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陶罐和铁罐教案4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陶罐和铁罐教案4篇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1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
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为了充分表达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
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
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应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应、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根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
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A、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b、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c、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
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设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
b、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知道实践
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
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
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缺乏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御厨、奚落、懦弱,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陶罐和铁罐
2、提问:什么叫罐?(口大肚子小的器皿)
3、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那么寓言,就是发生在这两个罐之间的小故事。
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
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自悟课文
1、读以下词语: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
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影无踪
2、默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3、思考:
(1)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5、全班讨论,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6、分角色朗读课文,同学评议,再选一组朗读。
(三)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
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思考:通过学习这那么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
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答复这个问题。
(五)提问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国王御厨里自恃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
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完全氧化掉了。
)
附:板书设计
19 陶罐和铁罐
陶罐铁罐
谦虚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不复存在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3
课题:陶罐和铁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生:想。
师:看,他们来了!〔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后面有勺子,叉子,是在厨房里。
两个罐子上有表情,一个快乐,一个忧愁。
要想在说些什么。
师:个子高一点的是铁罐,〔板书;铁罐〕。
个子矮一点的是陶罐。
〔板书;陶罐〕
师:陶和罐都是生字,〔看黑板,表情惊诧〕诶你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陶和罐都有一个缶字。
师:和老师一起书空。
撇,横,横,竖,竖折,竖。
师: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陶罐的陶就是耳刀加上淘气的淘去三点水。
罐里面是四横。
师:就是住字多一横。
你读,你读,你读…齐读。
生:读,读,读,…齐读。
师:让我们来读一读,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
〔话音刚落〕
师:那么,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陶罐和铁罐》〔补充板书:19某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师: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翻到第19课,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停〕不会的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开始吧!
学生速读课文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了。
师:一会老师可要检查你呦!
师:那么,现在请你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人: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
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
假设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师:概括的非常好,语言非常凝练,能够抓住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师:那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呢?你,你,你,你……〔一堆〕
师:哎呀,大家的想法是不是一样啊?
生齐:是!
师:理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读一读,画一画,也可以把你的理由写在书上作批注。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师:课文2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借助阅读提示说出你的理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去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读好了吗?
生:读好啦。
师:愿意把自己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吗?
生齐:愿意。
师:谁愿意?你为什么喜欢陶罐?
生1:我喜欢陶罐,因为他很谦虚。
我是从P101页的这句话看出来的。
“不敢,铁罐兄弟。
〞
师:看出了谦虚。
〔板书:谦虚〕还有吗?
生:我也喜欢陶罐,因为他不仅谦虚,还不懦弱。
〔师板书:懦弱〕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得:“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
师:懦弱,什么是懦弱?
生:就是软弱,不坚强。
生1:我觉得陶罐就很懦弱。
铁罐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陶罐却说不敢,还铁罐兄弟。
我觉得他很窝囊,懦弱。
生2:我不同意某某的看法。
我反而觉得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和挑衅,表现的很沉着,很谦虚。
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不能和铁罐硬碰。
师:陶罐是不是真的害怕呢?
生:不是,是谦虚。
师:谦虚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怕又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谁来试一试?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他读的很好,但我能读的更好。
生读
师:好,你是一个正直,坚强的陶罐子。
还有补充吗?
生:我从“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我觉得陶罐很平和,不屑于与铁罐争吵。
师:还有什么理由让你喜欢陶罐?
生:还有陶罐很仁慈,很宽厚。
我是从:“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身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他一定闷得够受了。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陶罐,而讨厌铁罐。
也来说说你的理由吧。
你为什么不喜欢铁罐?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他傲慢。
〔师板书:傲慢〕我是从这句话看出来的。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1:根本没有傲慢。
生2:他说的很好,但没有读出傲慢的语气。
生3:我觉得他读的还行,但我能比他读的更傲慢。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出了气势,你已经进入了角色。
师:还有相同意见吗?
生:我不喜欢铁罐,是因为铁罐很神气。
我是从:“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师:谁还能更神气?
师:面对争辩的陶罐,铁罐?
生:恼怒了。
师:谁想读读看?
师:评一评,他读的怎么样?
师:恼怒的铁罐看到陶罐居然还和他讲道理,这时候他怎么样?
生:他气的愤愤的了,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简直是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师:你能读出他的怒不可遏吗?
生读。
带动作。
师: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试一试?〔出示课件〕
A:读陶 B:读铁
师:谁能即兴演一演,为我们展现出当时的场景?
师:看了刚刚的表演,我也想试一试,可以吗?我演陶罐,大家演铁罐。
感情朗读,动作表情,神态,衬托气氛,到达高潮。
!
师:看来大家真的非常非常讨厌铁罐,厌恶铁罐。
〔师表情〕〔表情转变〕难道铁罐就没有优点了吗?4人小组,讨论讨论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指导,2分钟〕
师:讨论好了吗?讨论好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铁罐虽然很傲慢,但是却很坚硬。
〔板书:坚硬〕而陶罐虽然很谦虚,但是却很易碎。
〔板书:易碎〕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不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2: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就骄傲,自大,就会像铁罐一样,下场会很可悲。
生3:我觉得人要学会面对自己的短处。
就像陶罐知道自己的缺点是易碎,就不和铁罐碰撞,做人也贵在有自知之明。
四.总结寓意,拓展练习,学会辨证看待问题。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人无完人吗!
师:这那么寓言正是抓住陶罐的优点和铁罐的缺点,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我想,他能赞美陶罐、批评铁罐,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赞美铁罐而批评陶罐呢?这回我们赋予他们相反的性格。
把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出示课件〕有兴趣吗?留为作业,有兴趣的同学好好创造创造,明天课堂上我们进行展示交流。
好不好?
下课!
陶罐和铁罐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
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
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5.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6.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
用“~~〞划出陶罐答复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局部对话。
出示第一局部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
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
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局部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局部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地说〞〔心平气和、温和、平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平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刚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平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确实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 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