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汽机)冲转和暖机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汽机)冲转和暖机技术方案
一、汽轮机冲转技术方案
1、汽轮机的冲转方法:
利用主汽门或电动主汽门旁路门冲转,调门均能开足,全周进汽,汽轮机受热均匀,优点较多故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冲转。
但用主汽门冲转,节流状态下阀线容易吹坏,不容易控制汽轮机的转速。
利用调门进行冲转,容易造成汽轮机因部分进汽而造成受热不均匀,引起邻组喷嘴侧壁发生裂纹。
2、蒸汽对汽轮机的热交换形式:
蒸汽对汽轮机金属部件表面的热传递有两种方式:当金属温度低于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热量以凝结故热方式传递给金属表面。
凝结放热时热交换是通过蒸汽凝结放出汽化潜热的方式来实现的,故其放热系数一般较大。
凝结放热有两种形式,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形成水膜,而后蒸汽凝结时放出的汽化潜热通过水膜传给金属表面,这种方式叫膜状凝结。
冷态起动初始阶段蒸汽对汽缸内表面的放热就是这种方式,蒸汽在金属表面凝结放热时,不形成水膜则这种凝结方式叫珠状凝结。
冷态起动初始阶段,由于转于旋转的离心力,蒸汽对转子表面的放热属于珠状凝结。
当金属表面温度等于或高于蒸汽的饱和温度时,热量以对流放热方式传结金属表面。
3、润滑油膜的形成和对油温的要求:
轴瓦的孔径较轴颈稍大些,静止时,轴颈位于轴瓦下部直接与袖瓦内表面接触,在轴瓦与轴颈之间形成了楔形间隙。
当转子开始转动时,轴颈与轴瓦之间会出现直接摩擦。
但是,随着轴颈的转动,润滑油由于粘性而附着在轴的表面上,被带入轴颈与轴瓦之间的楔形间隙中。
随着转速的升高,被带入的油量增多,由于楔形间隙中油流的出口面积不断诚小,所以油压不断升高,当这个压力增大到足以平衡转子对轴瓦的全部作用力时,轴颈被油膜托起,悬浮在油膜上转动,从而避免了金属直接摩撩,建立了液体摩擦。
当转速较低,油温设定较低,以提高润滑油粘度,方便建立油膜。
当转速较高时,应提高油温以提高油膜刚度,防止发生油膜振荡。
二、汽轮机暖机技术方案
1、汽轮机启动暖机的目的:
汽轮机维持在一定转速下运行,蒸汽通过汽轮机对转子和汽缸均匀受热膨胀,使转子由于停机后微量弯曲得到缓缓伸直。
同时通过汽轮机暖机,使汽缸充分膨胀,防止因转子膨胀过快,造成汽轮机转子和汽缸差胀加大,使汽轮机动静之间发生摩擦,造成汽轮机振动。
通过汽轮机的中速暖机使汽轮机转子中心孔的内部金属温度高于脆性转变温度。
2、中速暖机时为什么要注意机组振动情况:
大型机组起动时,发生振动多在中速暖机及其前后升速阶段,特别是通过临界转速的过程中,机组振动将大幅度的增加。
在此阶段中,如果振动较大,最易导致动静部分摩擦,汽封磨损,转子弯曲,转子一旦弯曲,振动越来越大,振动越大摩擦就越厉害。
这样恶性循环,易使转于产生永久性变形弯曲,使设备严重损坏。
因此要求暖机或升速过程中,如果发生较大的振动,应该立即脱扣停机,进行盘车直轴,消除引起振动的原因后,再重新起动机组。
3、启动时,汽缸为什么要放疏水:
汽轮机在起动过程中,汽缸金属温度较低,进入汽轮机的主蒸汽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虽然选择较低,但均超过汽缸内壁温度较多。
蒸汽与汽缸温度相差超过200℃。
暖机的最初阶段,蒸汽对汽缸进行凝结放热,产生大量的凝结水直到汽缸和蒸汽管道内
壁温度达到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时凝结故热过程结束,凝结疏水量才大幅减少。
在停机过程中,蒸汽参数逐渐降低,特别是滑参数停机,蒸汽在前几级做功后,蒸汽内合有湿蒸汽,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汽缸四周,负荷越低,蒸汽含水量越大。
另外汽轮机打闸停机后,汽缸及蒸汽管道内仍有较多的余汽凝结成水。
由于死水的存在,会造成汽轮机叶片水蚀,机组振动下缸产生温差及腐蚀汽缸内部,因此汽轮机起动或停机时须加强汽轮机本体及蒸汽管道的疏水。
4、高和低压加热器随机启动的优点:
高、低压加热器随机起动,能使加热器受热均匀,有利于防止铜管胀口漏水;有利于防止法兰因热应力大造成的变形:对于汽轮机来讲,由于连接加热器的抽汽管道是从下汽缸接出的,加热器随机起动,也就等于增加了汽缸疏水点,能减少上下汽缸的温差。
此外,还能简化机组并列后的操作。