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2009届高中毕业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
![2009届高中毕业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https://img.taocdn.com/s3/m/1917120a0b4c2e3f57276340.png)
2009届高中毕业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5)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9.4考生注意:本试卷包括I 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S 32 Na 23第1卷 选择题(共120分)注意事项:1.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一项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本卷包括20小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每题6分,共120分。
1A .细胞I 是原核细胞,可能是蓝藻B .细胞II 是真核细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细胞C .两种细胞的细胞壁具有相同的组成成分D .细胞II 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时间比细胞I 要晚2.下列关于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的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 .人体内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 .人体内233H CO /NaHCO 对血浆pH 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D .给小鼠注射一定量的激素溶液后,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现象,该激素可能是胰岛素 3.下列有关人体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合成人体蛋白质所需的20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获得B .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C .脂肪肝的形成与脂质有关,与蛋白质无关D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可以使分化的细胞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扩散得越快B .欲通过高倍镜观察一个在低倍镜视野右下角的清晰细胞,应先将物镜由低倍换高倍,然后将视野调整清晰,再向右下方移动装片,直到看清此细胞物像为止 C .将斐林试剂加入到麦芽糖溶液中,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D 在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可以使用0.14mol/L 的NaCl 溶液析出DNA5.污水絮凝剂PFS 是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2n 4n m 32[Fe (OH)(SO )],-0<n 2,m>10≤相对分子质量可达5110⨯。
2009年全国高考全国卷1试题(理综)
![2009年全国高考全国卷1试题(理综)](https://img.taocdn.com/s3/m/07b4faec81c758f5f61f676d.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2009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解析
![2009年全国高考2卷理综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87e854de80d4d8d05a4f28.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理科综合解析一.选择1.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依题意,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拮抗作用。
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人体血钙浓度处于动态平衡。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A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所以B 错误。
3.答案B【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更新着,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状态,因此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有细胞衰老。
变态发育指成体与幼体在形态上的差别比较大,而这种形态的改变又是集中在短期内完成的,因此B不正确。
细胞分化发生在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
原肠胚中胚层的细胞可以发育为皮肤的表皮,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胚层发育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脏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4.答案C【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
故选C。
5.答案D【解析】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属于捕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是寄生。
培养瓶中的两种绿藻构成竞争关系。
所以选D 。
二.解答题31.答案(1)A(2)B 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特性不同,在低浓度CO2条件下,CB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积累光合产物少,故随着玻璃罩中CO2浓度的降低,B植物生长首先受到影响。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解析】⑴依题意,在CO2浓度为300μL·L-1时,A植物CO2净固定量较B植物多,因此,此时A植物光合作用强度较B植物高。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ef09112749649b6649d74786.png)
2009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理综试题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II卷第33—41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实用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23 CL35.5 C U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2. 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温度/℃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累K+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4. 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5.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 .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 +通透性增大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 .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6. 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6aef7db08a1284ac8504390.png)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生物工程的兴起,标志着人们从认识生命活动的奥秘到按照人们的愿望改造生物的巨大飞跃下列选项能正确说明生物工程技术应用的是( )A .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B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是通过人为手段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之一C .用基因工程生产乙肝疫苗,可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导入酵母菌制成“工程菌”D .基因工程中用鸟枪法和人工合成法获得的真核生物的目的基因都有内含子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 .自然生态系统中①>②+③+④+⑤B .被三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含了④的全部和⑤的一部分C . 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D .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3.在下列①~④中,A 、B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所给模型表示的是 ( )① A -胰高血糖素,B -胰岛素 ② A -促甲状腺激素,B -甲状腺激素 ③ A -血钾含量,B -醛固酮分泌量 ④ A -体温升高,B -皮肤血流量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④ C .只有③、④ D .都可以 4.下列有关植物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等量的大豆种子和花生种子萌发时,大豆吸水量多,花生耗氧量多B .洋葱根尖细胞核糖体上产生的水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该细胞中的叶绿体中被再利用C .阴雨天气和板结的土壤分别影响植物对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吸收D .基因型Aa 的小麦自交,若胚芽细胞基因组成为AA ,则胚乳细胞离体培养所得三倍体基因型一定是AAA5.下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 含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①该细胞在BC 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②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 段-+ AB③在AB 段DNA 进行复制时所需的酶是DNA 解旋酶和DNA 聚合酶④CD 段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⑤由植物受精卵发育成球状胚体的过程中,发生图示曲线变化,但在由球状胚体分化成子叶、胚芽、胚轴和胚根过程中不会发生这种变化A .②④⑤B .①③⑤C .③④D .①③6.最近科学家们制出了首批氧一l8气体,18O 是氧的一种稳定的核素,称为重氧。
09年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09年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3e2d8802650e52ea5518988c.png)
09年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Ⅰ卷均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个部分.第Ⅰ卷(必考)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实验试剂或材料与其实验名称不.相符合的是A.甲基绿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B.澄清石灰水——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C.碘液——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2.下列结构中可存在突触的是①一个神经元内②脊髓③大脑皮层④树突→轴突⑤轴突→树突⑥轴突→细胞体⑦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⑧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A.②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③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3.下列有关概念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4.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
下列方案可行的是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5.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等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
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正确的是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6.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的分子式:C.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B.Cl-的结构示意图:D.质量数为37的氯原子:7.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被《泰晤士报》评为全球“最强悍”工程。
[09真题] 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word][答案]doc
![[09真题] 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word][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19d5a426b7360b4c2e3f645c.png)
图2 2009年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W=FS 总有W W =η×100% RU P 2=一、物理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8分。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A .无线电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 水波 2、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3、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 .噪声的产生B .噪声的传播C .噪声的接收D .以上三种均是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
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 .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 .用橡胶做汽车轮胎5、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
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A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C .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D .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6、如图2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则电压表的示数由8V 变为6V ,电流表示数相应由0.4A 变为0.6A ,那么定值电阻R 0的电功率改变量为(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A .12W B .4W C .8W D .2W图1第Ⅱ卷三、物理非选择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3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 了 反射。
2009年高考试卷----- 物理理综(全国卷2).
![2009年高考试卷----- 物理理综(全国卷2).](https://img.taocdn.com/s3/m/32dd32da998fcc22bdd10d2a.png)
mg
B、
v02
2 g (1
f
和 v0 )
mg mg f
mg
C、
v02 2 g (1
2
f
)
和 v0
mg f mg f
mg
D、
v02 2 g (1
2
f
)
和 v0
mg mg f
mg
21. 一玻璃砖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 ABC 为直角三角形(AC 边末画出),AB 为直角边
ABC=45°;ADC 为一圆弧,其圆心在 BC 边的中点。此玻璃的折射率为 1.5。P 为一贴
时的机械能,则小球从开始下滑到抛出的过程中机械能的相对损失,
E1 E2 100% =________⑥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E1
第一课件网
x1 x2 =____③______m(保留两位小数)。
(2) 若已测知抛出后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运动。利用(1)中读取的数据,
求出小球从 P1 运动到 P2 所用的时间为______④__________s,小球抛出后的 水平速度为________⑤__________ m/s (均可用根号表示)。 (3) 已测得小球抛也前下滑的高度为 0.50m。设 E1 和 E2 分别为开始下滑时和抛出
完成下列真空:(重力加速度取 9.8m/s2 )
(1) 设 P1 、 P2 和 P3 的横坐标分别为 x1 、 x2 和 x3 ,纵坐标分别为 y1 、 y2 和 y3 ,
从 图 2 中 可 读 出 y1 y2 =____ ① _____m , y1 y2 =____ ② ______m ,
第一课件网
第Ⅰ卷 (选择题)
2009年贵州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09年贵州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f40044a7302768e9939f7.png)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2.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鸡肉抽搐B.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3.下列有关哺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A.胚胎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衰老B.幼鹿经过变态发育过程长出发达的鹿角C.胚后发育过程中伴有细胞分化D.来自原肠胚同一胚层的细胞经分化发育成不同的组织4.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B.致病机理C.抗原决定簇D.传播途径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4 B.1:5 C. 2:3 D.2:5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8.下列徐树中正确的是A. 向含有C a CO 3沉淀的水中通入CO 2 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 a HCO 3 饱和溶液,又有C a CO 3沉淀生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全国卷Ⅱ)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全国卷Ⅱ)](https://img.taocdn.com/s3/m/2dfa92a6d0d233d4b14e6999.png)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全国卷Ⅱ)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
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A.13和0.30s B .3和0.30s C .13和0.28sD .3和0.28s 2.下列关于简谐振动和简谐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周期一定和相应的波的周期相等 B .媒质中质点振动的速度一定和相应的波的波速相等 C .波的传播方向一定和媒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一致 D .横波的波峰与波谷在振动方向上的距离一定是质点振幅的两倍3.图为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时得到的U-I 图线。
用此电源与三个阻值均为3Ω的电阻连接成电路,测得路端电压为4.8V 。
则该电路可能为 A .B .C .D . 4.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能量在1.62ev 到3.11ev 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 ) /AA. 从高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波长比可见光短B. 从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均为可见光C. 从高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的频率比可见光高D. 从n=3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为可见光 5.图中虚线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 、N 荷的绝对值也相等。
现将M 、N 从虚线上的O 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
点a 、b 、c 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 若不计重力,则 A .M 带负电荷,N 带正电荷 B .N 在a 点的速度与M 在c 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 .N 在从O 点运动至a 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 .M 在从O 点运动至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6.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
高考理综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物理Word版
![高考理综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综物理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2f6557bceb19e8b9f6bace.png)
绝密★ 启封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宁夏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答案。
【解析】行星运动定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错误;B正确;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D正确。
15. 地球和木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可以看作是圆形的。
已知木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5.2倍,则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约为A.0.19 B.0.44 C.2.3 D.5.2答案B。
【解析】天体的运动满足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可知,可见木星与地球绕太阳运行的线速度之比,B 正确。
16. 医生做某些特殊手术时,利用电磁血流计来监测通过动脉的血流速度。
电磁血流计由一对电极a 和b 以与磁极N和S 构成,磁极间的磁场是均匀的。
使用时,两电极a 、b 均与血管壁接触,两触点的连线、磁场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两两垂直,如图所示。
由于血液中的正负离子随血流一起在磁场中运动,电极a 、b 之间会有微小电势差。
在达到平衡时,血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是匀强电场,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
在某次监测中,两触点的距离为3.0,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两触点间的电势差为160µV,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0.040T 。
则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电极a 、b 的正负为A .1.3 ,a 正、b 负B .2.7 , a 正、b 负C .1.3,a 负、b 正D .2.7 , a 负、b 正答案A 。
【解析】依据左手定则,正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上偏,负离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作用向下偏,因此电极a 、ba b N S 血流 测电 势的正负为a 正、b 负;当稳定时,血液中的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和磁场力的合力为零,则,可得,A 正确。
2009年高考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理综)
![2009年高考全国卷1试题及答案(理综)](https://img.taocdn.com/s3/m/b5d9e30416fc700abb68fcef.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答案D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 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答案C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答案C4.下列关于体细胞杂交或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所得F 1的表现型一致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 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答案C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的F 2植珠都能成活,在F 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A.1/8B.3/8C.1/16D.3/16 答案B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一组是A.Ba 2+ 、3N O -、4N H +、Cl - B. 2C a+、3H C O -、4N H +、2A lO -C.K +、Ba 2+、Cl -、3H SO -D. 2M g+ 、4N H +、24SO -、K +7.将15ml .2mol •.1L -23N a C O 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mol •.1L -n M C l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n M+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n M C l 中n 值是A. 4B. 3C. 2D. 1 答案B8.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 A.22222223AL NaOH H O NaALO H ++=+↑B.4242222K M nO H C O O K K O H K M nO C O H O ++=+↑+C 22224(2M nO H C l M nC l C l H O ∆+=+↑+浓)D.22742424324324267()3()7K Cr O FeSO H SO Cr SO Fe SO K SO H O ++=+++ 答案B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混合物,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1)7a - B.34a C.6(1)7a - D.12(1)13a -答案C10.用0.1 mol •.1L -的盐酸滴定0.10 mol •.1L -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4()c N H +>()c C l -,()c O H - >()c H + B. 4()c N H +=()c C l -,()c O H - =()c H +C.()c C l - >4()c N H +,()c O H - >()c H +D. ()c C l - >4()c N H +,()c H +>()c O H -答案C11.为了检验某含有3N aH C O 杂质的23N a C O 样品的纯度,现将1w 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2w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211845331w w w -B.12184()31w w w -C.211734231w w w -D.2111158431w w w -12.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 2的CCl 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B.1mol 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 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答案D13.下图表示反应()4()()X g Y g Z g + ,0H ∆<,在某温度时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 in 后,反应就终止了 B.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 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答案A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A.24mB.32mC.40mD.48m 答案B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λ=0.6328µm ,2λ=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09年高考理科综合检测题
![09年高考理科综合检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237a7c6f02768e9951e73896.png)
09年高考理科综合检测题理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2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第I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K—39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丁)进行观察和分析,获得实验结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空白表示无)则:甲、乙、丙、丁四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类生物①衣藻②硝化细菌③乳酸菌④光合细菌⑤蛔虫⑥水稻A.④⑤⑥⑦B.①③④⑥C.④⑤⑦⑥D.②⑦⑥④2.右图为某同学所绘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和O2释放量的变化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强度为a时,该细胞不进行光合作用B.光照强度为b时,该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光照强度为c时,所对应的柱状图是错误的D.光照强度为d时,该细胞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3.有关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癌变都与基因有关B.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复杂变化的细胞一定是衰老的细胞C.生物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过程属于细胞的凋亡D.在细胞份化、凋亡、癌变过程中都有蛋白质的合成4.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图解或曲线中,正确的是()5.火灾后的森林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蔚然成林,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中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减弱C.该过程中生产者单位时间内固定太阳能先增多,后减少D.该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6.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下图,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1)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理综(全国卷1)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be12125f0e7cd1842536b1.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09全国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答案D【解析】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单基因突变可以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染色体结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D错误。
(09全国1)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答案C【解析】微生物代谢的调节主要有两种形式: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是微生物通过改变已有酶的催化活性来调节代谢有速率。
酶活性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代谢产物与酶脱离时,酶结构便会复原,又恢复原有的活性。
因此A、B、D正确。
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不一定会导致丙物质积累,以抑制酶①的活性。
故C错误。
(09全国1)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酵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答案C【解析】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溶氧不足,会产生乳酸或琥珀酸;培养基通常有豆饼的水解液、玉米浆、尿素、磷酸氢二钾、氧化钾、硫酸镁、生物素等配制而成,呈液体状态,因此是液体天然培养基;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通常都要用人工诱变的方法处理,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才能用于生产。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a09b4df01dc281e53af093.png)
09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
第Ⅱ卷5至10页,答题卷11-16页。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
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考生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K:39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1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是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产生的B.在光照条件下,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混浊C.在黑暗条件下,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D.光照条件下若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因为光照下种子在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少于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2.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纯化的核衣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为单克隆抗体B.体外培养单个效应B细胞可以获得大量针对SARS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后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利用该单克性隆体与SARS抗原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3.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依靠无氧呼吸获得能量B.蛔虫细胞中无线粒体,在其细胞质中有转录、翻译及C6H12O62C3H6O3+能量等生理过程C.蓝藻和绿硫细菌细胞内都含有色素,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人体皮肤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少于肝细胞,因为皮肤细胞的基因总数少于肝细胞4.下图表示几种含氮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下列依据此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⑤⑦是异化作用的过程,⑥⑧是同化作用的过程B.完成③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消费者C.土壤疏松可促进④过程,氧气不足可抑制②过程D.部分细菌、放线菌、蓝藻可以完成①过程,它们的细胞结构均没有核膜5.下图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是指其同化量减去呼吸消耗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稳定性弱于森林生态系统B.适度放牧可以促进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C.适度放牧可以使生产者同化量中的大部分流向放养的牲畜.从而获得最大收益D.E点所对应的放牧量为该草原的最大控制放牧量6.下列各组表达式表示意义相同的是A.-NO2、NO2B.-OH、HC. CH3CH2OH、CH3OCH3D.HCOOCH3、HOOCCH37. 在强碱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Mg2+、Ca2+、HCO3-、Cl-B. Na+、Al3+、ClO-、SO42-C. K+、Fe2+、SO42-、Br-D. ClO-、K+、Cl-、SO42-酶8. 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2g C60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B.3.9g金属钾变为钾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C.标准状况下,11.2 L氯仿中含有的C-Cl键的数目为1.5N AD.1mol FeCl3完全水解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能生成N A个胶粒9. 已知可逆反应aA+bB cC中,物质的含量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B.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C.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 和NaHS 混合溶液中:c (Na+) +c(H+) = c (S2―) +c (HS―)+c (OH―)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Al(SO4)2、②NH4Cl、③CH3COONH4、④NH3·H2O;c(NH4+)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HA-,HA- H++A2-;则在C.某二元酸(HNaHA溶液中:c(Na+) = c(A2-)+c(HA-)+c(H2A)D.pH=12氨水溶液与pH=2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c(Cl-)>c(NH4+)>c(H+)>c(OH-) 11. 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As2S3、HNO3、H2SO4、NO、H3AsO4、H2O 六种物质,已知As2S3是反应物之一。
(完整word版)2009高考全国卷1理综物理(含答案)
![(完整word版)2009高考全国卷1理综物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0587df111f18582d05a06.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理综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15. 某物体左右两侧各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两平面镜相互平行,物体距离左镜4m ,右镜8m ,如图所示,物体在左镜所成的像中从右向左数的第三个像与物体的距离是 A.24m B.32m C.40m D.48m16.氦氖激光器能产生三种波长的激光,其中两种波长分别为1λ=0.6328µm ,2λ=3.39µm ,已知波长为1λ的激光是氖原子在能级间隔为1E ∆=1.96eV 的两个能级之间跃迁产生的。
用2E ∆表示产生波长为2λ的激光所对应的跃迁的能级间隔,则2E ∆的近似值为 A.10.50eV B.0.98eV C. 0.53eV D. 0.36eV17.如图,一段导线abcd 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且与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垂直。
线段ab 、bc 和cd 的长度均为L ,且0135abc bcd ∠=∠=。
流经导线的电流为I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导线段abcd 所受到的磁场的作用力的合力 A.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1)ILB + B. 方向沿纸面向上,大小为(21)ILB - C.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 D. 方向沿纸面向下,大小为(21)ILB -18.如图所示。
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的右侧,MP⊥ON,则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19.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
[理综]2009年高考全国卷II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理综]2009年高考全国卷II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869df9f705cc1755270958.png)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4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巾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写,如写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夂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 1 C – 12 N – 14 O -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答案D【解析】细胞呼吸是活细胞都进行的一项生命活动,必须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的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因此D错误。
2. 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
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
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答案B【解析】血钙含量降低会引起肌肉抽搐,血钙含量高会引起肌肉乏力。
09届高三理科综合试题
![09届高三理科综合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aebe3e964bcf84b8d57b0c.png)
09届高三理科综合试题(五)本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Cu —64第I 卷(选择题共21题 每题6分 共126分)注意事项:1. 答第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学号、姓名填写在答卷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在答卷上对应题号的下面,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小题6分,共78分) 1.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①核DNA →核DNA ②合成RNA 聚合酶 ③mRNA →蛋白质 ④RNA →DNA ⑤染色质→染色体 ⑥ [H]+O 2→H 2O ⑦H 2O →[H]+O 2 ⑧基因突变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 C .③⑤⑥⑧ D .②③⑥ 2. 下面是成年人体内物质代谢的部分示 意图。
据图判断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 、B 、C 可依次表示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 B .图中②③两步骤所需酶的种类不同 C .物质A 、B 、C 代谢终产物不完全相同D .若C 是一种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则C 可能是苏氨酸、缬氨酸、谷氨酸等3.下图是用集合的方法,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其中与图示不相符的是4.下图中的曲线分别可表示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 .A 图表示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度与CO 2吸收量的关系B .B 图表示温度与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C .C 图表示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除去水稻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D .D 图表示环境温度与动物耗O 2量的关系5.人类许多的疾病是由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而引起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幼年时期体内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会导致生长发育加快,出现巨人症B.某些人由于先天性免疫缺陷,感染酿脓链球菌后引起了风湿性心脏病C.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可能引起组织水肿D.当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半小时后,在下丘脑的调节下,身体产热量增加了,散热量却减少了6.取2aL醋酸和aL盐酸分别与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NaOH溶液2L混合,都恰好完全中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完全中和后两溶液的pH相等B.盐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醋酸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C.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的2倍D.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比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大7.有一种非常诺贝特胶囊,可以降胆固醇和降甘油三酯,它的结构式如下:关于非诺贝特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物质的分子式是C20H20C1O4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1mol此物质最多能与2mol氢氧化钠反应D.它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1mol此物质最多能与8molH2加成8.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 2009年贵阳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W=FS 总有W W =η×100% U P 2=一、物理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18分。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电磁波的是A .无线电波B .超声波C .次声波D . 水波 2、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 .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3、如图1所示,是我市城区到龙洞堡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A .噪声的产生B .噪声的传播C .噪声的接收D .以上三种均是4、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
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A .用塑料做电源插座的外壳B .用塑料泡沫做成表演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D .用橡胶做汽车轮胎5、研究发现,同一物体在地球的不同纬度所受的重力不同,物体越靠近赤道,所受重力越小;越靠近地球两极,所受重力越大。
一艘军舰从我国青岛港出发,前往位于赤道附近的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若海水密度及舰艇质量不变,比较两地,则该舰艇 A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小 B .在亚丁湾所受浮力较大C .在两处所受浮力相等D .在亚丁湾所排开海水的重力较大 6、如图2所示,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从某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则电压表的示数由8V 变为6V ,电流表示数相应由0.4A 变为0.6A ,那么定值电阻R 0的电功率改变量为(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A .12W B .4W C .8W D .2W第Ⅱ卷三、物理非选择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3、如图3所示,许多建筑采用玻璃进行外墙装璜,这在美化城市的同时却造成了光污染,造成这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阳光在玻璃表面发生 了 反射。
14、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随之 ;因为高压锅良好的密封性,使水蒸气不易外泄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 ,从而提高水温,所以容易煮熟食物。
15、将体积分别为V 1、V 2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V 总 V 1+V 2,(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 。
16、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在它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中华民族是最先利用地磁场服务于人类的,例 如 的发明。
17、如图4所示的建筑,是位于北京人民大会堂旁、高新科学技术和时代美感完美结合的国家大剧院。
该建筑的穹顶表面积达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不至过重而又坚固,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主材,这主要是因为钛的密度 ,硬度 。
(两空均选填:“大”或“小”)18、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
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 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
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 (分子直径约为1×10-9m ),由此可判断飞沫 分子。
(选填“是”或“不是”) 19、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 Z ,其频率高于20000H Z 的声波称为 。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
20、重均为10N 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5所示。
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 N ,木块所受的合力为 N ,此时 对桌面的压强大。
21、利用如图6所示的实验装置可将机械能转化图1图3 图4 图5为 能,根据这一原理人类研制成了 机。
22、2008年9月27日北京时间16:43翟志刚实现了我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图7所示,这是国人为之骄傲和值得永久纪念的一刻。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进行了19分35秒,期间,他与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km ,则他的飞行速度为 km/s 。
他身着的舱外航天服几乎就是一个小型飞船,请根据他所处环境,谈谈该航天服应具备的基本功能: 。
(写出一条即可)23、如图8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 0=20Ω,当只闭合开关S 1,滑片P 置于最左端a 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当开关S 1、S 2均闭合,滑片P 置于最右端b 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则定值电阻R 1= Ω,电源电压U = V 。
(二)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24、“构建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号召,“节能减排”是我们每个社会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作出一份努力。
请就如何做到“节能”或“减排”,简要谈谈你的两点建议。
25、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工具却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图9所示的夹钳就是其中一例,图中①齿状钳口;②刀口;③转轴;④手柄;⑤带齿纹的橡胶柄套。
请简要说出其中两处各应用了什么物理知识。
26、如图10所示,虚线区域内的“×”为垂直纸面的磁感线,当金属框沿光滑绝缘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1;若将金属框换成质量相同的塑料框,其他条件不变,塑料框滑到底端时,具有的动能为E 2。
请判断E 1和E 2的大小关系,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提示:金属框是导体,有电阻)(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8分)27、如图11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28、请在图12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
要求:⑴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⑵电灯L 1、L 2并联;⑶电流表测通过两灯的总电流;⑷所画导线不能交叉。
29、如图13所示,是一只盛有水的圆柱形水杯,请在图中画出水对水杯侧壁A 点压力的示意图。
30、如图14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 射下,A 为小铁球。
⑴标出小铁球A 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 ′在地面MN 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题目虽然长,但要有耐心。
31题8分,32题6分,33题7分,共21分) 31、对于“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刘星同学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A :电流做功可能与电压有关; 猜想B :电流做功可能与电流有关; 猜想C :电流做功可能与通电时间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选择了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除电阻丝阻值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图6 图7图8 图10S L 1L 2 图12 图13甲图14 乙图11 图9① ⑤③②图16 同)及电源、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
他将两电阻丝串联后接入电路,如图15乙所示。
(1)将两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电阻丝的 和通电时间相同,他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2)接通电路前他想: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若两只温度计示数变化不同,则说明电流做功与电阻丝两端的 有关;这就验证了猜想 。
32、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
(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16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
33、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
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如图17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 请在图18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υ-t 图像。
(不需准确描点)(五)综合应用题(解答时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34题6分,35题8分,共14分)34、如图19所示,拉力F =80N ,物体重G =120N ,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 ,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 =2m ,,求:(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5、如图20甲所示,当开关S 接a 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定值电阻R 0的U —I 图像;当开关S 接b 时,同样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灯泡L的U —I 图像,如图20乙所示。
(1)求定值电阻R 0的阻值;(2)将R 0与灯L 串联接在6V 的电源两端时,求灯丝的实际电阻值;图19 FG图15 甲 乙υt0 图18图17(3)将R 0与灯L 并联接入电路并调节电源电压,当 R 0消耗的电功率为4.9W 时,灯L 恰好正常发光,求灯L 的额定电功率。
0物理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A2、D3、B4、B5、A6、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镜面14、增大或提高 沸点或温度15、< 间隙、空隙、距离、间距、间隔 16、指南针(或司南) 17、小 大 18、不是19、超声波 声呐(或超声波雷达测速仪、B超等)、雷达、超声波探伤(其它答案合理均可)20、10 0 铁球 21、电 发电22、7.8 供氧、抗撞击、抗辐射、保温、维持压强(或保压)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23、10 6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24、⑴多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等⑵鼓励人们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⑶养成良好的用水、用电的习惯 ⑷提高机械效率⑸加强废气排放管理等 (其它答案合理均可)25、⑴齿形钳口:使接触面变粗糙,增大摩擦力;S 减小,P 增大;硬度⑵刀口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⑶与⑷:夹钳是一个杠杆⑸齿形橡胶柄套:橡胶为绝缘体,防止触电(或表面粗糙增大摩擦力);橡胶的弹性,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 26、⑴E1<E2⑵因为金属框是导体,所以它在通过磁场的过程中会因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使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内能),故E1<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