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特点
孙文文;江洪;陈晓峰;舒海燕;朱靖;张晓山
【期刊名称】《生态科学》
【年(卷),期】2016(035)005
【摘要】采用静态箱-气象色谱法,将试验样地按照自上而下分为A、B、C、D四个梯度的采样点.研究了浙江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013年3月-11月期间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了不同梯度的土壤温湿度与气体排放通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CO2和CH4两种温室气体排放/吸收季节变化特征较一致,即夏季>春季>秋季;N2O排放通量季节变化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其中,CO2和N2O表现为土壤的排放源,CH4为大气的吸收汇.(2)空间上,CO2通量大小表现为:D采样点>A采样点>C采样点>B采样点;土壤对CH4吸收速率表现为A采样点>C采样点>B采样点>D采样点;土壤N2O 通量大小依次为:A采样点>C采样点>B采样点>D采样点.(3)温度是影响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CO2通量重要因子;CH4的吸收通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湿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海拔较低的地区,温度是N2O通量的重要影响因子,海拔较高地区,湿度是N2O通量的重要限制因子.
【总页数】8页(P65-72)
【作者】孙文文;江洪;陈晓峰;舒海燕;朱靖;张晓山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3;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
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杭州311300;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71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5.79;S718.5
【相关文献】
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长季能量通量及平衡分析 [J], 方成圆;江洪;牛晓栋;陈晓峰;孙恒
2.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特征 [J], 牛晓栋;江洪;方成圆;陈晓峰;孙恒;
3.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特征 [J], 牛晓栋;江洪;方成圆;陈晓峰;孙恒
4.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生物量变化及群落演替特征 [J], 管杰然;商天其;伊力塔;叶诺楠;余树全
5.1996-2012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层群落动态 [J], 游诗雪;张超;库伟鹏;朱弘;赵明水;余树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