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日敬语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日敬语对比研究
敬语是人们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根据交际对象的层次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使用适当的表敬方式,向对方表示敬意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

中国古代社会使用敬语的意识很强,古代汉语中有严谨的敬语系统,但是现代社会由于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敬语使用意识和现代汉语敬语系统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在日本社会中,由于等级社会并未完全废除,仍存在以天皇为首的层级的社会结构,因此,自古至今日本国民都有很强的敬语使用意识。

经过长期发展,现代日语本身也就具有相对严谨且完整的敬语系统。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我们看到汉语和日语的敬语系统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关于汉日敬语系统的各自构成、分别有哪些特点、应如何进行汉日对译或汉日对译应遵循哪些敬语翻译原则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主要立足于共时层面对汉日敬语系统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本文在绪论部分论述了论题的研究概况、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一)对比研究法(二)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三)描述性研究法。

正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借鉴前人的研究分别界定汉日敬语,并对汉日敬语的分类进行详细分析。

汉语敬语系统包括敬辞、谦辞、表敬礼貌用语。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依据原型范畴理论,把敬辞、谦辞视为敬语的典型成员,把表敬礼貌用语视为敬语的非典型成员。

在为汉语敬语界定时,我们把表敬礼貌用语也列入汉语敬语这个“家族”中,打破了以往的观点(敬语只包含敬辞和谦辞两类),弥补了汉语敬语的表敬方式分类的局限性。

第二章首先结合中日两国的社会等级制度变化等因素,分析影响汉日敬语系统不同发展的原因;然后,分别从整体(表敬方式、语用)和局部(敬辞和尊敬语、谦辞和谦让语Ⅰ、专用表敬成分、句型的比较)两个角度对汉日敬语系统的特点展开详细地分析。

第三章分别针对汉语敬语系统中的指称性敬谦辞、表敬礼貌用语的表敬程度,以及日语敬语系统中的尊敬语、谦让语Ⅰ、谦让语Ⅱ、郑重语、美化语的表敬程度展开详细的分析。

在以上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汉日敬语在使用意识方面的对应性:日语中为区别上下使用的习惯敬语、对非亲近者使用的敬语和恩惠者使用的敬语,而汉语中可以用相应的谦恭性表敬礼貌用语表达敬意;日语中用于自己的敬语(亲切、谐谑的敬语),而汉语中可以用相应的亲密性表敬用语表达敬意;日语中为保持教养使用的敬语,而汉语中可以用相应的高雅性表敬礼貌用语表达敬意。

第四章侧重于把汉日敬语系统比较分析的结果分别运用于汉日敬语的对译中,并提出四项翻译原则:一、所属表敬人称代词适当省略或加译原则;二、表敬要素统一原则;三、表敬程度对译原则;四、汉日对译的谦恭性、亲密性、高雅性三原则。

在汉日敬语对译运用中,词的表敬功能存在差异:汉语敬语系统中词的表敬功能具有独立性;日语敬语系统中词的表敬功能具有统一性。

本文希望通过汉日敬语的比较研究,不仅能够对汉日敬语的相互翻译和对日汉语敬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还可以完善我们自身的汉语交际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