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结尾技巧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残阳融化了。太阳在 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选自《雨中品读》)
技能点拨:这段结尾的特点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显,作者通过对雨后景物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 之间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文段后面三个句子,本来都可以用肯定来直 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作者用“岂能”“岂不” 将它们改为反问句,这就大大增强了语气,观点 越发鲜明,表达越发有力。反诘句作结,起到了 很好的强调和肯定的作用,这种结尾具有启示性、 感染性,给人留下了感情真挚、论证有力的印象。
情感真挚,是考场作文发展等级的一项要求。在文章的结尾通过呼吁性的语句写 出自己对真善美的呼唤,对假丑陋的鞭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种情感不仅局限 于自己,还可以号令大家一起去追寻美好未来。这种方式,能够有力地突出主题, 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能够恰当引用名言,有较丰富的词汇,感情的表达也很强烈。并且发出号令, 有感染力。
问题: 引用的名言比较生僻,易被阅卷老师误解为造名言;唯一、唯有等词语的使 用,显得太绝对,不够客观;“在涅槃的烈火里,燃出盛大而崭新的中国”不通 顺,表意不明。
修改:
“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行不成。”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青年应强体,在奔跑中 奋力追梦,未雨绸缪,才能行稳致远,激活蕴藏于 梦想中的创照伟力,国家也才能迎来生机勃勃的复 兴气象。
陶行知是教育界的名人,他的这句话强调的 是人需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思想深刻,耐人寻 味。在语言情势上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流畅押 韵。引用这样的名言作结,不但可以增强文章人 权威性,便于突出和深化中心,而且增加了文采, 使文章更具艺术性。
这种结尾方式采用问句情势,或设问,自问自答;或反 问,发人思考。其优势是提醒读者进一步关注文章论及的 问题,在变换表达方式的同时,有效地拓展了思想的空间。
技能点拨:考场作文讲究情感真挚,要写出自己对真善美 的呼唤,对假丑陋的鞭挞。这种情感不仅局限于自己,还可 以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令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 一起去鞭挞假丑陋。上面小作者真情呼唤,言为心声,表现 了自己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第二段小作者言词急切,个性 十足,表情达意毫无遮挡,向所有的同龄人发出了真情的呼 唤,有力的突出了主题,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满分作文《香汤白发语》(202X年江苏卷)的结尾:“思绪被拉回,再一次回到厨房里, 看着奶奶的长发已变成短发,黑色变成白色,不知怎的,我竟有一些伤感。厨房早被水汽布满。 奶奶掀开锅盖,一阵香气扑鼻而来。‘童子鸡好咯!’我赶忙飞奔到锅前,看着散发着诱人香 气的童子鸡,不管烫不烫,赶忙尝了一块,嘴里时不时呼出热气,奶奶看着我笑了,嘴角显现 梨涡。看着奶奶的笑,我的心里暖暖的。美味的童子鸡、花白的头发都不会张口说话,可它们 分明是世上最动人的语言,带给我融融的春意!”
二十一世纪,我们是祖国的春天,我们不是我们的父母,热情奔放是我们的性情,我们不需要守那些规矩, 打破陈规,让我们脑中的那团热情火燃烧得更猛烈,把我们的笑声、爱心串在一起,让全世界笼罩在爱之中。要 笑就笑个痛爽快快,要哭就哭个歇斯底里,不要压抑自己,不要让那陈腐的观念束缚着,不要随便改变自己,请 记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给我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选自福建省中考满分文《给一点阳光就这么灿烂》)
202X年全国甲卷高考《处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结尾 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我们生逢其时,我们 重任在肩。我们青年人要踏着这大有可为的浪潮,争做大有作为的弄潮儿! 再看《与其弄巧,不如守拙》的结尾: 守拙,就是要人守住做人的底线和根本,守住那点素朴之心、真诚之念、清灵之 性。让我们坚守一颗平常心,脚踏一片真山水,养育一段浩然气!我们的人生经历有 差异,守拙却应当是我们共同的秉性,为学则扎扎实实,当官则光明磊落,处世则 堂堂正正,经商则坦坦荡荡。
2.浮尘不拂,真珠难露。敢于并善于采撷本质,就定能在鼻翼盈满生活的 馨香.
3.春风飞扬,春意浩荡,又是一年春光明媚,岁月在春色中苏醒。愿亲近 大自然,遍赏春光烂漫,生命芳香充满,清欢相伴。
4.丰富的是语言之精神:“哀蟋蟀之宵征”,“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又把自己 降到万物的地位上,去体察物情,诗人的内心敏锐而细致。湘语定是诗人站在万物平等的地 位上吟出的诗。人皆仰视的荆韵,和众生同具的湘语,奇异地结合而光辉耀眼。
【名师点评】考生在作文结尾重点写再次回到厨房尝童子鸡的那份快乐和遐想。通过对美味的描述, 来呈现奶奶对家人那份浓郁的爱,更有着对老人的敬意在其中。
小 结:
织衣织裤,贵在开头,
编筐编篓,重在收口。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 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是作者思路 的终点,是篇章内容发展的自然结果。作为 篇章的一个特殊部分,结尾有两个作用:一 个是收束全文,点题。一个是加深读者的印 象。也就是说,既要善于归纳总结,使篇章 完整严谨,又要能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 产生深刻的印象。
名言警句是是经过时间检验而沉淀下来的精粹语言,情势俊美,内涵深刻,善于 在结尾处引用名人名言,既能有力佐证自己的观点,又能借精彩助阵,达成文章自身 的精彩,让人眼前一亮。上面的例子在结尾段的开头引用顾拜旦的话,就恰到好处。 再看一例。
例:《依靠自己走四方》的结尾: 陶行知说得好:“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 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是的,只有靠自 己才能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看得更广,获得更多,才能顶天立 地,笑傲苍穹。
例:202X年新高考二卷《撇捺见人生,处世显芳华》的结尾:
写字运笔如此,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描红写字,最重要的是善于借鉴,描 摹学习。向成功者学习,学习他们落笔的方向,你的人生便会目标清楚;学习他 们运笔的力道,你的人生便会操控自如;学习他们构字的框架,你的人生便会方 正挺立;学习他们藏而不露、不偏不倚、停滞迂回的智慧,你的人生便会厚重大 气、充满神彩!
人们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对文章的 三个部分的写作要求:所谓“凤头”即开头要亮丽, 高雅、先声夺人;所谓“豹尾”即结尾要简洁、明快、 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并余味无穷给 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好的开头有先声夺人之势, 一见倾心之妙;好的结尾有一语道破之效,不能忘怀 之功。
李渔也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 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 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可见,我们 必须在结尾处多下些工夫。分析历年高考满 分范文,我们不难总结出议论文结尾大体有 以下几种方式:
结尾连用排比句发出呼唤:“让我们坚守一 颗平常心,脚踏一片真山水,养育一段浩然气”, “为学则扎扎实实,当官则光明磊落,处世则堂 堂正正,经商则坦坦荡荡”。句式整齐,气势磅 礴,感情真挚,颇有感染力。
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 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 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选自湖北荆州中考满分文《把爱心带给他人》)
此刻,一缕阳光从外面射进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伤的小树沐浴着它。呵, 成长的路上,虽然风云莫测,但是阳光毕竟很好!我想。(选自湖北省仙桃市中考满 分文《在阳光下成长》)
技能点拨:这段结尾突出阳光的作用,将阳光与成长结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 长道路虽不平坦但充满阳光,表达出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既照应了主旨,又显得 情韵深厚。
[结尾]“一个民族,老当益壮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强;一个民族未
老先衰的人多,那个民族一定弱。”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这句话,不 能不令人警醒。吾辈青年应增强体力,用健康的体魄,打造一个无限可能的 未来!以强身铸青年之强,以青年之强铸祖国之强!
文章开头先引用名言,突出身体的重要性,然后加 以解说,指出强身健体的意义,最后提出中心论点:愚 以为青年何以强,当强体以为先,唯有锻炼好身体,才 能更好的全面发展。结尾则以“吾辈青年应增强体力, 用健康的体魄,打造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以强身铸青 年之强,以青年之强铸祖国之强!”作总结,与开头相 照应,首尾圆合,有力地突出了中心论点。
5.“深山必有路,绝处总逢生。”生逢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黄金时代,创客们更需 有一种敢入深山的闯劲,一种勇履绝处的干劲,从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去激励和感召一 批又一批的追随者,才能催生一个革故鼎新的“创造”中国!
7.既然已经让梦想高悬前方,哪怕没有翅膀与千里腿,我们也要坚定信念,只要有足够 的耐心去寻觅,足够的毅力去坚持,曲径延展,梦想其实并不遥远。
议论文结尾如果能奇妙照应开头,首尾圆合, 文章读来便能气韵流畅,既有视觉上的和谐对称, 又有思维上的起承转合,周密周全。
[例1](202X新高考一卷 ) 青年何以强,强体以为先 [开头] “虚弱的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永远培养不出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正如
大思想家卢梭说的这样,无论是谁,想要取得特殊的成绩亦或是有趣的灵魂, 拥有强魄的体格是首要条件,因此,强身健体于个人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愚以为青年何以强,当强体以为先,唯有锻炼好身体,才能更好的全面发展。
2.202X年新高考一卷《强吾个体,盛吾国家》的结尾:
筋骨构成支架,精神却是填充血肉。王开岭曾说,“即使还在匍匐,也 要一寸一寸地前进。”精神的生生不息,能够让我们的血更澎湃,生命更充盈 。我们不能否认,万物生而不齐,体格上的缺陷或难避免,而精神上的站立却 从不被桎梏。史铁生在壮年失去了他的双腿,再也无法奔跑在秋日的公园,无 法为了理想奔走呼号。但他执起笔,扶正自己的志气,写下了“命定的局限尽 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中国,正是有了像这样的精神之焰, 一步一步站立着走到了现在。
例1:让我们的眼睛更纯净一些,去那些微不足 道的事物上找寻生命最真实的色彩。别只看见太阳, 而忘了水滴里射出的阳光。
“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水滴里的阳光》
例2: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 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 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
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爱心带给他人》
【结尾精彩片段示例】
1.梁晓声有言:“以敢憎而与可憎较量,以敢爱而捍卫可爱。以与可憎之 较量而镇压可憎之现象,以爱可爱而捍卫可爱在我们生活中的发扬光大。” 善 哉斯言!必要的强硬,才可守住所真爱的柔软;适当的柔软,方可凸显出真 正的强硬。柔软与强硬虽泾渭分明,但并非南辕北辙,事实上,他们相傍相 依。愿我们皆能追求刚柔相济的健全人格,收获自我的和谐统一。
作文训练
先看下面几个结尾,谈谈它的优缺点,然后加以修正。
赶快动笔
1.202X年新高考一卷《青年何以强,强体以为先》的结尾: “人者,动物也,则动尚矣。”我们青年是萌动的百卉,是新发于硎的利刃,是中国唯一的接班 人。唯有每个能动个体的自强,才能顶起强盛的国家。我们不仅要锻炼我们的体魄,更要淬炼我 们的品行,在涅槃的烈火里,燃出盛大而崭新的中国。
作文结尾基本要求
一、点明中心。 二、首尾呼应。 三、富有意蕴。
结尾常见错误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却过多阐释,把无 需交待的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 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显得啰嗦。
例3:人类啊!觉悟吧!别再破坏大自然,还母
亲一个美丽的容颜,还同根生的兄妹,安稳生存的
一个家园。让世界充满爱和温暖,让母亲痛苦的呻
吟变成欢愉的微笑,让母亲的肌肤更细腻,脸上绽
放欢快的笑容。
《地球在呻吟》
对阐述的对象,在作文结尾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细致描摹,勾画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以此渲染主 题,引发阅卷老师内心的共鸣,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再看《百家争鸣,各显其芳》的结尾: 百家争鸣,各有其芳华。若你的歌声不现出你最特殊的嗓音,只能湮没于喧嚣 的人世。大海的浪花有澎湃的时候,群峰的走势有起伏的时候,个性岂能遵守那 人为的束缚? 走在繁华的闹市之中,看到那高耸入云的大厦,全是一个模式,岂不 单调?生活在人群里,看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只是一种表情,一律板着面孔, 抑或一律嘻嘻哈哈,岂不悲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