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因语文而精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因语文而精彩——特级教师王崧舟成长剪影
李振村
缘起
对王崧舟的采访从一首小诗开始,这首小诗就抄在他笔记本的扉页上:
无数连环缀成的一个精致的长链
近旁的与天边的紧紧相连
眼睛读出它将何往的谶语
玫瑰说出了天地间全部的语言
一只小虫奋力生成为人
越过了自然的所有峰巅
——爱默生
王崧舟说自己就是小诗中的那只小虫。
觉着
王崧舟的笔记本上抄满了故事。
这是第一个:
美国著名的LEG公司为商界精英提供一种“灵魂训练”的课程。
课程时间仅为3天,收费却高达3000美金。
第一天的课程是这样安排的,给每个学员发一份问卷,要他们认真思考并真实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假如你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准备对儿孙说出你一生中懂得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它们是什么?
2、在你的生命中,哪样事物能让你感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3、没有了工作,没有了钱,你是什么人?
4、你愿意在生活中增加哪项活动,以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快乐?
5、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
无独有偶,我在华东师大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档案中读到了这样一份问卷:
为了了解您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经历等,请您务必准确、真实地填写下列项目:
一、对您做人处世影响最大的三句话是: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2、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思浯驶啊罚?BR>
3、心无挂碍。
(《心经》)
二、在您的教学理念形成过程中,哪三部书对您的影响最深:
1、孔子的《礼记·学记》。
(一切教学论思想,迄今无出其右。
)
2、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教学实践的真正宝典。
)
3、叶圣陶的《叶圣陶教育文集》。
(不读此书,无以为语文教师。
)
三、您平生最崇拜的三位教育家是:
1、孔子。
(至圣先师,万代师表。
)
2、苏霍姆林斯基。
(爱的教育家。
)
3、叶圣陶。
(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
)
四、对您启发最大的三句教育名言是:
1、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孔子)
2、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
3、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
五、请列出您的语文教学观中最基本的三点:
1、为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而教。
2、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课堂上。
3、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的立身公器;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
神家园。
六、您心目中理想的语文教师是怎样的,请列出最重要的三条:
1、丰厚的文化底蕴。
(儒雅的)
2、高超的教育智慧。
(睿智的)
3、远大的职业境界。
(慈悲的)
七、您心目中理想的学生是怎样的,请列出最重要的三条:
1、像阳光一样灿烂。
2、像大海一样宽容。
3、像空谷一样纯真。
八、您上过的最满意的三堂语文课是:
1、《万里长城》。
(让我在课堂上站起来)
2、《我的战友邱少云》。
(让我在课堂上活起来)
3、《荷花》。
(让我在课堂上美起来)
九、您写过的最满意的三篇语文教学论文是:
1、《“自读感悟、开放引导”教学模式的研究》。
(追求风格的自觉)
2、《把发展语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十年心血的结晶)
3、《阅读课评价标准新探》。
(苦心孤诣的探索)
这份问卷完成于2001年10月。
这份问卷是在毫无准备、毫无资料可供查阅的情况下当场完成的。
完成这份问卷的就是王崧舟。
王崧舟说,生命的意义在于觉着,语文开启了他生命的觉着,他愿意这样不断的觉着。
放下
在王崧舟的笔记本上,又翻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
驴子的主人想不出好办法去救它,就决定将枯井和驴子一起埋掉。
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井,当第一铲土落到井里时,驴子明白了主人的意图,发出悲哀的号叫。
但是,第二铲土下去时,驴子反而安静下来。
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土落下时,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
人们不断往井里铲土,驴子不断抖落身上的泥土,使自己不断往上升。
终于,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驴子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王崧舟说,自己很像这头驴子。
不信?看看他的《万里长城》。
这一课据说是王崧舟的成名作。
为了这一课,王崧舟真的像这头掉进枯井的驴子,不断抖落着身上的“泥土”:
1、《万里长城》的导入,最早的设计是这样的:先让学生欣赏一组长城的照片,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调整后改为: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首赞美长城的小诗。
2、这个导入后来又改为:老师动情地朗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长城后留下的题词,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3、原先有这样一个句式训练的安排:将三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
这三句话是:“长城气魄雄伟。
”“长城建筑年代久远。
”“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
”后来在听取专家的意见后取消了这个训练。
4、原先备课时,对文中“成千上万”一词缺乏敏感。
后来受到记录片《长城》的启发,安排了这样一次想像写话训练:在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地位高贵的国家元首;有肢体健全的正常人,也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
随着老师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谁?你仿佛看到了他是怎样登上长城的?请写下你看到的这个人或这群人。
5、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明朝时期修筑的长城。
”原先上课时,对这句话的感悟主要放在弄明白明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后来改为:先让学生想像由明朝至今,长城可能遭受过哪些磨难。
再让学生联系前文“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6、对课文第一自然段“长城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
”的教学,原先是放在课的最前面的。
后来改为:在上完课文第二大段以后,再让学生跟第一自然段联系起来,说说对“最伟大”一词的感悟。
7、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
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原先对这句话是这样处理的:在作者的眼中长城像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比喻?后来改为:长城和巨龙之间,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在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但巨龙仅仅是人们想像的产物。
而长城呢?就这样真实、雄伟、壮观地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
它成了中华的象征。
”
8、在教完课文以后,有一段长城视频的播放。
原先挥斜尘耙衾值匿秩荆罄丛诒尘耙衾值幕∩希芳恿艘欢谓馑荡剩衫鲜χ苯用娑允悠到薪馑怠=馑荡适钦庋模赫饩褪俏颐堑耐蚶锍こ牵≌饩褪俏夜糯钗按蟮慕ㄖ铩蚶锍こ牵≌饩褪瞧切畚暗耐蚶锍こ牵≌饩褪墙ㄖ甏迷兜耐蚶锍こ牵≌饩褪枪こ毯拼蟆⑹┕ぜ枘训耐蚶锍こ牵≌饩褪怯汕О偻蚬糯投嗣竦难购椭腔勰岫傻耐蚶锍こ牵≌饩褪侨妹扛鲅谆谱铀锝景梁妥院赖耐蚶锍沙ぃ≌饩褪怯啦涣骼帷⒂啦坏屯返耐蚶锍こ牵≌饩褪窍笳髯胖谢褡寮崆坎磺僬鄄荒拥耐蚶锍こ牵≌饩褪俏颐堑耐蚶锍こ牵?/P>
9、《万里长城》的结课,原先的设计是这样的: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一首赞美长城的小诗。
后来改为:为长城题词。
王崧舟说,“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
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
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面壁
禅话是王崧舟最爱记录的故事,看看这一则,有点意思:
一个人刚入禅门,求佛心切。
第二天早餐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向师父请教想了一夜的问题:
第一,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呢?
第二,我们的身体一定会化为乌有吗?
第三,我们真的会投胎转世吗?
第四,我们如果能投胎转世,那么能不能保留这一世的记忆呢?
第五,习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轮回吗?
……
此人一口气向师父提了十几个问题,正当他准备继续问下去的时候,却被师父的一句话打断了:“你的早餐已经凉了。
”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
”王崧舟说,“生命的真义是体验,是当下的体验。
”我们有太多的思想,却少有扎实的行动;我们有太多的希望,却少有踏实的耕耘;我们有太多的质疑,却少有切实的求证。
生命的能量就在这些太多的思想、太多的希望、太多的质疑中被白白地耗费了。
“面壁十年图破壁。
”
当别人还在对“尊重文本和超越文本”坐而论道的时候,王崧舟已经在《荷花》中开始了他的“面壁参禅”: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
(朗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我觉得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到底美在哪儿,我也说不清楚。
师:说不清楚是正常的。
你能觉察到“冒”字特别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
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
生:可以换成“长”。
生:可以换成“钻”。
生:可以换成“伸”。
生:可以换成“露”。
生:可以换成“探”。
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生:使劲地长。
生:不停地长。
生:笔直地长。
生:高高地长。
师:你们再体会体会荷花长出来时的那种心情、那种状态,你觉得那是一种怎样地长?
生:痛痛快快地长。
生:争先恐后地长。
生:精神抖擞地长。
生:喜气洋洋地长。
师:太好了!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
(课件播放荷花)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呢?(学生观赏课件后进行想象写话,然后全班交流)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微笑。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生: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进行时装表演。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
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当别人还在对“感悟和训练”坐而论道的时候,王崧舟已经在《一夜的工作》中开始了他的“面壁参禅”:
生:(朗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
师:当你读到哪个词语的时候,你的心轻轻地为之一颤?
生:“极其简单”这个词让我的心为之一颤,没想到总理办公的陈设那么简单。
生:“如此而已”让我心头一颤。
怎么会这样简单呢?简直让人难以相信。
师:仅仅是书上的词语让你的心为之一颤吗?请大家注意“宫殿”这个词语,由这个词语你联想开去,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曾经是谁住过的地方。
生:可能是大官住的地方。
生:可能是末代皇帝溥仪。
师:这个人比溥仪还大。
这是清朝的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住过的房子。
你再想,这里曾经有过哪些陈设?
生:西洋沙发。
生:黄金做的器皿。
生:奇花异草,山水盆景。
生:高档的红木家具。
师:你们的猜想完全合理。
但是,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为周总理的办公室,我们看到的却是——
生:(齐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
师: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读这句话的?
生:惊讶!(朗读这句话)
生:简直不敢相信。
(朗读这句话)
生:不可思议。
(朗读这句话)
师:如今,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周总理的办公室。
周总理,一国的总理。
你们想想,他的手中握有多大的权力啊!而他的肩上又有多重的担子啊!对于总理办公的地方,你们觉得应该有些什么?
生:沙发。
生:字画。
生:文房四宝。
生:很大的办公桌。
生:书柜。
生:水晶吊灯。
师:是的,这些是应该有的陈设。
在总理办公的地方放上这些陈设,一点也不过
分啊。
但是,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周总理的办公室,我们只见——
生:(齐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
师:你看到了真皮沙发吗?你看到了文房四宝吗?你看到了水晶吊灯吗?没有!
应该有的什么都没有!实在是太简单太简单了。
但是,我们分明感到,极其简单的是总理的陈设,极其不简单的却是——
生:总理的为人。
生:总理的品质。
生:总理的作风。
生:总理的精神。
师:那么,当你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你将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这句话呢?
生:敬佩。
生:崇敬。
生:热爱。
师:此时此刻,老师的心情跟你们完全一样。
对于这样的总理,我们怎能不崇敬?怎能不热爱?(师生一起动情地朗读这句话)
当别人还在对“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坐而论道的时候,王崧舟已经在《丑小鸭》中开始了他的“面壁参禅”:
师:同学们,丑小鸭这个故事是丹麦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
想了解安徒生吗?(下发补充阅读材料《安徒生的故事》)
生:(默读《安徒生的故事》)
师:读了丑小鸭的故事,又读了安徒生的故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两个故事都是先苦后甜。
生:我发现安徒生出生在铁匠家庭里,生活特别苦,被人瞧不起。
而丑小鸭一生下来也被人欺负。
生:我发现丑小鸭最终变成了天鹅,安徒生经过努力,最终成了伟大的作家。
生:我发现丑小鸭和安徒生太相像了,安徒生好像就是丑小鸭。
师:看到丑小鸭一步一步地成了白天鹅,看到安徒生由一个穷孩子一步一步地成了伟大的童话作家,相信你一定又明白了什么。
写下自己的明白,然后牢记在心,好吗?(学生写话)
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有困难不要气馁,一定要坚持下去。
师:说得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会成功。
师:自信是做人的根本啊!
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是金子总会闪光,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
师:老师相信,你也一定是一块会闪光的金子。
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师:这是《真心英雄》里面的一句歌词,用在这里真是太恰当不过了。
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成功的感觉是美好的,取得成功却是非常艰难的。
生:丑小鸭和安徒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不轻易放弃希望的人,一定会得到美好的回报。
师:你们所说的,正是丑小鸭和安徒生想说的。
是啊,相信自己,奇迹就会发生。
坚持到底,幸福就会降临。
妙谛
在采访中,王崧舟多次提及自己事业上的启蒙恩师周一贯先生。
他说自己永远记着周先生的这番话:
生命与事业同行,生命因为有了事业的追求而得到开发、光彩倍增;事业则因为有生命的投入而有了热情流淌的血液,永不衰竭的激情,风暴与欢乐时时交替的敏感心灵。
有生命与事业同行,这条路便会风雨无阻,光耀七彩。
于是,美与和谐才得以展示生命与自然的全部骄傲。
这是事业的彩虹,也是生命的乐章!
感动!
感动!
感动!
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