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 难忘的泼水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课时导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⑴、周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⑵、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祝福什么?说一说。
⑶、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三、合作探究,交流解疑。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⑴.理解“火红火红”“一年一度”。
告诉学生:傣族是我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每年过一次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就是他们的新年,在农历4月中旬(傣历的六、七月份),历时三、四天。过节的时候,人们换上最漂亮的衣裳,敲着鼓,跳着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泼水祝福。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脚、凤、凰”
五、拓展延伸。
找找周总理的图片和故事
祝福什么?说一说。
7、练习句式“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学生自由读——个人展示——挑战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交流:学生先说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⑴.说说表示颜色的词。
⑵.“笑容满面”说明什么?
⑶.这时的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句子2: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总理跟人们一起敲鼓跳舞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导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
导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认定目标。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1)写出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2)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1)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2)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总理祝福什么?
使用
教材
构想
学习课文,可先引导学生看看插图,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一遍遍地读,从感受热烈的气氛,到感受每一个人心中的热情,到感动我们的心,最后在展示读中去表达我们心里的感动。
怎么过泼水节简化,详学人们激动的部分,感受人们的激动、幸福。
课时导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你从“一串串”“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点拨感悟:
1、“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2、朗读:“欢呼”一词体现傣族人民的心情。
3、用充沛感情的,自然的声音,能够体现出个性语气、语调地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课时导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第二课时
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4、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学生在“我会认”里把偏旁相同的生字用相同的颜色涂一涂。(凤、凰)(咖、啡)(襟、褂)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情境导入:
中国是由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3、在“泼水节”前面板书“难忘的”,齐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有什么想法?
二、学案导航,自主学习。
1、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⑴.课件出示生字,小老师领读。
⑵.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找朋友
游戏二:认读生字卡片后,教师把生字卡片发给学生,教师念字音,有该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领读,其余学生跟读。
⑶.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小学语文导学设计首页
课题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
新授课
计划课时
2课时
备课时间
课时
导学
目标
(三维)
1、能够正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的感受。
导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过泼水节的快乐、幸福,并把这种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②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⑸.指名分段读课文。
一看二写三比较
合作交流: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4、“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5、“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说明了什么?
句子3: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三自然段。
1、设疑: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
2、小组合作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交流。
总理怎样泼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说一说。
傣族人民怎样泼水?向周总理
难点:从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场面中,体会总理和人民心连心。
导学
方法

手段
引导点拨法、自主与合作向结合,品读与朗读相交融
本节
教材
分析
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板书设计
祝福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
令人难忘
达标测试
第一课时
1、填量词
一()花炮一()龙船
一()花瓣一()象脚鼓
2、找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第二课时
1、选词填空。
(1)妈妈()滚动着擀面杖,()转动着面饼,熟练极了。
(2)奶奶()洗衣服,()听音乐。
2、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火把节()歌婆节()
芦笙节()泼水节()
3、练习说话:“一手……一手”、“一边一……边”
-------------------------------------------------------
教学后记
课时导学尾页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激趣导入,认定目标。
1、师:我们的祖国边疆辽阔,有56个民族,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
随学生回答“傣族”教师板书。
2、师: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有一个盛大节日,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泼水,互相祝福。这就是“泼水节”。(板书课题)
⑵.播放傣族泼水节的影片。感受节日欢快的喜庆气氛。
(3) 抓住“一条条、一串串”与“一条、一串”的区别,让学生领悟节日的热闹和喜庆。
⑷、指导朗读。要把傣族人民的欢乐场面和人民热爱周总理的心情读出来。
四、写字指导。
书写生字“龙、恩、寿、柏、泼、特”。
①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自学成才:
1、写出本节课的生词,并注好拼音。
2、请同学仔细地读课文,课文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
3、读完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为什么?
5、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课时导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补充
课堂变化及处理
(教学多音字:盛)
⑷.认读长句。
巩固复习:
1、字词: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语句。
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收获
合作交流:
1、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2)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⑷、交际互动。教师演总理,学生当人们,互相祝福,互动。
⑸、课件演示泼水的场面。
⑹、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学习第6—8自然段。
⑴、师: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啊!谁能把作者的心情用声音表达出来!
三、汇报展示,点拨提升。
1、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2、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再一次深情地读一读课题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