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播种育苗方法及病害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雀草播种育苗方法及病害防治
栽植孔雀草,要先用箱、盆等容器育苗,内装砂质壤土,给种子创造松软、透气性好的发芽环境。

将孔雀草种子直接播在土表上,上覆稻草苫或报纸,使之与土壤紧密接触。

常用喷壶浇水,不能让表土干燥。

待种子出苗后,揭去覆盖物。

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但由于用花条件的限制,以“五一”、国庆两个节日的用花量最大。

又由于孔雀草的播种要求气温高于15℃(或有加温保温条件)。

(1)第一阶段
孔雀草种子播种后2~5天露白(胚芽显露)。

孔雀草种子发芽无需光照,通常在播种后覆盖一层薄薄的介质,这样,既可以遮光,又可以保持育苗初期的湿润。

保持介质湿润,但要防止过湿,温度保持在21~24℃。

(2)第二阶段
从胚根显露至子叶完全展开约7天。

一旦胚根显露,就要降低温度,并要在介质略干后再浇水以利于更好的发芽和根的生长。

并见光施少量肥。

(3)第三阶段
孔雀草种苗快速生长期,孔雀草的种苗生长要防止湿度过高,所以在两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当然不能使介质过干导致小苗枯萎,介质和环境温度可适当降低至18℃。

每隔5~10天时间交替施肥。


果介质温度低于18℃,则避免施用铵态氮肥。

此阶段后期,植株根系可以长至3~5厘米,苗高也有3~4厘米,2~3对真叶。

(4)第四阶段
孔雀草炼苗期,但要避免使用铵态氮肥。

与第二阶段一样,在二次浇水之间要让介质干透,并加强通风,防止徒长。

如果育苗失败或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介质的pH值过低。

主要症状是老叶上有坏死的斑点、焦边,生长点坏死。

二是PH值低于6.0,还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钠和锌的过量。

主要的解决办法是:保持介质的Ph 值在6.0~6.7之间,可在38千克水加入0.4526千克石灰加以调节;三是早春低温育苗。

如温度过高,易发生疫病。

开始表现为茎基部水渍状,继而坏死倒伏。

因此要注意早春育苗尽可能提高温度,控制湿度,以防病害发生。

四是注意苗期营养。

如果苗期缺肥、缺水、植株瘦弱,则会形成小老苗。

孔雀草茎枯病防治方法
一、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枝。

初在茎上或枝上生灰色疹状凸起,圆形或梭形,后凸起开裂,露出黑色分生孢子盘,疹状物大小1—3mm。

生长期、生长后期均有发生,严重时茎枝枯死,全株生长发育受抑,影响观赏。

二、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为一种棒盘孢或称盘色多隔孢(Coryneum sp),属半知菌类真菌。

分生孢子盘生在角质层上或表皮下,散生或聚生,垫状至杯状。

分生孢子梗圆柱形,无色或浅色,有隔膜,基部分枝。

产孢细胞圆柱形,浅褐色,全壁芽生方式产孢。

分生孢子梭形或宽梭形至近圆形,褐色,直,弯曲或屈曲,具多个横隔膜,表面光滑。

三、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害健株。

分生孢子是本病主要侵染源,萌发后从气孔侵入。

四、流行动态:4—11月发生,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发病重。

五、防治方法:
(1)培育抗茎枯病的新品种。

(2)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

(3)发病重的地区于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30%绿得保悬浮剂400倍液。

六、常用药剂: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40%百菌清悬浮剂30%绿得保悬浮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