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e22d61379563c1ec5da71b7.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由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于 2011 年 3 月 24 日食药监办械函[2011]116 号印发。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 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 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回收实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 用于评估定量检测方法准确测定待 测分析物的能力,结果用回收率表示。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 》的有关要 求, 参考有关标准, 对采用回收实验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 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回收实验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 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 专业跨度大,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 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 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 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回收实验 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 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 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 (一)回收实验的基本要求 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 并保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3.待评价系统的处理。
进行回收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 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评价 (参考相关标准) , 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 才可进行回收实验。
准确度-方法学比对
![准确度-方法学比对](https://img.taocdn.com/s3/m/8608882aeefdc8d376ee3249.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a0404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7.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一般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的原则是全面、科学、公正、透明、可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这意味着要对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评估结果要真实、客观,评估过程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同时要具备可操作性和可靠性,保证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二、技术文件的审查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的第一步是审查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应包括试剂的质量规范、适应病态范围、使用方法、性能指标、样本处理方法、敏感性、特异性等信息。
审查人员需要细致地阅读技术文件,了解试剂的具体情况。
三、性能指标的评估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的核心是对性能指标进行评估。
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可重复性、稳定性、回警、回距、干扰等。
审查人员需要查看相关数据,并评估其是否满足相应的指标要求。
评估中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参考国家和行业的相应标准和规范,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试验方法的评估
五、质量控制的评估
六、评估报告的撰写
七、评估结果的应用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对于保障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评估过程中,各项评估工作应严格按照指导原则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
只有通过科学、客观的评估,才能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529753f58f5f61fb63666b9.png)
附件:〈〈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点见稿)»目录1.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一一编制说明2.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检测限3.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线性范围4.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一一可报告范围5.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准确度(回收实验)6.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准确度(方法学比对)7.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 精密度8.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实验9.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稳定性10.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参考值(参考区间)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编制说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注册过程中要求提供申报产品的分析性能评估资料,产品性能评估是产品研发、制定产品标准等过程的重要技术支持研究过程,并可能对产品的质H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估通常是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de 以下称为CLS)的相关标准为依据,也是美国FDA 推荐采用的评价标准,但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及指导原则的要求。
为进一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的技术要求,精品文档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产品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的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包括检测限、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回收实验)、准确度(方法学比较)、精密度、干扰实验、稳定性、参考区间共九个项目。
起草的主要依据CLSI发布的以下标准:1. C28-A2: 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2. EP5-A: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devices; Approved Guideline.3. EP6-A: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 Statistical Approach; Approved Guideline.4. EP7-A: 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 Approved Guideline.5. EP9-A2: 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每项性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均采用以上标准和国内实际采用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价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价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a9cdd5941ea76e58fa0478.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
(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
(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85c7a8833d4b14e8424682a.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cc0a0eeb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19.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可参考附件内容
一、背景
随着基因技术和高通量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诊断试剂的使用越来越
普遍,其在生物样本中的分子诊断可以提供准确的结果。
体外诊断试剂系
列分析性能评估是检测试剂性能评价的关键步骤,可以有效评估量化、准
确性、灵敏度等。
二、目的
本系列指导原则旨在建立一套可信的、有效的、合理的、经过审查的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标准,以提高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质量,为相关
部门进行有效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三、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学诊断或研究用的体外诊断试剂的分析性能评估,覆盖了抗体、核酸及其他生化指标的诊断,其中包括实验性或早期产品,
以及正式上市的产品,但不包括疫苗产品。
四、原则概述
1、充分尊重客观性:建立客观而可量化的指标,客观考核体外诊断
试剂的性能,以支持安全、可靠、稳定、有效地诊断技术应用。
2、科学系统:基于科学的原则,采用适当的方法,构建体外诊断试
剂分析性能评估体系,保证评估结果的可重复和可靠。
3、勤加改进:不断发展现有的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体系,使其能够满足新发布诊断试剂和新技术的需求,更加精确、可靠地评估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a2dd5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6.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是用于医学诊断的试剂,其分析性能评估的准确度是非常重要的。
准确度是指试剂在实际使用中与参考标准值或已知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准确度评估的目的是确定试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和真实性,从而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的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方法学比对是评估试剂准确度的一种方法,它是通过与已知真值比对来评估试剂的准确性。
方法学比对通常包括参考(标准)方法和待测方法的比对。
其中,参考方法是已知准确度的方法,它被认为是金标准,可以与待测方法进行比对。
比对的结果可以通过各种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在进行方法学比对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参考方法:参考方法应是已知准确度的方法,比如国家或国际标准方法。
它应具有足够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
2.确定比对目标:比对目标是指试剂的测定项目和测定范围。
目标的选择应与实际应用需求相一致。
4.数据处理和分析:比对实验完成后,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统计方法可以包括相关性、回归分析、差异性分析等。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确定试剂与参考方法之间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评估试剂的准确度。
5.结果的解释和应用:根据比对实验的结果,可以对试剂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和判断。
结果的解释应结合实际临床应用的需求进行。
如果试剂与参考方法一致,可以认为试剂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如果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分析差异的原因,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的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主要包括:选择合适的参考方法、合理设计比对实验、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解释和应用等。
通过这些指导原则,可以有效评估试剂的准确性,保证试剂在临床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4480a81aeaad1f347933f0f.png)
附件:《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目录1.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编制说明2.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检测限3.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线性范围4.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可报告范围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准确度(回收实验)6.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准确度(方法学比对)7.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精密度8.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干扰实验9.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稳定性10.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参考值(参考区间)附件1: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编制说明《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的注册过程中要求提供申报产品的分析性能评估资料,产品性能评估是产品研发、制定产品标准等过程的重要技术支持研究过程,并可能对产品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国际上对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估通常是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组织(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de以下称为CLSI)的相关标准为依据,也是美国FDA 推荐采用的评价标准,但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标准及指导原则的要求。
为进一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的技术要求,我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产品分析性能评估指导原则,以明确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的技术要求。
体外诊断试剂产品性能评估包括检测限、线性范围、可报告范围、准确度(回收实验)、准确度(方法学比较)、精密度、干扰实验、稳定性、参考区间共九个项目。
起草的主要依据CLSI发布的以下标准:1. C28-A2: How to define and determine reference intervals in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2. EP5-A: Evaluation of precision performance of clinical chemistry devices; Approved Guideline.3. EP6-A: Evaluation of the linearity of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procedures; A Statistical Approach; Approved Guideline.4. EP7-A: Interference testing in clinical chemistry; Approved Guideline.5. EP9-A2: 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每项性能的主要研究方法均采用以上标准和国内实际采用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8a7aa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41.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
一、合规性评估
二、准确性评估
准确性是评估体外诊断试剂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检验准确性时需
要比较试剂的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或金标准结果的一致性。
评估方法通常
包括测定样品和参考方法的比较,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和偏差
等指标来评价试剂的准确性。
测试结果应包含多个样本,并覆盖目标人群
的特征。
三、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估
灵敏度是指试剂能正确检测到阳性样本的能力,特异性是指试剂能正
确排除阴性样本的能力。
评估时需要使用已知阳性和阴性样本来比较试剂
的检测结果与真实情况的一致性。
通常会通过计算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其95%置信区间来衡量试剂的表现。
四、精密度评估
五、可靠性评估
六、结果解释和报告评估
七、安全性评估
八、持续性评估
持续性评估是指在试剂上市后的跟踪和监测,以确保其性能的持续可
靠性和安全性。
评估计划应包括定期审核试剂的文献数据、监测不良事件、
收集用户反馈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试剂进行再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
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总结起来,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包括合规性评估、准确性评估、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估、精密度评估、可靠性评估、结果解释
和报告评估、安全性评估以及持续性评估。
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体外诊断
试剂的质量和性能,提高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最新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最新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879510d65ce0508763213bf.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回收实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回收实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用于评估定量检测方法准确测定待测分析物的能力,结果用回收率表示。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有关标准,对采用回收实验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回收实验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回收实验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回收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3.待评价系统的处理。
进行回收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回收实验。
(二)回收实验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1.实验样本的基本要求和制备方法(1)选择合适浓度的常规检测样本,分为体积相同的3-4份。
(2)在其中2-3份样本中加入不同浓度相同体积的待测物标准液制备待回收分析样本,加入体积小于原体积的10%,制成2-3个不同加入浓度的待回收分析样本,计算加入的待测物的浓度。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efd25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7.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系列指导原则1.样本选择:在进行性能评估时,应选择足够数量的样本,覆盖广泛的种类和范围。
样本的选择应满足试剂的临床应用需要,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
2.参考值的确定:参考值是评估试剂性能的重要依据。
参考值的确定应该严谨可靠,并包括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
参考值应由多个独立的实验室进行验证,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3.灵敏度和特异度的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是评估试剂的重要指标。
灵敏度是指试剂能否准确地检测到疾病的存在,特异度是指试剂能否排除非疾病样本。
应使用已知阳性和阴性样本进行评估,并计算出相应的结果。
4.精密度的评估:精密度是指试剂在同一实验室内的重复性。
应该进行多次重复测定,并计算出相应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精密度也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研究来评估,以确保试剂在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一致性。
5.稳定性的评估:稳定性是指试剂在一定时间内的保存条件下保持性能的能力。
应该考虑试剂的保存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湿度等因素,并进行不同时间点的测定,以评估试剂的稳定性。
6.交叉反应的评估:交叉反应是指试剂对其他相关物质的识别能力。
应该对常见干扰物进行评估,并计算出交叉反应的百分比。
交叉反应的评估可以帮助确定试剂在不同样本中的可靠性。
8.质量控制的建立:对于体外诊断试剂的性能评估,应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体系。
质量控制应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并且应定期进行监测和验证。
以上是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的一些指导原则,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可以确保试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结果。
医用试剂比对要求
![医用试剂比对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2367dbf960590c69ec3761b.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最新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资料
![最新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e170657cd184254a353564.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体外诊断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472b95fad6195f302ba63e.png)
2016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7
载脂蛋白A1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载脂蛋白B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总胆固醇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9
用于无机离子检测的试剂
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6
肌酸激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
2016
唾液酸检测试剂盒(酶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6
乳酸脱氢酶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6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9
用于酯类检测的试剂
2015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耐药基因突变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7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7
幽门螺杆菌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肠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检测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2017
用于其他生理、生化或免疫功能指标检测的试剂
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检测试剂(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7
同型半胱氨酸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尿液分析试纸条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D-二聚体测定试剂(免疫比浊法)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2018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 准确度 方法学比对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 准确度 方法学比对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4c9f24ddccda38376bafb1.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e5feda8caaedd3382c4d3a1.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728ba5c850ad02df8041c7.png)
附件5: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技术审查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方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进行方法学比照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比照实验。
〔二〕方法学比对实验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1〕按照实验对样本的要求收集处理病人样本,样本贮存时间及条件由被测组分的稳定性而定,尽可能防止使用贮存的样本。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99e3a1e67ec102de2bd89e8.png)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指导原则一、前言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
(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
(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5:
体外诊断试剂分析性能评估(准确度-方法学比对)
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一、前言
准确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也是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
定量检测方法的方法学比对试验是评估准确度的方法之一,可以与参考方法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进行比对。
本指导原则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参考CLSI有关标准,对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原则性要求。
其目的是为生产企业采用方法学比对进行准确度评估并准备准确度评
估资料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注册管理部门审核该部分分析性能评估资料提供技术参考。
由于体外诊断试剂产品发展速度快、专业跨度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发展的需要,适时对本指导原则进行修订。
二、适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首次申请注册、申请许可事项变更的用于定量检测的体外诊断产品。
因体外诊断产品评价是将仪器、试剂、质控品、校准品等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评价,因此方法学比对的评价采用系统的
概念进行描述。
如特殊产品不适用于本指导原则,可进行详细说明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准确度评价。
三、基本要求
(一)方法学比对实验的基本要求
1.操作者应熟悉待评价系统和比对系统的操作。
2.编写系统标准操作规程,其中包括校准程序和室内质控程序,采用合适的校准品、质控品并保持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3.比对系统的选择
比对系统应具有以下条件:
(1)具有比待评价系统更好的精密度;
(2)同待评价系统检测结果具有相同的单位;
(3)如有参考方法应具有与参考方法已知的偏差。
比对系统应该选择正确性经过验证的系统,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的顺序如下:参考方法、原装系统、配套系统、经过验证的非配套系统。
4.待评价系统的处理
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前,应该对待评价系统进行初步评价,并且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参考相关标准),只有在以上评价完成并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后,才可进行方法学对比实验。
(二)方法学比对实验的评估及数据处理方法
1.实验样本的基本要求
(1)按照实验对样本的要求收集处理病人样本,样本贮存时间及条件由被测组分的稳定性而定,尽可能避免使用贮存的样本。
(2)样本应来自于不同患者,并且此患者所患疾病对于被测组分
的影响应该是已知的,样本不应含有干扰此方法的组分。
(3)样本浓度应在方法的线性范围内,并覆盖医学决定水平。
通常基本从线性范围的低限到线性范围的高限(应至少有50%的样本在参考范围以外,但在线性范围内)。
分析样本的浓度应尽可能在线性范围内均匀分布。
商品质控物或者校准物可能存在基质效应,应避免使用。
2.实验过程
(1)每天选择8个临床患者样本,按1到8的顺序编号。
用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实验,按照1,2,3,4,5,6,7,8,8,7,6,5,4,3,2,1的样本顺序进行测定。
(2)以上实验至少重复5天,即至少分析40个不同的临床患者样本。
每天实验必须进行校准和室内质控,只有在室内质控合格的情况下,当天的实验室数据才有效。
3.数据处理及结果报告
(1)记录测定结果(X ij和Y ij),
X ij 为比对系统测定值
Y ij为待评价系统测定值
i为测定样本的序号(1、2、3…40)
j为同一样本同一天测定的次序(1、2)
(2)计算每个样本测定的均值(
X和i Y),样本重复测定间差值
i
的绝对值(DX i和DY i)及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的均值差值(
Y-i X)。
i
相关实验记录见表1。
表1
注:i=1、2┄40。
X=
i
Y=
i
DX i=│-│
DY i=│-│
(3)以
Y对i X作散点图。
i
(4)以(
Y-i X)对i X做偏倚图。
i
(5)以(Y ij-X ij)对
X做偏倚图。
i
(6)检查批内离群点:计算样本重复测定间差值(DXi 和DYi)的平均数,
=
=
样本重复测定间差值超出该平均数4倍时,则判断为离群点,如离群点超过1个时,整组数据应舍弃,寻找原因后重新进行评价。
如离群点为1个,可以补充数据后重新进行统计。
(7)检查批间离群点:计算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均值差值(│
Y-i X│)的平均数,如两种方法测定结果间均值差值超出该平均数4 i
倍时,则判断该样本为离群点,如离群点超过1个时,整组数据应舍弃,寻找原因后重新进行评价。
如离群点为1个,可以补充数据后重新进行统计。
(8)相关系数计算:利用所有样本双份测定值进行相关系数计算,如果r≥0.975(或r2≥0.95),则认为选择的数据范围适合,数据满足要求。
该分析的误差可以由数据范围给以适当补偿,并且可以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来评价斜率和截距。
如果r2<0.95,那么必须通过分析另外一些样品以扩大数据范围,然后再检查全部数据系列,如仍然r2<0.95,则应寻找待评价方法存在的缺陷,纠正后重新进行试验。
对于某些免疫项目,可适当放宽标准,原则上r2≥0.90,则认为数据范围适合,数据满足要求。
(9)回归计算:利用所有样本双份测定的有效数据,计算两个方法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 bX+a。
(10)偏差估计:在医学决定水平,利用回归方程计算预期偏差,预期偏差Bx=a+(b-1)X,相对偏差=Bx/X。
(11)结果评估:结果至少应满足相关国际及国家标准,同时满足临床需求。
四、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一)采用的患者样本对于被测组分的影响应该是已知的,样本不应含有干扰此检测方法的组分。
(二)样本贮存时间及条件由被测组分的稳定性而定,尽可能避免使用贮存的样本。
(三)实验前必须对待评价系统进行精密度及线性的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
五、名词解释
(一)待评价系统:拟进行性能评估的产品。
(二)比对系统:参考方法(系统)或临床公认质量较好的已上市产品。
六、参考文献:
EP9-A2: Method comparison and bias estimation using patient samples; Approved Guideline-Second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