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将8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下床活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两周与四周髋关节功能评分都有所提升,并且研究组患者手术后两周与四周髋关节功能评分要比对照组更高,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良好恢复,防止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早期下床活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前言:对于人类的身体而言,髋关节属于负重较强的关节,伴随人类年龄的不断增强,人体关节中就会出现很多的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髋关节发育不良、腿变形髋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
特别是人类的年龄过了五十五岁以后,人体髋关节的发病率则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关节疾病,而伴随医学手术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领域出现很多的技术创新,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关节疾病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从而获得广泛运用,但手术也并非万无一失,很多术后并发症也在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如下肢深静脉栓塞、便秘等并发症。
大量的医学研究数据显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若是采用早期下床活动锻炼,则更利于患者迅速恢复髋关节的功能,缓解髋关节的疼痛以及规避出现畸形症状,减少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率,手术之后第一天下床活动,手术后的并发症出现率可减少到百分之三十左右。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文从2022年5月到2022年12月采集我院收治的8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的患者用于早期下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效
果方面的研究。
对于患者的选择标准包含如下:患者具有清楚地认知、对于本身的病情具有
清晰地认识、身体其他脏器运行正常;第一次实施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
者的髋关节拥有先天发育不良状况;患者的强制性脊柱炎的发生损伤髋关节和股
骨头坏死;患者普遍高于65岁,髋关节不能正常活动且患有关节炎。
患者的排除标准:患者在患有髋关节疾病的同时还患有其他较为严重的疾病;患者出现异常的心肺功能以及不能耐受手术;已经有过髋关节手术史;患者患有
疾病的同时伴有肌无力、骨折、小儿麻痹等,这类人员应及时排除在研究之外。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都需要自主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通过本院的医学伦理委
员会严格审核。
根据随机的方式将这些研究患者分为40例对照组与44例研究组。
对照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3例与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为66岁到74岁
(67.4±4.1)岁;其中22例左侧与18例右侧;疾病类型:其中包含8例类风
湿关节炎累及髋关节,12例强直性脊柱炎、14例创伤性骨性关节炎,6例股骨头
坏死患者。
研究组中包含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范围为64-74(67.3±4.2)岁;其中包含21例左侧与19例右侧;疾病类型:其中包含9例
类风湿关节炎累及髋关节,14例强制性脊柱炎,12例创伤性骨性关节炎,9例股
骨头坏死。
两者患者的其他普通资料等对比差异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需要针对针对各种生
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开展用药护理和心理护理等常规性护理策略。
研究组患
者在常规护理的条件下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干预。
1)手术以前针对性开展培训:让患者了解手术以后的康复模式和手术模式,充分缓解患者的恐惧与焦虑心理。
医护人员还要为患者自主采用自控式镇痛泵、
助行器提供指导,并为患者告知手术以后的下床活动程序、疼痛模式的评估、手
术后卧床体位、培训计划,并发放相应的宣传手册,确保人手一册,还要结合实
际情况进行讲解说明,并组织安排患者观看早期下床活动的操作程序视频。
2)手术之前的评估:相关护理者应针对患者手术之后的活动情况、腿部肌
肉的力量、置换关节的活动情况展开严格的评估,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就要提前制
定手术后的康复项目与目标;手术以前还要让患者详细了解床上的移动流程、髋
关节的训练禁忌以及训练内容,逐渐加强患者下肢的锻炼。
3)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锻炼:一是手术后第一天。
下床之前需要进行腿部、髋部、患肢、外伸展运动、腘绳肌内收缩的屈伸,踝泵运动的开展应每组二十次,总共两组;摇动床应保持髋部的45°弯曲,最佳时间为三十分钟以内;手术以后
的下床活动需借助辅助设备;并摇动床头确保其保持于45°,停止30秒以后,
起坐以后健侧与患者侧下肢进行交叉锻炼,健侧在下面,健侧的下肢和手臂需要
共同支撑着患者的患肢情况,患者需要将小腿移动于床边,保持下垂状态,坐于
床边三十秒,没有适应感觉健侧下肢离床,健侧下肢和双手同时将患侧下肢扶到
助行器上面,避免开展髋部动作,利用助推器进行三到五分钟的站立,每天应保
持两次。
二是手术第二天。
患者在进行床边髋关节屈曲锻炼过程中,推动助行器
前进二三十厘米以后,患者在迈进患肢,健侧肢体需缓慢的进行移动,每次坚持
五分钟,每天两次。
三是手术后第五天。
开展规律性康复训练以及仰卧位的锻炼,潜移默化的延长步行的时间,从而增强步行频率,每次坚持十分钟,每天三次到
五次;而日常活动的锻炼形式包含多样,例如:站位到坐位、上下楼梯、转移床椅、如厕等,锻炼情况应充分考虑机体的疲劳程度,并明确掌握患者髋部锻炼的
禁忌,从而实现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严格评估。
1.3评价标准
针对患者髋关节进行严格评估应运用Harris人工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
估的内容包含患者髋关节功能性的评估、锻炼状况、疼痛状况、畸形状况。
一百
分为总分,90-100分为优秀,80分-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一般,低于70分
为差,越高的评分代表髋关节功能状态更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相关数据的处理运用的是SPSS21.0软件。
并利用()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例数和百分比代表,行X2检验。
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
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2周和术后4周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后两周与四周髋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
髋关节功能
研究组
(n=44)
对照组
(n=40)
t P
活动度
手术前 1.3±0.
3
1.4±0.
4
1.78>0.05
手术后两周
3.5±0.
9
2.8±0.
5
5.16<0.05
手术后四周
3.8±1.
2
3.1±0.
8
4.55<0.05
功能性活动
手术前13.6±313.7±20.06>0.05
.1.9
手术后两周
28.7±4
.7
23.2±3
.5
6.39<0.05
手术后四周
39.5±5
.8
27.8±3
.5
10.52<0.05
畸形
手术前 1.3±0.
3
1.2±0.
4
1.78>0.05
手术后两周
3.4±0.
6
2.4±0.
4
11.46<0.05
手术后四周
4.3±0.
9
3.5±0.
5
6.01<0.05
疼痛
手术前15.8±2
.8
16.9±2
.9
0.06>0.05
手术后两周
35.3±4
.2
27.7±3
.5
9.55<0.05
手术后四周
41.7±6
.8
38.6±5
.7
2.29<0.05
总分
手术前57.4±6
.4
58.5±6
.5
0.07>0.05
手术后两周
74.5±8
.9
65.7±6
.8
5.21<0.05
手术后四周
83.6±9
.2
74.7±7
.2
5.07<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详见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研究组
(n=44)
对照组
(n=40)
X2P
严重疼
痛
12
股骨上
段破裂
21
假体脱
位
02
便秘02
下肢深
静脉栓塞
45
发生率15.9127.50 4.66<0.05
(%)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比较见表3。
表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比较()
3讨论
对于患者而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需要在手术之前为患者全面开展培训与功能训练,手术以后还要进行早期置换关节标准化护理、手术后首日下床锻炼,不但可提高患者的肌力,而且可避免组织粘连,保障髋关节的稳定性。
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提高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概而言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技术恢复,缓解髋关节的疼痛及畸形,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率。
参考文献:
[1]李颖,田义华,李欣宇,王家炜,黄秋霞,唐永利,王雪,黄伟,陈洁.Mako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情况的研究[J].华西医
学,2020,35(10):1189-1194.
[2]雷磊,刘清华,赵军华.无痛管理模式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0):175-176.
[3]郭淑娟,王春秀,蔡颂娟,郑丹,冯芳,覃芹丹,李芬,杨翠容.早期离床活动对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J].中国护理管
理,2018,18(02):272-277.
[4]彭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护理对策及对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02):69-71.
[5]胡秀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