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二中高2020┄2021届高2化学第4学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泸县二中高2021年A部2021年秋期第四学月考
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6分,共48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明矾在水中能形成氢氧化铝胶体,故可作净水剂,也可作消毒剂
C.煤是重要的能源物质,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的SO2
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含有极性键,其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其分子越稳定
C.共价化合物的熔点可能比离子化合物的熔点高
D.同一主族不同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结构一定相同
3.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有3个能级且各能级上填充的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WQ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C.Y的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D.由于X、Y、W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所以其沸点依次升高
4.下列离子方程式或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已知断裂1molF—F、1mol H—H、1mol H—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436kJ、433 kJ。
则H2(g)+F2(g)=2HF(g),ΔH=—135 kJ/mol B.向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H2O2+2H+=Fe3++2H2O
C.向NaHSO4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直到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其反应为:
Ba2++2OH—+2H++SO42—=BaSO4↓+2H2O
D.已知C(s)的燃烧热为—393.5kJ/mol。
则C(s)+1/2O2(g)=CO(g);△H=—393.5kJ/mol
5.在一定条件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3molY进行反应:X(g)+3Y (g)2Z(g),经12s达到平衡,生成0.6mol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8mol·(L·s)—1
B.反应达平衡时,Y的正反应速率与Z的逆反应速率相等
C.12s后将容器体积扩大为10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5
D.若该反应的△H<0,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6.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 H++OH—(△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水加热,K 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7.在25℃时,0.4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与0.6 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的变化),溶液的pH值为a;在某温度下,K W=10—12,100mL 0.1 mol/L的氢氧化钠
溶液稀释为1L,溶液的pH值为b。
则a、b的值分别为
A.1和10 B.2和10 C.1和12 D.2和12
8.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aOH溶液、
③CH3COONa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②>③>①
B.水电离出的c(OH—):③>①>②
C.向溶液①中加入CH3COONa固体或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均增大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a+)>c(CH3COO—)> c(H+)>c (OH—)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个题,共52分。
)
9.(10分)用0.1000 mol/L 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移取20.00 mL待测的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C.排气泡,使碱式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E.调节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方,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正确操作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B→。
(2)步骤B目的是。
(3)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
(4)某同学四次测定的标准溶液体积(V)数据如下:
由此计算盐酸的浓度为 mol/L。
(5)下列操作实验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
①步骤A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②滴定结束时,仰视读数
③配制标准KOH溶液时称取的KOH固体中含少量NaOH
④配制标准KOH溶液定容时,仰视观察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
10.(14分)电解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
请根据所学知识的回答:
(1)A为0.1 mol·L—1的(NH4)2SO4溶液,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
(2)B为0.1 mol·L—1NaHCO3溶液,此溶液中离子与分子共有种(包括水分子)。
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呈(3)C为0.1 mol·L—1NaOH溶液,将C和上述B等体积
...
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后的溶液中:c(CO32—)+c(HCO3—)+c(H2CO3)= mol/L。
(4)D为FeCl3溶液,实验室中配制FeCl3溶液时通常需要向其中加入少量盐酸目的是。
若把D和上述B溶液混合,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1.(14分)已知元素A 、B 、C 、D 和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 、B 、C 、D 四种
元素均是短周期元素。
A 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 ,G 的水溶液pH >7;A 、C 同主族,B 、C 、D 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具有相同的能层数,且B 、D 元素的基态原子中p 能级上未成对电子数均为1;D 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 反应生成M 。
E 是周期表中(除放射性元素外)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物质的化学式.......:A 、E 、M ; (2)C 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
(3)C 、D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主要有: (填化学式,答完整得分);其中相
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分子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是 。
(4)化合物BD 3的熔点190℃,那么BD 3的晶体类型为 ;事实上,在BD 3的化
合物中往往以B 2D 6的形式存在,该形式的存在是由于 形成的(选填“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配位键”)。
(5)下图为几种晶胞(或晶胞的错误!)示意图,其中
和
代表两种不同的粒子。
E 与
D 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在该晶胞中阳离子的配位数为 。
A
B C
D
12.(14分)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 (g )+2H 2(g )
CH 3OH (g )
已知: ①CH 3OH (g )+3/2O 2(g )=CO 2(g )+2H 2O (g ) △H 1=—
676.8kJ/mol
②CO (g) +H2O (g)=CO2(g) +H2(g)△H2=—41.0 kJ/mol
③H2(g)+1/2O2(g)=H2O(g)△H3=—242.0kJ/mol
(1)根据上述反应计算:CO(g)+2H 2(g)CH3OH (g)ΔH =。
(2)判断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生成CH3OH的速率与消耗CO的速率相等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
D.CH3OH、CO、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 2.0410.2700.012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②某温度下,将2molCO和6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是。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合成甲醇,欲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 b.加入催化剂 c.增加CO的浓度
d.加入H2 e.加入惰性气体 f.分离出甲醇
(5)一定条件下,CO与H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CO(g)+2H2(g)CH3OH (g)。
在一定温度,在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甲乙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c1> c3 B.a2 > a3C.2p2<p3 D.a1 + a3 <1
2021年秋期2021年第四学月考试化学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48分)
答题栏:
选择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2021年秋期高2021年A部第四学月考试化学答案
第I卷选择题(48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B C D C D B A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9.(10分)(每空2分)
(1)B→D→C→E→A→F 。
(2)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3)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 0.1100 (5)① ② ④ 。
10、(14分)(每空2分)
(1)c(NH4+) >c(SO42—) > c(H+) >c(OH—)。
(2) 7 。
(3)碱性, CO 32—+H2O HCO3—+OH—, 0.05 。
(4)抑制 Fe3+水解,防止溶液变浑浊。
Fe3++3HCO3—=Fe(OH)3↓+3CO2↑。
11、(14分,每空1分,第(5)每空2分)
(1) N 、 Cs 、 NH 4Cl 。
(2) 1s 2 2s 2 2p 3 3s 2 3p 3 或[Ne ]3s 2 3p 3 。
(3) PCl 3 、PCl 5 , 极性 。
三角锥形 , sp 3杂化 。
(4) 分子晶体 , 配位键 。
(5) B , 8 。
12、(14分)(每空2分)
(1) △H=—90.2 kJ/mol (2)_C 、D__; (3)① )
()()
(22
3H c CO c OH CH c K •≡。
②_80% _,__250℃___。
(4)___ d 、f __ 。
(5)__B 、D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