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74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 1 青岛市儿童医院内科(青岛 266002) 2 福建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作者简介 于荣,女,1968年8月生,主治医师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74例分析
于 荣1 黄柏青2
1995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收治有肺外表现的肺炎支原体(MP )感染病儿7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4例病儿,男38例,女36例;年龄<1岁6例,1~3岁12例,4~7岁26例,>7岁30例。

原发病为咽炎及扁桃体
炎11例,支气管炎23例,肺炎28例,8例7~10d 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4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

1.2 临床表现
病程中发热48例,体温38~39℃者29例,39℃以上者
19例,其中发热超过7d 者5例。

(1)呼吸系统:咳嗽51例,喘憋17例,两肺闻及干吧罗音11例,中小水泡音14例,痰鸣音7例,哮鸣音15例。

X 线检
查示肺纹理增多18例,大片影或云絮状影为主者4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及斑(片)状影21例。

并发胸腔积液3例,肺气肿3例。

(2)神经系统:惊厥18例,其中发作2次以上4例,惊厥
持续状态2例;头痛呕吐24例;步态不稳1例;面瘫1例;吞咽困难、喝水打呛、说话含糊不清1例。

查体:脑膜刺激征阳性17例,病理征阳性7例。

行脑脊液检查32例,细胞数正常12例,增高20例,颅内压增高6例。

32例病儿脑电图检查全部异常,呈慢波增多。

(3)消化系统:轻度腹泻6例,腹痛2例;上消化道出血1
例;肝大9例,明显触痛3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4例。

(4)心血管系统:胸闷憋气9例,心慌5例。

心音低钝11
例,期前收缩5例。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增高12例。

心电图异常7例,其中S 2T 段抬高1例,T 波低平1例,室性期前收缩2例,结性期前收缩3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4例。

(5)血液系统:针刺部位出血不止1例。

白细胞降低7
例,增高25例;血小板降低2例。

(6)皮肤:皮疹10例,为多形性斑、丘疹;皮肤紫癜1例。

(7)泌尿系统:眼睑水肿1例,血尿1例。

(8)其他:浅表淋巴结大5例,鼻根部痒感1例,发作性
足趾疼痛1例。

1.3 实验室检查
病人均进行MP 2PCR 检测,均为阳性。

病程超过7d 者用EL ISA 法检测血MP 抗体64例,阳性60例,诊断符合率
93.8%;4例阴性者中有3例为病程21d 后采血。

1.4 治疗与转归
病人均应用红霉素治疗,4例肺部感染重者加用凯福
隆,并辅以对症治疗,心血管受累者给予保护心肌治疗,中枢神经受累者给予止痉、脱水、营养脑细胞等对症处理。

住院治疗14~28d ,仅1例脑干脑炎病人出院时仍有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随诊90d 时恢复正常。

2 讨 论
MP 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

MP 感
染是儿科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

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

支原体肺炎表现虽然有其自身特点,但近年来发现不典型病例增多[1],且常伴肺外表现。

因此,实验室检查尤为重要。

咽拭子MP 2PCR 诊断MP 感染结果可靠。

有报道非呼吸道疾病病儿或健康志愿者的咽拭子标本MP 2PCR 阴性[2,3]。

但由于MP 感染后可长期寄居于咽部,有时可达数月,呈携带状态[4],故咽拭子
MP 2PCR 检测可能存在假阳性,有一定局限性。

本组病儿全
部检测MP 2PCR ,对病程超过7d 者应用EL ISA 法检测血
MP 抗体,阳性符合率达93.8%.
MP 感染肺外主要累及心血管、血液、神经、消化系统、
骨骼肌肉、皮肤等。

目前多认为MP 发病机制除直接侵犯外,还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有密切关系[5]。

由于MP 抗原与人体心、脑、肺、肝、肾、平滑肌等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抗体并形成免疫复合物,这种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引起关节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心肌炎、肝坏死和神经系统损害等[6,7],从而表现其损害系统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本组病儿74例,累及神经系统
32例,占43.3%,以脑炎和脑病为主要表现,尚有1例脑干
脑炎。

消化系统17例,占23.0%,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肝大、转氨酶增高。

心血管系统14例,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血管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

由于MP 感染病人有33%~76%冷凝集素增高,冷凝集素是一种多克隆IgM 抗体,在4℃时特异地作用于人O 型红细胞表面的Ⅰ抗原,使体表的小血管内红细胞发生凝集,表现为末梢发绀及雷诺现象[7]。

皮肤受累亦较常见,本组11例,占14.9%,主要表现为多形性红色斑、丘疹。

此外尚有渗出性胸膜炎,以及泌尿系统、淋巴结等受累。

支原体感染诊断不难,但当有肺外表现时可使病情复杂化,故对不典型病例伴肺外表现时或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用细菌或病毒感染不能解释者应想到MP 感染可能。

本组病儿单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4例,其中突然抽搐2例,血尿1例,心肌炎表现1例。

因此及时行MP 2PCR 和血清抗MP 2IgM 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本组病儿全部用红霉素治疗,疗效较好,提示支原体感染总的预后较佳。

但MP 与细菌、病毒混合感染并不少
见[3],治疗时需予以注意。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儿童;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0341(2002)0120073202
参考文献
1王雪莲,顾 岑,江载芳,等.北京地区1990~1991年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4,32(4):217
2汪天林,张在珍.PCR检测临床标本中的肺炎支原体[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5,24(4):206
3Cimolai N,Wensley D,Seear M,et al.Mycoplasma pneumoniae as
a cofactor in severe respiratory[J].Cli n Inf ect Dis,1995,21(5):
1182
4曹玉璞.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6):339
5俞善昌.有关支原体感染的几个问题[J].实用儿科杂志,1993, 8(3):209
6BeHan P.Neurogical aspects of mycoplasmal infection[J].Acta Neurol Scand,1986,74,314
7阮大宝,李玉杰,田迎春.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肺外并发症及其发生机理的探讨[J].实用儿科杂志,1989,4(6):307
(2001203219收稿 2001212216修回)
沙培林注射治疗小儿颌面淋巴管瘤的护理
张 艳
淋巴管瘤是先天性脉管畸形,病儿生后常以软组织包块就诊。

以往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但生长在舌、唇、面部等部位的淋巴管瘤有手术切除困难且影响美观、功能及易复发等缺点。

1995~1999年,我们应用沙培林瘤体内注射治疗淋巴管瘤17例,效果满意,且操作简便、痛苦小、费用低、病儿易接受、并发症少。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35d~12岁。

其中面部3例,舌体2例,颈部10例,颌下2例。

囊状淋巴管瘤11例,海绵状淋巴管瘤5例,弥散状淋巴管瘤1例。

瘤体最大10.5cm×10.0cm,最小4.5cm×4.0cm.
1.2 治疗方法
根据淋巴管瘤生长部位,选择合适体位,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的皮肤,然后用5mL空针抽取生理盐水5mL作溶媒,与1KE沙培林混合后振摇成白色混浊状液体,顺瘤体边缘进针,囊性者尽可能抽出淋巴液后再缓缓将药液注入瘤体内。

用干棉球适当加压注射部位皮肤,无菌纱布覆盖。

如病儿不配合或病变生长在舌、唇等特殊部位,应在全麻下行瘤体注射。

1.3 治疗结果及副作用
治愈14例,好转3例,治愈率82.4%.本组病人均未发生变态反应。

2 护理体会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青岛 266003)
作者简介 张艳,女,1971年1月生2.1 注射前护理
①做好病儿和家长的心理护理,解释此药的药理作用、副作用、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轻其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②查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详细询问病史,有出血性疾病和严重变态反应者不宜注射此药。

做好青霉素皮试,变态反应者禁用。

③全麻注射者,术前禁饮食4~6h,避免麻醉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备好急救物品,如氧气、吸引器、吸痰器、开口器等。

3.2 注射后护理
①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皮肤,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感染。

早期局部制动。

注射后因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导致局部肿胀,特别是颈部巨大囊状淋巴管瘤注射后局部肿胀,可压迫气管导致呼吸道阻塞,因此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备气管切开包。

②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每小时测体温1次,直至正常。

如体温高于38.5℃,应给予药物降温,肌肉注射安痛定,必要时用冰袋,避免体温过高,引起高热惊厥。

③全麻注射后,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少搬动病儿,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吸氧(4L/min),必要时吸痰。

④舌、唇部位淋巴管瘤注射后,在饮食方面应给予软、烂、易消化、清淡饮食,多饮水,起到清洁口腔及降温作用。

⑤局部沙培林瘤体内注射后,一般在7d内出现炎性反应。

21~28d瘤体开始缩小,此期间一般无并发症及不适感。

如果效果不明显,于第1次注射后21~35d再行第2次注射。

此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对病儿损伤小,痛苦小,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关键词] 淋巴瘤;沙培林;药物疗法;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0341(2002)0120074201
(2000211209收稿 2001211211修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