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知识—经济生活—一般等价物的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近年来,天猫、京东、当当等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成为企业与消费者日常商务与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商品()
①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②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③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④衡量了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人们还是喜欢金银。
这表明金银作为货币A.从起源看,是和商品同时产生的
B.从作用看,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4.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牛换两把石斧。
有时候受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接受的物品。
结合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粮食换斧子的交换难以实现
②两把斧子和 20斤粮食价值相等
③黄金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④耕牛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在一些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由于法定货币的信用已经破产,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放弃使用法定货币,而是逐渐使用人们普遍接受的某种实物进行交换。
这种实物
A.作为新的货币形式参与一切商品交换B.以其使用价值为基础充当一般等价物C.因取代了货币而具有货币的一切作用D.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货币的基本作用6.下列关于货币和一般等价物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者是同时出现的
②两者都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③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④只有货币才能充当一般等价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在我国商品市场上,人们都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说明
A.人民币的本质是货币,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B.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C.人民币是商品,有价值
D.人民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8.“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金银逐渐固定地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银具有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
②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③金银比其他一般等价物的价值都大
④在商品交换中,等价物总是固定在金银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近两年,社会中的小白中阶层(即年轻一代、白领阶层和中产阶层),为了追求更快的自我提升,进行碎片化的学习,知识付费应运而生,知乎、得到、果壳等各路人马用付费课程、内容赞赏、有偿问答等形式实现内容变现。
知识付费现象的出现说明
①货币的本质发生了改变
②网络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④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将于2018年10月21日至2019年1月18日在四川博物院开展。
从江口古战场遗址出水的4.2万余件文物中,有大量明朝末年使用的蜀王金宝、西王赏功币、大顺通宝钱等金银文物。
这些当时的钱币A.从起源看,与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B.从作用看,是社会财富的唯一象征
C.从本质看,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D.从职能看,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11.“道送知己干杯少,好友相逢莫言醉。
”6年前北京侯姓工程师随意注册的“莫言醉”白酒商标,因莫言获奖而被多位酒商争抢购买,升值到税后1000万元人民币,是当初注册花费1000元的一万倍。
这里的1000万元人民币
A.是一般等价物B.执行交易手段的职能
C.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D.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12.根据下图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判断有
①耕牛是斧子等物品的价格
②耕牛天然具有货币的特性
③耕牛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④耕牛充当了一般等价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在许多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电影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主人公用散碎的金子和银子购买物品。
这种散碎的金子和银子
①执行货币的基本职能②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③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充当支付手段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4.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货币发展史的大型纪录片《货币》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播出后,受到观众的关注。
下列对货币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李生兄弟②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③货币和一般等价物同时出现④纸币是由金属货币演变而来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19年2月24日,华为正式发布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MateX。
这款手机采用可折叠全面屏设计,官方售价17480元人民币,引起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17480元人民币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17480元人民币执行货币的一般等价物职能
C.HUAWEIMateX引起高度关注说明其需求弹性较小
D.17480元人民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16.人类最初的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但是,在交易的范围扩大品种增加时,这种交换就显得非常困难。
人们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就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就叫一般等价物。
下列有关一般等价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作商品流通
②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③在人类历史上只有金银等贵重金属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④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银川二中团委组织了校园“跳蚤市场”,让大家把自己平时不用的东西拿来相互交换,以物易物。
对“以物易物”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以物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②在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交换
③需要以拥有物的所有权为前提条件④双方的交换总是等价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8.政府消费券是实现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当经济不景气导致民间消费能力大幅衰退时,政府发放给人民消费券,期待借由增加民众的购买力与消费欲望的方式以振兴消费活动,加速经济的复苏。
下列对于消费券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消费券作为一般等价物,在商品的交换中能够临时具有纸币的部分职能
②发放消费券是政府通过再分配增加居民消费意愿,刺激消费以扩大内需
③消费券的发放能够通过杠杆作用,发挥乘数效应,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④消费券的发放应该考虑到公平性和多样性,发挥其社会救济的主要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9.中秋节期间,某人准备给父母买些礼物,但仔细想一想后认为,买东西不如直接给父母一些钱更好,因为买的东西不一定是父母当前需要的。
给父母钱更好,原因是()
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②有了货币才能判断购买的商品是否有价值
③货币作为贵金属,是人们追逐的财富对象
④拥有货币,意味着随时拥有所需要的商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商品由生产者生产,不用考虑消费者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21.“牙子”即“牙商”,指旧时为撮合买卖双方并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古时候,中国由于度量衡不统一,人们对物品的认知不统一,“牙子”从中撮合,对交易进行一个公正公开的评价,估出货物的价格,说服双方各让一步,从而顺利完成交易。
“牙子”的出现()
①保证了“商品—货币”这个惊险跳跃的成功
②起到了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③有助于解决供求矛盾,促进商品交换顺利进行
④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表明( )
①金银是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自产生之初就具有货币的本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23.近年来,比特币价格迅速攀升,引诱大批群众入场。
比特币等一大批所谓“虚拟货币”日益成为洗钱、贩毒、走私、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工具。
2017年9月30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陆续停止了所有交易业务。
下列关于虚拟货币说法正确的是
①是企业发行,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②是货币,作为等价物可以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
③作为交换媒介,虚拟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④不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也不具有货币职能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4.“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
琳琅满目的诱人美食的确可以满足人们的味蕾,但手里没钱,就只有眼馋的份儿。
这反映出的经济生活道理是
①货币决定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③货币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④货币是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重要媒介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5.一般等价物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出现的,下列对一般等价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价值相等的商品
②能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③能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④它是与货币一起产生的
⑤它在商品交换中媒介作用
⑥它指的是金银
A.①②B.③⑤C.④⑥D.①③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①②:在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①②正确。
③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衡量了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③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解析:D
【解析】
【详解】
题中观点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说明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同时说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①③适合题意;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②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一般等价物与货币并不是一回事,④选项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3.C
解析:C
【详解】
A: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错误。
B:从作用看,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但不是唯一象征,B错误。
C: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故人们喜欢金银,C符合题意。
D: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两种基本职能,但这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D。
故本题选C。
4.B
解析:B
【解析】
【详解】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其产生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即货币产生。
有时候受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接受的物品。
在本题中耕牛是一般等价物,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两把斧子和20斤粮食价值相等,②④适合题意,①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在一些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由于法定货币的信用已经破产,一定区域内的人们放弃使用法定货币,而是逐渐使用人们普遍接受的某种实物进行交换。
这种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一定范围内发挥了货币的基本作用,不是“一切作用”,C错误,D适合题意;这种实物不是新的货币形式,不能参与一切商品交换,A错误;以其价值为基础充当一般等价物,B 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
6.C
解析:C
【详解】
在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中,两者都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②③说法正确;一般等价物比货币出现的要早,①说法错误;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但只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④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
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终于逐渐固定在某些特定的商品上,这种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先有商品,后有货币)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7.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在我国商品市场上,人们都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说明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B符合题意;人民币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本质是货币符号而不是货币,A项不选;人民币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不是一般等价物,C、D两项不选;正确选项为B。
【点睛】
纸币是在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也就是说它的作用是有一定的代替作用,是国家为了方便等原因,强制赋予它的职能。
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①: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具有不易磨损的特性,在长期使用中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货币,说明金银具有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性,①正确。
②:人类商品交换由物物交换发展为物-货币-物的交换形式,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正确。
③:金银不一定比其他一般等价物价值都大,③说法过于绝对,错误。
④:金银只是充当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亦存在其他货币,如中国古代的交子、布匹等,④错误。
故选A。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市场的决定作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货币的本质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一般等价物,①错误。
②: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②错误。
③④:知识付费是应市场上小白中阶层为了追求更快的自我提升,进行碎片化的学习的需要而出现,这说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同时也说明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
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
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①②。
2.代入法。
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3.组合法。
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0.C
解析:C
【详解】
A:从起源看,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A错误。
B: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象征,但不是唯一象征,B错误。
C: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正确。
D: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D错误。
故本题选C。
1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D:这里的1000万元人民币是商标的价格,是人民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D符合题意。
A: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人民币能够执行货币的职能,但不等于货币本身,1000万元人民币是商标的价格,不是一般等价物,A说法错误。
B:交易手段并非货币的职能,B说法错误。
C.:这里的1000万元人民币是商标的价格,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不涉及支付手段的职能,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点睛】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货币还有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货币被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货币越出国内市场(现在某些纸币具有了这个职能)到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所执行的职能。
12.D
【解析】
【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耕牛是大家普遍愿意接受的商品,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能够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③④项符合题意;价格是伴随着货币出现的,①项说法错误;当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产生了货币,在这里,耕牛是一般等价物而不是货币,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一般等价物:在商品交换中,大家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13.D
解析:D
【详解】
①③:题目中,在古代人们经常用散碎的金子和银子购买物品。
这种散碎的金子和银子在购物的过程中执行了货币的基本职能,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①③正确。
②:纸币是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②错误。
④:题目中的表述没有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④错误。
故本题选D。
14.C
解析:C
【详解】
②④: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纸币是由金属货币演变而来的,②④符合题意。
①: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先有商品,后有货币,①说法错误。
③:在货币出现以前很多物品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只有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到金银上,才产生了货币,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D:售价17480元人民币,是人民币执行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D符合题意。
A: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售价17480元人民币是观念的货币,A与题意不符。
B:17480元人民币仅是手机的标价,不能执行货币一般等价物的职能,B说法错误。
C:HUAWEIMateX属于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变动的影响需求弹性较大,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货币还有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充当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支付手段是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货币被充当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的职能。
世界货币是货币越出国内市场(现在某些纸币具有了这个职能)到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所执行的职能。
16.C
解析:C
【详解】
①: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才是商品流通,①错误。
②④:本题考查货币的相关知识。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能充当商品交换媒介,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②④正确。
③:在人类历史上,很多商品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如马、贝壳等等,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7.C
解析:C
【详解】
①: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故①不选。
②③:“以物易物”活动意味着“物”参加商品交换,因此在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交换,在交换中需要以拥有物的所有权为前提条件,故②③正确。
④: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但并不是每一次都是等价的,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18.C
解析:C
【详解】
②:政府通过财政支出发放消费券意图拉动消费,这是通过再分配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②正确。
③:发放消费券一般都是满减,可以带动消费,另外通过创造消费场景,带动消费欲望,能够发挥杠杆作用,带动相关行业发展,③正确。
①:消费券是一种代金券,不是纸币,也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①错误。
④:消费券发放确实要考虑到公平问题,但消费券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而不是社会救济,故④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C。
19.B
解析:B
【详解】
①④:买东西不如直接给父母一些钱更好,因为买的东西不一定是父母当前需要的。
给父母
钱更好,原因是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父母拥有货币,意味着随时拥有所需要的商品,①④符合题意。
②: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能以货币购买来判断,也可以通过直接的交换体现商品的价值,②错误。
③:材料中所说的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纸币,不是指贵金属的货币,③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20.A
解析:A
【详解】
A:因为如果商品跳跃不成功就意味着商品的价值没有实现,所以摔坏的是商品生产者,故商品生产者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把产品卖出去,A观点符合题意。
B:如果商品跳跃不成功就意味着商品的价值没有实现,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失去了价值,而不是失去了该商品的使用价值,B排除。
C:商品生产者必须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才能把产品卖出去,所以商品由生产者生产必须(而不是不用)考虑消费者的需要,C排除。
D:物物交换中不需要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不起作用,D观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点睛】
21.D
解析:D
【详解】
③④:“牙子从中撮合,对交易进行一个公正公开的评价,估出货物的价格,说服双方各让一步,从而顺利完成交易”,说明牙子的出现有助于解决供求矛盾,促进商品交换顺利进行,从而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①:“牙子”的出现有利于促成商品交换顺利完成,进而实现“商品—货币”这个惊险跳跃,但不意味着就能保证每次交换都能成功,①中“保证了”说法错误,排除。
②:一般等价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而“牙子”是为撮合买卖双方并从中取得佣金的人,“牙子”不是商品,更不是一般等价物,②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
22.C
解析:C
【详解】
②④:金银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在没有人类社会之前,就有金银,金银自产生之初并不具有货币的本质,故②④错误。
①③:金银具有便于携带、分割等特点,金银是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用来交换商品,故①③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