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
定义: 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 体内尿酸↑→痛风
痛风临床表现: 1.高尿酸血症 2.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3.尿酸盐形成痛风石沉积 →关节炎、关节破坏 4.肾尿酸结石,痛风性肾病 尿酸盐在肾间质沉积引起
危害:痛风患者常伴有冠心病、脑血管和高血压等疾病,约25%的痛风患者死于心脏和血管意外
免疫力下降
代谢异常
表现
生长发育不良
组织合成、再生能力下降
治疗原则:合理膳食、补充营养素制剂、病因治疗、营养素平衡、循序渐进
消瘦型营养不良 Marasmus :四肢“皮包骨”、腹部舟状或蛙状、可见肠蠕动、摸到大便包块
混合型
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r):水肿、腹泻、 头发少、表情冷漠
分类
危害:1.疼痛 2.驼背、变矮5-20cm 3.骨折 20%的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 4.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原则 从婴儿期开始,就要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保证膳食能量和蛋白质的摄人量,以供给பைடு நூலகம்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等营养素,储备足够骨量,即使老年时骨量逐年丢失.也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 对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在补充适量钙制剂和维生素D的同时,还应采取雌激素治疗法。
定义: 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
病因和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2.激素:雌激素缺乏、甲状旁腺素过多、降钙素少 3.营养因素:1 钙 2 蛋白质 3 VC、VD、VK 4.运动 5.其他:酗酒、嗜烟、过多咖啡和咖啡因摄取
神经损害
血循环不良
心脏病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 危险增加2–3倍
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
高血压
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
7%
18%
35%
4.5%
患病率
脑血管疾病1
心电图异常
间歇性跛行1
*与普通人群相比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视网膜病变1
21%
糖尿病肾病
18.1%
勃起功能障碍1
20%
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及1
13%
足部皮肤缺血性改变
6%
足部振动感受阈异常
7%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日常膳食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在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避免能量过剩造成肥胖,尤其是小儿肥胖。
糖尿病的营养防治原则
控制能量摄入+合理膳食
营养治疗
尿酸来源: 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体内嘌呤的来源: 1.体内核酸代谢 2.外源性摄入
尿酸排泄: 2/3经肾,1/3经肠道 尿酸生成↑ 或 肾尿酸排出↓→体内尿酸↑
三、痛风分型: 1.原发性: 先天性或特发性嘌呤代谢紊乱 → 尿酸生成↑ 2.继发性: 慢性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和食物、药物
限制嘌呤食物 减少外源性尿酸 促进尿酸的排出 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营养治疗目的
1. 限制嘌呤饮食 急性期:嘌呤摄入量<150mg/日, 减少外源性核蛋白摄入。 含嘌呤丰富的食物: 瘦肉类、动物肝、肾、胰、心、脑及肉馅、肉汁、肉汤,鱼类有鲭鱼、鲥鱼、鱼子、小虾、淡菜等。
肥胖病——慢性代谢性疾病
定义:机体脂肪细胞数目或体积增加引起的
分类 : 单纯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
医学史上最重的人-焦·米诺克,身高1.85m,体重为635Kg
世界上最重的孩子 6岁,体重达98Kg
肥胖的病因 一 引起肥胖的内因 1、遗传原因:双亲肥胖其子女肥胖率达60%-87% 2、神经精神因素: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亢进 3、性别和年龄方面 二 引起肥胖的外因 1、饮食方面 1 过食糖类和脂肪 2 食肉过多 3 零食过多 4 常饮酒 2、运动方面 3、环境因素、气候的因素 4、电视与肥胖
1 能量:维持或略低于理体重 2 碳水化合物:多用粗粮和复合碳水化合物;若食用水果,应适当减少主食量。选用低GI食物。 3 脂类:限制饱和脂肪酸、含胆固醇的食物 4 蛋白质:肾功不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5 维生素:供给足够的维生素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 6 无机盐: 增加钾、镁、钙、铬、锌。限制钠盐。 7 膳食纤维: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改善糖代谢,降血压、降血脂和防止便秘等。 8 餐次: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3餐,定时、定量,可按早、午、晚各占1/3,或1/5、2/5、2/5的能量比例分配。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个体差异: 手指麻木或僵硬感 像蚂蚁在手臂上爬行一样的感觉 两小腿对寒冷特别敏感 当血压急剧上升时,明显感到头痛、头晕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高血压“三高”“三低”“三不”特点:
三高: 1、患病率高:成人18.8% 2、死亡率高:平均寿命缩短15-20年 3、残疾率高:半身不遂、痴呆等后遗症
高血压形成原因 1.原发性高血压 先天性的遗传体质约有50%-60%的影响力 后天性的环境因素则主要包括肥胖、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饮酒、吸烟、压力等。
2.继发性高血压 患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
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因病期而异。某些早期无症状,如不及时检查易延误病情。 特别注意:症状与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症状:易疲劳、情绪不好、虚弱无力、意识模糊、认知能力下降
体征:生长停滞、体重下降、易感染、腹泻、低血压、低体温、心动过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营养素补充
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原则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三低: 1、知晓率低: 2、治疗率低: 3、控制率低:
三不: 不爱用药 不规律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
不治疗、不吃药、不保健
心、脑、肾损害
3-5年
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肾病等并发症
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平均年龄32岁,死亡年龄为51岁 即确诊患高血压后平均仅活19年就去世
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 其他:疲劳乏力、四肢酸痛、麻木、腰痛、伤口愈合慢、阳痿等
尿多
口渴
消瘦
搔痒
易患人群
缺乏运动的人
肥胖者
生过过重婴儿
遗传
年龄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低血糖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视力丧失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中,2hPG水平 ≥11.1mmol/l 200mg/dl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血糖值为多少是糖尿病
正常机体内的血糖平衡
葡萄糖摄取、肝脏糖异生、肝糖原储存
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
抑制脂肪分解
脂肪组织
碳水物化合
血糖
消化酶
胃肠道
胰腺
肌肉
肝脏
胰岛素
Ⅰ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陷 Ⅱ型:胰岛素抵抗 特殊类型:妊娠糖尿病
适用于讲座,演讲,授课,培训等场景
常见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
常见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指导
营养缺乏病
原因:原发性、继发性
营养失调
营养不足 营养缺乏 营养过剩
营养缺乏病
诊断:膳食史、试验性治疗、体格检查、
病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利用率下降、 消耗量增加、需要量增加
营养缺乏病
疾病预后不良
矿物质:三高一低
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VA、VE、VC、VB1、烟酸、叶酸
戒烟禁酒
常见降压食物: 山楂、苹果、柑橘、香蕉、西瓜、胡萝卜、洋葱、大蒜、芹菜、木耳、荞麦、黄豆
常见降压草药: 葛根、黄芩、决明子、银杏、杜仲、夏枯草、菊花、罗布麻
患高血压后的注意事项 医院检查:查血脂、血糖;看有无心脑肾损害和相关疾病 调节情志,保持乐观,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 控制体重,适当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 不饮过浓茶和咖啡 均衡饮食,每天饮食清淡少盐 中年后要保证睡眠 按时服药,定期身体检查
高血压的身体危害
1 脑出血、脑梗塞 脑卒中
2 视网膜出血或水肿
(3)心律不齐、心衰等
尿蛋白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4 肾损害
5 全身动脉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可通过低灌注、胆固醇栓塞等机制对肾脏产生负面影响
高血压病的营养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
控制体重
适当的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
控制脂肪:少肥肉,烹调用植物油
饮食+运动
肥胖干预程序
对肥胖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开始干预: 行为调整、饮食治疗、体力活动
3-6个月
无明显体重减轻 <6kg , BMI>27kg/m2, 采取药物治疗
体重持续减轻 >6kg 继续饮食与运动疗法
再评估,若无体重减轻 或BMI>27kg/m2
重新考虑药物治疗、极低热量疗法、强化药物治疗
糖尿病人不宜吃或少吃食物: 含糖高的: 精制糖、糖果、甜点 土豆、红薯、藕、洋葱、胡萝卜 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肥肉、内脏、高油脂坚果 水果: 限量吃,同时相应减少主食 血糖病情控制不好,不吃高糖分水果
糖尿病建议多选用的食物: 大豆及其制品: 优质蛋白质 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病 粗杂粮: 含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 改善葡萄糖耐量 水分多的蔬菜、瓜果 冬瓜、苦瓜、黄瓜
糖尿病 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10倍 高脂血症 冠心病 5:1 死亡率30%-40% 高血压 发生率为32%-52% 心脏功能、呼吸功能、便秘、胆结石、肿瘤 关节疾病、痛风、不孕症、死亡率
肥胖的危害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营养治疗原则
1. 控制热量: 每周减肥0.1-1.0kg 2. 限制碳水化合物 3. 保证蛋白质供给 4. 严格控制脂肪: <总热能25% 胆固醇 <300mg/日 5. 补充维生素,戒酒 6. 预防为主,增加运动
3-6个月
糖尿病--甜蜜的杀手
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而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的综合症。
什么是糖尿病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 水平≥7.0mmol/l 126mg/dl 或
营养防治原则
3.多选用碱性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牛奶、冬瓜等 注意维生素的摄入:不宜VB1、VB12、烟酸等 VC:用秋水仙碱时不宜。消炎药时应多补充。 4.多饮水,禁酒
2.三低一少 低热量:较正常少10-15% 低脂肪:脂肪<50g/日 低蛋白: 可选牛奶、鸡蛋为蛋白质主要来源 少盐: 痛风多伴高血压
1.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保证摄入充分的钙 2.适量蛋白质 3.多吃蔬菜水果 4.清淡少盐 5.限酒、少喝碳酸饮料、咖啡 6.适量户外活动
营养治疗原则
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自检有无以下症状: 1、会不会头痛、头晕、手脚发麻 2、有没有胸部受压迫、心跳紊乱、喘不过气的感觉 3、有没有出现尿蛋白,上厕所次数频繁的情况 4、有没有眼模糊看不清楚的时候 5、是否常喝酒喜欢吃咸的食物 6、是否在运动后,或安静状态下也会有呼吸急促心悸的症状 7、是否有头痛,肩膀酸痛的症状 8、手脚是否浮肿 全身是否倦怠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可能会患上高血压症
定义: 血液要血管中流动,血液对血管产生的测压力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易患高血压的人群 有高血压家庭史者 肥胖、酗酒、吸烟者 老年人 每天食入过多盐 >10g 经常高脂、高蛋白质、低纤维饮食者 缺乏锻炼,体力活动少者 其它:精神紧张、A型性格、环境噪音等
高血脂症——危险的“沉默杀手”
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 。 临床上分型: ①高胆固醇血症:TG>5.72mmol/l ②混合型高脂血症:TC与TG水平均增高 ③高甘油三酯血症:TC>1.70mmol/l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0.9mmol/l ⑤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HDL>3.60mmol/l
定义: 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 体内尿酸↑→痛风
痛风临床表现: 1.高尿酸血症 2.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3.尿酸盐形成痛风石沉积 →关节炎、关节破坏 4.肾尿酸结石,痛风性肾病 尿酸盐在肾间质沉积引起
危害:痛风患者常伴有冠心病、脑血管和高血压等疾病,约25%的痛风患者死于心脏和血管意外
免疫力下降
代谢异常
表现
生长发育不良
组织合成、再生能力下降
治疗原则:合理膳食、补充营养素制剂、病因治疗、营养素平衡、循序渐进
消瘦型营养不良 Marasmus :四肢“皮包骨”、腹部舟状或蛙状、可见肠蠕动、摸到大便包块
混合型
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rkor):水肿、腹泻、 头发少、表情冷漠
分类
危害:1.疼痛 2.驼背、变矮5-20cm 3.骨折 20%的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骨折 4.呼吸功能下降
骨质疏松症的营养防治原则 从婴儿期开始,就要补充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保证膳食能量和蛋白质的摄人量,以供给பைடு நூலகம்发育所必需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等营养素,储备足够骨量,即使老年时骨量逐年丢失.也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 对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在补充适量钙制剂和维生素D的同时,还应采取雌激素治疗法。
定义: 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
病因和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 2.激素:雌激素缺乏、甲状旁腺素过多、降钙素少 3.营养因素:1 钙 2 蛋白质 3 VC、VD、VK 4.运动 5.其他:酗酒、嗜烟、过多咖啡和咖啡因摄取
神经损害
血循环不良
心脏病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 危险增加2–3倍
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
高血压
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
7%
18%
35%
4.5%
患病率
脑血管疾病1
心电图异常
间歇性跛行1
*与普通人群相比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视网膜病变1
21%
糖尿病肾病
18.1%
勃起功能障碍1
20%
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及1
13%
足部皮肤缺血性改变
6%
足部振动感受阈异常
7%
糖尿病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日常膳食避免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保证足够的膳食纤维,在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避免能量过剩造成肥胖,尤其是小儿肥胖。
糖尿病的营养防治原则
控制能量摄入+合理膳食
营养治疗
尿酸来源: 嘌呤代谢的终产物 体内嘌呤的来源: 1.体内核酸代谢 2.外源性摄入
尿酸排泄: 2/3经肾,1/3经肠道 尿酸生成↑ 或 肾尿酸排出↓→体内尿酸↑
三、痛风分型: 1.原发性: 先天性或特发性嘌呤代谢紊乱 → 尿酸生成↑ 2.继发性: 慢性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和食物、药物
限制嘌呤食物 减少外源性尿酸 促进尿酸的排出 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痛风营养治疗目的
1. 限制嘌呤饮食 急性期:嘌呤摄入量<150mg/日, 减少外源性核蛋白摄入。 含嘌呤丰富的食物: 瘦肉类、动物肝、肾、胰、心、脑及肉馅、肉汁、肉汤,鱼类有鲭鱼、鲥鱼、鱼子、小虾、淡菜等。
肥胖病——慢性代谢性疾病
定义:机体脂肪细胞数目或体积增加引起的
分类 : 单纯性肥胖症、继发性肥胖症
医学史上最重的人-焦·米诺克,身高1.85m,体重为635Kg
世界上最重的孩子 6岁,体重达98Kg
肥胖的病因 一 引起肥胖的内因 1、遗传原因:双亲肥胖其子女肥胖率达60%-87% 2、神经精神因素:胰岛素分泌增多时,食欲亢进 3、性别和年龄方面 二 引起肥胖的外因 1、饮食方面 1 过食糖类和脂肪 2 食肉过多 3 零食过多 4 常饮酒 2、运动方面 3、环境因素、气候的因素 4、电视与肥胖
1 能量:维持或略低于理体重 2 碳水化合物:多用粗粮和复合碳水化合物;若食用水果,应适当减少主食量。选用低GI食物。 3 脂类:限制饱和脂肪酸、含胆固醇的食物 4 蛋白质:肾功不全,限制蛋白质摄入量 5 维生素:供给足够的维生素是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原则之一。 6 无机盐: 增加钾、镁、钙、铬、锌。限制钠盐。 7 膳食纤维:防治糖尿病的作用,改善糖代谢,降血压、降血脂和防止便秘等。 8 餐次:合理分配餐次,至少一日3餐,定时、定量,可按早、午、晚各占1/3,或1/5、2/5、2/5的能量比例分配。增加餐次有利于改善糖耐量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个体差异: 手指麻木或僵硬感 像蚂蚁在手臂上爬行一样的感觉 两小腿对寒冷特别敏感 当血压急剧上升时,明显感到头痛、头晕
常见症状: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高血压“三高”“三低”“三不”特点:
三高: 1、患病率高:成人18.8% 2、死亡率高:平均寿命缩短15-20年 3、残疾率高:半身不遂、痴呆等后遗症
高血压形成原因 1.原发性高血压 先天性的遗传体质约有50%-60%的影响力 后天性的环境因素则主要包括肥胖、饮食不当、缺乏运动、饮酒、吸烟、压力等。
2.继发性高血压 患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等疾病
高血压的临床症状: 因病期而异。某些早期无症状,如不及时检查易延误病情。 特别注意:症状与血压的高低不成比例。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症状:易疲劳、情绪不好、虚弱无力、意识模糊、认知能力下降
体征:生长停滞、体重下降、易感染、腹泻、低血压、低体温、心动过速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营养素补充
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治疗原则
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三低: 1、知晓率低: 2、治疗率低: 3、控制率低:
三不: 不爱用药 不规律服药 不难受不服药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
不治疗、不吃药、不保健
心、脑、肾损害
3-5年
动脉硬化、心绞痛、心肌梗塞、脑中风、肾病等并发症
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人平均年龄32岁,死亡年龄为51岁 即确诊患高血压后平均仅活19年就去世
糖尿病分为哪些类型
糖尿病有哪些症状
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 其他:疲劳乏力、四肢酸痛、麻木、腰痛、伤口愈合慢、阳痿等
尿多
口渴
消瘦
搔痒
易患人群
缺乏运动的人
肥胖者
生过过重婴儿
遗传
年龄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
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低血糖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视力丧失
3.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中,2hPG水平 ≥11.1mmol/l 200mg/dl
儿童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与成人一致
血糖值为多少是糖尿病
正常机体内的血糖平衡
葡萄糖摄取、肝脏糖异生、肝糖原储存
胰岛素刺激葡萄糖摄取
抑制脂肪分解
脂肪组织
碳水物化合
血糖
消化酶
胃肠道
胰腺
肌肉
肝脏
胰岛素
Ⅰ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缺陷 Ⅱ型:胰岛素抵抗 特殊类型:妊娠糖尿病
适用于讲座,演讲,授课,培训等场景
常见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
常见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营养指导
营养缺乏病
原因:原发性、继发性
营养失调
营养不足 营养缺乏 营养过剩
营养缺乏病
诊断:膳食史、试验性治疗、体格检查、
病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利用率下降、 消耗量增加、需要量增加
营养缺乏病
疾病预后不良
矿物质:三高一低
维生素: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VA、VE、VC、VB1、烟酸、叶酸
戒烟禁酒
常见降压食物: 山楂、苹果、柑橘、香蕉、西瓜、胡萝卜、洋葱、大蒜、芹菜、木耳、荞麦、黄豆
常见降压草药: 葛根、黄芩、决明子、银杏、杜仲、夏枯草、菊花、罗布麻
患高血压后的注意事项 医院检查:查血脂、血糖;看有无心脑肾损害和相关疾病 调节情志,保持乐观,避免长时间精神紧张 控制体重,适当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 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少饮酒 不饮过浓茶和咖啡 均衡饮食,每天饮食清淡少盐 中年后要保证睡眠 按时服药,定期身体检查
高血压的身体危害
1 脑出血、脑梗塞 脑卒中
2 视网膜出血或水肿
(3)心律不齐、心衰等
尿蛋白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4 肾损害
5 全身动脉硬化
心脑血管疾病可通过低灌注、胆固醇栓塞等机制对肾脏产生负面影响
高血压病的营养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
控制体重
适当的增加优质蛋白质食物
控制脂肪:少肥肉,烹调用植物油
饮食+运动
肥胖干预程序
对肥胖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开始干预: 行为调整、饮食治疗、体力活动
3-6个月
无明显体重减轻 <6kg , BMI>27kg/m2, 采取药物治疗
体重持续减轻 >6kg 继续饮食与运动疗法
再评估,若无体重减轻 或BMI>27kg/m2
重新考虑药物治疗、极低热量疗法、强化药物治疗
糖尿病人不宜吃或少吃食物: 含糖高的: 精制糖、糖果、甜点 土豆、红薯、藕、洋葱、胡萝卜 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肥肉、内脏、高油脂坚果 水果: 限量吃,同时相应减少主食 血糖病情控制不好,不吃高糖分水果
糖尿病建议多选用的食物: 大豆及其制品: 优质蛋白质 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病 粗杂粮: 含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 改善葡萄糖耐量 水分多的蔬菜、瓜果 冬瓜、苦瓜、黄瓜
糖尿病 发病率是非肥胖者的10倍 高脂血症 冠心病 5:1 死亡率30%-40% 高血压 发生率为32%-52% 心脏功能、呼吸功能、便秘、胆结石、肿瘤 关节疾病、痛风、不孕症、死亡率
肥胖的危害
裤带越长,寿命越短
营养治疗原则
1. 控制热量: 每周减肥0.1-1.0kg 2. 限制碳水化合物 3. 保证蛋白质供给 4. 严格控制脂肪: <总热能25% 胆固醇 <300mg/日 5. 补充维生素,戒酒 6. 预防为主,增加运动
3-6个月
糖尿病--甜蜜的杀手
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的代谢紊乱,而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的综合症。
什么是糖尿病
1. 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或
2. 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 水平≥7.0mmol/l 126mg/dl 或
营养防治原则
3.多选用碱性食物 新鲜蔬菜、水果、牛奶、冬瓜等 注意维生素的摄入:不宜VB1、VB12、烟酸等 VC:用秋水仙碱时不宜。消炎药时应多补充。 4.多饮水,禁酒
2.三低一少 低热量:较正常少10-15% 低脂肪:脂肪<50g/日 低蛋白: 可选牛奶、鸡蛋为蛋白质主要来源 少盐: 痛风多伴高血压
1.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保证摄入充分的钙 2.适量蛋白质 3.多吃蔬菜水果 4.清淡少盐 5.限酒、少喝碳酸饮料、咖啡 6.适量户外活动
营养治疗原则
高血压——无声的杀手
自检有无以下症状: 1、会不会头痛、头晕、手脚发麻 2、有没有胸部受压迫、心跳紊乱、喘不过气的感觉 3、有没有出现尿蛋白,上厕所次数频繁的情况 4、有没有眼模糊看不清楚的时候 5、是否常喝酒喜欢吃咸的食物 6、是否在运动后,或安静状态下也会有呼吸急促心悸的症状 7、是否有头痛,肩膀酸痛的症状 8、手脚是否浮肿 全身是否倦怠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可能会患上高血压症
定义: 血液要血管中流动,血液对血管产生的测压力 收缩压:≥140mmHg 舒张压:≥90mmHg
易患高血压的人群 有高血压家庭史者 肥胖、酗酒、吸烟者 老年人 每天食入过多盐 >10g 经常高脂、高蛋白质、低纤维饮食者 缺乏锻炼,体力活动少者 其它:精神紧张、A型性格、环境噪音等
高血脂症——危险的“沉默杀手”
定义: 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病 。 临床上分型: ①高胆固醇血症:TG>5.72mmol/l ②混合型高脂血症:TC与TG水平均增高 ③高甘油三酯血症:TC>1.70mmol/l ④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0.9mmol/l ⑤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HDL>3.6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