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素质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韧素质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汪长芳
来源:《体育时空》2015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要作为人类身体运动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柔韧素质的训练也是瑜伽教学当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在高校的瑜伽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起对学生柔韧素质的强化。
本文将在对柔韧素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柔韧素质在高校瑜伽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瑜伽教学柔韧素质作用
瑜伽,是来自于梵文的音译,最初起源自印度,具有结合、连接的含义,在帕斯坦珈利的《瑜伽经》当中将其定义为对心作用的控制,要求将瑜伽的精神、肉体、智慧进行完美的结合,以实现冥想并集中意识。
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瑜伽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与喜爱。
在瑜伽练习当中,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健身美体的目的,还能让练习者在展现瑜伽动作的优美姿态的基础上实现身心合一的美感,让练习者更加自信、乐观和热忱。
一、柔韧素质的概念与分类
作为舞蹈学当中的一个专用名词,柔韧素质指的是人体中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和肌腱、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
在舞蹈当中,柔韧素质不足会影响对动作技能的把握,使得力量、速度、协调能力等受到限制,甚至会产生肌肉与韧带的损伤。
柔韧素质的提高往往受到肌肉与韧带组织的弹性、关节骨结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柔韧素质与专项的关系来看,可以将柔韧素质分为一般柔韧性、专项柔韧性。
一般柔韧性指的是为了适应一般技能发展需求的柔韧素质;专项柔韧性指的是专项运动当中特殊需要的柔韧性,一般都具有比较强的选择性。
从柔韧素质的外部运动状态表现来看,可将其分为动力性柔韧性、静力性柔韧性。
前者指的是肌肉、韧带、肌腱根据动力性技术动作需要拉伸到最大限度能力并借助强有力的弹性回缩力来完成动作;后者指的是肌肉等按照静力性技术动作需要来拉伸到动作所需的位置角度并控制其保持一定时间的能力。
二、柔韧素质在高校瑜伽教学当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瑜伽动作质量的提高
柔韧性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瑜伽练习当中的初级体位、高级体位动作的成功与否。
对于瑜伽初学者而言,良好的柔韧性能够为瑜伽组合动作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使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到这一新的健身运动当中,在对动作的快速掌握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通常高校瑜伽教
学会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好瑜伽的呼吸法以及冥想姿势,其中瑜伽的冥想姿势给学习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例如,在全莲坐中,要求练习者坐在地上并弯曲左小腿后把左脚放在右大腿上,而后挺直腰背使右小腿绕过左小腿外侧搭放于大腿根部,在此过程中需保持自然呼吸。
当学生柔韧素质不足时,就很难完成这一动作。
柔韧素质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对各关节进行压、拉、体前屈等过程中逐步提高瑜伽动作的质量。
(二)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自信心是建立在人对自我能力的评价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价值的表达。
高校学生在学习瑜伽的过程当中可以实现健身养性的目的,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学生对瑜伽动作的完美展示也促进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要想做到瑜伽动作的完美,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柔韧素质。
动作难度的完成体现了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功效的强弱,当达到要求的最大难度的动作时,能够对身体产生更好的功效。
例如在瑜伽体位动作鱼第一式当中,要求练习者在仰卧中将右脚放置于左大腿上,并用双手抓住右脚尽量拱起背部。
当学生难以完成右脚放在左大腿上这一动作时,可用双脚着地、两手放于两大腿上的动作来代替,前一动作相对来说难度更高。
学生在具备良好的柔韧素质时便能完成前一种动作,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自信心。
(三)有利于瑜伽教学任务的完成
作为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身体素质主要体现在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度、柔韧性和肌肉工作中人体各个器官系统机能的综合反映当中。
瑜伽课堂教学的各体位联系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力量,也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柔韧性。
例如,在拜日十二式的教学当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无法达到奔马式的动作要求,只有极少部分柔韧素质高的学生可以完成。
学生在课堂与课外的柔韧素质的不断练习,能够有效地提升自身的柔韧性,在练习后更多的学生能够达到教学要求,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促使人们求知的内在力量,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便会对该学科进行专心的学习与钻研,以达到学习的效果。
通常兴趣包括了直接、间接兴趣,两者之间是相互融合的,其中直接兴趣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强,而间接兴趣可能会在教学过程当中转化成直接兴趣。
在高校的瑜伽教学中,要想将学生的间接兴趣有效地转化为直接兴趣,柔韧素质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柔韧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瑜伽动作,从而在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前提下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瑜伽课程的兴趣。
三、总结
综上所述,瑜伽作为高校学生,尤其是高校女生群体广泛喜爱的健身美体运动,其长期坚持与练习能够让学生身体更加健康、轻盈、柔韧且匀称,并且可以对全身血液循环做出有效的改善,而柔韧素质对瑜伽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高校的瑜伽教学当中,必
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柔韧素质的训练,通过柔韧素质的强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瑜伽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参考文献:
[1] 阳明君.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形体训练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5:88-89.
[2] 安晓红.探析高校瑜伽教学中柔韧素质的重要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8:7-8.
[3] 赵莹.多元文化视角下高校瑜伽文化的开展现状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0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