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测试(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同步测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56分)
1. (16分)比一比,再组词
旅________ 狠________ 端________ 载________
旋________ 狼________ 瑞________ 截________
睁________ 徒________ 幅________ 旱________
挣________ 陡________ 逼________ 早________
2. (4分)读句子,写出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①我有点儿高兴________,又有些失望________。
②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________吃的东西!
③唉,变成了树真麻烦________。
3. (4分)填同音字。
tínɡ
凉________ 家________ ________止朝________
4. (10分)形近字组词
蚀________ 掠________ 拔________ 燎________ 蹄________
浊________ 琼________ 钹________ 獠________ 啼________
5. (8分)看拼音,写词语。
pài qiǎn sīliècíqìyán zhèn yǐ d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àn wéi zènɡ sònɡquán jiǎo huà xiǎn wéi y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8分) (2018一上·诸城月考) 经典诵读积累,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近乡情更怯②鳞鳞居大厦
③夏顶烈日地里忙④经冬复历春
Ⅰ十指不沾泥,________。
Ⅱ春天育苗又插秧,________。
Ⅲ________,不敢问来人。
Ⅳ岭外音书断,________。
①乃曾子②至平治③友与朋④弟则恭
兄则友,________。
长幼序,________。
做大学,________。
自修齐,________。
7. (6分)我能读句子并完成填空。
(1)草原如一幅翠色欲流的中国画。
这句话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句话分别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比作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2分)
8. (12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
②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__孩子__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__
③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
④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
⑤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⑥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
⑦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
⑧列宁问:“会飞回来?”
⑨__一定会飞回来__男孩肯定地说__
(1)给语段中的第②自然段和第⑨自然段填上恰当的标点。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________ 孩子________ 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________ ________ 一定会飞回来________ 男孩肯定地说________
(2)填空。
①由文中划线的“找遍”一词,可以看出列宁________。
②“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这是因为________。
(3)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A.为灰雀担心和惋惜。
B.担心别人知道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C.喜出望外。
D.决心改正错误,放灰雀回来。
Ⅰ第⑤自然段男孩________。
Ⅱ第⑥自然段列宁________。
Ⅲ第⑦自然段男孩________。
Ⅳ第⑧自然段列宁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56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答案:7-1、
答案:7-2、考点:
解析:
二、阅读理解 (共1题;共12分)
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