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五百梯构造长兴组储层特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杨雅杰,女,河北保定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地质学。
时代农机
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第45卷第2期Vol.45No.2
2018年2月Feb.2018
川东五百梯构造长兴组储层特征研究
杨雅杰
(,610059)
摘要:在前人对川东地区长兴组储层的研究基础上,文章以川东五百梯构造十多口井的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结合电镜扫描、物性分析、铸体薄片、压泵数据、分层数据等资料,对长兴组储层特征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根据岩性特征,文章将长兴组分为了三段,并对每一段的岩性及所含颗粒进行了简要描述,并说明五百梯构造长兴组在北东至南西向上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但厚度逐渐变薄。
关键词:五百梯;长兴组储层;生物礁;储层特征
1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五百梯含气构造带位于开江———梁平台内海槽东段地区,处在四川省东部开江县和重庆市开县境内。
五百梯构造位于川东褶皱带长兴期的开江古隆起东北斜坡,是大天池构造带北倾没端东翼断裂带下盘的潜伏构造,为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之一。
长兴组是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层,在地层对比中缺乏岩性标志层和电性标志层,因此在组内作进一步对比划分是有相当难度的。
长兴组的三分性比较明显,下部中到薄层状褐灰———深灰色生物泥晶灰岩,含燧石结核,伽马值相对较高。
中部的灰岩层厚增加,生物含量增加,色变浅而且燧石含量相对减少。
上部灰岩又变为暗色薄到中层状生物泥晶灰岩,泥岩夹层及燧石结核或条带增加,长兴组的三段特征反映了沉积时海水由深逐渐变浅的沉积过程。
2地层特征
天东53井:第一段层厚17m,岩性主要为白云岩,含有少量的生物碎屑;第二段层厚67m,上部为生屑灰岩与灰岩互层,生屑灰岩中中含有大量的生物碎屑及少量灰质云岩,下部为粉晶白云岩;第三段层厚84m,岩性为灰岩含有少量的生物碎屑及少量礁灰岩。
天东74井:第一段层厚13m,岩性主要为泥、粉晶白云岩含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第二段层厚9m,为生屑白云岩见少量生物铸型,其中见花斑状构造;第三段层厚39m,主要由粒间溶孔细晶残余生屑云岩夹杂少量的残余生屑细———中晶含灰质云岩。
3沉积微相特征
五百梯构造长兴组的沉积是一个海水由深向浅逐渐转变的过程。
沉积相以台地边缘生物礁相为主,发育潮坪微相、礁核微相和礁基生屑滩微相。
部分还发育有礁间歇滩微相、台坪静水微相。
五百梯构造长兴组是一个台地边缘生物礁相。
位于生物礁相底部的礁基,主要由生物碎屑和浅滩相沙屑灰岩构成,是生物礁生长的基座。
潮坪微相是受到台地边缘生物屏障保护而形成的低能环境,其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含有生物屑灰岩,残余生物屑粉———细晶白云岩。
礁间歇滩是低潮时全部或部
分出露的由死亡的生物礁岩组成的水深1~2m 的宽旷平地,沉积物主要来源是被波浪所打碎的生物礁碎屑。
4储层特征分析
(1)岩性特征。
五百梯构造的储层本质上是孔隙性的,主要是礁滩相的生屑泥粒———颗粒岩经过成岩作用改造后形成的孔隙性粒晶白云岩。
受沉积作用的控制使礁体在沉积过程中就成为包围在生屑泥晶灰岩、泥晶白云岩。
经压实和胶结作用后,包围礁体的细粒致密碳酸盐岩孔隙系统丧失使礁体封闭。
礁体中各相带的孔隙系统也因成岩作用的进程不同而发生变化,部分礁滩相在埋藏期经不同程度的白云石化和强烈的溶解作用而成为烃类的有效储层,这些储层呈孤立的透镜体状被封闭在致密碳酸盐岩中。
(2)孔隙类型。
研究区生物礁岩主要由海绵(含少量苔藓虫和红藻)与附礁生物及充填物组成,因而原生孔隙主要发育在高能环境下形成的海绵、骨屑、藻屑灰岩中。
原生礁骨架孔和粒间孔、生物体腔孔非常发育,但由于成岩胶结作用和充填作用,原生孔隙已大多被充填堵塞,致使这类孔隙遭受严重破坏而逐渐丧失。
因此,为储层能力做贡献的主要是各类次生孔及裂缝隙。
①孔隙: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晶粒溶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次铸模孔及溶洞;②溶蚀沟:成岩作用过程中溶蚀扩大先期裂缝形成,缝壁多不规则,有利于提高储层的储渗性能。
5结语
岩性以白云岩与灰岩为主,其中含有大量古生物化石,在北东至南西向上地层厚度变化不大,但厚度逐渐变薄。
沉积相为台地边缘生物礁相,其间含有大量生物礁,可划分出礁基、礁核、礁顶、礁前和礁后等亚相。
礁体中不同微相有不同的成岩过程,原生孔隙很高的礁核相经过强烈的胶结作用变得非常致密,白云石化作用一般很弱,井资料分析孔隙度低于1.5%,铸体薄片中只见少量微裂缝。
礁顶潮坪相的白云岩是准同生泥晶白云岩,其孔隙细小,在礁气藏中起盖层作用。
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泥晶化作用、海底胶结作用、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解作用。
白云化作用是长兴组碳酸盐岩成岩过程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成岩作用,白云化作用的发育程度,发育时期和产出特征无疑控制了储层的发育程度和分布,以埋藏白云石化及晚期溶蚀作用对形成有利储集空间具有最重要的贡献。
而对烃类成藏过程来说,最重要的是埋藏溶解作用。
储层主要发育于长兴组礁、滩相地层的中、上部,其中以礁白
云岩最有利储层发育。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