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政府在其中主导地位之分析
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95cd96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8.png)
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知识产权是企业在竞争中的核心资产,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企业知识产权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建立一个有效的预警机制和相应的应对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立,并提供几种应对方案供参考。
一、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是企业对知识产权风险和威胁进行监测和预警,并制定应对措施的一种管理体系。
以下是建立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几个重要步骤:1. 确定监测对象:确定企业需要监测的知识产权对象,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相关权益。
2. 收集信息:搜集与企业知识产权相关的信息,包括市场情报、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法律法规等。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数据分析,找出可能对企业知识产权造成威胁的因素。
4. 预警提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提示机制,及时向企业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
5. 决策与应对:企业各部门在接收到预警信息后,通过决策和应对机制快速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6. 定期改进:不断对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进行评估和改进,使之能够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
二、应对方案当企业面临知识产权风险时,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应对方案供企业参考:1.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企业内部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流程。
通过合理分工和明确职责,确保知识产权风险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申请和注册企业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等。
同时,建立保护机制,加强对违反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3. 与外部机构合作:与专业的知识产权机构合作,获取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
与律师事务所、专利代理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4. 提高员工意识:加强员工对知识产权的培训和意识提高,使他们能够主动发现和报告可能的知识产权风险。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分析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9dbbd8b14e852458fb575e.png)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性分析摘要:知识产权是知识经济实现资产投入无形化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在系统性、整体性上还有所欠缺。
本文就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入手,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深入地分析,最后对改进和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旨在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知识产权,从而事半功倍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性;建议中图分类号:d92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0-0308-01知识产权在将知识、科学技术转化为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具体而言,知识经济的建立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经济的正常运行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
为此,要发挥知识经济的强大动力作用,归根到底要保护好知识产权。
现今,随着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我国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就显得格外重要。
可以说,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从系统上来保护我国知识产权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性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绝不仅仅是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具体而言,知识产权保护的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立法保护、司法保护、行政保护、知识产权的集体管理组织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自我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系统、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等等。
由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系统性保护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层次较低,法律体系不完善在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当中,处于较高层次的非常少。
大部分的知识产权相关规定都是体现在级别较低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当中。
法理学当中明确规定: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律效力是不同的,三者的法律效力依次递减。
专利预警体系建设的主体分析及对策
![专利预警体系建设的主体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78b449edd88d0d233d46a6f.png)
专 利 预 警体 系建
立 建 立 各 自相 应 范 围 内 的专 利 预
薄 弱 的竞 争 对 手 份额
。
,
从而 垄 断市场
设 的主体 分 析
专利 预 警 体 系 主 要 是 针 对 专 利 的产 生
、
警机制
,
但 企业 和 行业 协会 的力
。
量 非常有 限
因此
,
为尽早 避 免专利纠纷
由 于 信 息不 对 称
。
是政府 现 代社
,
定 了没 有 稳 固 的 经 济 来 源 确 保 建
36
技 _ 彳F 科
2008 0 5
.
维普资讯
立 完 善 的专 利 预 警 体 系 而 且 行
。
,
组 织 贸 易 技 术 壁 垒 协 议 》 咨询 点
识 产 权 中介 机 构 专 业 人 员 ( 包 括 法律
以及 在 其 行
的科 技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和 贸 易竞 争
。
业 所属企 业 遭遇 诉讼 时为企 业 提
其 难 以绕 开 自 己 精 心 布 置 的专 利
“
供 强 大 的支 持
。
地雷阵
,
”
,
从 而 可 以在特 定 市 场
二
、
上 述 三 个 主 体 虽 然 都 可 以独
上 压 制 排斥甚至 消灭 这 些 实力
有 利 于 宁波 市 广 大 企 业 通 过 全 面
而 严 密 的专 利 信 息 分 析
,
预警技术体系
。
中 国 有 计 划 有 规 模 地 申请 专 利
、
建 立 预 警 专 家 团 队组 建 等 三 是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和挑战
![知识产权保护的风险和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c15f0d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b.png)
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人才培养
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强知识产权相关专业和课程的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产权人才。同时,企业 应注重内部知识产权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升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
引进高端人才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人才,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 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知识产权事业。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维护、管
理和保护等工作。
03
加强员工知识产权培训
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知识产权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和保护能
力。
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和 水平。
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加强商标和版权的维护
企业应加强对商标和版权的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侵权行 为,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识产权权益。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企业应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知识产权 风险和纠纷,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 活动
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和活动, 了解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和发展趋势,提高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际风险
在国际专利申请和维护过程中, 可能面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增加申
请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
03
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挑 战
技术发展迅速带来的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迅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对知识产权的 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侵权行为难以追踪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侵权行为更加隐蔽和难以追踪,给知识产权保 护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oc
![我国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oc](https://img.taocdn.com/s3/m/ef8ccb00ed630b1c59eeb590.png)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青岛科技大学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班杨铁山摘要:本文在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和入世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指了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原因;对策一、引言知识产权制度对知识经济的作用是巨大的,它通过规定创造者的独占性权利刺激竞争对手在高起点上去开拓新的空间,促使知识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和广泛传播,促进先进技术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现代知识产权体系,是科技、法律、文化、经济的交叉成果和综合集成。
最先进的发明创造技术成果,可以依赖专利知识产权得以充分公开并受到法律保护。
通过专利许可贸易,专利技术在国内外得以实施,使专利权人在获得合理收益的同时,也能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国际间技术贸易总额1965年为30亿美元,1975 年为110亿美元,1985年为500 亿美元,90年代已超过1 000 亿美元,现在已达1 100亿美元。
资料显示,目前,在全球的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中,发达国家所占的份额已经高达98%,而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占全球的2/3。
由此可见,发达国家控制技术输出的份额,要远远高于其资本输出的比例。
除了技术贸易以外,以商标许可、商号许可、商业秘密许可、版权许可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贸易,也有飞速的发展。
完全可以说,知识产权的开发创建、知识产权的交易贸易,正在成为现代科技革命的主要运行方式和全球化时代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交换方式。
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在新形势下正表现为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竞争。
通观全球,无论是处于先进行列的发达国家,还是位于500强的大型跨国公司,无一不是研究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高手和权益受益人。
二、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现状及影响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喜忧参半。
一方面,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
![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https://img.taocdn.com/s3/m/4dde8a7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0.png)
知识产权战略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我国政府在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中的角色定位本文在阐述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相关情形的基础上,针对国外政府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视以及所采取的相关措施,提出了我国政府在本国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中的角色定位,即积极作为。
我国政府对此应采取的对策是:1.我国政府应尽快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保护上升到国家政治层面。
2.完善知识产权宏观管理机制,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3.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必须具有灵活性。
4.我国既要加强知识产权法制建设,又要对民族产业实行政策扶持,避免片面追求与国际接轨。
一、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概述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环境,自觉主动地利用知识产权文献提供的新技术新产品信息,利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和其他种种条件,促进知识产权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有效地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谋取最大经济利益,从而求取企业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制定和实行的一种长远规划和整体谋略。
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以知识产权制度为依据,以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技术开发、知识产权技术实施、知识产权许可证贸易、知识产权信息和知识产权管理为主要对象,以技术市场为舞台,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生产、经营、贸易、信息、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
知识产权战略的划分方式有以下两种较为典型:一是按知识产权法律状态和知识产权工作一般过程划分。
根据知识产权的申请、审查和授权三种法律状态,可分为知识产权申请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排除战略;根据知识产权技术的取得方式,可分为知识产权技术研究开发战略、知识产权技术引进战略;根据对知识产权的利用方式,可分为知识产权实施战略、知识产权许可战略、知识产权转让战略等。
二是按应对市场竞争的战略实施方式划分,可分为进攻型知识产权战略、防御型知识产权战略。
常用的进攻型知识产权战略有基本知识产权战略、外围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出售战略、知识产权收买战略、知识产权输回战略等。
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aa8d85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f8.png)
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作为创新的动力源,知识产权制度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和经济支持,激发了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引起的商业活动都需要知识产权保护以促使发展。
知识产权制度以保护作者的权益为本,鼓励作者的灵感和创新,可促进新的科技发明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从而促进创新活动的发展。
二是在促进创新活动的进程中,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可以鼓励和引导创新,从而使创新者得到应有的报酬。
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越大,创新者对创新的动机也越强烈,从而为创新和新技术的发展起到正面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将国家全面支持和保护,通过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在有效激发创新活动的同时,也可以合理分配创新成果,保护公民的创新权益,为国家持续实现自身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知识产权制度可以作为制度约束规范知识产权市场,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避免此类市场的垄断,可以保护市场的正常运行,更好地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促进市场发展和创新发展。
同时,这种规范的体系有利于消除技术壁垒、促进实现全球创新竞争环境的建设,从而有效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
知识产权政治知识点总结
![知识产权政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8f03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6.png)
知识产权政治知识点总结知识产权是指由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各种无形财产权利。
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
知识产权政治是指国家或地区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的政治活动、政策制定以及国际间的合作。
知识产权政治涉及到国家利益、经济发展、创新能力、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因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
一、知识产权政治的重要性1. 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政治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有效地激励创新,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增长。
2. 国际竞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产权政治也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方面。
国家通过制定知识产权政策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创新成果,同时也需要在国际上寻求更广泛的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3. 文化传承:知识产权政治也与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
著作权的保护能够鼓励作家、艺术家等创作更多的作品,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丰富国家的文化传统。
二、知识产权政治的主要内容1.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各国都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包括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
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知识产权政策:各国都会在知识产权领域进行政策制定,包括专利政策、著作权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不同会对创新、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国际知识产权合作:国际间的知识产权合作也是知识产权政治的重要内容。
国际上有着许多知识产权组织和协定,国家需要通过这些渠道来促进自己的创新成果在国际上的保护和利用。
三、知识产权政治的挑战和问题1. 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在一些国家,知识产权的保护仍然不够完善,盗版、山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者的积极性。
2. 知识产权的滥用:一些企业或个人会利用知识产权来垄断市场,打击竞争,对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3. 知识产权的国际争端:由于各国的知识产权政策和法律制度的不同,很容易导致国际上的知识产权争端。
这些争端不仅对于相关企业造成损失,也会对国际合作和贸易带来不利影响。
知识产权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知识产权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8bdc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f.png)
知识产权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是指人们在创造知识、创造性工作中所拥有的法律权益。
知识产权的产生有助于激发创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因此保护知识产权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施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建立知识产权监测预警机制及相应的应对方案势在必行。
首先,建立对知识产权信息的全面搜集和监测系统。
这可以包括监测专利申请、专利授权、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等知识产权相关的信息,并通过互联网、公开信息数据库、政府部门等渠道及时获取相关数据。
其次,建立与各方的沟通交流机制,包括与国内外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运营公司等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同时,可以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活动和会议,了解国际知识产权最新动态并加以借鉴和应用。
再次,建立对知识产权风险的分析和评估体系。
通过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针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侵权和侵害,以及他人的知识产权对自身创新活动的影响等。
最后,建立及时的应对方案。
在发现可能存在的风险或侵权行为后,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包括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加强技术保护措施、开展侵权打假行动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市场竞争等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鉴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各企事业单位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监测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第一步,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目标。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因素,确定重点保护的知识产权类型和领域。
第二步,建立信息监测体系。
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或委派专人负责,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知识产权信息,并及时向决策层报告。
第三步,加强内部沟通和合作。
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合作,特别是研发、生产和法务等部门。
通过建立相关沟通机制和流程,以确保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
论构建湖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以政府视角分析
![论构建湖北省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以政府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ed4d4fa8956bec0975e327.png)
探讨知识产权预警与保护措施
![探讨知识产权预警与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1d80c7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5.png)
探讨知识产权预警与保护措施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知识产权预警与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避免潜在的知识产权风险,还能保障企业的创新成果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预警,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知识产权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风险,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企业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知识产权预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侵权纠纷。
在企业开展新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活动之前,如果能够通过预警机制了解到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状况,就可以避免无意识地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从而减少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其次,知识产权预警能够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参考。
通过对行业内知识产权发展趋势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哪些技术领域已经被充分开发,哪些领域还有创新的空间,从而更加科学地制定研发策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成功率。
此外,及时的知识产权预警还可以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性。
当企业提前掌握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布局和动态,就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抢占市场先机。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预警呢?第一步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信息收集渠道。
这包括对国内外专利数据库、商标数据库、科技文献、行业报告等信息源的定期监测和收集。
同时,还需要关注竞争对手的网站、产品宣传资料、市场活动等动态信息。
第二步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
这需要运用专业的知识产权分析工具和方法,对相关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技术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实力等进行分析,从而识别潜在的风险点。
第三步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策略。
如果发现存在侵权风险,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研发方向、修改产品设计或者与知识产权所有者进行协商解决。
如果发现竞争对手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产权布局较为薄弱,企业则可以加大在该领域的创新投入,抢占市场份额。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ef4f585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1.png)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为了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防止专利侵害,提升市场竞争力,我们建立了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该机制由___领导,集团
各技术人员配合工作。
具体工作内容包括建立竞争对手专利数据库、规范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和生产许可的规定、制定防止商业秘密泄露的规定等。
预警发布包括根据被诉侵权的前兆发布近期警告提示、及时研究竞争对手情况,发布提前警告提示、制定作为被告和原告的对策方案等。
受到侵权时的应对措施包括由专利技术人员和法律人员制作是否侵权的分析判定报告、合理利用司法或者行政规则、利用无效请求进行反诉、利用交叉许可与原告商谈合作意向等。
专利预警协作流程包括研发人员提供初步技术方案及参考资料、专利管理人员参与专题讨论、确定具体技术特征及手段、
进行检索出结果、解读检索报告、进入专利回避设计阶段等步骤。
在该流程中,如果可直接判断有清晰在先权利,提出书面报告,可以重新进行检索或进入下一步。
如果不侵犯在先权利,进入下一步。
在确定技术特征后,进入专利回避设计阶段。
此时,专利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参与,只有相近似或部分相近似的特征需要进行进一步检讨。
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是否侵权鉴定。
如果没有重新检索,那么侵犯在先权利将进入步骤3.1或步骤
3.2.如果在7个工作日内没有侵犯在先权利,则进入步骤3.3.
在步骤3.2中,专利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需要与研发人员
一起进行进一步检讨,以确定是否侵权。
如果与原检索专利相符,则可以确定专利申请计划。
如果存在侵犯在先权利,则需要重新研判产品投产前是否侵犯在先权。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2abb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1.png)
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公司为了避免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保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力,制定了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此制度适用于XX集团内所有分、子公司的各个部门。
知识产权预警工作由公司设立的知识产权管理小组主管和统筹。
知识产权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并管理其实施。
知识产权小组人员由法务、技术和市场部门抽调专人组成。
定期组织内外部讲师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及案例讲解,提高公司内部知识产权培训率,技术部门培训率达到100%,公司内部
培训率达到80%以上。
实时检索专利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地方规定,遵守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与生产许可的规定。
建立产品专题数据库及竞争对手数据库,定期对市场新出现的产品及技术进行检索,了解国内外技术发展,掌握最新技术情况。
积极研究竞争对手情
况,对侵权方进行警告提示,并制订作为原告的对策方案,包括警告内容、救济途径、救济时间、证据保全等。
根据被诉侵权的前兆,向公司技术部与法务部负责人进行警告提示,并制定作为被告的对策方案。
受到侵权时,技术部和法务部共同制作是否侵权的分析判定报告。
必要时,可以委托外部专利事务所进行侵权分析判定报告制作。
合理利用司法或者行政规则,进行侵权案件处理。
根据情况考虑利用无效请求进行反诉、利用交叉许可与原告商进行合作意向谈判、进行专利购买等。
必要时,依据《XX公司法律纠纷备案及处理制度》,进入诉讼流程。
本制度由XX法务部负责起草、维护、解释及监督执行。
论建立中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
![论建立中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4687e73d67ec102de2bd89e1.png)
华 东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的纠纷 , 纠纷不仅 有诉 讼纠 纷 , 有行 政 纠纷 , 还 而且知 识产 权预 警也 不仅 是政 府部 门 的事 , 涉及 政府 、 它 企 业 、 业 协会 等多 个 主体 预警层 次 上分 也有 国 家预警 、 行 从 区域 预警 、 业 预警 、 业 预警 等多 个层 次 , 行 企 因 此, 本文认 为 : 知识 产权 预警机制 是为 了减少 不必要 的知识 产权 纠纷 。企业 、 行业协 会 、 等 主体通过 对 政府
基金 项 目 : 江西 省软 科学 研究 计划 项 目(0 9 R 20 ) 南 昌市软 科学 研究 计 划项 目( 科发 计字 [0 716号 、 20D 080 ; 洪 2 0 】1 洪财 教
[0 75 号 附 件 三 12 ) 2 0 ]5 5项
作者 简介 : 肖
海 ( 9 1 )男 , 教 授 , 究 方 向为 知 识 产 权 。 17 一 , 副 研
和管理 机制【。
3 企业 与 自主创 新 的知 识产权 预警方 面 。周文 光和黄瑞 华 (0 9分析 了预警 过程 与预警机 制各要 素 ) 20 )
之间 的关 系【 ; ・ 王莉亚 和邱均平 (0 4 提 出企业 知识产 权保护 中 的要有 预警 机制【 。 叫 20 ) ”
4 信息 情报 与知识 产权 预警 方面 。杜捷 (0 8提 出面 向知识 产权 冲 突预警 的情 报服 务体 系【 邢 素 ) 20 ) ;
和行 业 、 国家层 面 的知 识产 权 预警 机 制还 没 有建 立起 来 , 至对 “ 甚 知识 产 权预 警机 制 ” 缺乏 公认 的概 念 , 也
有必 要对 知识产 权 预警机 制相 关 问题进 行深 入研 究 。
论政府在专利预警机制构建中的作用
![论政府在专利预警机制构建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55dc340912a2161479293e.png)
行业 协会 以及政 府机构 、 究机 构迅 速采取 应对 研 措施 的~ 种制度 。
力 , 以进 行全 方位 预警 , 以将侵 犯企业 专利 的 难 难 侵 权行 为制 止在没 有 形成 较 大危害 、较易 治理 的
初 始 阶段 。行业协 会 虽然 在专 利预警 机制 建设 中
淮 北 煤 炭 师 范学 院学 报 ( 哲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3 卷 第 6 1 期
21 年 1 00 2月
J u n lo ab i o lI d s y T a h r C l g o r a f Hu i e C a n u t e c e s ol e r e
解 决建 议 。
导 意见 与建 议 ; 有 通 畅 的 、 盖 面广 的公共信 息 没 覆
服 务 平 台 ,就 无 法为 企业 和其 他机 构提 供高 效快 捷 的专 利信 息服 务 。 信 息 数 据 包 括 专 利 文 献 与 非专 利 技 术情 报 , 其 中最 主要 的 是专 利文 献 。专利 文 献记 载某项 技 术在 获 取专 利 权过 程 中 的各 种信 息 ,如 专利权 的 范 围 、 利权 的 归属 、 利权 的技术 内容 、 专 专 专利 状 态 和法律 状况 等 信息 ; 外 , 有市 场信 息 、 律 此 还 法
能起 到独特 的作用 ,但若 单 纯 由行业 协会 来主导 建 立专利 预警机 制 也存 在诸 多弊端 : 比如 , 业协 行 会 仅仅是 一个力 量 有 限的 民间组织 , 有稳定 、 没 牢
在专 利预警 构建 中 ,政府 作为 重要 的角 色 , 发 挥着主 导作用 , 这在不 少 国家都 得到 了印证 。 无论是 日本官方 的 “ 日本 贸易振 兴会 ” 澳大利 亚 、 的 WT / P O S S预警机 制 ,还 是在反 不正 当竞争 领 域 美 国的 “ 动扳机 ” 制 、 扣 机 欧盟 的 “ 口监测 快 进
我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反思与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反思与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2d0046741711cc7931b71626.png)
识 产权 保护 和 对侵 权 的清 理 。特 别 如 美 国 、 日本 等 经济 发达 国家 , 都非 常 重 视 加 强 自身知 识 产 权 的保
护 和防御 外部 知识产 权威 胁 。
我 国 知 识 产 权 预 警 机 制 的 反 思 与 完 善
郑 晓红 ,
( 1 . 湖南大学 经济与 贸易学 院, 湖南 长沙 4 1 0 0 7 9 ; 2 . 湖南工程学 院 经济学 院, 湖南 湘潭 4 1 1 1 0 4 )
摘 要 : 当前 国 家参 与 国际的 竞争 , 不仅仅 是 资 源配 置、 生产 规模 竞 争 , 更是 知 识产 权 竞 争。我 国企 业 知 识 产权 占有 量 少、 质 量低 、 对知 识 产权规 则理 解不 足 , 无论 是 企业 还是 公 民的知 识 产权 意 识 都有 待提
警 机制现 状进 行反 思 , 通 过 借鉴 发达 国家在 国 际贸 易 中知识 产权 预警 机 制 建 立 的经 验 , 从 宏 观 和微 观 层面 , 从 政府 和企业 的角度 , 来 完善 我 国的知识 产权 预 警机 制建 立 , 提 出相应 的对 策和建 议 , 建立适 合 中 国 国情 的知识 产权 预警 机制 就显得 非 常重要 。建立 完 善 的知识 产权 预警 机制能 够有 助于 提高我 国企业
中图分 类号 :D 9 2 3 . 4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1一l 1 8 1 ( 2 0 1 3 ) 0 2— 0 0 6 9— 0 6
在 当今全 球经 济 一 体 化 、 科 技 一 体化 的大 背 景 下, 全球 经济 进入 了一个 新 的发展 时期 , 国家之 间 的 竞 争在 经济 的竞争 之 外 , 更 是 知 识 产 权抢 夺 和 科 学 技 术 的竞 争 。知 识 产 权 和 国 际 贸 易 的联 系 更 加 紧 密, 发 达 国家将 知识 产 权 看 为科 技 问题 、 经 济 问题 , 甚 至是 重大 政 治 问题 、 国 际 问题 。 当前 发 达 国 家都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现状(精)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现状(精)](https://img.taocdn.com/s3/m/06878616763231126edb1162.png)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现状from 踩蘑菇的老虎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产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的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产权保护,但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现状令人堪忧。
本文从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重要性;执法现状 ;建议一引言通过上“知识产权”这门公共课,我对知识产权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了对知识产权有更深入的学习,我查阅了一些关于知识产权的书籍和网上的资料,使我对知识产权有了相对比较系统的认识,并同时,对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了解。
我深深意识到,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扭转在国际知识产权战争中被动的局面,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刻不容缓。
二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有些重大专利、驰名商标或作品的价值也远远高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
21世纪人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所谓知识经济亦称智能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新的发现和发明层出不穷,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对人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产权保护对知识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知识经济的建立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知识经济的最本质特征是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智力成果从其实质意义上讲,是人类利用已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等,通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取得的成果,或者说是通过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得到的直接产品。
反倾销与知识产权
![反倾销与知识产权](https://img.taocdn.com/s3/m/0bc64c1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8.png)
反倾销与知识产权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反倾销与知识产权这两个概念变得日益重要。
它们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和经济格局。
反倾销,简单来说,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当外国企业以低于其本国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另一国大量销售商品时,就可能被认定为倾销。
这会对进口国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导致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被挤压、生产经营受到威胁,工人面临失业等问题。
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进口国往往会采取反倾销调查,并可能对倾销企业征收反倾销税,以提高其产品价格,恢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知识产权则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法定权利,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
拥有强大的知识产权,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些国家和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知名品牌,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创新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
反倾销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反倾销调查可能会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被指控倾销的产品是基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生产的,那么这一因素可能会在反倾销调查中被加以考虑。
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状况也可能影响到反倾销的形势。
一个国家如果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通过模仿、抄袭等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引发他国对其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企业可能会利用反倾销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优势。
比如,当一家企业在某一领域拥有强大的专利技术,其竞争对手可能会通过低价倾销类似产品来抢占市场份额。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可能会寻求反倾销保护,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知识产权的滥用也可能引发反倾销问题。
有些企业可能会凭借其强大的知识产权地位,不合理地限制竞争,甚至采取垄断行为。
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
![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905bd2910ef12d2af9e73a.png)
陕西富捷药业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应对方案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第一条为规范我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在行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我公司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创新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推动公司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利用的能力,整合和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及时有效的防止和减少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纠纷的现象发生,发挥知识产权在保护创新成果、促进公司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知识产权预警制度的任务是充分依靠和运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使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成为促进公司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鼓励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企业技术创新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服务。
第三条公司的知识产权状况指标及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作为考核本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第四条公司主要负责人应主管和统筹其公司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应设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公司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应明确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在本公司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中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提供工作条件,保障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应有的权利,支持他们参加知识产权及其相关业务的培训、交流等活动。
第六条知识产权预警制度的工作任务是:(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二)研究、制定本公司中的知识产权预警制度建立;(三)预防涉及知识产权的突发性事件;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公司有关的知识产权信息;(四)根据公司存在的问题,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和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五)开展企业专利战略研究。
引导各部门在涉及重大利益的投资、立项、研发、引进、合资、合作、营销、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权等决策前,及时收集、研究与产业发展有关的信息,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企业的利益。
(六)重点产品研发前,要对该产品及相关产品进行专利信息检索查新,分析研究,充分运用预警机制,规避风险,规避重复研究,资源浪费和侵犯他人专利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4期(总第55期)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 ongjiang Adm inistrative Cadre I nstitute of PoliticsA nd LawNo .4 2006(Sum No .55)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政府在其中主导地位之分析姜 琳(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上海200240) [摘 要]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是指能够灵敏、准确地昭示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相应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
其在当前世界各国将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新贸易壁垒、中国企业在海外纷纷涉诉的情形之下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以中国政府为主导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具有较大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政府 [中图分类号]DF5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7966(2006)04-0065-04 [收稿日期]66 [作者简介]姜琳(83),女,浙江衢州人,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级国际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立的历史背景历史的车轮驶入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 T O )后的第五个年头,在将近5年的时间里,当国人还沉浸在中国经过14年的复关、“入世”谈判之后终于加入W T O 的欣喜中时,当中国的企业还在感慨终于能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时,当部分立法者、学者还在中国为符合WT O 文件精神而进行国内知识产权立法的修订终于使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达到了世界水平而倍感欣慰与自豪时,中国企业一系列在海外因知识产权问题被诉的事件纷纷摆上了新闻媒体的头条:诸如D VD 专利许可事件、欧盟针对温州打火机的CR 法案、彩电技术专利费问题、思科诉华为、丰田诉吉利以及劲量电池诉国内电池行业等事件先后粉墨登场。
这样一系列事件无异于给了国人当头一棒,人们不禁要问:这是怎么了?WT O 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什么?中国企业又该怎么办?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知识产权作为WT O 的三大支柱之一已经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新触发点,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
然而,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的“有一利必有一弊”,知识产权是柄双刃剑,知识产权的保护更是柄双刃剑,其已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冲突的焦点。
发达国家为逃避世界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并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各种名义设置了新贸易壁垒及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反倾销、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而后两者经常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故知识产权壁垒正在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导形式之一[1](P 232)。
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美国、欧盟、日本等政府都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作用,尤其是美国,通过一系列知识产权双边或多边谈判,采取诸如制定和实施301、337条款等措施,以谋求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权利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最为有利的保护,并强化对外国企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制裁。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诉讼已成为企业运作过程中“合法”的商业策略,乃是排挤、打击对手的杀手锏,事实上就是霸主对后来者的打压[2](P41)。
作为这样一种现象的集中反应,D VD 专利事件纠纷已经成为了跨国公司滥用知识产权的一个典型例证[3](P66-75)。
面对这一系列形势,在知识产权华丽的维权外表下,中国作为一个技术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需要重新审视知识产权及其保护的意义。
在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和贸易冲突焦点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未来可能面临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将必然呈上升趋势,这对我国的产业经济安全与国民经济安全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我国政府也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有效防范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维护产业经济安全、保护国内企业合法权益,开始着手制定本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目前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已基本完备,接下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一个精密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国家及地方领导人在许多场合均多次提到要建立知识产权预警与应急机制,国家知识产权局更是将其列为2005年工作重点之一,可见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立与推展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及其重要意义(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含义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预警问题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正处于研究阶段。
目前,国内尚未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预警机制下一个完整而准确的定义,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在2003年“标准与专利北京国际论坛”上透露:拟建的专利预警机制将通过审查专利的过程、涉及专利案件的执法过程和外经外贸活动进行动态监测、统计分析,从而对国200-0-0219-2004内企业可能遇到的专利障碍、技术壁垒提出预警,使国内企业能够及早发现问题,尽量避免经济纠纷。
当然这一机制也并不仅仅限于专利领域,在商标、著作权等领域也具有相当的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蒋志培于2005年8月10日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主要是指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各个领域专利申请情况了如指掌,从而在这个基础上研究知识产权的发展策略。
比如电子领域国外已经申请了几百个专利,他们还将有可能申请哪些专利?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领域还有多少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可以提出申请的空间?了解这些情况会有利于国家和企业合理地分配资源,有的放矢地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内、国际专利。
”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阅读之后认为可以暂且对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作出如下之定义: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是指能够灵敏、准确地昭示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相应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与知识产权尤其是知识产权纠纷有关的信息,敦促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打信息安全的主动仗。
① ①该处对知识产权预警机制所下的定义参考了王莉亚、邱均平在《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预警机制》中对预警机制所下的定义,载《图书情报知识》年第期,第页。
(二)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重要意义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必然过程,本文一开始就对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建立的历史背景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将阐述这一机制建立的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形象地认为: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改变原来消防员式的工作作风,不要等待问题出现才开始扑火,其要做的是船头的探望员,要在问题发生之前预见到问题,并及时通知舵手以避开问题。
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实现的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前置化,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有助于防范、应对我国企业侵犯国外知识产权的行为,通过对国外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信息的跟踪调查分析,掌握国外知识产权的法律状况,一是有利于预警哪些产业或产品可能发生有关知识产权诉讼,及时发现和制止侵权行为,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被立案调查;二是当国外企业提起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时,为企业对该专利提请撤销、宣告无效或利用公知技术进行抗辩,以及降低赔偿额度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
2.有助于防范国外知识产权布局对我国关键领域的封锁控制,通过对国外在我国布局的知识产权数量、技术领域等信息的动态监控,预警国外知识产权布局的战略意图,判断国外企业对我国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及其威胁或阻碍国内某些产业新建和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提出应对措施以维护产业安全。
3.有助于加强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国外企业抢注我国的专利及知名商标等情况过于频繁,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我国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风险。
三、政府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 (一)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中涉及之主要主体分析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主要是针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而建立的,在这其中有三个主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一为国内相关企业,也即可能在国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诉讼或者其自主知识产权有可能遭到国外抢注危险的企业;其二为行业协会,一般而言同一类型的企业组成行业协会有助于相关信息的交流、相关标准的统一以及在其产业所属企业遭遇诉讼时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支持;其三为政府,现代社会政府已经不仅仅限于作为被动的执法者而被赋予从事提供公共服务之主动地位。
(二)企业或行业协会组织主导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存在问题分析上述所论及的三个主体都可以建立各自相应范围内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然而由于企业和行业协会力量非常有限,而且也仅仅只涉及某一个产业、某一个方面,不具有全面性,难以从整体层面从宏观上进行把握,故均存在一些相应的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虽然其是市场上最为直接的运动员,直面与国外同行的竞争,既是在海外频遭诉讼的一方主体,也是自主知识产权容易为人所抢注的一方主体。
但若以其为主导来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将存在严重的片面性:由于其势单力薄,“信息不对称”这一客观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在经营时不可能获得所需的全部经营信息,难以进行全方位预警。
正如国外知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市场本身并不足以解决所有的问题[4](P112)。
在这种情况下,单个的企业自身还难以获取足够的信息以确保其能够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研制和开发市场前景广阔而且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更难以避免发生产品研发上的“撞车”现象而引起国际争端、造成浪费。
此外,企业往往盲目地追求片面的经济利润,难以将侵犯行业内企业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制止在没有形成较大危害、较易治理的初始阶段。
对于行业协会来说,其在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设中能够起到其自身独特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其特殊地位和信息优势,在预警体系中能够充当沟通和协调的角色;第二,其通过积极与国外同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易于了解国外市场和行业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行业协会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可以由其进行本行业产品所涉及知识产权状况的监测、分析与通报。
但若单纯地由行业协会来主导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将存在一定弊端:首先,其仅仅是一个力量有限的民间组织,没有稳定、牢固的经济来源确保全面、完善的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的建立;其次,其往往具有很强的行业性特点,所能搜集到的仅仅是与该行业有关的一些信息,难以兼顾其他领域,在当今社会知识产权交叉领域日益广泛的情形下,显然是孤军作战,难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再次,其民间性与行业性也决定了其相关工作人员知识结2004249构的单一,难以对千变万化的国外市场以及知识产权信息进行及时地分析、准确地定位,更谈不上提出切中要害的预警信号与解决建议。
(三)政府主导建立知识产权预警机制之可行性分析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然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和经济运行的基本载体,并非万能而是存在着其不可自救之缺陷。
它不能有效率地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如国防、立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和基础科学研究;也不能自我满足使自己有效运转的各项条件,如建立并维护保护所有权的制度;还不能提供许多我们极为珍视的东西,如消除贫困、社会保障和心灵的宁静[5](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