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14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场面
一、基础稳固
1. 明清期间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由, 除封建制度日益衰败以外, 还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平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分析 : 明清期间产生的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乎识形态领域的反
应。

应选 D项。

答案:D
2. 以下是一份不完好的某历史人物表, 据信息判断这人是()
姓名籍贯所处朝代主要主张著作
①“穿衣吃饭 , 即是人伦物
《藏书》
理”
?福建明朝
《焚书》
②反对盲从孔子
A. 李贽
B. 王夫之
C.顾炎武
D. 黄宗羲
答案:A
3.明清之际 , 一位提出“天下为主 , 君为客”的思想家 , 被誉为“中国思想启发之父” , 西方有学者更称其为“中国自由主义前驱”。

他应当是()
A. 李贽
B. 黄宗羲
C. 顾炎武
D. 王夫之
分析 : 黄宗羲明确提出了“天下为主 , 君为客” ,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供给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 故 B 项切合题意 ;A 、C、 D 三项均与题干中的限制条件不符。

答案:B
4. 韩非主张君主专制,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对二者的评论正确的选项是()
A.都表现了当时社会改革的要求
B.前者反动 , 后者进步
C.都拥有民主色彩
D.都有益于封建统治
分析 : 韩非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评论不一样, 两人生活的时代也不一样。

韩非生活的时代, 旧的分封制被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所代替 , 而黄宗羲的思想则反应了明清期间商品经济发展和封建制度虚弱的
历史 , 故二者的思想都表现了当时社会改革的要求。

答案:A
5. 假如要认识“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这一思想的发源, 应当查阅 ()
A.李贽的《焚书》
B.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C.顾炎武的《日知录》
D.王夫之的《船山遗书》
答案:C
6.王夫之以为“天下惟器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
的“器”指的是 ()
A. 人们的感知器官
B. 客观存在的事物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
分析 : “天下惟器而已矣”等信息 , 说明“器”是世界的根本 , 这反应了王夫之的唯物论思想 , 故 B 项切合题意。

答案:B
7. 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和儒学进行了剧烈批评, 对后代影响深远。

他们生活的时代是()
A. 两宋期间
B. 元末明初
C.明末清初
D. 清末民初
答案:C
8. 唐甄在《潜书》中指出 : “自秦以来,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 ”这说明他()
A.批评专制主义君权
B.崇尚英明君主统治
C.否定儒祖传统思想
D.要求颠覆封建制度
分析 : 唐甄以为“帝王者皆贼”, 是对专制君主的勇敢批评, 故 A 项切合题意 ;B 项与题干资料的基本含义不符 ,C、 D 两项不属于唐甄的思想主张。

答案:A
9. 阅读资料 , 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中间千百余年 , 而独无是非者 , 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 故何尝有是非耳虽
使孔夫子复生于今 , 又不知作如何是非也 , 而可遽以定本行奖惩哉 !
——李贽《藏书》
资料二除却穿衣吃饭 , 无伦物矣。

人间各种皆衣与饭类耳 , 故举衣与饭而人间各种自然在此中 , 非衣饭以外更有所谓各种绝与百姓不同样者也。

——李贽《焚书》
(1)李贽是哪一期间的有名思想家 ?当时思想界的基本情况是如何的 ?
(2)试联合所学知识 , 简要指出上述资料反应了李贽如何的思想主张。

参照答案 : (1) 期间 : 明朝中后期。

思想界的基本情况 : 理学占有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 大举宣扬“存公理, 去人欲”。

(2) 反对以“贤人”之言作为鉴别是非的标准, 否定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 以为“理”存在于百姓的平时生活之中。

二、能力提高
1.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大逆不道”的“异端”人物。

对其“大逆不道”理解正确的是()
A.完全否定孔孟之道
B.倡议君民共主思想
C.鼎力批评道家学说
D.挑战宋明理学威望
分析 : 李贽反对的不是孔孟之学, 而是宋明官方哲学——理学。

答案:D
2.王守仁提出“圣贤庸愚 , 同具此心 , 苟能致知 , 皆能明德” ; 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 , 名异而实
同”。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 两人都破除了威望崇敬, 意味着思想启发
B. 两人都怀疑程朱理学, 但所属的范围不一样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守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守仁思想的批评与否定
分析 : 王守仁的心学属于主观唯物主义, 不可以起到思想启发的作用, 故 A项错误 ; 二者的思想均属于
儒家思想范围 , 故 B 项错误 ; 王守仁提出“圣贤庸愚, 同具此心” , 表示贤人与凡人无异, 破除了威望崇敬 , 黄宗羲在此基础上提出君臣同等 , 是对王守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故 C 项正确 ; 黄宗羲继承了王守
仁破除威望的精神 , 故 D 项错误。

答案:C
3.顾炎武说 : “保国者 , 其君其臣 , 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 ,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
深远影响在于()
A.摇动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使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答案:B
4.明末清初 , 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胸襟磊落等精神上一
脉相承 , 但相互又有巨大差异。

此中, 最大的差异是前者()
A.以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C.完全抨击宗教思想系统
D.剧烈批评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D
5.阅读资料 , 达成以下要求。

资料一夫子因此教人者 , 不过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 , 而后有民俗 , 有民俗 , 而后有政事 , 有政事 , 而后有国家。

——顾炎武
资料二理学之名 , 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 宋明 ) 之语录又
曰: “《论语》 , 贤人之语录也。

”舍贤人之语录, 而从事于后儒, 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
(1)顾炎武以挽救时代为己任。

联合所学知识, 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顾炎武以社会
教化作为挽救时代的重要门路。

依据资料一, 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

(2) 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资料二, 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如何的弃取, 并说明其原由。

在中国历史上, 顾炎武以如何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代?
参照答案 : (1) 政治背景 : 官僚腐败 ; 政治残酷 ( 或朝政杂乱 ) 。

社会表象 : 民俗。

(2)弃取 : 取孔孟之道 , 舍宋明理学。

原由 : 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学风 : 经世致用 ( 或崇实致用 ) 。

时代责任感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