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纲分类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须鲨(须鲨目)
日本须鲨:眼前方及下方具5-6枚肉垂或皮瓣,头侧 具很多皮须,但颈部无须。
真鲨目
主要特征
世界上软骨鱼类中属、种最多的一个类群。 鳃裂5对,背鳍两个,无棘,具臀鳍。 无鼻口沟,鼻孔不开口于口内。 眼具瞬褶或瞬膜。 47属200余种。
皱唇鲨(真鲨目)
星鲨和吻沟双髻鲨(真鲨目)
角鲨目
具原始性特征: 体被硬鳞质的菱形硬鳞,歪型尾。 心脏具动脉圆锥,肠内有螺旋瓣。
具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多具鳔。 内骨骼大多为硬骨。
分类
鲟形目 多鳍鱼目 弓鳍鱼目 雀鳝目
中华鲟与白鲟
属于鲟形目。中华鲟,又称鳇鱼,属于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
属于鲟形目。中华鲟,又称鳇鱼,属于国家一级保 护动物。
2、鲱形总目(Clupeomorpha)
双鳔肺鱼目 非洲肺鱼
⒈ 总鳍总目(Crossopterygiomorpha)
是一类出现于泥盆纪的古鱼,也是当时数量最大的 硬骨鱼类; 中轴骨骼是一条纵行的脊索而不存在椎体; 具肌肉发达的肉叶状偶鳍; 现仅存一种: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ane
⒉ 肺鱼总目(Dipneustomorpha)
特征: 腹鳍腹位,鳍条一般不少于6枚。 鳍无棘。 圆鳞。
分类
鲱形目 鲑形目 海鲢目 鼠鱚目 灯笼鱼目
太平洋鲱、鲥鱼、鳓鱼(鲱科)
鯷鱼、刀鲚、黄鲫(鯷科)
3、鳗鲡总目(Anguillomorpha) 特征: 体延长,多呈鳗形。 腹鳍腹位或无。背、尾、臀 鳍连在一起。 个体发育有变态。 分类:分3目,我国产鳗鲡目。
特征: 腹鳍多胸位或喉位。 鳍通常有棘。 体常被栉鳞。 为种类最为丰富的类群
主要目组成
刺鱼目 合鳃目 鮋形目 鲀形目
鲻形目 鲈形目 鲽形目
海马、尖海龙、拟海龙(刺鱼目)
特征:吻多呈管状,许多种类体被骨板。均具有 祛风湿、补肾阳之功效。
海龙在海水运动示意图
黄鳝(合鳃目)
体形似鳗,无偶鳍。左右鳃孔在头腹面合而为一。 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中医认为有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之效。
前鼻瓣常有一鼻须或喉部具有一对皮须。 鳃孔5对。最后2~4对鳃孔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无棘,具臀鳍。第一背鳍与腹鳍相对或 位于其后。 眼无瞬膜或瞬褶。 颌舌接型,上颌仅以韧带连于头骨。 3科8属12种。
鲸鲨(须鲨目)
世界上最大的鱼类,可以长到18m(60英呎)长,重 13.6公吨(15短吨)。
第四节 鱼类的洄游
一、概念 鱼类等水生生物在其一生的生命活动中,一种周期 性、定向性和群体性的迁徙运动。
洄游特点
周期性 定向性 群体性 目的性
二、洄游类型
第五节 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一、起源 鱼类的直接祖先目前尚无化石证据,因此鱼类的起 源只能追溯到奥陶纪以前生活过的原始有头类。它 们的后裔分支发展为无颌的甲胄类和有颌的鱼类。 鱼类的化石最早发现于志留纪末期,主要是盾皮鱼 (Placodermi)和棘鱼(Acanthodii)两类。
四、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进化
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从有化石记录开始以来,就已 明显的表明,它们是两个系统,从两股道上发展来 的。证据表明:盾皮鱼类是软骨鱼类的近亲,棘鱼 类则是硬骨鱼类的近亲。
盾皮鱼类
棘鱼类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本章作业题
⒈ 名词解释 鳞式;韦伯式器;原型尾;侧线器官;舌接式;肝 胰脏;单循环。
草鱼
草鱼、鲢鱼、鳙鱼
鳙鱼
鲢鱼
鲮鱼
属鲤科鱼类。 中医认为:鲮鱼肉味甘,平,无毒,主滑利肌肉, 通小便。治膀胱结热,黄疸,水鼓;健筋骨,活血 行气,逐水利湿。是广东常食鱼种之一。
5、银汉鱼总目(Atherinomorpha)
特征: 圆鳞。 腹鳍腹位,背鳍与臀鳍对生。
主要组成目
鱂形目 颌针鱼目
大圆鄂针鱼、燕鳐鱼(颌针鱼目)
两点五亿年前的鱼化石
二、盾皮鱼Placodermi
盾皮鱼类 Placodermi:最早出现于志留纪,泥盆纪 达到高峰,大部分灭绝于泥盆纪末,少数延续至石 炭纪。
主要特征:体表被盾形骨质甲板,有上下颌、成对 鼻孔、偶鳍、歪形尾、软骨。
三、棘鱼类 Acanthodii
棘鱼类Acanthodii:最早出现在志留纪,到泥盆纪 达到高峰,灭绝于石炭纪。 主要特征: 有上下颌,偶鳍,胸、腹鳍间有5对小 鳍,各鳍前均有1小棘。体表覆盖细密棱形鳞片, 头侧各有5个鳃小盖,其上覆盖一大骨质鳃盖。
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分类
板鳃亚纲
鲨形总目
六鳃鲨目 鲭鲨目 真鲨目 锯鲨目
鳐形总目
鳐形目 鲼形目 电鳐目 锯鳐目
虎鲨目 须鲨目 角鲨目 扁鲨目
六鳃鲨目
主要特征
结构原始。 鳃孔 6~7个。 眼无瞬膜或瞬褶。有喷水孔。 背鳍 1个,无硬棘,后位,具臀鳍。 颌双接型。 只有六鳃鲨科1科3属约4种。中国有3属3种。
6、鲑鲈总目 (Parapercomorpha)
特征: 腹鳍胸位或喉位。鳔无管。颐部常有一小须。 背鳍1~3个,臀鳍1~2个。
分类
鲑鲈目 鳕形目:我国有产
鳕鱼
鳕鱼:属冷水性底层鱼类,为北方沿海出产的海洋 经济鱼类之一。其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世界 上不少国家把鳕鱼作为主要食用鱼类。
7、鲈形总目 (Percomorpha)
主要特征
背鳍两个,大多有硬棘;无臀鳍; 鳃孔5个,椎体环型或多环型。吻软骨1个。 眼无瞬膜,有喷水孔。 主要分布于世界各温水、冷水海区或深海。 有3科21属87种。
长吻角鲨(角鲨目)
鳐形目
主要特征
底栖,少活动方向发展的一支。 体型背腹扁平,胸鳍扩展与头和躯干愈合成盘状。 鳃裂5对,开口于头的腹面 尾多细长或呈鞭状。 有8科约49属315种;中国有6科8属28种。 主要代表种为犁头鳐、团扇鳐和鳐鱼。
绿鳍马面鲀、驼背三棱箱鲀、虫纹东方鲀
鲀形目:口小,鳃孔小。体表裸露或被有粒状鳞、 骨板、小刺等。
8、蟾鱼总目(Batrachoidomorpha)
特征: 鳃孔小。体表裸露,有骨板或小刺。 腹鳍胸位或喉位。 底栖肉食性鱼类。
鮟鱇科 常见目为鮟鱇目
毛躄科
黄鮟鱇、毛躄鱼(鮟鱇目) 黄鮟鱇属鮟鱇科,毛躄鱼属毛躄科。
花点魟(鲼形目)
无斑鳐鲼(鲼形目)
电鳐目
主要特征
体盘椭圆形,皮肤光滑柔软。 鳃裂5个,与口都在腹位。 身体平扁卵圆形,吻不突出。 臀鳍消失,尾鳍很小,胸鳍宽大,胸鳍前缘和体侧 相连接。 头侧与胸鳍之间的皮下具特化的发电器官。 本目有3科10属约38种。
电鳐(电鳐目)
㈡全头亚纲
主要特征
体表光滑或偶有盾鳞。 具膜质鳃盖,后缘具总鳃孔。 雄性除腹鳍内侧的具有鳍脚外,尚有腹前鳍脚及额 鳍脚。 分类:仅1目3科。尚存约25种。
与古总鳍鱼类亲缘关系较近,属于同时代的鱼类。 偶鳍内具双列式排列的鳍。 具高度特化压碎软体动物硬壳的迷齿。 脊索终生保留,肠内具螺旋瓣,尾鳍为原型尾。
肺鱼总目
单鳔肺鱼目:仅发现一种 双鳔肺鱼目:仅发现二种
澳州肺鱼(Neoceratodus forsteri)
分布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体形侧扁,胸鳍粗阔,体 鳞大。毋需经过变态。属单鳔肺鱼目澳州肺鱼科。
仅1目3科
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世界性分布,但以低纬度的海洋为主要栖 息场所,共约800种左右。我国约190种。
分布: 主要分布在南海,东海次之,黄渤海最少。 北方产量最高。 南方以种类多见称,在热带和亚热带有纯淡水种类。
㈠板鳃亚纲(Elasmobranchii)
主要特征
具5 ~ 7对鳃裂,各自开口于体外。 上颌不与脑颅愈合,多以舌接式连系。 体被盾鳞或裸露; 具有泄殖腔,雄性具鳍脚。
叶钩吻银鲛科 全头亚纲 银鲛目 银鲛科
长吻银鲛科
银鲛 它具有象鲨鱼和硬骨鱼的奇怪混合特征。 颌上大齿板代替口腔的牙齿。上颌与颅骨完全愈合 这是鱼类最罕见的发育。 银鲛不是商品鱼,所以很少被捕捞它。
黑线银鲛
二、硬骨鱼类
骨骼大多硬骨组成;生殖腺外膜延伸为生殖导管, 无鳍脚。体外受精。分为两类。
硬骨鱼类
扁头哈那鲨(六鳃鲨目)
虎鲨目
主要特征
中小型鲨,长达1.5米,体粗而短,头高近方形。 吻短钝,眼小,眼上棱起显著。 背鳍两个,前方各具一枚鳍棘。 鳃孔5个。尾鳍宽短,帚形。胸鳍宽大。 上下颌牙同型,每颌前、后牙异型,前部牙细尖, 3~5齿头;后部牙平扁,臼齿状。 喷水孔小,位于眼后下方。
狭纹虎鲨(虎鲨目)
鲭鲨目(鼠鲨目)
主要特征
鳃孔5对。 背鳍2个,无棘;具臀鳍。 眼无瞬膜或瞬褶。 椎体具辐射状钙化区,4个不钙化区无钙化辐条侵入 颌舌接型,上颌仅以韧带连于头骨。 我国有4科6属8种。
噬人鲨(鲭鲨目)
眼小,吻向前突起形成一尖突,以此感觉猎物。 两颌前移形成鸟喙状,可以突然伸出攫取猎物。
须鲨目
主要特征
⒉ 问答题 ⑴简述鱼类肾脏在调节体内渗透压方面所起的作用 ⑵概述鱼卵受精和发育的几种类型。 ⑶什么是鱼类的洄游?可分为几种类型?研究洄游 有什么实际意义?
谢谢观赏
鱼纲分类教案
第三节 鱼纲分类
现存22 000种,我国有2830种。分属于两个类群。
鱼类
软骨鱼类 硬骨鱼类
内骨骼为软骨 体被盾鳞,歪形尾 鳃孔5-7对,肠具螺旋瓣 具鳍脚,营体内受精
内骨骼为硬骨 体被骨鳞或硬鳞 外鳃孔1对,常有鳔 无鳍脚,营体外受精
一、软骨鱼类
软骨鱼类
板鳃亚纲 全头亚纲
鲨形总目: 8目 鳐形总目: 4目
内鼻孔亚纲
有内鼻孔 原鳍型偶鳍 肠内有螺旋瓣
辐鳍亚纲
体被硬鳞、圆鳞或栉鳞 无内鼻孔 辐射状鳍条
㈠内鼻孔亚纲(Choanichthyes)
是一群原始的,结构特化的种类。因其具有肉质浆 叶状的偶鳍,故又称肉鳍亚纲Sarcopterygii 。
总鳍总目 腔棘鱼目 矛尾鱼
内鼻孔亚纲
单鳔肺鱼目 澳洲肺鱼
肺鱼总目 美洲肺鱼
颗粒犁头鳐(鳐形目)
中国团扇鳐和孔鳐(鳐形目)
鲼形目
主要特征
体平扁,体盘宽大、圆形、斜方形或菱形。 吻或短或长,无吻软骨。 鼻孔距口很近,具鼻口沟(六鳃魟科 ),或恰位于口 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 胸鳍前延,伸达吻端,或前部分化为吻鳍或头鳍。 背鳍 1个或无; 尾一般细长成鞭状,尾鳍上、下叶退化或尾稍粗短, 具尾鳍。 本目有9科21属150多种。
大黄鱼、小黄鱼(石首鱼科)(四大海鱼)
带鱼、小带鱼(带鱼科) 带鱼为四大海鱼之一,为上海常食鱼种。
乌鳢(鳢科)
湖南称财鱼,广东称生鱼。肉质细嫩,口味鲜美, 营养价值颇高。 中医认为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健脾利水的医疗 功效。可治疗水肿、湿痹、脚气、痔疮等症。
牙鲆(鲽形目)
鲽形目:幼鱼身体侧扁且左右对称,成鱼眼、口、 偶鳍等不对称,两眼移至头的一侧。
本亚纲有9总目、36目。我国产8总目,26目。
辐鳍亚纲
硬鳞总目:古老类群残余种 鲱形总目:较低等的类群 鳗鲡总目:体呈鳗形 鲤形总目:比较低等的硬骨鱼类 银汉鱼总目:背鳍与臀鳍对生 鲑鲈总目:腹鳍胸位 鲈形总目:胸鳍大多为胸位或喉位 蟾鱼总目:体短粗,平扁或侧扁
1、硬鳞总目(Ganoidomorpha)
鳗鲡:鳗鲡科,鳗鲡属。又名日本鳗鲡,俗称:白 鳝等,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多脂、营养丰富。
4、鲤形总目 (Cyprinomorpha)
特征: 腹鳍腹位。鳔有管与食道相通。 具韦伯氏器。约5 000种。
分类
鲤形目 多口内无齿 但有发达的咽喉齿
鲇形目
口大齿利,咽骨有细齿 常有脂鳍
青鱼
青鱼为四大家鱼之一,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 腹部灰白色,各鳍呈灰黑色。是淡水鱼中的上品。 中医认为:青鱼肉性味甘、 平, 无毒,有益气化 湿、和中、截疟、养肝明目、养胃的功效;主治脚 气湿痹、烦闷、疟疾、血淋等症。
美州肺鱼(Lepidosiren paradoxa)
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偶鳍细小而短,奇鳍 低矮。幼鱼外鳃存在期短。属双鳔肺鱼目美洲肺鱼 科。
非州肺鱼(Protopterus annectens)
分布于非洲中部,偶鳍细长似鞭,奇鳍高, 外鳃保 留于整个幼鱼期。属双鳔肺鱼目非洲yg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