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理学教育中一些新教法的尝试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病理学教育中一些新教法的尝试应用
摘要】在医学生的学习环节中,作为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病理学的学
习尤为重要。
不同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代谢均不同,在各种疾病条件下
病变特点也会有改变,使得病理学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琐碎,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一些好的理解和掌握教法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以几种新的教学方法在病理学教学
中的应用,结合从教经验,浅谈开展病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病理学以问题为中心多媒体教学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而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依据病理特征的诊断,又是临
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部分,故病理学更是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1]。
鉴于病理学重
在研究疾病状态下组织器官的形态改变,直观性相当强,描述性的知识比较多,
识记起来比较困难,而应用较好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就
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以我校医学专业的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生的教学为例,对
取得较好效果的一些教法加以探讨。
1 结合临床实例
医学院校的病理学教学主要由其教学医院病理科的临床诊断医师承担,这些
人员大多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积累了大量的疾病实例,在病理学理论的讲授过
程中将其融入枯燥教学,就能使知识生动、课堂活跃,激起大家的学习兴趣,听
课的专注度大大提高[2]。
例如在“组织和细胞的损伤”这一章节讲解过程中,损伤
轻重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轻的变性,重的坏死,变性可能恢复,而坏死不
可逆。
为了说明变性这种损伤为可逆性损伤,就以前段时间网络爆炒的“暴走”妈妈,以脂肪肝暴走半年后恢复正常,割肝救儿而“感动中国”的实例。
又例如在讲
到肿瘤这些章节时,不妨引入一些名人影星患者实例,以成功和失误的病例来说
明“肿瘤的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但过多地讲述临床实例,
也会喧宾夺主,适得其反,有些青年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不顾学时的限制,动辄以临床实践为其理论知识的佐证,使学生们比较反感,这些也应引起病理学
教师的注意,临床结合要适可而止,要讲究个度。
2 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即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教师为引导,
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链条,重在启发学生思考,继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掌握,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进一步扩展的教学方法[3]。
病理学要以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等正常结构的熟练掌握为基础,该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在回忆正常组
织器官形态的基础上,来认识疾病的病理形态改变:正常异常器官组织差异在哪里、原因是什么、对相应组织器官的影响如何、临床上会出现何种表现及临床医
生又该从哪些方面去处理等等问题,深入浅出,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应用以
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增加对病理学的兴趣,
又复习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达到一个融会贯通的效果。
师生之间的互动更为密切,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中提出的各种不同问题对教师来说也
是一个提高的机会,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会进一步提高,
教与学的过程真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相长,教与学的效果均可以得到大
大提高[4]。
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素质教育更看重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相对于掌
握知识本身,如何掌握知识显得更为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以问题
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更加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主动性增加了,形成了乐学机制,逐步实现“从知识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教育的渐变[5]。
在对知识掌握的过程中,学生能以问题为链条,将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对后期的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同样有益,对于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是一个极大的提高。
3 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随着当代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6]。
现在大多医学实验室和教室都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设施,病理学理论和实习教学的多媒体应用亦是必然,教师们可以带着电子教案和课件即可轻松讲课。
多媒体技术借助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对教学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设计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视听合一的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把声音、文字、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加工的技术。
这种课件比传统的板书、挂图等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传统的粉笔板书、绘图和挂图等,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而计算机多媒体将图像投影到大屏幕上,既克服了图片不清晰的问题,又便于图片切换,使教师可以花费更多的时间讲解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这些真实的图片,相比传统绘图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能加深印象。
多媒体课件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却无法取代教师的引导作用,并且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掌握PowerPoint、Photoshop等教学相关软件,甚至包括Flash等动画软件[7]。
实践证明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熟练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完美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出适应新世代需要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林,主编.病理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
[2]李永真,王永霞,李娜.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2010,25:111.
[3]何杰.PBL教学法在普外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当代医学,2010,16(1):164-155.
[4]董海影,弓箭,柏青杨,等.PBL教学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效果探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95-96.
[5]张秀芝,亢春彦.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0):243-244.
[6]郭颖,金春亭,张国徽,等.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7(4):65-67.
[7]刘桂云,李婧,张志芹.优化病理学理论课教学.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