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15T03:36:18.87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10期作者:徐神妹
[导读] 研究对脑梗塞患者行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最终效果。
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314500
【摘要】目的:研究对脑梗塞患者行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最终效果。
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对比组患者(n=60)行常规社区护理,研究组患者(n=60)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均好于对比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脑梗塞患者行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最终效果显著,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社区护理;脑梗塞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communit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120 cas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November 2019 were studied by using the grouping method.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n = 60)were given routine community nursing,and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n = 60)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ommunity nursing,and the final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fin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d communit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s significant,so it is worthy of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ommunity nursing;cerebral infarction
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该疾病就是指患者脑部血液系统由于出现缺氧或缺血而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疾病,其会导致患者脑组织出现死亡,严重的甚至会直接致死。
脑梗塞疾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就是语言不清、偏瘫、半身不遂以及意识模糊,在患者预后阶段经常会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会造成极大影响[1-2]。
基于此,本文对脑梗塞患者行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最终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60人。
对比组共有男性患者38人,女性患者22人,年龄范围在66-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89±1.47)岁,病程为2-7年,平均病程为(4.89±1.16)年;研究组共有男性患者32人,女性患者28人,年龄范围在67-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74±1.62)岁,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为(5.15±1.02)年。
所有患者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
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社区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为社区内脑梗塞患者进行相应的常规体检以及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对症护理等。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社区护理基础上行心理干预:
1.心理干预:通常情况下,脑梗塞患者年龄相对较大,并且身体各项器官的功能也逐渐衰退,即便经过治疗后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患者恢复头脑清醒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行良好的心理护理。
护理中工作人员需要以热情的态度与患者交流,同时有效掌握患者存在的不良情绪,进而对其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策,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
2.成立社区护理工作小组,小组组长由具有多年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担任,在饮食护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食用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预防患者出现便秘。
在康复训练方面:护理人员需要有效指导患者和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肢体锻炼,做到循序渐进,确保整个康复训练计划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主要从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分析,评分越高说明患者情况越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主要从SAS以及SDS两方面分析,分数越低说明患者情况越差。
1.4 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x±s)进行计量资料护理后生活质量、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3 讨论
当今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人口总数不断增加,因此脑梗塞患者数量也正在日渐攀升,该疾病不但对患者以及患者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同时更为社会造成极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脑梗塞患者在经过抢救治疗后都会选择回家疗养,但是由于缺少医院的治疗氛围以及护理条件,同时加之患者自身对疾病缺少管理能力,故而导致患者经常出现疾病反复甚至恶化现象。
因此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对社区内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管理显得至关重要[3-4]。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比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比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对脑梗塞患者行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最终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且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余燕南.社区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老年脑梗塞致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0):73,75.
[2]李燕,孙鲁霞.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1):134.
[3]李宪平.脑梗塞患者的心理干预与社区护理方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5030-5030,5031.
[4]袁亚琴.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及社区护理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