于学生解决问题具有一定价值.学生还有具备合理解题思路ꎬ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ꎬ提升初中物理压力压强解题效果ꎬ增强物理成绩ꎬ促进自身发展.㊀㊀参考文献:[1]朱文尧.初中物理压强教学策略探微[J].好家长ꎬ2017(47):99.[2]秦嵘.基于分类体验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初探 以 压强 教学为例[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ꎬ2018ꎬ47(09):41-43.[3]屈春芸.整合教材资源ꎬ突破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 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ꎬ2018(5):29-31.[4]李长军.图像渐进素养提升 谈初中物理图像类问题的突破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ꎬ2018(32):75-84.[5]王来喜. 密闭气体压强大小变化演示器 的制作及演示方案[J].物理通报ꎬ2018ꎬ37(8):72-74.[6]左振军ꎬ景景.初中物理压强概念教学的实践探索[J].物理教学探讨ꎬ2018(1):73-75.[责任编辑:李㊀璟]86。

志丹县第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新人教版

志丹县第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新人教版

第2节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用具】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连通器、水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二、新课教学(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观察下图,分析橡皮膜的变化,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并分析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2.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射程都不一样,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液体压强计:结构、原理4.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液体压强的大小1.采用物理模型的方法,如教材图9.2-3中,截取一段“液柱”或者计算整个容器底部的压强,利用压强的定义公式结合质量、密度公式引导学生推导出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

2.师生共同分析液体压强公式p=ρgh中各物理量及其单位。

3.师生共同完成教材P35例题。

10节杜庆国压力及压强复习3月20号

10节杜庆国压力及压强复习3月20号
(2)说明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复述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3)解释连通器的原理及应用实例。
难点:(1)会灵活运用压强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液体压强公式并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用液体压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呈现形式】
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中考考查中的小综合试题可能会与这部分知识有关,例如压强和浮力的小综合,压强与简单机械之间的小综合等等,因此,呈现的形式也会是多样化的,涉及到的题型会遍及中考常见的所有题型,特别是近几年的科学探究性试题都设计到这部分知识。
12.2003年5月13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则新闻,我国最新生产一种专门用于运送SARS病人的救护车,救护车的驾驶室不仅与救护舱隔离,保障驾驶员不受感染,而且救护舱形成了一个负压区(即气压小于大气压的区域)。请你解释一下:救护舱形成负压区的目的是什麽?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实现这个目的?
压强(参考答案)
1.受力面积压强2.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地压强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力
7、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帕,ρ表示液体的密度,g取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中可取10牛/千克。H表示深度,强调是自由液面到所研究点的竖直高度。
8、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9、大气压强:验证大气压存在的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10、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的值: 105Pa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cm2.

中考物理考点解析压强和液体压强

中考物理考点解析压强和液体压强

《压强和液体压强》考点解析山东省高唐县琉寺中学李洪生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中考考查中的小综合试题可能会与这部分知识有关,例如压强和浮力的小综合,压强与简单机械之间的小综合等等,因此,呈现的形式也会是多样化的,涉及到的题型会遍及中考常见的所有题型,特别是近几年的科学探究性试题都设计到这部分知识。

考点一:有关压强的概念及计算。

首先要分清是液体压强还是固体压强然后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若是液体求压强选用公式p=ρgh,求压力选用F=pS 。

若是固体求压力一般情况下就用F=G,压强用公式p=F/S。

关键是所求的物理量要对号入座。

例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B.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C.重力越大,压力越大 D.压力越小,压强越小温馨提示:压强大小同时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水平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例2: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牛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厘米2,杯内水面高度为20厘米。

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牛,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

(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的计算及容器对支撑面的压力和压强的计算。

解:水对杯底的压强:(1)p1= gh1=1.0×103kg/m3×9.8N/kg×0.2m=1960Pa∴F1=p1S=1960Pa×0.002m2=3.92N(2)p2=F2/S=G/S=(1+5)N/0.002m2=3000Pa答:水对杯底的压力是3.92 牛;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3000帕。

跟踪巧练 :河水深20米,船底距河底5米,在船底破了一个小孔,现用一个面积为4厘米2的塞子塞住,求(1)水对塞子的压强(2)塞子受到水的压力考点二: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判断液体压强跟密度、深度的定性关系例3:如图3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 b、Pc的大小关系是:。

(完整版)压力与压强章节强化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压力与压强章节强化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压力与压强章节强化练习一、单选题(共20 题;共40 分)1.( 2 分)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A.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B. 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C.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D. 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大2.( 2 分) (2015•宜昌)如图是三峡水电站的拦河大坝,决定大坝坝底所受水的压强大小的是A.大坝的高度B. 水库中水的体积C. 水库中水的质量D. 水库中水的深度3.( 2 分) 如图所示,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钢笔吸水B. 注射器给病人打针C. 船闸D. 液体压强计4.( 2 分) 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晴天、阴雨天等天气的变化也会影响大气压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约为1.01×l05Pa5.( 2 分) 如下图所示,关于大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马德堡市长通过此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甲)图中,马德堡市长通过此实验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C.(乙)图中,长玻璃管倾斜后,会发现测得的大气压值变小D.(乙)图中,在海拔高的地方实验,会发现水银柱的高度大于76cm6.( 2 分) 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在数值上总是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B. 压力增大,压强也一定增大C. 增大压力,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则压强增大D. 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一定减小7.( 2 分) 在防城港高铁站的站台上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高速列车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空气()A.流速大,压强小B. 流速小,压强小C. 流速大,压强大D. 流速小,压强大8.( 2 分) (2015•攀枝花)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受水浮力的作用B.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9.( 2 分) 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又宽又长的滑雪板B. 压路机上的碾子质量很大C. 铁轨下铺设枕木D. 载重车装有许多车轮10.( 2 分)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B. 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C. 水从高处流下,形成瀑布D. 在三峡大坝旁修建大型船闸11.( 2 分) 完全相同的三个小球A、B、C 放在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丙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如图所示,三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高度相同,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p l=p2=p3B. p1>p2>p3C. p1<p2<p3D. p1=p2>p312.( 2 分)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1 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3×105帕,(760mm 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13.( 2 分) 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B.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C.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D.玻璃管内顶部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14.( 2 分) 在制药时,可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办法是()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B.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C. 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D. 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15.( 2 分) 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茶壶B. 拦河大坝C. 洗手间下水管D. 船闸16.( 2 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沿纸条上方吹气纸条会向上升起,说明气体在流速大处压强大,在流速小处压强小B.下端带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在水中越深,膜向上凸起程度越大,说明水静止时,水内部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C.骆驼脚掌宽大可以减小它对地面的压强,方便在沙漠中行走D.钢笔能把墨水吸上来,说明大气压强的存在17.( 2 分) 下列关于压力、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是由于重力产生的,且方向竖直向下B.压力一定等于重力,且物重越大压力越大C.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D.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支承面所受压力大小可能等于重力的大小18.( 2 分) 一芭蕾舞演员表演时脚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此时芭蕾舞演员对地面的压强接近()A. B. C. D.19.( 2 分)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A.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B. 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C.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D.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0.( 2 分) 如图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长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最小的是()A.甲铁柱B. 乙铁柱C. 丙铁柱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共20 题;共51 分)21.( 2 分) 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和压强
繁华初中 管延河
学习任务
1、知道压力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概念
3、记住压强的单位,明确帕 单位的大小。 4、应用压强公式进行压强和 压力的简单计算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是 否一定有压力作用?
注意:两物体“刚刚接 触”、“恰好接触”即 表示这两个物体之间没 有压力的作用
压力是一个物体对另 一个物体的挤压作用 并且方向总是指向物 体的内部
压 力
压力 的作 用效 果———
S
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重力 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相互接触的 表面 D、压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用50牛的水平力将重10牛的木块压在竖直墙 壁上,则木块对壁的压力是___牛.
想一想
怎样让海绵的形 变更大? 做做看!
压力的作用效 果与压力和受 力面积两个因 素有关
你观察过人们盖房子时打的地基吗? 挑东西用的扁担是做成扁的还是圆 的?在固定的木制零件的螺丝下都 有一个垫圈,它又起什么作用?研 究一下它们的共性及这种做法的好 处,写一篇研究报告。


1、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们在研究问题的过 程中用到了哪些科学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你有哪 些收获?
物体对 物体的 挤压作 用
想一想
在计算压强的公式P=F/S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受压面积一定时,P与F成正比。 B 在压力一定时,P与S成正比。
C P跟F 或S根本不存在正比、反比关系。
D F被S除是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跟压强 意义不一样。
某物体表面上 受到的压强为5 帕斯卡=表示什 么意思?
按图所示的实验试一 试,食指和拇指受的 压力是否相等,食指 和拇指的凹陷程度是 否相同?这说明了什 么?
如图所示,四块相同的砖叠放在水 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为p,若将上 面两块拿走,剩下两块对地面压强 是_________;若将右边两块拿走, 剩下两块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 若将右边两块再叠放在左边两块上, 四块砖对地面压强是_________.
例题
有一头质量为600千克的大象,每 只脚掌面积为600厘米,它4只脚着 地时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 向墙上按图钉,图钉帽的面积是 1厘米2,图钉尖的面积是0.05毫米2, 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牛。求 手对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